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為何和平醫院封院、部桃卻移出病人? 施景中憶當年SARS教訓

部立桃醫因疫情擴大, 正逐漸「清空病患」。 臺大醫師施景中在臉書分享這次疫情與2003年和平醫院封院的差別。 他認為現在採取「只出不進」作法, 是把起火點儘量找到, 再分散開來, 並拿掉可能擴散的因素, 比起和平醫院「只進不出」, 臺灣有記取當年SARS教訓。

施景中說, 2003年和平醫院封院時, 他是第5年的主治醫師, 雖然他沒在裡面, 但週圍有許多人是當年歷經這場浩劫的見證人。 他回憶當時傍晚時分, 新聞跑馬燈突然打出「和平醫院封院!」。 許多家庭主婦進了和平醫院探病完, 打算出來去接小孩回家做晚飯, 醫院的大門就關上不準出去了。

當年和平醫院封院的原則是「只進不出」, 人進去就別想出來了。 臺北市衛生局希望火源不要擴散。 但因為SARS病毒感染力強、致死率高, 病人和醫護人員相繼感染和犧牲。 一起關在裡面的人心裡都很難受。

相比這次部立桃醫事件, 原則是「只出不進」, 不要讓其他健康人再進來。 桃園衛生局找來全桃園11家大型醫院開會, 然後裡面的病人找安全的地方, 一批一批分送去治療, 只要醫療系統還沒垮, 個別病例一定可以得到妥善治療。

衛福部桃園醫院執行清空作業, 住院病患在重重防護下後送至其他醫院。

施景中比較兩者作法, 過去是把火勢控制在一個范圍內, 結果火越燒越大, 醫院變成病毒的煉毒所, 感染者和健康人都一起犧牲。 現在是把起火點盡量找到, 再分散開來, 並把週遭可能會燃燒的都移走, 讓火燒不起來。

他認為, 如果不要重演和平當年事件, 大家也都戴口罩、勤洗手, 不去人多的地方, 相信這些散在的社區感染是有機會撲滅的。

網友們也響應這則貼文,

紛紛表示「感謝部桃這一年為臺灣的奉獻」、「當時真的印象深刻, 現在看重新播放的新聞還是覺得很不忍心」、「當時還有另一家仁濟醫院也封院。 仁濟的封院是異地隔離, 就是採取目前部桃的隔離方式」、「戴口罩、勤洗手, 不去人多的地方, 民眾這樣作才是真正當醫護的後盾。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