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生活常識»正文

《甄嬛傳》:最後的贏家並不是甄嬛,而是看起來病怏怏的端妃

@初聞不知曲中意, 再聽已是曲中人宮牆深深, 天家寡情, 專注於後宮各位妃嬪的故事~大家好, 我是易理人生, 陪你一起深究宮墻內的愛恨情仇!體會百味人生。

~~~~~~~~~~~~~~~~~~~~~~~~~

《甄嬛傳》裡端妃的戲份不多, 還沒有出場就給人一種病怏怏的病美人的感覺!

端妃和華妃在王府的時候就是死對頭, 兩個人結下了不解之仇, 華妃想除掉端妃, 無奈有皇帝和太后的保護, 下不了手!對於端妃來說此生最大的願望之一也是除掉華妃, 但是自己實力單薄, 只能借助他人的力量來完成自己的心願, 甄嬛的出現讓她有了希望!

在溫宜公主的生日宴上, 端妃進來後首先和甄嬛對視了一番, 發現甄嬛和純元皇后十分相似, 心裡明白了皇帝為什麼這麼寵愛甄嬛了, 在場的人只有皇帝皇后和端妃三個人知道原因, 端妃那句「恭喜皇上又得佳人了」只有他們三個人知道為什麼說這句話。 其他人都是以為是客套話, 接著皇后和端妃眼神傳遞資訊。 並達成一種協定, 當時皇后說道:「端妃長年累月不見生人,

所以還保留著當年的眼光」

在之後的很長時間裡, 端妃明裡暗裡沒少幫甄嬛的忙, 有一次夜裡暗訪甄嬛住處告訴甄嬛提防該提防的人!

可能就是應了那句話, 不知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端妃一直把自己置身事外, 所有很多事, 才能看得明白。 當年, 太后和皇上忌憚年羹堯, 不想讓華妃生下孩子, 所以利用端妃送了碗打胎藥, 打下華妃已成型的男嬰。 華妃氣不過, 就灌了端妃紅花, 讓她也無法有孕。

端妃知道皇上是為了利用自己,也知道惹了華妃不會有好結果,所以,從那件事之後,她便藉口身體不好,逐漸隱居起來。皇上呢,對端妃有愧,所以常常去看望她。

皇上這個人呢,疑心病很重,很難相信一個人,當他看到端妃避世之後,心裡倒是對她有了幾分信任,有些心理話,也願意對她說一說。

其實,所有人都一樣。很多時候,我們有些話,不能對所有人說,但總得找人說。找誰說呢?那個最能保守秘密的人,肯定最安全,是首選。

漸漸地,端妃就成了皇上的「知心人」。

皇上有什麼煩心事,也願意對她說一說。她呢,也會給他一個比較客觀的回答。後宮中,大家都是人精,而語言又是最強有力的武器,皇帝跟誰說什麼,心裡都要想著她的意圖是什麼。但是跟端妃就不用了。因為她很公正。當然,她沒有皇帝想得那樣好。

自從甄嬛把溫宜公主送給她以後,她就成了甄嬛的人。雖然表面上不顯山不露水,但是關鍵時刻,好用的狠。崔槿汐與蘇培盛結為「對食」,這事被皇后捅到了皇上面前,兩人紛紛被關了起來。甄嬛想盡辦法,救不出槿汐。尤其是看到皇帝那麼信任蘇培盛還把他關起來之後,心裡更是害怕。她怕為她付出了那麼多的槿汐受苦。無計可施的她,去求了端妃。而端妃呢?一句話就解決了這個問題。

皇上又依照慣例去端妃處休息。端妃故意把話題引到槿汐和蘇培盛那件事上去。皇帝問她,怎麼看這個問題?她答:不癡不聾不做阿家阿翁。皇上聽了這句話之後,就把他們倆人放了。從這件事上可以看出,皇上很信任端妃,端妃也很瞭解皇上。

皇上本來就不想嚴懲此事,本來蘇培盛是他貼身之人,這麼多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可是要讓他放了蘇培盛,又找不到合適的理由。端妃就給他找了這樣一個非常合適的理由。

端妃不僅做皇上的心理醫生做得好,做甄嬛的心理醫生也做得很好。

甄嬛以熹貴妃的身份,從甘露寺回宮。她心理想的第一件事,就是接回她的朧月公主。可是瓏月公主不願意跟她回去,因為她出生三天,甄嬛就走了,是敬妃把她養大,她心裡只有敬妃一個娘。敬妃心裡也不願意。雖然她心裡知道,應該把孩子還給甄嬛,但是她捨不得啊。畢竟這個孩子是她真心真意,當做親生地去養大的。

此時,皇后也在挑撥離間,敬妃站甄嬛的心已經動搖。

這樣的情形下,端妃勸說甄嬛,不要急著要回朧月。她先是以己度人,用自己捨不得溫宜的事,同理敬妃捨不得朧月之心。讓甄嬛理解敬妃。然後又說,孩子交給敬妃,可以非常放心。說起那年朧月重病,敬妃不眠不休照顧,甚至可以用命去換孩子的命。敬妃絲毫不比甄嬛這個生母差。

同時,也說,甄嬛這個生母做得也非常好,當年走的時候,幾乎是安排好孩子的一輩子。最後強調,甄嬛剛回宮,位置做得不穩,再加上懷有身孕,當前最重要的不是要回孩子,而是拉回敬妃這個隊友啊!果然,甄嬛聽了端妃這一番話,徹底醒悟。不僅成功收服了敬妃,也逐漸讓朧月接受了自己,還讓朧月成了自己打敗皇后的重要武器。

後宮之人,能說服皇上,又能說服甄嬛的人,只有端妃。

端妃因為站在紛爭之外,很多事情看得比局內人清,所以能夠給大家正確的意見和建議。當然,更是因為端妃有格局,可以跳出自我的小圈子。甄嬛很理智,可有時候涉及到切身利益的時候,很難客觀公允。另外,端妃很擅長做人思想工作。

她瞭解每個人的想法,又知道如何勸說別人肯聽,還能讓他高高興興地接受,本身就不簡單。如果我們身邊有這樣的人,一定要好好珍惜。

這樣的人,他一般都有這樣的特點。

第一、很少感情用事。愛感情用事,可以說真性情,但過於情緒化的人,無法客觀看待問題。

第二、他能輕易說服你。能讓你乖乖聽他話的人,都不簡單,要麼是瞭解你,要麼是瞭解人性,跟他在一起,肯定能學到很多東西。

第三、他積極向上。不管他多麼有本事,如果他滿腦子就是負能量,我建議你能離他多遠就離他多遠。跟正能量的人在一起,你才能充滿能量。

華妃死後,對於端妃來說是苦盡甘來,身體逐漸好轉,又位居貴妃的位置,有女兒相伴,應該是很幸福的,滴水之恩應當湧泉相報,在甄嬛需要幫助的時候,端妃也是挺身而出,端妃和皇帝的對話是救槿汐和蘇培盛於水火的關鍵。在甄嬛扳倒安陵容的過程中端妃也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甄嬛當上太后之後,大權在握,端妃又身體抱恙!在深宮中能夠自保的也就只能示弱了,示弱也要頭腦清醒,站隊要對,不然怎麼惘死的都不知道!像端妃這樣,經歷風雨之後依然屹立不倒,難道不是最後的贏家嗎?

一堵堵高不可測的宮牆,堵住的不只是她們的自由,更是封閉了宮中人的情和心。如果你也喜歡宮鬥劇,請關注粉專@初聞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這裡有更精彩更精準的宮鬥劇解析等著你!

端妃知道皇上是為了利用自己,也知道惹了華妃不會有好結果,所以,從那件事之後,她便藉口身體不好,逐漸隱居起來。皇上呢,對端妃有愧,所以常常去看望她。

皇上這個人呢,疑心病很重,很難相信一個人,當他看到端妃避世之後,心裡倒是對她有了幾分信任,有些心理話,也願意對她說一說。

其實,所有人都一樣。很多時候,我們有些話,不能對所有人說,但總得找人說。找誰說呢?那個最能保守秘密的人,肯定最安全,是首選。

漸漸地,端妃就成了皇上的「知心人」。

皇上有什麼煩心事,也願意對她說一說。她呢,也會給他一個比較客觀的回答。後宮中,大家都是人精,而語言又是最強有力的武器,皇帝跟誰說什麼,心裡都要想著她的意圖是什麼。但是跟端妃就不用了。因為她很公正。當然,她沒有皇帝想得那樣好。

自從甄嬛把溫宜公主送給她以後,她就成了甄嬛的人。雖然表面上不顯山不露水,但是關鍵時刻,好用的狠。崔槿汐與蘇培盛結為「對食」,這事被皇后捅到了皇上面前,兩人紛紛被關了起來。甄嬛想盡辦法,救不出槿汐。尤其是看到皇帝那麼信任蘇培盛還把他關起來之後,心裡更是害怕。她怕為她付出了那麼多的槿汐受苦。無計可施的她,去求了端妃。而端妃呢?一句話就解決了這個問題。

皇上又依照慣例去端妃處休息。端妃故意把話題引到槿汐和蘇培盛那件事上去。皇帝問她,怎麼看這個問題?她答:不癡不聾不做阿家阿翁。皇上聽了這句話之後,就把他們倆人放了。從這件事上可以看出,皇上很信任端妃,端妃也很瞭解皇上。

皇上本來就不想嚴懲此事,本來蘇培盛是他貼身之人,這麼多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可是要讓他放了蘇培盛,又找不到合適的理由。端妃就給他找了這樣一個非常合適的理由。

端妃不僅做皇上的心理醫生做得好,做甄嬛的心理醫生也做得很好。

甄嬛以熹貴妃的身份,從甘露寺回宮。她心理想的第一件事,就是接回她的朧月公主。可是瓏月公主不願意跟她回去,因為她出生三天,甄嬛就走了,是敬妃把她養大,她心裡只有敬妃一個娘。敬妃心裡也不願意。雖然她心裡知道,應該把孩子還給甄嬛,但是她捨不得啊。畢竟這個孩子是她真心真意,當做親生地去養大的。

此時,皇后也在挑撥離間,敬妃站甄嬛的心已經動搖。

這樣的情形下,端妃勸說甄嬛,不要急著要回朧月。她先是以己度人,用自己捨不得溫宜的事,同理敬妃捨不得朧月之心。讓甄嬛理解敬妃。然後又說,孩子交給敬妃,可以非常放心。說起那年朧月重病,敬妃不眠不休照顧,甚至可以用命去換孩子的命。敬妃絲毫不比甄嬛這個生母差。

同時,也說,甄嬛這個生母做得也非常好,當年走的時候,幾乎是安排好孩子的一輩子。最後強調,甄嬛剛回宮,位置做得不穩,再加上懷有身孕,當前最重要的不是要回孩子,而是拉回敬妃這個隊友啊!果然,甄嬛聽了端妃這一番話,徹底醒悟。不僅成功收服了敬妃,也逐漸讓朧月接受了自己,還讓朧月成了自己打敗皇后的重要武器。

後宮之人,能說服皇上,又能說服甄嬛的人,只有端妃。

端妃因為站在紛爭之外,很多事情看得比局內人清,所以能夠給大家正確的意見和建議。當然,更是因為端妃有格局,可以跳出自我的小圈子。甄嬛很理智,可有時候涉及到切身利益的時候,很難客觀公允。另外,端妃很擅長做人思想工作。

她瞭解每個人的想法,又知道如何勸說別人肯聽,還能讓他高高興興地接受,本身就不簡單。如果我們身邊有這樣的人,一定要好好珍惜。

這樣的人,他一般都有這樣的特點。

第一、很少感情用事。愛感情用事,可以說真性情,但過於情緒化的人,無法客觀看待問題。

第二、他能輕易說服你。能讓你乖乖聽他話的人,都不簡單,要麼是瞭解你,要麼是瞭解人性,跟他在一起,肯定能學到很多東西。

第三、他積極向上。不管他多麼有本事,如果他滿腦子就是負能量,我建議你能離他多遠就離他多遠。跟正能量的人在一起,你才能充滿能量。

華妃死後,對於端妃來說是苦盡甘來,身體逐漸好轉,又位居貴妃的位置,有女兒相伴,應該是很幸福的,滴水之恩應當湧泉相報,在甄嬛需要幫助的時候,端妃也是挺身而出,端妃和皇帝的對話是救槿汐和蘇培盛於水火的關鍵。在甄嬛扳倒安陵容的過程中端妃也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甄嬛當上太后之後,大權在握,端妃又身體抱恙!在深宮中能夠自保的也就只能示弱了,示弱也要頭腦清醒,站隊要對,不然怎麼惘死的都不知道!像端妃這樣,經歷風雨之後依然屹立不倒,難道不是最後的贏家嗎?

一堵堵高不可測的宮牆,堵住的不只是她們的自由,更是封閉了宮中人的情和心。如果你也喜歡宮鬥劇,請關注粉專@初聞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這裡有更精彩更精準的宮鬥劇解析等著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