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生活常識»正文

微米機器人研製成功!《Nature》:比頭髮、灰塵都小,可注入人體

頂刊《Nature》發文,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康奈爾大學團隊已聯合研製出全球首款 「微米機器人」:高5微米、長40微米、寬70微米, 比頭髮絲、塵埃都小, 個頭和草履蟲相當。 該篇研究發表於世界頂刊《Nature》, 題為「Electronically integrated, mass-manufactured, microscopic robots」。

雖微米機器人體積很小, 但性能卻很突出, 被評為2020年度重磅科研突破。

A. 可用針注入人體, 且材質堅固, 耐高酸高溫, 進入人體後不會喪失「機械性」, 一針約可注入成千上萬個機器人。

B. 操控簡單, 只需用不同的光伏閃爍脈衝, 就能控制這些機器人移動方向。

C. 耗能少, 低電壓(200毫伏)、低功率(10毫微瓦);每個脈衝都能給它充電。

D.可大規模生產, 僅需一塊4英寸的矽片, 就能製造出100萬個微米機器人。

賓夕法尼亞大學、康奈爾大學團隊在論文中展望:目前微米機器人已經能大規模量產, 下一步將繼續探索「微米機器人」的醫用前景, 比如穿梭在人體組織中, 實現靶向病灶。

一、未來學家早已預言:微型機器人能幫人類活到1000歲

《Nature》相關論文發佈後, 在學術界引起極大反響。 因為上述「微米機器人」, 和谷歌著名未來學家雷·庫茲韋爾(Ray ·Kurzweil)早前設想的「納米機器人」高度契合, 網友直呼:科幻成真!

在《奇點臨近》一書中, 庫茲韋爾曾提到「未來人類進化的6紀元」, 其中2040年, 納米機器人技術未來可讓人體進化成非肉體, 甚至能隨意變形, 人體3.0升級版出現;2045年, 奇點來臨人類將活超1000歲。

「納米機器人」比現階段研發出的「微米機器人」還小1000倍, 庫茲韋爾曾表示:一針能向人體注入100萬個納米機器人, 可讓其代替血液、細胞在人體內進行內迴圈。 一方面可靶向病灶, 實現局部精準控制;另一方面可24小時監控人體內各項指標資料, 給外部即時傳導資料, 從根源上阻止病癥、衰老的發生, 為1000歲人生打下堅實的身體素質鋪墊。

庫茲韋爾被MIT麻省理工提名為「傑出發明家「, 其個人曾獲9項名譽博士學位,

並以預言高準確度在業內著稱, 曾公開做出147個預言, 完全準確率86%以上。 上述《奇點來臨》這本書入選CBS News暢銷書。 雖現階段研發出的微米機器人, 比2040年可能出現的比納米機器人體積大, 但可以預見的是, 其在未來幾十年內同樣將擁有不可估量的醫用前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