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情感勵志»正文

親人去世後,最忌諱的8件事,你知道幾件呢?

所有人都忌諱談「去世」, 但親人都會離開是自然規律, 誰也躲不過。

我國民間對喪事也是講究多多, 避開禁忌, 遵從習俗, 不僅能讓去世者了無牽掛, 更能讓後人福氣多多。

親人去世後, 最忌諱的幾件事, 每個人都應知道。 隨小編一起瞭解一下吧。

一、忌諱去世時候身邊無親人

舊時人們很重視傳宗接代, 認為老人去世的時候, 必須有後輩兒孫在場, 以便老人走得時候有人送, 不孤單;老人在陰間也不用總是牽掛, 靈魂可得安寧。

如果老人是在所有親人在場的情況下去世的, 就是最大的福氣。 相傳白族認為老人去世時在兒孫懷裡, 是兒孫在報答養育之恩, 俗稱「接氣」。

二、忌諱讓去世者光身而去 

北方很多地方都講究, 在去世者斷氣前就要穿好殮衣, 不能讓去世者光著身子而去。 所以舊時, 老人們在到了一定年齡以後, 兒孫們往往就要在閏月年為其準備壽衣,

讓老人們看著放心。

壽衣的件數、質地是很有講究的。 件數要單數, 諸如五、七、九件不等, 忌雙數, 怕兇禍再次降臨;材質上則忌用緞子, 因「緞子」和「斷子」諧音, 而多用綢子, 因為「綢子」和「稠子」音同, 寓意福佑後代多子多孫;壽衣還不能用皮毛製作, 怕來世轉為獸類。

三、入殮時候的忌諱

1、入殮的時候忌諱淚灑屍身。 在入殮的時候, 親人們要暫時忍住悲傷, 控制住眼淚, 以免淚灑屍身。

2、入殮前後忌諱貓、狗接近屍體, 認為會引起去世者驟然挺立或成僵屍。

3、棺材忌諱用柳木。 棺木以松柏材料為佳, 禁用柳木。 因為松柏象徵長壽, 柳樹不結籽, 恐會絕後。

四、報喪的禁忌 

治喪之家, 要在大門上掛上白布、白紙, 讓人們都知道家中有人去世, 並向堂親姻戚報喪, 給在外地或海外親人發訊, 子女聞訊奔喪。 其中向姻戚報喪, 尤要慎重。

父母去世, 確定了葬禮的日期後, 孝子要去親戚家報喪。 報喪時講究孝子未進屋, 先跪在室外行禮, 向親戚報告父母去世的消息以及葬禮的時間。

五、葬禮日期、墓地的選擇

古人認為人去世後靈魂是不會一下子走遠的, 去世會涉及很多事項, 所以古人尤其重視葬禮日期的選擇, 以免引發系列的不幸。

而墓地的選擇自古以來都十分講究。 俗以為墓地好壞直接關係後代的貧富吉兇。 舊時, 關於墓地的選擇禁忌, 民間有十不葬歌謠:一不葬粗頑塊石, 二不葬急水灘頭, 三不葬溝源絕境,

四不葬孤獨山頭, 五不葬神前廟後, 六不葬左右休囚, 七不葬山岡撩亂, 八不葬風水悲愁, 九不葬坐下低小, 十不葬龍虎尖頭。 因此, 要請專業人士選擇葬禮的日期、好風水的墓地。

六、下葬後的禁忌 

逝者下葬之後, 送葬的人要繞墓三周, 在回家途中則忌回頭觀看, 以免逝者的鬼魂跟隨活人回家。

七、服喪期間忌諱走親訪友

子女服孝期間不走親戚, 不訪友, 不集會, 不拜年, 尤其不能到病人家去, 以免給他人帶來不幸。 俗語有「身穿熱孝, 不登鄰宅。 」

八、守孝期間, 子女忌穿色彩鮮豔衣服

父母去世後, 子女要為父母守孝, 古時候一般要守孝三年。 現代時間縮短, 但也不宜少於一年。 守孝期間,子女忌諱穿色彩鮮豔的衣服,濃妝豔抹,飲酒作樂。

守孝期間,子女忌諱穿色彩鮮豔的衣服,濃妝豔抹,飲酒作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