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原油價格上漲背後的大國戰略

作者:三尺寒(肖磊看市特約作者)

自今年2月上旬的那次油價調整結束以來, 國際市場原油價格就持續上行, 保持了連續3個月的穩步上漲。 美國輕質原油期貨價格已經突破70美元關口, 倫敦北海布倫特的原油價格更是一度接近80美元大關。

持續攀升的原油價格, 主要是受到全球需求猛增的影響。 一方面是我們之前反復強調的北半球春夏季節到來, 春耕、運輸、海捕, 以及消費者開車外出活動的增加, 造成市場對成品油的需求異常強勁。 這不僅是一個國家的消費者, 而是整個北半球各國消費者對原油需求的集中爆發。

另一方面就是中國所宣導的“一帶一路”發展戰略, 正在積極的影響到沿線幾十個國家在基礎設施建設上的高頻率、大範圍投入。 有統計資料顯示, 2017年全球工程機械銷售量同比猛增24%, 結束了連續5年的銷售量下跌窘境。 而今年一季度的工程機械消售量, 繼續保持良好增長勢頭, 一些大型的工程機械產品, 甚至出現短期斷貨的情況。

從全球地緣政治危機的考量上來看, 美國威脅要停止“伊朗核協議”的事件, 還是存在太多不確定性。 特別是以色列在這一過程中的添油加醋, 公開控訴伊朗還在進行核子試驗和開發等。 作為OPEC的重要成員, 伊朗的原油供給量還是具有相當分量的。 如果美國再度掀起嚴厲制裁伊朗的決議,

那麼將使得全球每天減少數十萬桶的原油供給。 如果美伊形成強硬對抗, 甚至不排除發生像伊拉克、阿富汗、敘利亞那樣的局部戰爭混亂, 那將可能引發短暫的石油危機。 畢竟僅伊朗自己, 每日的原油產量就高達380萬桶, 而日出口則超過200萬桶之多。

因此, 這一次的美伊矛盾, 還是存在太多不確定性, 甚至引發市場的高度擔憂。

美國自身的原油生產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特別是在葉岩油的產量上。 這也是為何美國在過去的兩年裡, 開始對以OPEC為代表國際主要原油生產國, 表現的更為強硬的原因。

原油價格上漲, 對能源供給大國當然是利好, 但對於中國這類的原油需求大國來說, 則是不小的利空因素。 中國當前對進口原油的依存度已經躍升至於68%,

而伴隨著中國經濟規模的繼續膨脹, 我們預測未來5——10年, 中國對外的原油依存可能會上升值至於80%以上, 10——20年, 可有會躍升至90%以上。

雖然新的替代能源正在不斷的推廣和普及, 太陽能、電能、天然氣等原油的替代能源也在高速發展, 但就實際應用和中國龐大的能源需求增速來講, 原油在中國能源結構中的重要性, 可能在近20年內還無法被徹底改變。 而類似中國這樣具有龐大的原油需求潛力的新興經濟體國家, 總人口規模高達40億之多, 這樣的原油需求增加也才剛剛開始。

正是基於上述的綜合分析, 我們認為原油價格在經歷了2008年的全球經濟危機之後, 已經開始重新走出了那個因產油國和企業的債務危機,

而被迫增產拋油和減少需求的悲觀年代。 全球性的原油需求大爆發正在開啟。 因此, 原油價格的堅挺還繼續。

唯一值得安慰的是當前全球各國的原油資源和產能依然保持理想狀態, 能夠滿足當下全球原油需求擴張的基本要求。 所以, 原油價格的上漲不會太過猛烈。 但顯然原油價格不會再次出現極端的下跌情況, 投資者應避免在原油市場進行大規模的空頭操作。

文/三尺寒

更多獨家分析, 歡迎關注肖磊看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