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曾與梅豔芳力爭一姐,爆紅退隱歌壇,「樂壇公主陳慧嫻」背後故事讓人心疼

上個世紀的香港歌壇可以說是無數人的童年記憶, 男歌手有張國榮譚詠麟難分伯仲, 女歌手裡梅豔芳陳慧嫻互相閃耀。

如今的粵語歌壇早已凋零, 但30年前, 正是香港粵語歌壇的全盛時期。

如果要在粵語歌壇中尋找一個最具代表性的女聲, 我腦海中浮現的第一個名字, 一定是陳慧嫻。

雖然如今的陳慧嫻已經很少出現在大眾視線中, 但每次重聽粵語經典老歌的時候, 一定少不了這個歌手的名字。

陳慧嫻獨特而美妙的聲音, 以及她演繹的那些好聽的經典作品, 註定是華語歌壇史上無法抹去的時代印記, 並將一直流傳下去。

「來日縱使千千闕歌, 飄于遠方我路上;來日縱使千千晚星, 亮過今晚月亮, 都比不起這宵美麗……」

1989年8月的一個晚上, 陳慧嫻身著一件白色鑲鑽婚紗, 在香港紅館的演唱會上哭得梨花帶雨。

她站在舞臺上, 輕輕擺手, 對著熱愛她的觀眾和她熱愛的舞臺優雅告別。

那時她正處於事業巔峰, 在樂壇上的地位和梅豔芳不分伯仲。 可她還是含淚作別了舞臺。

起因是一首歌, 陳慧嫻的《千千闕歌》和梅豔芳的《夕陽之歌》, 都是翻唱自同一首日本歌曲, 也差不多同時推出。

先不說哪首歌更好或誰唱得更好, 至少在銷量及傳唱度上, 《千千闕歌》完勝《夕陽之歌》。

當年的十大勁歌金曲, 按理說終於輪到陳慧嫻大出風頭了, 可是「最受歡迎女歌手」還是被梅豔芳內定, 連說好的「金曲金獎」, 最終也頒給了《夕陽之歌》。

壓軸之作《千千闕歌》便成了她唱給自己的離別之歌。 不成想, 這次離別就像個前奏, 自此「離別」二字, 竟貫穿她今後的大半個人生。

許多年來, 人們一直以為她是一時賭氣, 直到後來她在採訪中澄清, 自己是因為一句承諾。

陳慧嫻的父親一直不同意她進娛樂圈, 但架不住女兒苦苦哀求,

便約法三章:先唱歌, 等攢夠錢, 就去國外讀大學。

1995年, 陳慧嫻留學歸來後, 迅速投入樂壇。 可今時不同往日。 回歸後的陳慧嫻雖然受歡迎, 但早已沒有當巨星的那種感覺。

陳慧嫻複出後, 一開始首批訂單能達到5萬張, 隔了一年, 首批訂單只能保持1萬張。

要知道, 當初《千千闕歌》的銷量高達35萬張。 這巨大的心理落差, 擱誰心裡都不好受。

「三十歲之前, 我覺得有一條紅毯鋪在地上, 自己在上面走, 很順利。 有一天那張紅毯不見了, 我感覺自己就像懸浮在空中, 沒有了依託。 」

當焦點不在自己身上時, 三十而立的陳慧嫻突然迷茫了, 她不知該走到哪裡, 又該怎麼走接下來的路。

就在她為找不到事業方向焦慮時, 她從美國帶回來的愛貓, 不幸從27樓跳下來摔死了。 悲催的是,當天下午她還得去錄節目,跟別人笑著做遊戲。

這就像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她人一下子就崩潰了。

有一天她吃飯時,手突然發抖,心臟也不停地跳。經醫生診斷後,說是因為長期有壓力,患上了焦慮癥。

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後,2003年身體逐漸好轉的陳慧嫻發行了專輯《情意結》,可惜,這張專輯銷量僅有8000張,成績連新人都不如。

心灰意冷的陳慧嫻再次宣佈退出歌壇。直至2010年才再次複出。

沒想到,1989年的那場演唱會,竟是同自己黃金時代的道別。如果當初她沒走會是怎樣一番天地呢?一切設想都毫無意義。

畢竟她也體驗了唱歌以外的另一種生活,所以有時失去也意味著得到,得到的同時也是自動放棄的結果。

現在回想起來,一切不過正常發生。只是年輕時尚不懂世事無常,凡事喜歡以輸贏定成敗,原來生活不過是一場遊戲一場夢。

最後,讓我們再重溫一次《千千闕歌》

悲催的是,當天下午她還得去錄節目,跟別人笑著做遊戲。

這就像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她人一下子就崩潰了。

有一天她吃飯時,手突然發抖,心臟也不停地跳。經醫生診斷後,說是因為長期有壓力,患上了焦慮癥。

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後,2003年身體逐漸好轉的陳慧嫻發行了專輯《情意結》,可惜,這張專輯銷量僅有8000張,成績連新人都不如。

心灰意冷的陳慧嫻再次宣佈退出歌壇。直至2010年才再次複出。

沒想到,1989年的那場演唱會,竟是同自己黃金時代的道別。如果當初她沒走會是怎樣一番天地呢?一切設想都毫無意義。

畢竟她也體驗了唱歌以外的另一種生活,所以有時失去也意味著得到,得到的同時也是自動放棄的結果。

現在回想起來,一切不過正常發生。只是年輕時尚不懂世事無常,凡事喜歡以輸贏定成敗,原來生活不過是一場遊戲一場夢。

最後,讓我們再重溫一次《千千闕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