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搞笑獵奇»正文

揭秘古籍記載的「見鬼」方法 膽大者敢做的你敢嗎

古籍記載的見鬼方法流傳至今, 中國古人對待鬼神之事並非只是敬而遠之。

因為有很多時候, 他們認為自己會偶遇鬼神或者被鬼神找上門, 所以與鬼神打交道就成了一個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久而久之, 鬼神也就不再是人們避而遠之的存在, 人們逐漸在處理人鬼關係之中找到平衡點, 並且開始思索鬼神, 研究鬼神, 甚至尋找與鬼神相見的方法。

食丹法

成書于晉代的道教典籍《抱樸子》中有記載:「服鶉(音同「淳」)子赤石丸、及曾青夜光散、及蔥實烏眼丸、及吞白石英祇(音同「奇」)母散, 皆令人見鬼, 即鬼畏之矣。

」可見, 道家認為, 通過服食「鶉子赤石丸」、「青夜光散」等丹藥便可以使人看到鬼, 不僅能看到鬼, 這些丹藥還能增強人的氣力, 讓鬼害怕。

修煉法

同樣是在《抱樸子》中, 也有修煉以見鬼神的記載:「欲得通神, 當金水分形。 形分則自見其峰中三魂七魄, 而天靈地氏,

皆可接見, 山川之神, 皆可使役也。 」說若想通鬼神, 必須修煉丹道到「金水分形」的境地, 如此才可以看見自己的三魂七魄, 也可以看見天地之間靈異的東西, 甚至連掌管山川的神靈也聽從你的調遣。

招魂法

招魂在中國是一種很普遍的建立人鬼聯繫的方式。

人死之後, 死者親屬會到屋頂上揮舞死者生前穿過的衣服, 向北呼喊死者姓名, 為亡魂指引回家的路。

在《楚辭》中, 就有關於此的記載:「乃下招曰:魂兮歸來!去君之恒幹, 何為乎四方些?舍君之樂處, 而離彼不祥些。 魂兮歸來!東方不可以讬(音同「托」)些。 長人千仞, 惟魂是索些。 十日代出, 流金鑠石些。 彼皆習之, 魂往必釋些。 歸來歸來!不可以讬些。 」

大意是:「魂魄啊, 你快點回來吧!何必要離開你的軀體呢?何必要往別的地方亂跑, 離開最適合你的地方呢?你去的地方實在不詳, 所以你趕快回來吧!東方你可不能去啊, 那裡有專門索魂的巨人, 你到了那裡就會被他抓走啦!那裡的天上有十個太陽, 連金石都會融化, 你到了那裡就會被曬死啦!回來吧,

那裡不適合你居住啊!」

這就是人們招魂時所呼喊的話語。

法鏡照鬼

鬼怪存在於無形, 所以在現實世界中, 人們是看不到鬼怪的。 但是, 鬼怪卻可以在鏡子裡看到。 所以古代道士進入罕無人煙的深山時, 都會隨身攜帶一把法鏡防身, 若有人搭訕,

便先用鏡子照其容貌, 人鬼立現。

跳神通靈

跳神是漢族和很多少數民族都有的巫蔔儀式。 跳神前, 擺好香案、靈位、貢品, 跳神者先對著靈位敬拜, 然後閉目請鬼神, 若鬼神到來, 則一躍而起, 開始手舞足蹈, 同時哼念咒語, 或者與鬼神對話, 或者質問厲鬼。

隨著儀式的進行,身體舞動幅度越來越大,直至精疲力盡,口吐白沫,撲倒在地,這時鬼神便離開,跳神儀式完成。在東北滿族人聚居的地區,有跳薩滿的儀式;在西南布依族聚居地,則有跳迷納的儀式。這些儀式都是通過舞動身體和哼念咒語來獲得與鬼神的通靈。

意外見鬼

這種見鬼的方法就比較隨機了,但有一個共同之處,便是都發生在夜間並且人體陽氣衰弱的時候。比如,《幽明錄》就曾記載過這樣一個故事:「孫權病,巫啟雲:有鬼著絹巾,似是故將相,呵叱(音同「斥」)初不顧,徑進入宮。其夜,權見魯肅來,衣巾悉如其言。」

人在生病的時候陽氣最衰弱,所以,魯肅的魂魄會在孫權生病的時候來找孫權。除了生病的時候,人在疲累、倒楣、委屈的時候陽氣也會很衰弱,這時也易見鬼。

上述幾種見鬼的方法或是記載於古籍當中,或是通過口耳相傳流衍至今,十分詭異和玄幻,它們在吸引著我們興趣的同時,也證明了古人在考慮生死、鬼神、陰陽等問題時所作出的努力。

隨著儀式的進行,身體舞動幅度越來越大,直至精疲力盡,口吐白沫,撲倒在地,這時鬼神便離開,跳神儀式完成。在東北滿族人聚居的地區,有跳薩滿的儀式;在西南布依族聚居地,則有跳迷納的儀式。這些儀式都是通過舞動身體和哼念咒語來獲得與鬼神的通靈。

意外見鬼

這種見鬼的方法就比較隨機了,但有一個共同之處,便是都發生在夜間並且人體陽氣衰弱的時候。比如,《幽明錄》就曾記載過這樣一個故事:「孫權病,巫啟雲:有鬼著絹巾,似是故將相,呵叱(音同「斥」)初不顧,徑進入宮。其夜,權見魯肅來,衣巾悉如其言。」

人在生病的時候陽氣最衰弱,所以,魯肅的魂魄會在孫權生病的時候來找孫權。除了生病的時候,人在疲累、倒楣、委屈的時候陽氣也會很衰弱,這時也易見鬼。

上述幾種見鬼的方法或是記載於古籍當中,或是通過口耳相傳流衍至今,十分詭異和玄幻,它們在吸引著我們興趣的同時,也證明了古人在考慮生死、鬼神、陰陽等問題時所作出的努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