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4 年前「小馬雲」簽約離開村莊,智力二級殘障,回鄉後「生活不能自理」網紅經紀人仍不放過

著名家庭教育家珍妮·艾裡姆曾說過:「孩子的身上存在缺點並不可怕, 可怕的是作為孩子人生領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確的家教觀念和教子方法。 」

孩子生來就是一張白紙, 你給他畫什麼他就是什麼, 父母就是最初給「這張白紙」著墨的人, 「這張紙」會變成丹青還是塗鴉全在「執筆人」的格局。

走紅4年的「小馬雲」回鄉, 被診為二級智力殘障:真正的悲劇人生

因為和中國前首富高度相像的臉, 13歲鄉村男孩范小勤被不斷圍觀。 流量像一條河流, 他和自己貧窮的家庭在裡面隨波逐流。

山腳下的平房

中午時分, 陰沉的天空下起細雨,

墨綠的山半環著村莊, 山腳下民房的炊煙和山頂朦朧的霧氣緩慢上升, 與雲交匯。 這是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石馬鎮的嚴輝村。 3月是雨季, 村裡的空氣比60公里外的縣城更潮濕。 進村前能看到暗紅色的村碑, 破了一個角, 寫著「江西省‘十五’扶貧開發重點村」。

進村要過一道小橋, 橋兩側的欄桿上掛著窄小的紅色橫幅, 寫著慶祝國家電網在村內的通電工程建設標語。 再往裡走上幾步有個小賣部, 男人們在屋裡圍成一桌打麻將。 當我問起范小勤的家在哪兒時, 一個男人走到門口, 往上指了個方向, 說:「上山還要一公里多。 」他是小賣部的老闆, 建議我等半小時再上山, 就能在店裡看到范小勤的爸爸騎電動三輪車接孩子放學。

在我猶豫的兩分鐘內, 他熟練地抄起一個紅色塑膠袋, 建議我不要空手去, 便自顧自地挑起零食來, 每樣拿兩份, 小麵包, 雞爪雞腿, 口香糖, 辣條, 爆米花......20多元裝了滿滿一袋。 我又問最近是不是很多人去范小勤家, 收銀臺旁邊的女店主自言自語地[插·入]一句:「范小勤?哦, 我都不知道, 原來‘小馬雲’叫范小勤。 」

長相酷似「馬雲」的江西男孩范小勤(攝於2017年)(余杭 攝/IC Photo供圖)

范小勤更被人熟知的外號是「小馬雲」。 這個2008年出生的男孩, 因為一張與中國前首富馬雲容貌高度相似的照片走紅網路。 照片拍攝於2015年6月, 范小勤穿著紅色T恤, 兩臂微微撐開站立, 似笑非笑地看向左上角, 表情不羈。 一個月後, 馬雲在個人微博轉發了這張照片, 寫著:「乍一看到這小子, 還以為是家裡人上傳了我小時候的照片。 這英武的神態, 我真的感覺自己是在照鏡子啊......」

「首富」的認證讓范小勤獲得了極大的關注, 網上稱他為「小馬雲」, 村民、附近鄉鄰、熱心的志願者、流量博主、腰纏萬貫但還想賺更多錢的商人們紛至遝來,

試圖進入他的生活, 並從中分得些什麼。 2017年, 他與一位老闆簽約, 離開了村莊。

4年後, 嚴輝村再次湧入大批陌生人, 熟悉的場景與4年前相當。 但不同的是, 這次是因為范小勤被公司解約, 又回到了村莊。 他比幾年前胖了, 肚子圓鼓鼓的, 膚色更黑, 頭髮沒有修剪, 淩亂捲曲。 陌生來客們將鏡頭對準了范小勤的方方面面:有的視訊展示他的腿, 拍攝者質疑他被曾經的公司打了抑制生長的藥, 所以這幾年沒長高;有的視訊讓他對著鏡頭, 重複唱「阿裡, 阿裡巴巴, 阿裡巴巴是個快樂的青年」;也有的視訊對他展開了「智力問答」, 問他2加2等於幾, 范小勤不知道答案是4, 甚至分不清紙幣的數額。

根據永豐縣殘聯的鑒定, 他是智力二級殘障,

哥哥范小勇是智力三級殘障。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和美國智力低下協會訂立的智力殘障分級標準, 二級智力殘障難以達到生活自理, 運動、語言發育差, 三級智力殘障部分生活能自理。

范小勤的家幾乎在村子的最深處, 兩層, 平頂, 灰撲撲的水泥外牆沒有裝飾, 嵌在一個小坡上。 走進范家的堂屋, 有一股悶濕的潮味。 屋子裡倒是有簡單裝修, 但地面瓷磚上凝著雞糞, 透露著無人打理的混亂。 快到12點, 堂屋中間餐桌上擺了酸菜、筍, 和沒洗乾淨的碗。 范小勤患阿爾茨海默病的奶奶木然地坐在凳子上, 他的媽媽半踩著鞋子, 微笑又含糊地說「來啦」, 對陌生的來客既不驚訝, 也不防備。

堂屋正中間的牆上,用瓷磚貼出一幅畫,右上角有「富貴家園」幾個字,旁邊供奉一個財神像。側牆粉刷成白色,貼了一張2014年脫貧的光榮證。緊挨著脫貧光榮證的,是一份「貧困戶2019年度收益確認公示表」。表格上顯示,范家因殘致貧,貧困人口5人,低保人口4人,人均可支配收入7825元。雖然已脫離絕對貧困,范家依然是建檔立卡的貧困戶,享受幫扶政策。

兩間臥室味道更重,牆邊擺著雜物、垃圾桶,以及外人送來的牛奶、飲料,床上攤著的衣服、被褥淩亂。儘管這樣,嚴輝村的一位村幹部告訴我,這幾年范家的生活已經「很可以」了。老闆和志願者給他們的捐款,傳說有10萬到30萬元不等,范小勤的爸爸范家發自己還會種青菜、紅薯、花生,政府也持續幫扶他家。「現在的生活難道還不好嗎?」村幹部說,尤其是和出名前相比。

窮人家

范家發今年64歲,白髮還不算多,偏瘦,身高不到一米六。他把右腿空蕩的褲管卷到腰帶上,靠一條左腿在廚房裡蹦跳著做飯,與人閒聊時就倚著牆。如果去田裡工作,拐杖是他的另一條腿。20歲那年,范家發去山上摘菜時被毒蛇咬傷,草藥沒能清除毒液,腿全爛了,最後只能在旁邊藤田鎮的醫院截了肢。

失去右腿後,范家發拜了個篾匠師傅,學做竹筐、竹凳、烤火爐、墊子等鄉村生活的必需品。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篾匠和木匠在村內是比較吃香的手藝人,不愁沒飯吃。范家發娶了第一任妻子,1989年有了女兒,妻子卻在不久後犯癲癇病去世。「有一次口吐白沫,倒下後再沒起來。」過了十多年,范家發娶了現任妻子,她從小就有小兒麻痹癥,智力受損,再加上右眼失明,生活不能自理。她比范家發小23歲,婚後陸續生下范小勇、范小勤兄弟倆。

2000年以後,工業生活品代替竹藝品進入村莊,范家發的手藝逐漸變得沒多大用處。因為腿部殘障,他也不能外出打工,還要照顧生活難以自理的妻兒和有老年癡呆癥的母親,只能靠種幾畝田、偶爾上山打獵和編點竹子獲取收入。同村人的生活因外出務工多少都有改善,貧窮卻如漩渦拖著范家。

過去近20年,山上的村民大部分搬到山下平坦的地方,建起樓房,但直到2014年之前,范家還住在山上一片竹林後的二層土房裡。2014年政府精準扶貧,危房改造,范家才搬離深山,在向下的山坡上建了二層磚房,花了七八萬元,政府援助1.6萬元。

儘管住進了「新」房子,但在村民們的眼裡,范家的日子仍然很不體面。村裡一位老婦人告訴我,范家兩兄弟遺傳母親的智力,從小就不太會說話,平日裡穿著髒衣服到處亂跑,「有時候撿垃圾吃,沒人願意跟他們玩」。過年親戚們一起吃飯,兩個孩子和媽媽都不能上桌,會讓他們單獨出去吃。有村民把自家的舊衣服打包給范家,但衣服很少洗,一件髒了,就換另一件,「老房子裡,髒衣服成堆摞著」。

被看見

轉變源於2015年6月那張被馬雲「認證」的照片。

黃新龍是照片的拍攝者,在安徽省阜陽市開了一家製藥公司。2015年6月,他帶著百天的女兒回村走親戚,親戚家跟范家中間隔著一棟房子,午飯時范小勤跑過來,黃新龍覺得孩子長得像馬雲,就拍下十多張照片發到自己的QQ空間,配文是「咋(咱)也是有身份的人」。照片被人轉到微博,不到一個月,馬雲轉發了圖片,嚴輝村開始有外人來觀看「小馬雲」。

2016年11月9日,永豐縣志願者協會會長裘忠堅和協會的幾名志願者帶著油、米、水果去嚴輝村探望「小馬雲」。先是去嚴輝小學,在課間見到范小勤。「當天下了點小雨,他身上和書包全是濕的。」裘忠堅回憶,中午志願者帶兄弟倆回家,那時候二層磚房的外牆還沒有塗水泥,只有屋內牆壁刷了水泥,房間裡只有一盞電燈,「特別暗」。

回去後,裘忠堅把「小馬雲」家的照片發到朋友圈,江西電視臺都市頻道的記者聯繫他,第二天一同去范小勤家送物資,並且拍攝了這一家人,「就這麼開始火了」。

范小勤那張酷似馬雲的臉確實在網路上極具傳播力。在大眾媒體的助力下,陌生的人和車不斷湧入村莊。有主播去范小勤家做直播、有公司想簽約范小勤,還有各類慈善機構前去捐助,范家發「每天電話都接不完」。黃新龍在網上看到范小勤火了,也帶著朋友、老婆和孩子再次回到嚴輝村。

「說實話我自己也有私心,我第一時間跟他(范家發)聊過,想回去當范小勤的經紀人。」但當時藤田鎮一個快手主播已經跟范家發簽了合同,帶著范小勤做直播。「直播幾個小時,好像有八九百塊錢收入,不過沒做幾場就被網友罵得夠嗆。罵他炒作,消費‘小馬雲’,狼啃完的骨頭狗還要去吃,等等。他被罵怕了,不敢接著做,合同也終止了。」黃新龍說。

但對「小馬雲」的關注度和網友的罵聲一樣連綿不絕。裘忠堅感覺事情越來越「不可控」:「每天至少十多個電話打給我,要我聯繫范小勤上節目,我不會做,因為這個事已經是炒作,不是一個正面的題材了。」他有些後悔,當時不應該帶記者去拍攝范小勤,「默默幫助就好了」。他只帶范小勤參加過一次節目,是2017年1月20日在北京舉辦的「中國青少年網路春晚」,主辦方是共青團中央網路影視中心。最開始裘忠堅也懷疑,擔心是騙子,等到主辦方寄來了蓋了章的紅頭文件,他才相信是真的。

范小勤現在在江西當地的嚴輝小學讀四年級(李曉潔攝)

裘忠堅回憶,網路春晚前幾天,他給范家發打電話,才知道范小勤跟范家發被北京一家電影製片公司接走了,拍攝一部叫《大國小兵》的電影。據豆瓣上的介紹,這是一部向青少年普及國防教育知識的公益電影。但至今未上映,裘忠堅也不知道范小勤在裡面扮演什麼。那是范小勤第一次出江西省。

網路春晚前一天,裘忠堅帶著志願者協會的兩個人,還有縣政府的一名工作人員,從《大國小兵》的製片公司處「要」回范小勤,把他帶到春晚現場。「當時製片公司的人還不太願意,我們差點起了衝突。」裘忠堅回憶。按晚會的安排,范小勤和主持人有一次簡單的互動,回答自己長大後想做什麼。上臺前,裘忠堅教了范小勤幾句,說自己想做科學家或者解放軍,但上臺後范小勤全忘了,他用方言含糊不清地說了句:「我想賺鈔票。」

離開家

因為范小勤和中國前首富相似的長相,范家看起來確實離鈔票更近了。黃新龍聽說范家單慈善款就收了一二十萬元,裘忠堅則聽說是八九萬元。慈善款來自幾位老闆,先是杭州的「張老闆」,他後來又介紹了「劉老闆」,接力資助范家。「劉老闆」出資裝修房子,貼上地磚、裝了沖水馬桶,還給范家發買了一個假肢。2017年他又將范小勤帶去河北石家莊。他對范家發承諾,讓范小勤在石家莊上學,並每個月給范家2000元生活費。

「劉老闆」名叫劉長江。據公開資料,他有兩個頻繁出現的頭銜:催眠師、《星光大道》節目評委。視訊資料的標題常常是「世界第一名華人催眠大師」或「世界華人催眠第一人」。他喜歡穿一件深灰色西裝、黑色偏緊身褲子,頭髮蓬鬆,曾在電視節目裡表演過瞬間催眠,還創辦過「長江催眠網」,教授催眠課程,在北京、上海、石家莊都開過線下課,每次7天。課程包括治療失眠、提高睡眠品質、提高免疫力、前世今生、男性精力旺盛等內容,號稱交一次學費,可以終生學習。

袁譽銘是長江催眠課程的學生之一,以前也是做培訓的,教一些勵志的成功學課程,大概從2020年開始做直播電商。因為頸椎不好,經常失眠,2018年年中,袁譽銘在朋友的推薦下報了劉長江的課程。他記不清課程費是3.98萬元還是4.98萬元,只記得第一次見到劉長江是在北京的一個會場上,劉長江仍舊是深灰色的套裝打扮。「人挺客氣,課程也確實教了一些實操性的睡眠辦法。」袁譽銘說,但讓他不滿的是,自己「滿打滿算只上了幾節課」,後來想去長江催眠網聽線上課,卻發現網站已經消失了,也無法申請退費。

袁譽銘常參加不同類型的培訓課程,希望「提升自己的能力」。他說自己這些年來學習過的課程包括時間管理、[兩.性]關係、如何提升口才、公開演講、行銷、領導力、心理學、催眠......劉長江偶爾會「客串」其他的培訓課程。袁譽銘在會場碰到過劉長江兩三次,看到「小馬雲」也被帶來,在課後與眾多學員合影,宛如某種商業社會的「圖騰」。袁譽銘也跟著合影,還和「小馬雲」說過幾句話,印象是「10歲的孩子,說話只會一點點,其他什麼都不會」。

和劉長江簽約離開村莊後,范小勤被帶到石家莊市裕華區,在一個城中村附近的公立小學讀一年級。2019年,劉長江策劃了范小勤以「小馬總」的名號,給貧困孩子送現金的公益行動。他的公司在微博上註冊了帳號「鄉村貧困學生代言人——童星小馬雲」,對仗馬雲的微博帳號「鄉村教師代言人——馬雲」,還有其他幾個「小馬總」相關帳號,分享范小勤吃飯、上下學的視訊。

在視訊裡,他被稱為「小馬雲」「小馬總」「阿裡巴巴太子爺」,出現在微商論壇、小型走秀現場、地方臺的兒童節目中,舉著右手,伸出兩個手指,彎曲著擺出勝利手勢,快速喊出「大家好我是小馬雲我愛你們麼麼噠」,或者只是簡單的「耶!」「OK!」。

2018年,在「小馬雲」系列帳號外,又衍生出一個新的帳號「阿貍保姆」——一位自稱「小馬雲」保姆的年輕女性。她負責接送范小勤,帶他吃飯,去遊樂場或者商場,並在「阿貍保姆」帳號上全面分享范小勤的日常生活。

這位年輕女性叫王雲輝,在成為「阿貍保姆」之前參加過石家莊市的模特比賽,之後出現在劉長江的收徒儀式中,成為「90後美女催眠師」。2017年,她在央視綜藝頻道表演催眠動物,以及劉長江同樣表演過的人體瞬間催眠。2018年年中,她開辦催眠教學班,入場券1000元。

2019年上半年,「阿貍保姆」開始帶著范小勤為一些網路主播打廣告。廣告預告完後,范小勤接著揮起胳膊,喊一句「大家都要去看哦」。他被安排與快手上的其他主播同拍短視訊,只會說一句「我是小馬雲」,也曾和保姆一起參與主播的線下聚會。2020年,「阿貍保姆」也開始做直播,「小馬雲」懵然坐在旁邊,大聲學保姆說話。

但范家發不知道這些,也看不到兒子的具體生活。他告訴本刊記者,自從兒子離家後,只在上學需要證件、國慶日或者過年回家的時候才能見到兒子。2020年10月,有媒體聯繫范家發,告訴他范小勤在學校消失了快兩個學期。社交平臺上的視訊定位顯示,一個月以來,「小馬雲」出現在山東、廣東等地,背景裡總有一個藍色的書包,佯裝「放學之後」。

2020年底,范家發回憶,劉長江打來電話說要解約,理由是去年(2020)有媒體去石家莊的學校採訪,學校說這會影響其他學生,就不讓范小勤繼續讀書了。2021年1月5日,「阿貍保姆」送范小勤回了村。

重回鄉村

2021年3月11日中午,在范家的堂屋裡,我見到放學回來的范小勤。身高一米出頭,頭髮剃短後新長出一段,睫毛很長。趿拉著有點大的黃色帆布鞋,一頓一頓地往臥室走,又拿著零食出來,滿足地重複說「好好吃」。他比在石家莊那三年胖了點,學會了說普通話,能簡單交流,還帶回來一些習慣——會問拍攝他的陌生人要錢買零食、玩具,會在拍攝者讓他跟鏡頭打招呼時,下意識地說「大家好我是小馬雲」,會模仿別人說過的話。除此之外,范家發說他的受教育程度沒有一點進步。

但流量仍然跟隨著他,他還是世人眼中的「小馬雲」,隱含著一種和「首富」、財富的神秘聯繫。2月7日,黃新龍回村過年,聽說村裡有人拍了半小時范小勤的視訊,抖音點贊量達五六萬。「那天晚上我就睡不著了,我想,這個小孩有流量。」黃新龍說。第二天,他找到范家發,表達了簽約的想法。

視覺中國供圖

他的計畫與之前「劉老闆」的做法類似:找人專門接送范小勤上下學,回家後再輔導功課。同時註冊一個傳媒公司,拍抖音視訊,之後直播賣貨。「如果賣貨賺到錢,就拿出利潤的一半,利用週末去做慈善,讓范家‘過上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但賣貨賣什麼?他還沒想好,不過只要有流量,賣什麼都是水到渠成的事。

范家發同意了。2月8日他們就簽了合同,黃新龍成為「小馬雲」新的經紀人和代理人。他做的第一件事是除夕前夜在抖音開播。他記得那天晚上8點30分開播,10點多就有1萬多人觀看,其中「9000人都在噴我,罵我消費、炒作小馬雲」。

不過,漲粉速度隨著罵聲一路上揚,幾乎每分鐘新增100個粉絲。這次直播結束後,黃新龍原先的400多個粉絲變成了1萬多。同村裡好幾個發佈「小馬雲」內容的抖音號都在網上得到相似的「待遇」。黃新龍說,只要視訊中出現了「小馬雲」的正臉,流覽量都不低,沒有比這成本更低、更有效的漲粉方式了。

同一時間段,西瓜視訊上的自媒體人「婁哥」也感受到「小馬雲」帶來的流量。婁哥家在永豐縣另一個鎮,做自媒體一年多,粉絲有1萬多人,之前視訊播放量最高時有二十幾萬,內容是拍別人釣魚。2021年春節前,婁哥去嚴輝村拍了一條范小勤的長視訊,播放量最後有50多萬,「屬於平臺上的一線水準,西瓜視訊裡粉絲幾百萬的大咖,播放量通常也就是十幾二十多萬」。

2月14日大年初三,婁哥又去了趟嚴輝村。他打算在范家住一段時間,拍視訊漲粉,同時幫忙照顧范小勤兩兄弟,每天花兩小時輔導功課,把視訊收益也都給范家。「我去免費教孩子,對他們肯定有幫助,正好我蹭點粉,帳號做起來以後變現也方便。」婁哥對我說,「這是互惠互利的事。」

征得范家發同意後,婁哥2月17日住進范家二樓,每天發佈一到兩條10分鐘以上的長視訊,內容是「小馬雲」的日常生活,以及婁哥對兩兄弟的基礎算術教學,其中一條最高播放量有56萬。他還開過半小時的直播,內容是「小馬雲」掃地,「我差點被網友罵死,但有4000多人在看」。

「小馬雲」范小勤的母親和哥哥(IC Photo供圖)

哥哥范小勇也感受到了弟弟身上的流量場,以及這種流量可能給實際生活帶來的好處。他原本在鎮上的寄宿學校讀初一,但家裡和村莊的注意力被弟弟分去了大部分,他偶爾翹課,也不敢回家,就遊走在村莊的田壟上,徘徊在舊房子的各個角落。他很樂意跟陌生人交談。

採訪時,他跟在我身後,不停歇地說他剎車壞掉的腳踏車,他自己做的捕鼠籠,說他班裡也有中途棄學的學生,似乎要把他能想起來的所有事全部講完。他試探性地觸摸我的背包,走開,又再回來。他也會利用弟弟的身份要求記者買玩具或者零食,「我弟弟想要,如果你不買,他會生氣的!」

事情不斷發酵,嚴輝村村委會開始採取措施,禁止外來主播拍范小勤。在政府的安排下,2月28日范小勤去學校報到,進入嚴輝小學讀四年級,每天乖乖地坐在范家發的電動三輪車駕駛座旁,按時上下學。黃新龍也結束了短暫的「小馬雲」經紀人生涯,回到阜陽工作。但他的抖音號仍然每天更新一小段范小勤的視訊,希望尋求「好心人」的合作。

「如果這個能做起來,沒有那麼多黑粉,我可以放棄現在的工作再回去做直播,或者是有團隊陪著我,教我一些經驗,繼續幫助范家。」他不理解網路上的謾駡,「如果范小勤可以靠自己的臉賺錢,謀取更好的生活,為什麼就不行?為什麼就要一輩子吃低保?」

年少成名不會正確把握有哪些危害?

1、影響心理發展

孩子小小年紀,三觀沒有成型,過度被關注容易變得虛榮、好高騖遠,這樣對身心健康發展不利。

2、無法接受失敗

享受了成名帶來的掌聲之後,一旦被大眾遺忘,他們的心理落差會特別大,所謂由簡到奢容易,但由奢到簡難,前後截然不同的生活會讓孩子產生很強的挫敗感,易一蹶不振。

3、影響學業

孩子在學生時代最主要的任務還是學習,因為成名放棄學業,是非常不明智的行為。不管哪行哪業,扎實的基本功和學識,才能夯實以後的道路。

堂屋正中間的牆上,用瓷磚貼出一幅畫,右上角有「富貴家園」幾個字,旁邊供奉一個財神像。側牆粉刷成白色,貼了一張2014年脫貧的光榮證。緊挨著脫貧光榮證的,是一份「貧困戶2019年度收益確認公示表」。表格上顯示,范家因殘致貧,貧困人口5人,低保人口4人,人均可支配收入7825元。雖然已脫離絕對貧困,范家依然是建檔立卡的貧困戶,享受幫扶政策。

兩間臥室味道更重,牆邊擺著雜物、垃圾桶,以及外人送來的牛奶、飲料,床上攤著的衣服、被褥淩亂。儘管這樣,嚴輝村的一位村幹部告訴我,這幾年范家的生活已經「很可以」了。老闆和志願者給他們的捐款,傳說有10萬到30萬元不等,范小勤的爸爸范家發自己還會種青菜、紅薯、花生,政府也持續幫扶他家。「現在的生活難道還不好嗎?」村幹部說,尤其是和出名前相比。

窮人家

范家發今年64歲,白髮還不算多,偏瘦,身高不到一米六。他把右腿空蕩的褲管卷到腰帶上,靠一條左腿在廚房裡蹦跳著做飯,與人閒聊時就倚著牆。如果去田裡工作,拐杖是他的另一條腿。20歲那年,范家發去山上摘菜時被毒蛇咬傷,草藥沒能清除毒液,腿全爛了,最後只能在旁邊藤田鎮的醫院截了肢。

失去右腿後,范家發拜了個篾匠師傅,學做竹筐、竹凳、烤火爐、墊子等鄉村生活的必需品。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篾匠和木匠在村內是比較吃香的手藝人,不愁沒飯吃。范家發娶了第一任妻子,1989年有了女兒,妻子卻在不久後犯癲癇病去世。「有一次口吐白沫,倒下後再沒起來。」過了十多年,范家發娶了現任妻子,她從小就有小兒麻痹癥,智力受損,再加上右眼失明,生活不能自理。她比范家發小23歲,婚後陸續生下范小勇、范小勤兄弟倆。

2000年以後,工業生活品代替竹藝品進入村莊,范家發的手藝逐漸變得沒多大用處。因為腿部殘障,他也不能外出打工,還要照顧生活難以自理的妻兒和有老年癡呆癥的母親,只能靠種幾畝田、偶爾上山打獵和編點竹子獲取收入。同村人的生活因外出務工多少都有改善,貧窮卻如漩渦拖著范家。

過去近20年,山上的村民大部分搬到山下平坦的地方,建起樓房,但直到2014年之前,范家還住在山上一片竹林後的二層土房裡。2014年政府精準扶貧,危房改造,范家才搬離深山,在向下的山坡上建了二層磚房,花了七八萬元,政府援助1.6萬元。

儘管住進了「新」房子,但在村民們的眼裡,范家的日子仍然很不體面。村裡一位老婦人告訴我,范家兩兄弟遺傳母親的智力,從小就不太會說話,平日裡穿著髒衣服到處亂跑,「有時候撿垃圾吃,沒人願意跟他們玩」。過年親戚們一起吃飯,兩個孩子和媽媽都不能上桌,會讓他們單獨出去吃。有村民把自家的舊衣服打包給范家,但衣服很少洗,一件髒了,就換另一件,「老房子裡,髒衣服成堆摞著」。

被看見

轉變源於2015年6月那張被馬雲「認證」的照片。

黃新龍是照片的拍攝者,在安徽省阜陽市開了一家製藥公司。2015年6月,他帶著百天的女兒回村走親戚,親戚家跟范家中間隔著一棟房子,午飯時范小勤跑過來,黃新龍覺得孩子長得像馬雲,就拍下十多張照片發到自己的QQ空間,配文是「咋(咱)也是有身份的人」。照片被人轉到微博,不到一個月,馬雲轉發了圖片,嚴輝村開始有外人來觀看「小馬雲」。

2016年11月9日,永豐縣志願者協會會長裘忠堅和協會的幾名志願者帶著油、米、水果去嚴輝村探望「小馬雲」。先是去嚴輝小學,在課間見到范小勤。「當天下了點小雨,他身上和書包全是濕的。」裘忠堅回憶,中午志願者帶兄弟倆回家,那時候二層磚房的外牆還沒有塗水泥,只有屋內牆壁刷了水泥,房間裡只有一盞電燈,「特別暗」。

回去後,裘忠堅把「小馬雲」家的照片發到朋友圈,江西電視臺都市頻道的記者聯繫他,第二天一同去范小勤家送物資,並且拍攝了這一家人,「就這麼開始火了」。

范小勤那張酷似馬雲的臉確實在網路上極具傳播力。在大眾媒體的助力下,陌生的人和車不斷湧入村莊。有主播去范小勤家做直播、有公司想簽約范小勤,還有各類慈善機構前去捐助,范家發「每天電話都接不完」。黃新龍在網上看到范小勤火了,也帶著朋友、老婆和孩子再次回到嚴輝村。

「說實話我自己也有私心,我第一時間跟他(范家發)聊過,想回去當范小勤的經紀人。」但當時藤田鎮一個快手主播已經跟范家發簽了合同,帶著范小勤做直播。「直播幾個小時,好像有八九百塊錢收入,不過沒做幾場就被網友罵得夠嗆。罵他炒作,消費‘小馬雲’,狼啃完的骨頭狗還要去吃,等等。他被罵怕了,不敢接著做,合同也終止了。」黃新龍說。

但對「小馬雲」的關注度和網友的罵聲一樣連綿不絕。裘忠堅感覺事情越來越「不可控」:「每天至少十多個電話打給我,要我聯繫范小勤上節目,我不會做,因為這個事已經是炒作,不是一個正面的題材了。」他有些後悔,當時不應該帶記者去拍攝范小勤,「默默幫助就好了」。他只帶范小勤參加過一次節目,是2017年1月20日在北京舉辦的「中國青少年網路春晚」,主辦方是共青團中央網路影視中心。最開始裘忠堅也懷疑,擔心是騙子,等到主辦方寄來了蓋了章的紅頭文件,他才相信是真的。

范小勤現在在江西當地的嚴輝小學讀四年級(李曉潔攝)

裘忠堅回憶,網路春晚前幾天,他給范家發打電話,才知道范小勤跟范家發被北京一家電影製片公司接走了,拍攝一部叫《大國小兵》的電影。據豆瓣上的介紹,這是一部向青少年普及國防教育知識的公益電影。但至今未上映,裘忠堅也不知道范小勤在裡面扮演什麼。那是范小勤第一次出江西省。

網路春晚前一天,裘忠堅帶著志願者協會的兩個人,還有縣政府的一名工作人員,從《大國小兵》的製片公司處「要」回范小勤,把他帶到春晚現場。「當時製片公司的人還不太願意,我們差點起了衝突。」裘忠堅回憶。按晚會的安排,范小勤和主持人有一次簡單的互動,回答自己長大後想做什麼。上臺前,裘忠堅教了范小勤幾句,說自己想做科學家或者解放軍,但上臺後范小勤全忘了,他用方言含糊不清地說了句:「我想賺鈔票。」

離開家

因為范小勤和中國前首富相似的長相,范家看起來確實離鈔票更近了。黃新龍聽說范家單慈善款就收了一二十萬元,裘忠堅則聽說是八九萬元。慈善款來自幾位老闆,先是杭州的「張老闆」,他後來又介紹了「劉老闆」,接力資助范家。「劉老闆」出資裝修房子,貼上地磚、裝了沖水馬桶,還給范家發買了一個假肢。2017年他又將范小勤帶去河北石家莊。他對范家發承諾,讓范小勤在石家莊上學,並每個月給范家2000元生活費。

「劉老闆」名叫劉長江。據公開資料,他有兩個頻繁出現的頭銜:催眠師、《星光大道》節目評委。視訊資料的標題常常是「世界第一名華人催眠大師」或「世界華人催眠第一人」。他喜歡穿一件深灰色西裝、黑色偏緊身褲子,頭髮蓬鬆,曾在電視節目裡表演過瞬間催眠,還創辦過「長江催眠網」,教授催眠課程,在北京、上海、石家莊都開過線下課,每次7天。課程包括治療失眠、提高睡眠品質、提高免疫力、前世今生、男性精力旺盛等內容,號稱交一次學費,可以終生學習。

袁譽銘是長江催眠課程的學生之一,以前也是做培訓的,教一些勵志的成功學課程,大概從2020年開始做直播電商。因為頸椎不好,經常失眠,2018年年中,袁譽銘在朋友的推薦下報了劉長江的課程。他記不清課程費是3.98萬元還是4.98萬元,只記得第一次見到劉長江是在北京的一個會場上,劉長江仍舊是深灰色的套裝打扮。「人挺客氣,課程也確實教了一些實操性的睡眠辦法。」袁譽銘說,但讓他不滿的是,自己「滿打滿算只上了幾節課」,後來想去長江催眠網聽線上課,卻發現網站已經消失了,也無法申請退費。

袁譽銘常參加不同類型的培訓課程,希望「提升自己的能力」。他說自己這些年來學習過的課程包括時間管理、[兩.性]關係、如何提升口才、公開演講、行銷、領導力、心理學、催眠......劉長江偶爾會「客串」其他的培訓課程。袁譽銘在會場碰到過劉長江兩三次,看到「小馬雲」也被帶來,在課後與眾多學員合影,宛如某種商業社會的「圖騰」。袁譽銘也跟著合影,還和「小馬雲」說過幾句話,印象是「10歲的孩子,說話只會一點點,其他什麼都不會」。

和劉長江簽約離開村莊後,范小勤被帶到石家莊市裕華區,在一個城中村附近的公立小學讀一年級。2019年,劉長江策劃了范小勤以「小馬總」的名號,給貧困孩子送現金的公益行動。他的公司在微博上註冊了帳號「鄉村貧困學生代言人——童星小馬雲」,對仗馬雲的微博帳號「鄉村教師代言人——馬雲」,還有其他幾個「小馬總」相關帳號,分享范小勤吃飯、上下學的視訊。

在視訊裡,他被稱為「小馬雲」「小馬總」「阿裡巴巴太子爺」,出現在微商論壇、小型走秀現場、地方臺的兒童節目中,舉著右手,伸出兩個手指,彎曲著擺出勝利手勢,快速喊出「大家好我是小馬雲我愛你們麼麼噠」,或者只是簡單的「耶!」「OK!」。

2018年,在「小馬雲」系列帳號外,又衍生出一個新的帳號「阿貍保姆」——一位自稱「小馬雲」保姆的年輕女性。她負責接送范小勤,帶他吃飯,去遊樂場或者商場,並在「阿貍保姆」帳號上全面分享范小勤的日常生活。

這位年輕女性叫王雲輝,在成為「阿貍保姆」之前參加過石家莊市的模特比賽,之後出現在劉長江的收徒儀式中,成為「90後美女催眠師」。2017年,她在央視綜藝頻道表演催眠動物,以及劉長江同樣表演過的人體瞬間催眠。2018年年中,她開辦催眠教學班,入場券1000元。

2019年上半年,「阿貍保姆」開始帶著范小勤為一些網路主播打廣告。廣告預告完後,范小勤接著揮起胳膊,喊一句「大家都要去看哦」。他被安排與快手上的其他主播同拍短視訊,只會說一句「我是小馬雲」,也曾和保姆一起參與主播的線下聚會。2020年,「阿貍保姆」也開始做直播,「小馬雲」懵然坐在旁邊,大聲學保姆說話。

但范家發不知道這些,也看不到兒子的具體生活。他告訴本刊記者,自從兒子離家後,只在上學需要證件、國慶日或者過年回家的時候才能見到兒子。2020年10月,有媒體聯繫范家發,告訴他范小勤在學校消失了快兩個學期。社交平臺上的視訊定位顯示,一個月以來,「小馬雲」出現在山東、廣東等地,背景裡總有一個藍色的書包,佯裝「放學之後」。

2020年底,范家發回憶,劉長江打來電話說要解約,理由是去年(2020)有媒體去石家莊的學校採訪,學校說這會影響其他學生,就不讓范小勤繼續讀書了。2021年1月5日,「阿貍保姆」送范小勤回了村。

重回鄉村

2021年3月11日中午,在范家的堂屋裡,我見到放學回來的范小勤。身高一米出頭,頭髮剃短後新長出一段,睫毛很長。趿拉著有點大的黃色帆布鞋,一頓一頓地往臥室走,又拿著零食出來,滿足地重複說「好好吃」。他比在石家莊那三年胖了點,學會了說普通話,能簡單交流,還帶回來一些習慣——會問拍攝他的陌生人要錢買零食、玩具,會在拍攝者讓他跟鏡頭打招呼時,下意識地說「大家好我是小馬雲」,會模仿別人說過的話。除此之外,范家發說他的受教育程度沒有一點進步。

但流量仍然跟隨著他,他還是世人眼中的「小馬雲」,隱含著一種和「首富」、財富的神秘聯繫。2月7日,黃新龍回村過年,聽說村裡有人拍了半小時范小勤的視訊,抖音點贊量達五六萬。「那天晚上我就睡不著了,我想,這個小孩有流量。」黃新龍說。第二天,他找到范家發,表達了簽約的想法。

視覺中國供圖

他的計畫與之前「劉老闆」的做法類似:找人專門接送范小勤上下學,回家後再輔導功課。同時註冊一個傳媒公司,拍抖音視訊,之後直播賣貨。「如果賣貨賺到錢,就拿出利潤的一半,利用週末去做慈善,讓范家‘過上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但賣貨賣什麼?他還沒想好,不過只要有流量,賣什麼都是水到渠成的事。

范家發同意了。2月8日他們就簽了合同,黃新龍成為「小馬雲」新的經紀人和代理人。他做的第一件事是除夕前夜在抖音開播。他記得那天晚上8點30分開播,10點多就有1萬多人觀看,其中「9000人都在噴我,罵我消費、炒作小馬雲」。

不過,漲粉速度隨著罵聲一路上揚,幾乎每分鐘新增100個粉絲。這次直播結束後,黃新龍原先的400多個粉絲變成了1萬多。同村裡好幾個發佈「小馬雲」內容的抖音號都在網上得到相似的「待遇」。黃新龍說,只要視訊中出現了「小馬雲」的正臉,流覽量都不低,沒有比這成本更低、更有效的漲粉方式了。

同一時間段,西瓜視訊上的自媒體人「婁哥」也感受到「小馬雲」帶來的流量。婁哥家在永豐縣另一個鎮,做自媒體一年多,粉絲有1萬多人,之前視訊播放量最高時有二十幾萬,內容是拍別人釣魚。2021年春節前,婁哥去嚴輝村拍了一條范小勤的長視訊,播放量最後有50多萬,「屬於平臺上的一線水準,西瓜視訊裡粉絲幾百萬的大咖,播放量通常也就是十幾二十多萬」。

2月14日大年初三,婁哥又去了趟嚴輝村。他打算在范家住一段時間,拍視訊漲粉,同時幫忙照顧范小勤兩兄弟,每天花兩小時輔導功課,把視訊收益也都給范家。「我去免費教孩子,對他們肯定有幫助,正好我蹭點粉,帳號做起來以後變現也方便。」婁哥對我說,「這是互惠互利的事。」

征得范家發同意後,婁哥2月17日住進范家二樓,每天發佈一到兩條10分鐘以上的長視訊,內容是「小馬雲」的日常生活,以及婁哥對兩兄弟的基礎算術教學,其中一條最高播放量有56萬。他還開過半小時的直播,內容是「小馬雲」掃地,「我差點被網友罵死,但有4000多人在看」。

「小馬雲」范小勤的母親和哥哥(IC Photo供圖)

哥哥范小勇也感受到了弟弟身上的流量場,以及這種流量可能給實際生活帶來的好處。他原本在鎮上的寄宿學校讀初一,但家裡和村莊的注意力被弟弟分去了大部分,他偶爾翹課,也不敢回家,就遊走在村莊的田壟上,徘徊在舊房子的各個角落。他很樂意跟陌生人交談。

採訪時,他跟在我身後,不停歇地說他剎車壞掉的腳踏車,他自己做的捕鼠籠,說他班裡也有中途棄學的學生,似乎要把他能想起來的所有事全部講完。他試探性地觸摸我的背包,走開,又再回來。他也會利用弟弟的身份要求記者買玩具或者零食,「我弟弟想要,如果你不買,他會生氣的!」

事情不斷發酵,嚴輝村村委會開始採取措施,禁止外來主播拍范小勤。在政府的安排下,2月28日范小勤去學校報到,進入嚴輝小學讀四年級,每天乖乖地坐在范家發的電動三輪車駕駛座旁,按時上下學。黃新龍也結束了短暫的「小馬雲」經紀人生涯,回到阜陽工作。但他的抖音號仍然每天更新一小段范小勤的視訊,希望尋求「好心人」的合作。

「如果這個能做起來,沒有那麼多黑粉,我可以放棄現在的工作再回去做直播,或者是有團隊陪著我,教我一些經驗,繼續幫助范家。」他不理解網路上的謾駡,「如果范小勤可以靠自己的臉賺錢,謀取更好的生活,為什麼就不行?為什麼就要一輩子吃低保?」

年少成名不會正確把握有哪些危害?

1、影響心理發展

孩子小小年紀,三觀沒有成型,過度被關注容易變得虛榮、好高騖遠,這樣對身心健康發展不利。

2、無法接受失敗

享受了成名帶來的掌聲之後,一旦被大眾遺忘,他們的心理落差會特別大,所謂由簡到奢容易,但由奢到簡難,前後截然不同的生活會讓孩子產生很強的挫敗感,易一蹶不振。

3、影響學業

孩子在學生時代最主要的任務還是學習,因為成名放棄學業,是非常不明智的行為。不管哪行哪業,扎實的基本功和學識,才能夯實以後的道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