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生活常識»正文

科學家發現神奇「七號冰」,只需1小塊,數小時就能凍住整個海洋

當水變成冰之後, 由於密度變小, 冰就會浮在水面上, 這樣一來, 就會導致雖然水面上非常寒冷, 但是因為冰的存在, 反而會為水下的生物提供了一個相對溫暖的環境, 讓水下的生物可以渡過寒冷的季節。

否則, 如果有一天所有的水都變成了並冰, 無論是河流、湖泊也好, 還是海洋也好, 如果全部都凍成「實心」, 很可能會導致水生生物「全軍覆沒」。

雖然水變成冰, 看起來是一個非常簡單的過程, 但事實上, 當水變成固態的時候, 它也分為多種類型, 多年來通過研究, 科學家們在地球上一共找到了18種冰, 其中最特殊、最神奇的一種, 就是「七號冰」, 據說只需要一小塊, 它就會凍結住整個地球。

是什麼是七號冰?

在2018年的時候, 來自美國的科學家團隊在尋找天然鑽石的過程中, 發現了一種特殊的物質, 它就是七號冰。

這個神秘的七號冰, 是在一個天然鑽石發現的。 看到這裡, 可能很多朋友都會覺得不可思議, 按照我們的理解, 有水的地方在低溫的時候才會形成冰, 那麼, 鑽石內部也沒有水, 為何它的內部會結冰呢?

這就需要從鑽石的形成開始說起了, 當然, 也與七號冰不簡單有關。 現代研究發現, 高溫高壓狀態下,

是可以形成鑽石的, 而且由於分佈的地層不同, 鑽石的類型也是不同的, 一般位於地下410-600公里之間的, 處於地幔層中的鑽石, 它們形成的條件要更加苛刻, 而且在形成的過程中, 也承受了難以想像的壓力。

那麼, 究竟多大的壓力和溫度, 會導致七號冰的形成呢?為了搞清楚答案,

研究者們在實驗室中對七號冰的形成過程, 進行了模擬實驗。

最終發現, 當溫度處於4.9攝氏度, 大氣壓強是標準大氣壓(101.325kPa)10000倍的時候, 就會開始形成神奇的七號冰。

當然, 這並不是最可怕的, 真正讓科學家們驚訝的是, 七號冰竟然會加速生長。 如果持續10000倍的大氣壓, 這個時候的七號冰, 將會以1600公里/小時的速度不斷擴散, 要知道, 民航客機的飛速速度, 大約在800公里/小時左右。

這意味著, 七號冰的擴散速度, 是民航客機的2倍, 這也就應了我們上文中的說法, 如果真的在符合形成條件的情況下, 將一塊七號冰放入海洋中, 那麼, 根據七號冰的擴散生長速度來看, 真的只需要幾個小時的時間, 就可以凍住整個海洋。

未來地球會被七號冰凍住嗎?

其實看到這裡, 估計很多朋友都會和筆者一樣, 覺得七號冰非常可怕, 擔心未來有一天, 真的會有可怕的七號冰在地球上擴散, 然後短時間內將海洋全部凍住, 甚至讓地球都變成一個「大冰期」。

不過事實上, 這種擔心還是多餘的, 為何這麼說呢?因為七號冰的形成條件是非常苛刻的,而且即使是在實驗室環境中可以產生七號冰,但是,並不意味著,在自然環境中,它就可以為所欲為。

除非有一天七號冰可以在常溫狀態下形成,否則,說七號冰可以凍結住海洋,甚至是地球,都和拋開科學理論談現象一樣,並沒有什麼意義和討論的價值。

那麼,除了七號冰之外,地球的演化過程中,地球是否有過被凍住的經歷呢?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是不是意味著,地球曾經被凍住,也和七號冰有關?

地球變成過「冰球」嗎?

再上世紀90年代初,美國科學家約瑟夫提出了一個非常有趣的觀點,他表示在地球演化的過程中,地球曾經至少有3次,變成了一個「大冰球」,約瑟夫就這個階段的地球,稱作為「雪球地球」,可以說非常生動形象了。

那麼,地球上的3次「大冰球」時期,都發生在什麼時間呢?未來還有機會重現嗎?科學家表示,地球第一次變成「雪地地球」,是在23億年之前,當時伴隨著藍細菌的繁殖擴散,通過光合作用,讓地球大氣層中的溫室氣體,開始變得非常不穩定,於是,當地球的溫室氣體越來越少,地球氣溫也驟降。

根據推測,當時地球的溫度一度達到了零下50攝氏度,就連原本應該是最溫暖的赤道地區,海洋也凍結成冰,厚度達到了可怕的1.6公里。

當時地球上的生物幾乎都消失了,只有少量倖存者藏身于海洋深處的熱泉口中,才躲過了一劫。

第二次地球變成「雪地地球」,則發生在8億年之前,當時是伴隨著超級火山的陸續噴發,導致陽光被遮擋,地球的氣溫驟降,而且這個階段,伴隨著大陸漂移和地質運動,地球事實上也是處於不穩定時期。

這場可怕的冰期一直持續了3億年的時間,才再次讓地球的溫度逐漸升高,當然,冰期結束後的地球,迎來了寒武紀生命大爆發,地球生物也進入到新的演化階段。

最後一次「雪地地球」,發生在100萬年前,這個時候,人類才剛剛在地球上進化,由於地球的公轉軌道出現了問題,所以,整個地球都被冰雪覆蓋,一直到1萬年前,才開始重新恢復到綠色盎然的景象之中。

由此可見,地球這三次冰期都和七號冰無關,都是自然因素導致的,至於未來地球是否還會冰期重現,雖然目前看來,人類活動已經影響到地球的氣候環境,但是還是以自然演化為主,不過,從這三場冰期的間隔時期來看,人類是很難趕上下一次的冰期了,因為在那之前,我們或許就早已經飛離地球,去銀河系中安家落戶了。

為何這麼說呢?因為七號冰的形成條件是非常苛刻的,而且即使是在實驗室環境中可以產生七號冰,但是,並不意味著,在自然環境中,它就可以為所欲為。

除非有一天七號冰可以在常溫狀態下形成,否則,說七號冰可以凍結住海洋,甚至是地球,都和拋開科學理論談現象一樣,並沒有什麼意義和討論的價值。

那麼,除了七號冰之外,地球的演化過程中,地球是否有過被凍住的經歷呢?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是不是意味著,地球曾經被凍住,也和七號冰有關?

地球變成過「冰球」嗎?

再上世紀90年代初,美國科學家約瑟夫提出了一個非常有趣的觀點,他表示在地球演化的過程中,地球曾經至少有3次,變成了一個「大冰球」,約瑟夫就這個階段的地球,稱作為「雪球地球」,可以說非常生動形象了。

那麼,地球上的3次「大冰球」時期,都發生在什麼時間呢?未來還有機會重現嗎?科學家表示,地球第一次變成「雪地地球」,是在23億年之前,當時伴隨著藍細菌的繁殖擴散,通過光合作用,讓地球大氣層中的溫室氣體,開始變得非常不穩定,於是,當地球的溫室氣體越來越少,地球氣溫也驟降。

根據推測,當時地球的溫度一度達到了零下50攝氏度,就連原本應該是最溫暖的赤道地區,海洋也凍結成冰,厚度達到了可怕的1.6公里。

當時地球上的生物幾乎都消失了,只有少量倖存者藏身于海洋深處的熱泉口中,才躲過了一劫。

第二次地球變成「雪地地球」,則發生在8億年之前,當時是伴隨著超級火山的陸續噴發,導致陽光被遮擋,地球的氣溫驟降,而且這個階段,伴隨著大陸漂移和地質運動,地球事實上也是處於不穩定時期。

這場可怕的冰期一直持續了3億年的時間,才再次讓地球的溫度逐漸升高,當然,冰期結束後的地球,迎來了寒武紀生命大爆發,地球生物也進入到新的演化階段。

最後一次「雪地地球」,發生在100萬年前,這個時候,人類才剛剛在地球上進化,由於地球的公轉軌道出現了問題,所以,整個地球都被冰雪覆蓋,一直到1萬年前,才開始重新恢復到綠色盎然的景象之中。

由此可見,地球這三次冰期都和七號冰無關,都是自然因素導致的,至於未來地球是否還會冰期重現,雖然目前看來,人類活動已經影響到地球的氣候環境,但是還是以自然演化為主,不過,從這三場冰期的間隔時期來看,人類是很難趕上下一次的冰期了,因為在那之前,我們或許就早已經飛離地球,去銀河系中安家落戶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