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9旬嬤獨居山村靠崖院,生活自理,腦子清楚,如今四個孩子都已是當阿公阿嬤的人了

現在的人都喜歡住樓房, 但是在中國的西北, 以前有的地方都是住在洞裡, 窯洞是最具特色的西北民居, 它的建成是因地制宜、利用黃土層建的獨特住宅。

綜合利用了黃土高原圖土層深厚、滲水性差、直立性強的特點, 依山靠崖, 挖出洞子、供人居住。 作為黃土高原特有的一種民居形式, 窯洞過去有見村不見房, 見村不見人的說法。

寒冬季節, 我們前往中條山下的一個小山村繼續拍攝黃土窯洞。

在一座靠崖院(靠崖院是依黃土地勢自然形成的落差開挖的窯洞院子, 大多修建在溝邊, 雨水可以直接流到溝裡去。 )大門開著, 幾隻雞在院子裡悠閒地活動, 聽見我們的呼喊, 一位頭戴棉布手帕, 拄著棍子的老奶奶應聲打開紗門從窯洞裡走了出來, 好奇的問道:你們這是幹啥呢?

老奶奶思維清晰, 耳朵也不背, 溝通起來自然也十分輕鬆。 通過簡單的溝通, 得知老奶奶今年快90歲了, 如今和一個兒子共同生活在這院子裡, 只是兒子一家人都外出打工不在家, 只有春節才回來小住一段時間, 現在就自己一個人在這裡生活。

老奶奶說她嫁過來就一直生活在這個院子裡, 在這裡養育了三兒一女四個孩子。 如今孩子們都有了自己的家庭, 也是當了爺爺奶奶的人了, 有的在縣城幫忙招呼帶孩子, 有的在外打工, 平日裡幾個孩子隔三差五回來看看自己, 順便也會帶些生活用品。 11年前老伴去世後就留下了她一個人生活, 自己身體還算好, 沒啥大毛病, 生活完全可以自理。

一個外地朋友問奶奶窯洞裡冷不冷, 奶奶說窯洞裡不冷, 生的有爐子還有熱炕, 孩子們前些年把老土炕給換成了新式的吊炕, 一天燒一把柴火就能熱一天, 在外面燒火, 還有水泥煙囪, 屋裡沒一點煙, 比以前在窯洞裡燒炕乾淨, 天冷了, 腿腳也不好, 人老了也沒事幹, 天氣暖和了就出去和鄰居說說話曬曬太陽, 天氣了冷了就熱炕上看電視, 坐著一點都不冷。 這也到了燒炕的時候了, 說完抓了一把葵花桿準備引火燒炕。

說起這個熱炕,奶奶直誇現在的火炕設計得很好,柴火燒完,關上外面的火門,連接煙囪的地方還有個開關,關上以後,炕裡面的熱氣就不會被煙囪抽走,你看就剛才這一把柴火就能保持炕一天都是熱的,以前盤的土炕就沒這些設計,一天都得燒2次,還要在窯洞裡煙薰火燎的,還是這個吊炕好乾淨衛生還保暖。

燒完炕,老奶奶熱情地喊我們回屋裡坐會,外面天寒地凍,進入窯洞裡頓時感覺溫暖如春,從窯洞裡的佈置就能看出來奶奶的孩子們都很有心,牆上糊著報紙,頂上釘的彩條布,一切物品都擺放得整整齊齊,看起來很溫馨,自來水直接裝在了窯洞裡的水甕邊,用水十分方便。照明的燈具也是現在亮度很好的LED燈泡,分別在炕頭和窯洞中間各裝了一個,打開炕頭的一個燈泡,窯洞裡也十分的明亮。

土炕上的鋪的蓋的也整潔乾淨,桌子上沒一點灰塵,90歲老人生活的窯洞裡收拾得如此整齊乾淨,攝影師也是第一次看見,可以看出來奶奶年輕時候絕對是一個十分勤快乾淨的人,90歲高齡每天還是把家裡收拾的井井有條,乾乾淨淨。

窯洞裡生了個蜂窩爐,奶奶說這窯洞裡本來就不太冷,生個蜂窩爐就很暖和,自己平時都把門簾搭起來通風,有個爐子冬天裡隨時有熱水用,做飯也方便,其實孩子們給買的有電磁爐,只是年紀大了看不見火,老是覺得用不慣。只有下雨天才使用,夏天都是在外面的柴火灶上做飯,一個人一把柴火就是一頓飯。

奶奶的晚飯也非常簡單,蒸了半個南瓜,熬得小米湯。她說自己年紀大了,平時動都吃得比較清淡,自己還養了幾隻雞,只是這天太冷了,最近都不怎麼下蛋,天氣暖和了下的雞蛋我一個人都吃不完,你們大老遠地過來,家裡實在是沒啥招待你們的,我剛蒸的南瓜,你們每個人都吃點,現在的南瓜蒸著吃可甜了。

說起自己的養老生活,奶奶說孩子們也多次說讓自己去和他們一起生活,你說我這腿能上去樓嗎?在農村生活了一輩子,自由自在,如今老了也不想去麻煩孩子們,自己現在還能夠照顧自己,就不給孩子們添麻煩了,孩子們也都很孝順,吃的喝的他們隔三差五都給送回來了。還給我買的有老年手機,聲音很大,還給設置了幾個按鍵,打電話直接按就能通話,基本上每天都會和我通電話。

離開的時候,老人堅持要送我們出門,她說自己家的院子坐西朝東,這一過了中午就沒太陽了,自己也出去轉轉找個老鄰居曬曬太陽聊聊天,也不能老在家裡坐著看電視。出來剛好遇見了一位鄰居前來找老奶奶聊天,兩個人似乎有說不完的話,站在門口就拉起了家常。

老奶奶在農村生活了一輩子,早已習慣了農村的生活,住窯洞睡熱炕才是她想要的養老生活,吃完飯出門就能和老鄰居拉拉家常說說話,90歲的年紀早已經無欲無求了,對她們來說,能按照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在窯洞院落裡舒適的養老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在這裡祝福老奶奶在這個黃土窯洞裡度過自己的晚年生活。大家覺得老奶奶的養老方式怎麼樣

編後語:人到晚年,學會斷舍離,才會迎來高品質的晚年生活。

懂得放下,才能更好地斷開煩惱。人這一輩子,感覺自己想擁有的東西總是太多,想要照顧的人也總是放心不下,可是到最後,唯獨自己不曾好好去愛過。凡事如果能看開,能看淡,才能讓人生更加安逸。不要再千方百計地為別人而活,不要再為得不到的東西而糾結,才是更美好的一個開始。

「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做一個有豁達心境的人,能斷舍離,讓自己更瀟灑地活在這個世上,才是感謝生命對於我們的饋贈最好的方式。

說起這個熱炕,奶奶直誇現在的火炕設計得很好,柴火燒完,關上外面的火門,連接煙囪的地方還有個開關,關上以後,炕裡面的熱氣就不會被煙囪抽走,你看就剛才這一把柴火就能保持炕一天都是熱的,以前盤的土炕就沒這些設計,一天都得燒2次,還要在窯洞裡煙薰火燎的,還是這個吊炕好乾淨衛生還保暖。

燒完炕,老奶奶熱情地喊我們回屋裡坐會,外面天寒地凍,進入窯洞裡頓時感覺溫暖如春,從窯洞裡的佈置就能看出來奶奶的孩子們都很有心,牆上糊著報紙,頂上釘的彩條布,一切物品都擺放得整整齊齊,看起來很溫馨,自來水直接裝在了窯洞裡的水甕邊,用水十分方便。照明的燈具也是現在亮度很好的LED燈泡,分別在炕頭和窯洞中間各裝了一個,打開炕頭的一個燈泡,窯洞裡也十分的明亮。

土炕上的鋪的蓋的也整潔乾淨,桌子上沒一點灰塵,90歲老人生活的窯洞裡收拾得如此整齊乾淨,攝影師也是第一次看見,可以看出來奶奶年輕時候絕對是一個十分勤快乾淨的人,90歲高齡每天還是把家裡收拾的井井有條,乾乾淨淨。

窯洞裡生了個蜂窩爐,奶奶說這窯洞裡本來就不太冷,生個蜂窩爐就很暖和,自己平時都把門簾搭起來通風,有個爐子冬天裡隨時有熱水用,做飯也方便,其實孩子們給買的有電磁爐,只是年紀大了看不見火,老是覺得用不慣。只有下雨天才使用,夏天都是在外面的柴火灶上做飯,一個人一把柴火就是一頓飯。

奶奶的晚飯也非常簡單,蒸了半個南瓜,熬得小米湯。她說自己年紀大了,平時動都吃得比較清淡,自己還養了幾隻雞,只是這天太冷了,最近都不怎麼下蛋,天氣暖和了下的雞蛋我一個人都吃不完,你們大老遠地過來,家裡實在是沒啥招待你們的,我剛蒸的南瓜,你們每個人都吃點,現在的南瓜蒸著吃可甜了。

說起自己的養老生活,奶奶說孩子們也多次說讓自己去和他們一起生活,你說我這腿能上去樓嗎?在農村生活了一輩子,自由自在,如今老了也不想去麻煩孩子們,自己現在還能夠照顧自己,就不給孩子們添麻煩了,孩子們也都很孝順,吃的喝的他們隔三差五都給送回來了。還給我買的有老年手機,聲音很大,還給設置了幾個按鍵,打電話直接按就能通話,基本上每天都會和我通電話。

離開的時候,老人堅持要送我們出門,她說自己家的院子坐西朝東,這一過了中午就沒太陽了,自己也出去轉轉找個老鄰居曬曬太陽聊聊天,也不能老在家裡坐著看電視。出來剛好遇見了一位鄰居前來找老奶奶聊天,兩個人似乎有說不完的話,站在門口就拉起了家常。

老奶奶在農村生活了一輩子,早已習慣了農村的生活,住窯洞睡熱炕才是她想要的養老生活,吃完飯出門就能和老鄰居拉拉家常說說話,90歲的年紀早已經無欲無求了,對她們來說,能按照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在窯洞院落裡舒適的養老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在這裡祝福老奶奶在這個黃土窯洞裡度過自己的晚年生活。大家覺得老奶奶的養老方式怎麼樣

編後語:人到晚年,學會斷舍離,才會迎來高品質的晚年生活。

懂得放下,才能更好地斷開煩惱。人這一輩子,感覺自己想擁有的東西總是太多,想要照顧的人也總是放心不下,可是到最後,唯獨自己不曾好好去愛過。凡事如果能看開,能看淡,才能讓人生更加安逸。不要再千方百計地為別人而活,不要再為得不到的東西而糾結,才是更美好的一個開始。

「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做一個有豁達心境的人,能斷舍離,讓自己更瀟灑地活在這個世上,才是感謝生命對於我們的饋贈最好的方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