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生活常識»正文

地震發生時,2樓,8樓,18樓哪個更安全?你一定要知道!

現在城市蓋的樓房高度很高, 畢竟可以利用的地皮有限, 只能蓋得高一些, 讓更多業主可以居住。 而業主買房子買高層住宅的話, 會考慮萬一發生災難時哪些樓層更能保命。 有的業主認為買低樓層的話, 萬一發生了地震可以更好地進行逃脫, 而高樓層的話相對比低層要危險一些了。 而這種想法是正確的嗎?

住2層、18層、28層哪層更能保命?

首先大家都知道地震是分震級的, 相對來說, 震級越大高層樓房, 搖晃的幅度也越大, 還有就是房子的抗震等級是否達標。

如果地震來臨時樓房倒塌慢, 那麼生活在低層的居民能夠在震時能夠迅速的從樓裡面跑出來, 並且能夠迅速逃到安全區域避險, 那麼底層的居民實際上就更為安全。 而住在高層的居民就只能就近避災, 比如躲避在衛生間、比如躲避在三角區域或堅固的床底下或傢俱旁等等。 但是樓倒塌了, 那麼即使住在最高層的居民, 也可能被壓埋, 那麼也有可能被壓死、壓傷。

因此, 如果樓房由一定的抗震性能, 倒塌較慢的話, 住在低層的居民相對來說生存的幾率比住在高層的居民要更高。 如果樓房的抗震性能較差, 倒塌過於迅速的話, 連住在低層的居民都跑不出來的話,

那麼顯然住在高層的居民更加安全。 因為樓房如果由於抗震性能差迅速整體倒塌的話, 那麼倒塌過後, 整個樓房的低層就會被整個樓房倒塌的廢墟所壓埋, 那麼住在低層的居民的存活率自然就會非常低。

所以到底住高層還是底層是沒有準確的答案。 如果發生地震供人逃跑的時間非常短, 除非住在一樓開門就跑出來, 不然住在8樓、18樓、48樓幾乎是沒差別的, 時間必然是不夠的。

地震可以產生破壞性主要是由於地震縱波的影響, 這種波動是使建築物前後左右的晃動, 對建築物產生的是剪切力, 所以一般地震看到的房屋倒塌很多都是攔腰折斷的。

但是橫波在地球內部傳播的速度相對較慢, 最先從震源到達地面上的是縱波, 它的速度大約是每秒7公里左右。 而橫波的速度大約是3.5公里左右。 一般發生地震會先感覺房屋上下抖動這是縱波的影響, 破壞性較弱。 短暫間隔後建築物發生晃動破壞性較大。 最後縱波和橫波共同作用下對建築物破壞性會更大。

這意味著跑出建築物的時間就是縱波剛到, 橫波未到這前這段時間, 一分鐘甚至是半分鐘的時間。 所以遇到地震低樓層要迅速撤離, 不要貪戀財物耽誤逃生最佳時間。 稍微高的樓層只能找堅固的障礙物隱蔽, 最好是角落內。 如果建築物倒塌也有後續被救援的可能性。

看來, 萬一發生了地震這種災難, 住在低樓層和高樓層並不能絕對保證我們的安全。 因此買房子選擇樓層也不用特別糾結於這個問題。 當然, 我們得瞭解發生災難時逃生的正確做法, 這個才是非常關鍵的。 只要有安全意識和知道逃生知識, 即便發生了災難, 我們也知道如何保護自己和家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