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很多時候,孩子的自私,都是源于父母給孩子的愛太滿

俗話說, 「兒不嫌母醜, 狗不嫌家貧。 」

但許多孩子長大後, 見過了不少「世面」, 回到家反而嫌棄起父母來。

嫌棄父母沒有萬貫家財, 讓他少奮鬥幾十年;嫌棄父母才學不夠, 跟不上世界的步伐。

矛盾的是, 恰恰是這類父母, 傾自己所有滿足孩子, 可孩子不懂珍惜, 一味加倍索取, 這是為人父母最大的悲哀。

讓孩子學會感恩, 父母怎麼引導孩子呢?

01不替孩子做得太多

在大人眼中, 學習是孩子的當務之急, 除此之外所有事情, 都願意替孩子打點好:「你負責學習, 我負責幫你過好生活。 」

然而, 並不是為孩子做到面面俱到, 才是好父母。

一個衣來伸手, 飯來張口的孩子很難懂得父母的不容易, 甚至已經喪失了付出愛的能力。

02不把養育的犧牲當成居功的資本

我們都希望孩子懂得感恩, 常常「犧牲」、「付出」去刺激孩子產生體諒和感恩的心理。

有的父母常說:「你一點都不心疼媽媽, 你這樣對得起我的付出嗎?」、我為你了才這樣苦」、「你一定要好好讀書, 我以後就靠你了」......

其實, 這種表達充滿了講條件的意味:「我為你付出那麼多, 你一定要好好回報我。 」

如果父母抱著這樣的心態, 孩子很難學會體諒和感恩, 反而會背負著巨大的壓力。

龍應臺曾經給兒子寫信道:「是的, 孩子, 如果倫理變成壓迫, 親情變成綁架, 你就應該是那個站起來大聲說「不」的人。 」

孩子愛父母, 不是靠父母的耳提面命, 而應該是一個自然的過程, 我們真心地愛和陪伴孩子, 孩子也慢慢會學會愛。

03懂得示弱, 給孩子愛自己的機會

有人說:「愛撒嬌的媽媽,

命很好!」

其實這句話是很有道理的, 家中有個撒嬌示弱的媽媽, 孩子就會主動承擔起一些責任。

我認識一位元媽媽, 兒子特別知道疼人, 一起吃飯的時候, 甚至會站起來給媽媽夾菜, 我們都問她秘訣, 她笑著說:「你弱一些, 孩子自然就會強一些。 媽媽越全能越強大, 孩子只會越依賴, 可你裝個可憐, 孩子立馬就責任感爆棚了。 」

演員霍思燕就經常對著兒子示弱, 她也說:「我們就是太強了。 還是要撒撒嬌, 我常說, 哎呀!這個我不行, 兒子就要幫我幹。 」

被媽媽信任和依賴的感覺, 不僅讓孩子有一種被需要的感覺, 也是在無形地培養孩子對家庭的責任心, 自信心也就油然而生。

04懂得感恩, 是日積月累的結果

為人父母教育最大的誤區在於:只要孩子有能力, 似乎所謂的感恩、教養, 是微不足道的, 長大後自然水到渠成。

能力的確可以快速培養, 但教養是水滴石穿的結果, 很難「速成」。

正如俗話所說, 「江山易改, 本性難移。 」

我們不能等孩子長大、定型, 才惶惶然教給孩子什麼是感恩, 什麼叫孝順, 那樣太晚了;孩子的偏見早已根深蒂固, 難以改變。

他們只知道, 好東西要獨享, 絲毫不會自私得羞愧。

古人有孔融讓梨的故事, 其實是在教孩子懂得感恩, 也是在教父母, 如何培養出感恩的孩子。

生活中, 孩子之所以會心安理得地「霸佔」一切, 是因為父母沒有教他們, 如何分享:

就餐時, 父母不動筷子, 孩子不準先動;

平時有什麼好吃的, 不要讓孩子「獨享」, 而是「要求」分享給父母一部分;

孩子有什麼煩惱或挫折,多些傾聽,多給建議,而不是代替孩子解決;

學會說「謝謝」,對所有人的付出,做出正向回應。

所謂孝順,所謂感恩,光動嘴皮子孩子是無法領會的,必須把教養根植於生活習慣,才容易融入骨子裡。

成才前,要先成人。

Wendy媽有話說:

看見生活的苦,體會生活的苦,是讓孩子觸摸到感恩之心的捷徑。

一個家庭最大的幸運,不是擁有萬貫的家財,而是養育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

因為懂得感恩,他們能夠更容易看見愛,並感受愛。

因為懂得感恩,他們對於人生中來之不易的幸福,也將倍加珍惜。

願每個家庭都能養育出懂得感恩的孩子,也願所有父母都能夠被溫柔以待。

而是「要求」分享給父母一部分;

孩子有什麼煩惱或挫折,多些傾聽,多給建議,而不是代替孩子解決;

學會說「謝謝」,對所有人的付出,做出正向回應。

所謂孝順,所謂感恩,光動嘴皮子孩子是無法領會的,必須把教養根植於生活習慣,才容易融入骨子裡。

成才前,要先成人。

Wendy媽有話說:

看見生活的苦,體會生活的苦,是讓孩子觸摸到感恩之心的捷徑。

一個家庭最大的幸運,不是擁有萬貫的家財,而是養育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

因為懂得感恩,他們能夠更容易看見愛,並感受愛。

因為懂得感恩,他們對於人生中來之不易的幸福,也將倍加珍惜。

願每個家庭都能養育出懂得感恩的孩子,也願所有父母都能夠被溫柔以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