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搞笑獵奇»正文

魏延靠偷襲除掉王雙,如果魏延與王雙在兩軍陣前堂堂正正地較量,又是怎樣的結局呢?

廣大三國迷們都能夠發現一個現象:三國前期猛將如雲, 激烈的場面此起彼伏, 而到了三國後期, 悍猛的戰將越來越少, 能拿的出手的沒有幾個, 而精彩的戰鬥場面也如鳳毛麟角, 極其稀少。

但是偶爾也要冒出來幾個猛將, 比如曹魏陣營中, 就出了個非常厲害的角色, 他就是王雙。

王雙是魏國大將軍曹真舉薦的。 諸葛亮北伐中原, 兵至陳倉。 這段時期不但蜀漢方面人才凋零, 後繼乏力, 曹魏一方的情況也很不樂觀, 將二代的年輕一輩們有出息勁兒的也沒有幾個, 像樂進的兒子樂綝, 張遼的兒子張虎, 都是些打醬油的水準, 比起他們的父輩來簡直是雲泥之別, 根本就不堪一提。 這種情況下, 大家都得挖掘人才, 曹真就向皇帝曹叡舉薦了這位猛將王雙。

書中說, 王雙這廝乃是隴西狄道人氏, 生的是「身長九尺, 面黑睛黃, 熊腰虎背」, 高大魁梧, 相貌兇惡。

他的兵器是一把大刀, 重達六十斤, 「開兩石鐵胎弓」, 力大無窮, 還「暗藏三個流星錘, 百發百中」, 還騎著一匹「千里征大宛馬」。 我們可以看到, 這個王雙在遠端、中程、近程三個范圍都具備著強大的威力, 十分兇悍, 還被號為「有萬夫不當之勇」。

這麼優秀的人才當然應該重用,

曹叡就賜王雙錦袍金甲, 封「虎威將軍、前部大先鋒」, 讓他隨大將軍曹真出征西蜀。

王雙果然不負眾望, 一出馬就大顯神威。 先是「戰不三合」, 刀劈蜀軍裨將謝雄;蜀將龔起接戰, 「交馬只三合, 亦被雙所斬」。

隨後, 諸葛亮派出廖化、王平、張嶷三將率兵迎戰。 張嶷揮刀縱馬, 出陣大戰王雙, 「數合不分勝負」, 王雙詐敗而走, 張嶷隨後窮追而來, 但蜀將王平發現情況不對, 王雙必然有詐, 緊呼張嶷休趕, 但已經遲了, 王雙放出流星錘「正中其背」, 張嶷被打得抱鞍吐血而回。 王雙返身追來, 王平、廖化「截住, 救得張嶷回陣」。

當時, 蜀軍中武藝最為高強的就是魏延了。 當時王雙率兵來至陳倉時, 魏延就主動向諸葛亮請命, 要迎戰王雙, 但諸葛亮拒絕了, 理由是魏延「乃先鋒大將, 未可輕出」, 才派謝雄、龔起等人出戰, 結果連輸三陣, 損兵折將。

後來諸葛亮令魏延在陳倉道口設下埋伏, 王雙追擊蜀軍, 後寨火起, 慌忙回救, 路過一片密林時, 魏延突然沖出, 掄刀直取王雙, 王雙「措手不及」, 當場倒下。

那麼, 如果魏延與王雙在兩軍陣前堂堂正正地較量, 又是怎樣的結局呢?咱們就來分析一下。

到了三國後期, 名將凋零, 擅長在兩軍陣前較量的猛將愈來愈稀少。 諸葛亮北伐期間, 曹魏方面武藝最為高強的是大將張郃, 而蜀漢方面唯一能夠與其抗衡的就是魏延了。 魏延這個人一向驕矜狂傲,目高於頂,天底下他能放在眼中的也沒幾個人。在曹魏方面,張郃是魏延最強大的對手,而其他人,魏延還真沒當回事。

正是基於這種心態,魏延並沒有覺得王雙有多麼厲害。而王雙確實表現不錯,連除謝雄、龔起兩員蜀將,還打傷了張嶷。但我們都知道,謝雄、龔起不過是蜀軍中的兩員「裨將」,毫無名氣,也不曾見有何出色戰績。而張嶷雖然作戰勇敢,但武藝平平。

魏延這個人比較詭譎,他本身就極其擅長詐敗,戎馬一生,共詐敗七次,無論男女老少,魏延都統統詐敗,甚至還成功哄騙住了老奸巨猾的司馬懿,將其誘入上方穀。王雙這兩下子,想瞞過「三國第一詐敗大師」魏延,是不可能的。

諸葛亮派魏延設伏阻擊王雙,是在敵後腹心地帶行動,所帶人馬很少,書中說,魏延除掉王雙後,率部返回,「手下止有三十騎人馬,望漢中緩緩而行」。魏延手下只帶著三十騎人馬,假如發生了意外,魏延必須以這點微弱的兵力突圍而出,返回漢中。萬一戰鬥計畫失誤,突襲沒有成功,那他就必須憑著自己的武藝硬撼王雙,全身而退。魏延是蜀漢重將,如果他不具備擊敗王雙的實力,諸葛亮豈敢讓他僅率三十騎就深入敵後,執行這樣的任務?

所以我們不難得出結論:即使魏延不是突襲除掉王雙,而是堂堂正正地與其在陣前較量,魏延也有十足的把握將其拿下,否則諸葛亮是決不會派他這樣的重將僅帶著這點點兵力去阻擊王雙的。

魏延這個人一向驕矜狂傲,目高於頂,天底下他能放在眼中的也沒幾個人。在曹魏方面,張郃是魏延最強大的對手,而其他人,魏延還真沒當回事。

正是基於這種心態,魏延並沒有覺得王雙有多麼厲害。而王雙確實表現不錯,連除謝雄、龔起兩員蜀將,還打傷了張嶷。但我們都知道,謝雄、龔起不過是蜀軍中的兩員「裨將」,毫無名氣,也不曾見有何出色戰績。而張嶷雖然作戰勇敢,但武藝平平。

魏延這個人比較詭譎,他本身就極其擅長詐敗,戎馬一生,共詐敗七次,無論男女老少,魏延都統統詐敗,甚至還成功哄騙住了老奸巨猾的司馬懿,將其誘入上方穀。王雙這兩下子,想瞞過「三國第一詐敗大師」魏延,是不可能的。

諸葛亮派魏延設伏阻擊王雙,是在敵後腹心地帶行動,所帶人馬很少,書中說,魏延除掉王雙後,率部返回,「手下止有三十騎人馬,望漢中緩緩而行」。魏延手下只帶著三十騎人馬,假如發生了意外,魏延必須以這點微弱的兵力突圍而出,返回漢中。萬一戰鬥計畫失誤,突襲沒有成功,那他就必須憑著自己的武藝硬撼王雙,全身而退。魏延是蜀漢重將,如果他不具備擊敗王雙的實力,諸葛亮豈敢讓他僅率三十騎就深入敵後,執行這樣的任務?

所以我們不難得出結論:即使魏延不是突襲除掉王雙,而是堂堂正正地與其在陣前較量,魏延也有十足的把握將其拿下,否則諸葛亮是決不會派他這樣的重將僅帶著這點點兵力去阻擊王雙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