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新聞»正文

原來在大馬也有女媧的傳說,中國網友:和我們的有點不一樣

馬來西亞華人所知道的女媧其實是上古時期中國的一個女神, 除了補天之外還創造了人類。 那你知道女媧長什么樣子嗎?

女媧是上古氏族一個帝王的存在, 也是傳說中古代大地之母。 她除了慈祥地創造了人類之外, 她還照顧了大地的森林。 女媧故事就是在人間一直廣泛地流傳著直到今天, 而且把她稱作為創世神或者是始母神。

在歷史中女媧擁有非常高的歷史地位, 女媧的相關資料在秦朝早期就已經有記錄, 其中包括《楚辭》、《禮記》、《山海經》、《淮南子》、《漢書》以及《史記》等等。

女媧的故事

在馬來西亞華人口中流傳的故事是這樣的:

傳說中女媧用黃土仿照自己的樣子創造了人類, 然后慢慢演變成現在人類社會。 重點是女媧是用黃土來創造人的, 所以我們華人擁有的都是黃皮膚。 據說女媧也意識到自己一個一個慢慢捏人效率有點慢, 所以她就找了一根藤蔓把那些泥土掛在藤蔓上面揮一揮,

然后那些泥土全部變成人了。 以這樣的方法有效率地創造更多的人類。

除了人類, 女媧還創造了其他生物。 在中國流傳著女媧正月初一造雞, 初二造狗, 初三造豬, 初四造羊, 初五造牛, 初六造馬, 初七才造人的傳說。 古代人認為雞, 狗, 豬, 羊代表著春夏秋冬四季, 而牛, 馬就代表天和地。 所以班固《漢書.律歷志.上》中才說“七者, 天地四時, 人之始也”。

馬來人還會說女媧也是創造世界萬物因為女媧死之后, 她的肉身變成大地, 骨頭變成山脈, 頭發變成一些草, 樹林, 血液變成河流等等。 許慎《說文》中指出“媧, 古之神圣女, 化育萬物者也”。

馬來華人認為女媧還創造了愛情, 因為她在創造一批男人跟女人之后, 她發現人都會死的。 死了又要再造一批她覺得太麻煩, 所以她就祈求上蒼賜予男婚女嫁, 然后自己繁衍下一代。 然后女媧又有了另外一個身份“愛情之神”或“婚姻之神”。

另外傳說中女媧也造了一些樂器, 比如笙簧、瑟或塤, 于是人們又奉女媧為音樂女神。

有一天天上的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他們就因為一點事情吵架, 最終火神祝融吵贏, 但水神共工不服氣一頭撞上不周山, 造成不周山崩裂原來支撐天地的柱子斷掉了。 而且天上還破了個洞, 整個天都傾斜了。 地也陷成一道道大裂痕, 山林燒起大火, 洪水從地底下噴涌出來, 龍蛇猛獸也出來吞噬人民。 人類面臨著空前的大災難, 女媧非常痛心決定要補天。 她通過到處尋找五個顏色的石頭并架起了熔爐把石頭融掉, 用融化后的石漿拿來補天。

當天補好后女媧又斬下一只大龜的四腳, 當作四根柱子。 把倒塌半天的天支撐起來, 經過女媧辛苦的補救之后人間還是重新過上了幸福安定的生活。

但因為天破了一個洞, 所以還是會有一些痕跡存在, 比如天比較向西南傾斜, 太陽月亮還有星星都會歸向西方, 而且因為地傾斜, 所有江水都會流向一個方向。

馬來西亞華人印象中女媧的樣子

傳說女媧是一個上半身人形, 下半身是蛇的形狀, 為什么是蛇呢?

說法一:蛇會冬眠,冬眠之后會脫皮然后有一種起死回生,煥然一新生命力非常強的感覺。

說法二:古人注重繁衍生殖,女性是要繁衍后代,也因為蛇的反應能力非常強,所以他們把女媧又下半身是蛇的形態出現。

說法三:漢代一些圖畫上伏羲和女媧是兄妹,而他們是在交往的過程,然后圖畫下半身也是用蛇的形狀來代表兩位的。有專家說古人對性比較保守,所以把這些細節用蛇形狀表示不太顯眼。

說法四:伏羲和女媧是人蛇族。

說法一:蛇會冬眠,冬眠之后會脫皮然后有一種起死回生,煥然一新生命力非常強的感覺。

說法二:古人注重繁衍生殖,女性是要繁衍后代,也因為蛇的反應能力非常強,所以他們把女媧又下半身是蛇的形態出現。

說法三:漢代一些圖畫上伏羲和女媧是兄妹,而他們是在交往的過程,然后圖畫下半身也是用蛇的形狀來代表兩位的。有專家說古人對性比較保守,所以把這些細節用蛇形狀表示不太顯眼。

說法四:伏羲和女媧是人蛇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