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生活常識»正文

不足1克重的動物飛了6400公里,橫穿印度洋,打破生命極限值

當我們一聊到能飛行的東西時, 會自然而然地想起飛機和飛鳥, 飛機可以說是人類進入近代以來最偉大的發明之一, 它能帶著數百人飛上萬米高空, 隨意橫跨海洋、火山、冰川, 甚至是南極洲, 是人類最得意的交通工具之一。

而小小的飛鳥更是瘋狂, 比人類飛機更節能, 2020年, 有科學研究稱, 一隻重約360克斑尾塍鷸竟然一次性飛了1.22萬公里, 中途沒有停留, 一口氣從俄羅斯遠東地區飛到了澳大利亞, 橫跨了廣闊的太平洋, 打破了生命耐力極限值, 更新了我們的認知。

但要論飛行技能, 蜻蜓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 即便是斑尾塍鷸來了, 也不得不退位讓賢了, 人類飛機就更談了, 時不時出現故障, 因為早在3.2億年前, 昆蟲就已經飛上藍天了, 而在那時候, 鳥類和人類還沒有誕生。

重量不足1克的蜻蜓, 打破了生命極限值

蜻蜓被人稱為」飛行之王「, 可能有人對這個稱號很不服氣, 小的時候, 隨便用捕蟲網就能捕捉到蜻蜓, 這麼輕易就被人類捕捉到了, 這麼小的昆蟲怎麼可能是飛行之王呢?你還別不信, 只要把重量和飛行速度做個簡單的對比, 就知道蜻蜓的飛行能力有多強了, 不服都不行。

一架客機飛行速度最快為1120公里/小時,

一隻尖尾雨燕重約50克, 飛行速度最快350公里/小時, 然而一隻重量不足1克的蜻蜓飛行速度竟然達到了50公里/小時, 假如把蜻蜓體重放大50倍, 那麼飛行速度達到2500公里/小時, 跟飛行子彈一樣快。

是不是很吃驚?但這只是一個不切實際的比喻,

畢竟蜻蜓的體重不可能增加, 速度當然也不可能有這麼快, 現在我們就來點實際的, 一隻重約數百克的飛鳥能橫跨太平洋, 令無數人嘆服, 但作為地球上的「飛行之王」, 蜻蜓並非徒有虛名, 同樣也可以做到。

薄翅蜻蜓能飛6400公里, 橫穿印度洋

在自然界中, 時常可以看到野生動物在遷徙, 比如我國的藏羚羊, 遷徙之路長達數千公里, 這屬於一種正常的自然現象, 這種現象在飛鳥中更為廣泛, 但大家可能還不知道, 小小的昆蟲也會遷徙, 科學家早就觀察過蜻蜓的遷徙現象。

2016年, 美國羅格斯大學生物學家發現, 有一種翅膀很薄的蜻蜓品種從西亞國家起飛, 最後抵達了非洲國家, 穿越了長長的印度洋, 飛了大約6400公里, 差不多也能橫跨太平洋, 要說耗能, 它可比飛鳥耗能更低, 畢竟重量不到1克, 這才是真正打破了生命極限。

更獨特的技能:後退飛行

以上這些還只是在說明蜻蜓的飛行速度和距離, 實際上它還有更獨特的技能, 在經過3.2億年的進化之後, 蜻蜓變得十分完美, 已經擁有了讓人歎為觀止的飛行技能, 是其他飛行動物所無法媲美的。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蚊子是一種擅長飛行的動物,一到夏天,它就在我們耳邊飛來繞去,打又打不著,有時候簡直無可奈何,主要是因為蚊子飛行敏捷,善於躲藏,但是它也有強大的天敵-蜻蜓,蜻蜓簡直是蚊子的噩夢,碰上了基本上只有被吃掉的命,這足以說明蜻蜓的飛行技能遠勝於蚊子。

知道蜻蜓飛行技能有多高超嗎?能從高速運動狀態轉為懸停狀態,不需要1秒,瞬間加速度可以達到10G左右,不用減速就可以進行「急轉彎」,還可以在空中任意飛行,前進,後退,向左,向右,向上,向下,可以說是靈活到了極致。

隱藏蜻蜓翅膀中的秘密

說到這裡,是不是已經有人驚得合不攏嘴了?如此高超的飛行技能,重量不足一克的蜻蜓又是如何做到呢?雖然人類對蜻蜓研究了很多年,隨時都可以取樣研究,但是還沒有完全揭開隱藏在蜻蜓翅膀中的秘密。

作為地球上的「飛行之王」,蜻蜓翅膀的構造複雜,有四個可自由活動的翅膀,翅膀薄而且透明,最薄處只有1微米,都說薄如蟬翼,實際上蜻蜓翅膀薄得和蟬翼差不多,為什麼如此薄的翅膀,卻能釋放出如此強大的力量呢?

在顯微鏡下,蜻蜓翅膀顯示了獨特的網狀結構,這是一種十分堅韌的結構,主翅脈為四邊形網狀,次翅脈為五邊形和六邊形網狀,就像蜂巢一樣,正是因為這種結構,才讓蜻蜓翅膀具備很強的韌性,不被氣流所折斷,能提供強大的動力。另外,該結構還具有很強的防水性和防塵性。

科學家還發現了更重要的秘密,理論上,蜻蜓在飛行時也會遇到航空難題「顫振」,但實際上,蜻蜓飛得非常平穩,絲毫不受影響,為什麼?因為蜻蜓每一個翅膀主翅前緣存在一個「翼眼」,「翼眼」又名翅痣,它比正常區域要厚得多,有效消除了「顫振」影響。

總結

總之,蜻蜓不愧是地球上的「飛行之王」,簡直就是一個集完美於一身的飛行專家,有很多值得我們去學習和效仿的地方。

比如「顫振」,自從研究了蜻蜓翅膀後,「顫振」不再是航空難題,再比如,1克都不到小動物,為何節能到如此程度,打破了生命極限,所以科學家還會對它繼續研究下去,直到揭開隱藏在它身上的所有秘密。

是其他飛行動物所無法媲美的。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蚊子是一種擅長飛行的動物,一到夏天,它就在我們耳邊飛來繞去,打又打不著,有時候簡直無可奈何,主要是因為蚊子飛行敏捷,善於躲藏,但是它也有強大的天敵-蜻蜓,蜻蜓簡直是蚊子的噩夢,碰上了基本上只有被吃掉的命,這足以說明蜻蜓的飛行技能遠勝於蚊子。

知道蜻蜓飛行技能有多高超嗎?能從高速運動狀態轉為懸停狀態,不需要1秒,瞬間加速度可以達到10G左右,不用減速就可以進行「急轉彎」,還可以在空中任意飛行,前進,後退,向左,向右,向上,向下,可以說是靈活到了極致。

隱藏蜻蜓翅膀中的秘密

說到這裡,是不是已經有人驚得合不攏嘴了?如此高超的飛行技能,重量不足一克的蜻蜓又是如何做到呢?雖然人類對蜻蜓研究了很多年,隨時都可以取樣研究,但是還沒有完全揭開隱藏在蜻蜓翅膀中的秘密。

作為地球上的「飛行之王」,蜻蜓翅膀的構造複雜,有四個可自由活動的翅膀,翅膀薄而且透明,最薄處只有1微米,都說薄如蟬翼,實際上蜻蜓翅膀薄得和蟬翼差不多,為什麼如此薄的翅膀,卻能釋放出如此強大的力量呢?

在顯微鏡下,蜻蜓翅膀顯示了獨特的網狀結構,這是一種十分堅韌的結構,主翅脈為四邊形網狀,次翅脈為五邊形和六邊形網狀,就像蜂巢一樣,正是因為這種結構,才讓蜻蜓翅膀具備很強的韌性,不被氣流所折斷,能提供強大的動力。另外,該結構還具有很強的防水性和防塵性。

科學家還發現了更重要的秘密,理論上,蜻蜓在飛行時也會遇到航空難題「顫振」,但實際上,蜻蜓飛得非常平穩,絲毫不受影響,為什麼?因為蜻蜓每一個翅膀主翅前緣存在一個「翼眼」,「翼眼」又名翅痣,它比正常區域要厚得多,有效消除了「顫振」影響。

總結

總之,蜻蜓不愧是地球上的「飛行之王」,簡直就是一個集完美於一身的飛行專家,有很多值得我們去學習和效仿的地方。

比如「顫振」,自從研究了蜻蜓翅膀後,「顫振」不再是航空難題,再比如,1克都不到小動物,為何節能到如此程度,打破了生命極限,所以科學家還會對它繼續研究下去,直到揭開隱藏在它身上的所有秘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