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這首歌,許飛唱的是懂事了,李健唱的是懂父親了

李健消失過很多次。

水木年華最火的時候, 他選擇離開, 直到王菲唱了他的《傳奇》, 直到他一首又一首歌曲被傳唱開來。

再後來, 人們從他更多的歌曲裡, 知道他去過貝加爾湖, 去過撫仙湖, 去過有風的麥田;知道他送別了父親, 陪伴了愛人, 堅守了自己。

世事喧囂, 人間繁華, 李健有屬於自己的詩和田野。

這些年, 紅過幾次後, 他再次隱遁在人間, 少有他的消息。 他又去哪兒了呢?

嶽雲鵬甚至在前段時間發微博追問:李健老師的新專輯啥時候出, 有點著急……

嶽雲鵬很著急, 我們也很著急。

而李健, 從來不著急。

1985年, 李健看了一部叫做《路邊吉他隊》的美國電影。 男主角開車彈吉他的樣子, 讓李健著迷。 這是他人生第一次知道吉他這個樂器, 它發出的聲音是如此美妙。

當時11歲的李健, 最大的夢想就是能擁有一把屬於自己的吉他。 可當時他的家庭條件並不寬裕, 即便如此,

李健的媽媽還是咬了咬牙, 用自己兩個多月的工資, 給兒子買了一把紅棉吉他。

後來李健說:「是那把吉他, 改變了我的命運。 」

少年背著心愛的吉他, 走在哈爾濱的巷子裡, 尋找能教他吉他彈唱的老師。

哈爾濱的人們喜歡談論生活, 尤其喜歡談論遙不可及的事情,

甚至是高於生活的形而上的問題。

年少時的李健, 常常蹲在松花江畔看人畫畫, 觀察那些手裡捧著書若有所思的人們, 他將那些人稱為搞藝術的。

1993年, 李健參加了清華大學為文藝愛好者舉辦的冬令營, 並以一首《說句心裡話》獲得了全國第一名, 為高考加了50分, 最終被保送進入清華大學。

在大學裡, 他用大量時間來寫歌、學習基礎樂理、曲式分析、藝術概論……那些炎炎夏日, 男孩們就坐在操場上彈琴, 對著夕陽喝酒, 揚著一頭長髮對天空放肆高歌。

其實, 李健讀的專業是電子工程系。 在這之前, 這個系出了一個高曉松。

他覺得讀書沒意思, 索性就在清華退學, 去尋找詩和遠方。 李健不一樣, 他不會去做讓理想撕裂現實的事情。 讀大三那年, 他收到母親從哈爾濱寄來的一封信:

「你不要老想著當歌星之類的, 那些都是夢, 不現實。 咱家人都是老百姓, 你要學一門技術, 畢業找個好工作, 父母不指望你能出名掙錢。 」

大學畢業後, 李健進入廣電總局做工程師, 打水接人,

每天做著相同的工作, 朝九晚五的日子一眼便能看到頭, 毫無成就感。 直到有天清華校友盧庚戌找到他, 問他還想不想做音樂了。

李健重重地點了點頭, 兩人成立了樂隊「水木年華」。 2001年, 水木年華發行首張專輯《一生有你》, 曲風質樸清澈。

這首歌在水木年華的演唱下, 一切似乎回到了本真的青春時期。

2002年夏天, 水木年華剛結束一次商演, 盧庚戌忽然開口說道:「你如果這樣, 老想著做你特別喜歡的音樂, 那你乾脆離開。 」

李健沉默許久, 沒有回應。 幾個小時後, 眼看飛機就要落地, 李健回答了盧庚戌:「我自願退出水木年華。 」人擁有夢想的時候, 通常都是一廂情願的。

于自己如日中天時選擇退出, 這個決定在當時很多人看來有點傻。 可是李健心裡很清楚, 名和利並不是自己想要追求的東西,他不想白白消耗自己對音樂的熱情。

經歷了年少時水木年華的一夜成名和沉寂多年的淡然,李健以一首《傳奇》再次迎來了鮮花和掌聲的簇擁。

突然被置於聚光燈下,他形容自己如同出土文物。

面對大家說王菲沒有原唱唱得好的說法時,李健說:「王菲唱的是天上的《傳奇》,我唱的是人間的《傳奇》。」

不諂媚,也不過於自謙。一位優質的創作型歌手隱匿多年後,被眾人所知。

人們急迫地想要剖析當事人,曾經歷過的心酸過往。可李健,總是讓人失望:「那幾年,我過得挺好的,生活水準放低了,但溫飽無虞。也不存在所謂的沉寂,一直在發唱片。」

之後的他被稱作演藝圈中的「清華男神」,溫潤如玉,人文氣息足。文化底蘊讓他在流水線的音樂圈裡,始終保持清流狀態,那些歌是從他心裡長出來的。

多數時候,他只是靜靜地抱著一把吉他,低聲吟唱。一開口,就讓人感到如沐春風般的舒適與愜意。

李健的音樂裡總有一種脆弱的力量感,暗藏了許多人心底的暗湧。它不憤怒,也一點都不激昂,最後一個字的唱腔總是向下滑,枯燥的生活和隱忍的浪漫,他同時承認。

2015年,李健徹底紅了。

當湖南衛視第三次把《我是歌手》的邀請函,遞到李健的手中時,或許是被其誠意打動,他終於沒有再拒絕。

李健首場選擇的曲目是自己的原創歌曲《貝加爾湖畔》,依照賽制,作為補位歌手,他將最後一個出場。

這首歌是李健去到伊爾庫茨克的貝加爾湖畔後,有感而發創作的。

在俄羅斯靜思的日子早已遠去,彼時在封閉的後臺裡,沒人知道李健在想什麼。

唱到動情處,雙眼緊閉。有人評價他是「火鍋裡的一碟清粥小菜」,之前多年的積累在這一段時間內噴湧而出。

舞臺上的他溫文爾雅,那是一貫的詩人吟唱,個性鮮明。

2017年,李健在《歌手》舞臺翻唱了《父親寫的散文詩》,聽哭了許多人。

「這是他的青春 留下來的散文詩幾十年後 我看著淚流不止可我的父親已經 老得像一個影子」

彼時,李健的父親已經離開了整整十年。

他後悔沒有在父親健在的時候,好好擁抱一下。

那代人對父親都是敬而遠之,在表達上存在著種種障礙。尤其在父子之間,但是有種心照不宣的情感,在彼此之間關聯。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唱這首歌之前,李健給許飛打電話:「我可以唱嗎?」許飛:「沒問題。」

李健:「我要給你版權費。」許飛:「健哥,用不著。」李健執意要給對方版權費:「你必須要,這是對你的尊重。」

許飛當時感慨萬分:「很多歌星都翻唱過這首歌,但只有李健老師跟我要授權。」

在版權意識如此淡漠的今天,尊重原創,便是尊重音樂本身。他說:「原創歌手就指著這掙錢了,要不然怎麼吃飯。」

高曉松曾說:「我們身邊的這一波人都不再是當初的模樣,只有李健還是當年那個李健。」

面對「歌紅人不紅」的現狀,李健很開心。在他看來,人可以為崇高理想而卑微地活著。

這個時代崇尚速度和更快的速度,每個人的願望就如同春天的花朵,爭先恐後地綻放。而好的故事,總是會被一次又一次輕易拿出來,講述給大眾聽。

樂此不疲地重複多次後,最終成為這個人身上的標籤,甚至會取代這個人本身。

一位元記者問李健:「當冬天回到北京郊區的胡同,會不會想起當年的苦日子?」

他果斷地回了兩個字:「不會。」

最後再來聽一下,《父親寫的散文詩》

名和利並不是自己想要追求的東西,他不想白白消耗自己對音樂的熱情。

經歷了年少時水木年華的一夜成名和沉寂多年的淡然,李健以一首《傳奇》再次迎來了鮮花和掌聲的簇擁。

突然被置於聚光燈下,他形容自己如同出土文物。

面對大家說王菲沒有原唱唱得好的說法時,李健說:「王菲唱的是天上的《傳奇》,我唱的是人間的《傳奇》。」

不諂媚,也不過於自謙。一位優質的創作型歌手隱匿多年後,被眾人所知。

人們急迫地想要剖析當事人,曾經歷過的心酸過往。可李健,總是讓人失望:「那幾年,我過得挺好的,生活水準放低了,但溫飽無虞。也不存在所謂的沉寂,一直在發唱片。」

之後的他被稱作演藝圈中的「清華男神」,溫潤如玉,人文氣息足。文化底蘊讓他在流水線的音樂圈裡,始終保持清流狀態,那些歌是從他心裡長出來的。

多數時候,他只是靜靜地抱著一把吉他,低聲吟唱。一開口,就讓人感到如沐春風般的舒適與愜意。

李健的音樂裡總有一種脆弱的力量感,暗藏了許多人心底的暗湧。它不憤怒,也一點都不激昂,最後一個字的唱腔總是向下滑,枯燥的生活和隱忍的浪漫,他同時承認。

2015年,李健徹底紅了。

當湖南衛視第三次把《我是歌手》的邀請函,遞到李健的手中時,或許是被其誠意打動,他終於沒有再拒絕。

李健首場選擇的曲目是自己的原創歌曲《貝加爾湖畔》,依照賽制,作為補位歌手,他將最後一個出場。

這首歌是李健去到伊爾庫茨克的貝加爾湖畔後,有感而發創作的。

在俄羅斯靜思的日子早已遠去,彼時在封閉的後臺裡,沒人知道李健在想什麼。

唱到動情處,雙眼緊閉。有人評價他是「火鍋裡的一碟清粥小菜」,之前多年的積累在這一段時間內噴湧而出。

舞臺上的他溫文爾雅,那是一貫的詩人吟唱,個性鮮明。

2017年,李健在《歌手》舞臺翻唱了《父親寫的散文詩》,聽哭了許多人。

「這是他的青春 留下來的散文詩幾十年後 我看著淚流不止可我的父親已經 老得像一個影子」

彼時,李健的父親已經離開了整整十年。

他後悔沒有在父親健在的時候,好好擁抱一下。

那代人對父親都是敬而遠之,在表達上存在著種種障礙。尤其在父子之間,但是有種心照不宣的情感,在彼此之間關聯。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唱這首歌之前,李健給許飛打電話:「我可以唱嗎?」許飛:「沒問題。」

李健:「我要給你版權費。」許飛:「健哥,用不著。」李健執意要給對方版權費:「你必須要,這是對你的尊重。」

許飛當時感慨萬分:「很多歌星都翻唱過這首歌,但只有李健老師跟我要授權。」

在版權意識如此淡漠的今天,尊重原創,便是尊重音樂本身。他說:「原創歌手就指著這掙錢了,要不然怎麼吃飯。」

高曉松曾說:「我們身邊的這一波人都不再是當初的模樣,只有李健還是當年那個李健。」

面對「歌紅人不紅」的現狀,李健很開心。在他看來,人可以為崇高理想而卑微地活著。

這個時代崇尚速度和更快的速度,每個人的願望就如同春天的花朵,爭先恐後地綻放。而好的故事,總是會被一次又一次輕易拿出來,講述給大眾聽。

樂此不疲地重複多次後,最終成為這個人身上的標籤,甚至會取代這個人本身。

一位元記者問李健:「當冬天回到北京郊區的胡同,會不會想起當年的苦日子?」

他果斷地回了兩個字:「不會。」

最後再來聽一下,《父親寫的散文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