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好父母的10條標準,你是否在孩子的小本本上被加分了呢?

Wendy媽曾看過一則新聞, 引發了網友熱議。 一輛大貨車載了32噸橘子在高速被追尾, 好心人幫車主一起就近賤賣減少損失。 尷尬的是, 事態竟然發展到車主哭喊, 「別搶了, 可憐可憐我吧」, 一些家長仍帶著孩子一起哄搶。

幾乎每次熊孩子一惹事, 就會引起全社會譴責聲討。 辯來辯去最後歸結到孩子是一張白紙, 錯的是背後的「熊家長」, 不合格的父母帶出來的孩子怎麼可能不惹禍呢?

沒有真正的「熊孩子」, 只有真正的「熊家長」。

這一次「熊家長」的最後一塊兒遮羞布也拿開了, 他們親自上陣沖搶, 甚至多一個人多一份力量的帶著小孩一起上,

醜態盡現。

作家伊阪幸太郎有一句話很有名, 他說, 「一想到為人父母居然不用經過考試, 就覺得真是太可怕了」。

沒有完美的人, 更沒有完美的父母。

像人性一樣, 我們很難去界定到底什麼樣的家長是絕對完美的、絕對能教育好孩子的, 更談不上去制定一個明確的標準。 只能通過經驗教訓來刻畫出, 什麼樣的做法是不對的, 什麼樣的家長自己不合格。

快來看看這10條標準, 你是否在孩子的小本本上被加分了呢?

01好的父母不用「溺愛」捆綁孩子

溺愛, 是家長的海市蜃樓。

很多家長, 以愛的名義捆綁孩子, 讓孩子慢慢變成提線木偶。

但好的家長, 會讓孩子既體會到家的溫暖, 又讓孩子可以做自己。

這樣的家長,

才是明智的家長, 好的家長。

02好的父母讓孩子變得獨立

獨立, 是孩子的必修課, 也是父母要面對的一大難題。

「含在嘴裡怕化了, 捧在手裡怕摔了」是很多父母的真實寫照。

但孩子不獨立, 長大後難有好的發展。

好的父母, 懂得教會孩子遠航的方法, 孩子便不會畏懼人生的大風大浪。

03好的父母不拿孩子和別人比

奧古斯特·羅丹曾說:

「世界中從不缺少美, 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

很多家長是否也是這樣呢?

癡迷於「別人家的孩子」, 卻對自己家的孩子冷眼相對。

仔細想想, 自家的孩子真的那麼不堪嗎?

雖然有點小毛病, 但是細心體貼, 體諒媽媽, 為人熱忱正直, 是個很好的孩子。

我們常常活在比較中, 在比較中計較得失, 在比較中不斷迷失。

孩子好的時候不珍惜, 哪天, 孩子在家長的比較聲中慢慢失望、墮落, 家長才覺得以前的他們其實也很不錯, 但為時已晚。

家長要多發現孩子的閃光點, 讚美孩子。

04好的父母讓孩子懂得規矩

俗話說:「無規矩, 不成方圓。 」

熊孩子總是讓大家出其不意, 這背後, 其實是熊家長的「沒規矩」。

在公眾場合跑來跑去, 大喊大叫的孩子, 是在家裡便會肆意搗亂的孩子;

在別人家啥都要, 弄壞別人東西的孩子, 是在家裡便會到處破壞的孩子。

這樣孩子的眼裡沒有任何規矩可言, 因為父母沒有給他們樹立應有的規范。

小是熊孩子, 大是熊父母, 最讓人無奈。

而好的父母, 會讓孩子懂得分寸感, 培養出「小紳士」和「小淑女」。

05好的父母給孩子插上想像的翅膀

同樣是在白紙上作畫, 看著孩子們的「抽象派」畫作, 家長們的反應卻不盡相同:

有的家長哪怕看到孩子畫的很亂, 也會誇孩子很有想法;

有的家長, 看到孩子這樣的畫, 眉頭一緊, 一通指責。

其實, 家長的反應決定了孩子的走向。

被誇有想法的孩子, 擁有了天馬行空的想像力, 長大後, 擁有了不凡的創作。

被指責的孩子, 再也不敢隨意作畫, 再無新意, 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 甚至討厭畫畫。

家長不同態度, 孩子不同人生。

06好的父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

父母的情緒, 最是影響孩子的性格,

平和的父母, 養不出暴躁的孩子;

極端的父母, 養不出淡定的孩子。

要想孩子有良好情緒, 父母就要積極樂觀, 給孩子做個表率。

07好的父母會給孩子營造一個和諧的成長環境

和諧的家庭環境, 會讓孩子出落得溫潤如玉、亭亭玉立。

好的父母, 相親相愛, 不會在孩子面前爭吵, 讓孩子生活在恐懼的環境裡。

他們會互相幫助, 互相體諒, 不離不棄。

讓孩子被愛意包圍, 感受家庭的溫度, 這樣的孩子自然也會愛家長, 愛自己。

08好的父母能做到獎罰分明

黑白不分的父母, 會養出叛逆的孩子;

獎罰分明的父母, 會養出睿智的孩子。

好的父母, 能做到獎罰分明, 讓孩子既有界限感, 又不失家的溫度。

09好的父母瞭解並相信自己的孩子

很多孩子, 被打被罵都不會流一滴眼淚, 但是被家長冤枉的那一刻, 孩子的防線崩塌, 淚如雨下, 再難忍受。

其實, 不光孩子, 家長也應該深有體會, 被自己信任的人冤枉,心裡有多憋屈。

家長是孩子最信任的人,切不可隨意冤枉孩子,讓孩子傷心。

要多瞭解和相信自己的孩子,孩子才會更願意和家長吐露心事。

10好的父母陪在孩子左右

父母對孩子的陪伴,是沙漏,隨著時間的流逝會越來越少。

父母年長要常回家看看,孩子年幼要常陪陪孩子,這是一樣的道理。

有父母陪伴的孩子,會賦予家更深層次的意義。

兒時,您在我身邊;老了,我伴您左右。

這些行為容易慣壞孩子

1. 犯錯後當面袒護

孩子犯了錯,許多家長以「不要太嚴,孩子還小」為理由袒護。這會使孩子缺乏是非觀念,造成性格扭曲。

2. 輕易滿足無理要求

孩子要什麼,家長就給什麼。這會使孩子養成不懂得珍惜、追求物質享受和不體貼他人的性格。3. 允許生活懶散

允許孩子挑食、睡懶覺、玩耍沒有節制等,這樣容易造成孩子缺乏上進心,做人得過且過。

4. 央求孩子吃飯

吃飯時,有些家長會哄著孩子多吃一點。這樣會造成孩子不明辨是非,家長的威信也會耗盡。

5. 包辦替代

有些家長從不要求孩子勞動,五六歲了還不做任何家務事。這樣會造成孩子懶惰不上進。

6. 大驚小怪

孩子生病時,家長驚慌失措,一味嬌慣,最終導致孩子不讓父母離開一步,變得懦弱膽小。

7. 剝奪獨立

含在嘴裡怕融化,吐出來怕飛走。這樣的孩子會養成依賴心理,在家裡橫行霸道,到外面膽小如鼠,形成性格缺陷。

8. 害怕哭鬧

害怕孩子哭鬧的父母是無能的父母,若放任孩子打罵父母,容易在孩子的性格中播下自私、無情、任性的種子。

Wendy媽有話說:

如果家長能做到5條以上,那麼恭喜你成為了一名合格的家長,沒有達到標準的家長也不要氣餒,餘生很長,孩子的成長的速度一定沒有你改變的速度快,趁現在開始努力改變,朝著合格父母的方向去努力吧!

被自己信任的人冤枉,心裡有多憋屈。

家長是孩子最信任的人,切不可隨意冤枉孩子,讓孩子傷心。

要多瞭解和相信自己的孩子,孩子才會更願意和家長吐露心事。

10好的父母陪在孩子左右

父母對孩子的陪伴,是沙漏,隨著時間的流逝會越來越少。

父母年長要常回家看看,孩子年幼要常陪陪孩子,這是一樣的道理。

有父母陪伴的孩子,會賦予家更深層次的意義。

兒時,您在我身邊;老了,我伴您左右。

這些行為容易慣壞孩子

1. 犯錯後當面袒護

孩子犯了錯,許多家長以「不要太嚴,孩子還小」為理由袒護。這會使孩子缺乏是非觀念,造成性格扭曲。

2. 輕易滿足無理要求

孩子要什麼,家長就給什麼。這會使孩子養成不懂得珍惜、追求物質享受和不體貼他人的性格。3. 允許生活懶散

允許孩子挑食、睡懶覺、玩耍沒有節制等,這樣容易造成孩子缺乏上進心,做人得過且過。

4. 央求孩子吃飯

吃飯時,有些家長會哄著孩子多吃一點。這樣會造成孩子不明辨是非,家長的威信也會耗盡。

5. 包辦替代

有些家長從不要求孩子勞動,五六歲了還不做任何家務事。這樣會造成孩子懶惰不上進。

6. 大驚小怪

孩子生病時,家長驚慌失措,一味嬌慣,最終導致孩子不讓父母離開一步,變得懦弱膽小。

7. 剝奪獨立

含在嘴裡怕融化,吐出來怕飛走。這樣的孩子會養成依賴心理,在家裡橫行霸道,到外面膽小如鼠,形成性格缺陷。

8. 害怕哭鬧

害怕孩子哭鬧的父母是無能的父母,若放任孩子打罵父母,容易在孩子的性格中播下自私、無情、任性的種子。

Wendy媽有話說:

如果家長能做到5條以上,那麼恭喜你成為了一名合格的家長,沒有達到標準的家長也不要氣餒,餘生很長,孩子的成長的速度一定沒有你改變的速度快,趁現在開始努力改變,朝著合格父母的方向去努力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