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情感勵志»正文

黃越綏要兒媳「將來不用掃我墓」生前盡孝比走後排場重要,不刻意「清明祭祖」:生前盡孝

清明節掃墓是我國重要的文化傳統, 象徵著緬懷先祖、飲水思源的倫理精神, 不過隨著意識形態的轉變, 當初本著對先人的感念, 自發性的美德, 如今卻也成了對子女是否孝順的道德評比。 對此專業婚姻與家庭諮商師黃越綏老師, 對此則提出不同的看法, 認為「形式上的含義不如心意重要」, 甚至還直接交代兒媳將來不用為她掃墓!

圖片來源:健康2.0 據《健康2.0》報導, 黃越綏表示, 隨著時代變遷, 掃墓的形式其實早已發生很大的改變, 過往多採土葬強調入土為安的觀念, 在現今寸土寸金、追求環保的時代思維下, 已採火化方式, 並安置在靈骨塔中。 而她也坦言, 自己並不會刻意遵循傳統, 選擇在清明節這天掃墓, 反倒是在思念故去的雙親時, 隨時都會到安置的地方去追思一番。

圖片來源:黃越綏臉書, 下同

事實上, 黃越綏在父母晚年相伴他們的日子裡, 就曾坦率地告訴爸媽不會選在清明掃墓的想法, 因為她認為「生前盡孝比走後重排場, 來得有價值。 」因此, 她也同樣交代兒媳, 將來不用花費心思替她掃墓, 只要在思念時用心遙祭就可以了, 說到此處, 黃越綏不禁有感而發:「真愛是永恆的追思, 不必太在乎形式」, 不過她也強調, 若是祖先有墓還是要清掃整頓, 千萬不要因為懶惰而讓祖墓長滿了草。

除此之外, 黃越綏也分享了她自己的看法, 在她看來祭祖掃墓的習俗, 同時也考驗著人性的弱點, 因為一旦不做, 在儒道思想、鬼人信仰相當普及的文化薰陶下, 大家往往會害怕祖先會因此半夜託夢, 甚是因此背上不孝、累及子孫的罵名。 然而就現今的社會相關規范而言, 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因為若不做好環保措施, 當心環保局找上門開罰, 所以究竟掃不掃墓, 該如何做, 從來都不是個簡單的問題。

黃越綏說得真有道理, 相較於執著形式上的掃墓, 心意更為重要, 而生前盡孝也才是一個人是否孝順的重要依歸!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