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生活常識»正文

酒中江湖 | 盤點金庸筆下「最能喝酒」的幾位人物:一碗玉瓊漿,許我半世清醒半世狂

酒是英雄膽, 武俠小說離不開酒。 江湖中沒有了酒, 就缺了豪情;恩怨情仇中沒有了酒, 就少了故事。

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裡, 能喝酒的英雄豪傑極多, 會喝酒的江湖異人不少, 描寫喝酒的情節更是數不勝數。 讓我們切上一顆鹹鴨蛋, 擺上一盤花生米, 拌上一盆子爽口的小菜, 再燙上一壺老酒, 坐下來, 慢慢品咂一下金庸武俠小說中的酒文化吧。

15部小說, 近1500個人物, 金老為我們呈現了一整個江湖世界。

金庸的作品之所以被奉為武俠經典, 可不單單只是情節上的優秀。

例如《笑傲江湖》, 令狐沖是該書中的主角,

而祖千秋則是一小角色, 但其對中國酒文化研究之精, 品酒道行之深卻世間罕有。

而令狐沖每飲必醉, 愛酒如命, 竟能為酒而與乞丐相爭, 鼻涕與美酒同飲而不稍嫌, 「五寶花蜜酒」這等毒物也照飲不誤, 如此癡癖, 人所難及。

後得名師指點, 品酒之技,

已臻國手。 祖千秋實為難得之酒癡, 可稱酒中知音。

特別是《笑傲江湖》中「論杯」這一段, 把品酒之道描寫得淋漓盡致。 祖千秋的出現雖是一個衣衫襤褸的落魄書生打扮, 但卻是酒國前輩, 品味高深。

僅在岸上就能聞出行船中之酒優劣, 不需品嘗, 聞之酒氣,

便能道出這是藏了六十二年的三鍋頭汾酒。

懂不懂酒是文化層面的比較, 能不能喝則單純是比拼酒量。

能喝但未必懂酒的典型, 是喬幫主;

懂酒卻不太能喝的典型, 則是綠竹翁。

綠竹翁酒量雖不甚高, 備的酒卻是上佳精品。 他於酒道所知極多, 於天下美酒不但深明來歷, 而且年份產地, 一嘗即辨。 令狐沖聽來聞所未聞, 不但跟他學琴, 更向他學酒, 深覺酒中學問, 比之劍道琴理, 似乎也不遑多讓。

最懂酒的人, 必定是懂得酒文化最多的人, 除了綠竹翁, 必須要提名祖千秋。

原著用了半回的篇幅描寫祖千秋論杯, 各種典故信手拈來, 別開生面。 祖千秋聞酒氣定年份的能力, 也強於令狐沖。

令狐沖笑道:「這位兄臺, 你並沒品嘗, 怎知此酒美惡?」那書生道:「你一聞酒氣,

便該知道這是藏了六十二年的三鍋頭汾酒, 豈有不好之理?」令狐沖自得綠竹翁悉心指點, 於酒道上的學問已著實不凡, 早知這是六十年左右的三鍋頭汾酒, 但要辨出不多不少恰好是六十二年, 卻所難能。

懂不懂酒, 難分高下, 這是因為沒有可以量化的比較方法。 而酒量是一定能夠分出勝負的。

比如段譽憑藉六脈神劍把酒逼出體外, 把本來只有三碗的酒量, 硬生生提高到四十碗還未見底。

喬幫主實打實喝了四十碗, 如果繼續喝下去, 段譽仍然有勝無敗。

這一大碗便是半斤, 段譽一斤烈酒下肚, 腹中便如有股烈火在熊熊焚燒, 頭腦中混混沌沌, 但仍然在想:「慕容複又怎麼了?好了不起麼?我怎可輸給他的手下?」端起第三碗酒來, 又喝了下去。 那大漢見他霎時之間醉態可掬, 暗暗可笑, 知他這第三碗酒一下肚, 不出片刻, 便要醉倒在地。

段譽未喝第三碗酒時, 已感煩惡欲嘔, 待得又是半斤烈酒灌入腹中, 五臟六腑似乎都欲翻轉。

段譽自知手指上玩弄玄虛, 這烈酒只不過在自己體內流轉一過,瞬即瀉出,酒量可說無窮無盡。

用內功把酒逼出體外丘處機也能做到,而朱聰憑藉變戲法跟他喝成平手,他倆的計量單位,已經不是「碗」,而是「缸」和「桶」了。

無意中在樓板上一瞥,只見丘處機雙足之旁濕了好大一灘,不覺一驚,在朱聰耳邊道:「二哥,你瞧這道士的腳。」朱聰一看,低聲道:「不好,他是用內功把酒水從腳上逼了出來。」全金髮低聲道:「不錯,想不到他內功這等厲害,那怎麼辦?」朱聰尋思:「他既有這門功夫,便再喝一百碗也不打緊。須得另想計較。」

丘處機呵呵笑道:「江南七俠當真要強得緊。這樣吧,朱二哥陪著我喝幹了缸中之酒,只要不分勝敗,貧道就算輸了,好不好?」這時銅缸中還剩下小半缸酒,無慮數十大碗,只怕要廟裡兩個彌勒佛的大肚子,才分裝得下。

朱聰笑道:「道長喝酒用的是內功,兄弟用的卻是外功,乃體外之功。你請看吧!」說著哈哈大笑,忽地倒翻一個筋斗,手裡已提著一隻木桶,隨手一晃,酒香撲鼻,桶裡裝的竟是半桶美酒。

話說回來,忽略掉上述各種作弊行為,實打實比拼酒量的話,喬幫主仍然是金庸小說酒量最大的有力競爭者。

阿朱不等喬峰開口,便命店小二打二十斤酒來。那店小二見他二人夫妻不像夫妻,兄妹不似兄妹,本就覺得稀奇,聽說打「二十斤」酒,更加詫異,呆呆地瞧著他們二人,既不去打酒,也不答應。喬峰瞪了他一眼,不怒自威。那店小二吃了一驚,這才轉身,喃喃地道:「二十斤酒?用酒來洗澡嗎?」——天,21回

再換算成女真人的容器,喬幫主的酒量是「十餘袋」,超過十個女真大漢。

喬峰半月來唇不沾酒,這時女真族人一皮袋、一皮袋的烈酒取將出來,喬峰喝了一袋又一袋,意興酣暢。女真人所釀的酒入口辛辣,酒味極劣,但性子猛烈,常人喝不到小半袋便就醉了,喬峰連盡十餘袋,仍面不改色。女真人以酒量宏大為真好漢,他如何空手殺虎,眾人並不親見,但這般喝酒,便十個女真大漢加起來也比不過,自是人人敬畏。——天,26回

其它有記載的,文泰來「十五碗」、胡一刀和苗人鳳「十幾碗」、劉鶴真「十二三碗」、乃至黃瘦馬「十餘碗」的成績,也都還不錯。

至於書中其餘描寫過好酒量的角色,比如洪七公,可惜沒法量化不能參加比較。

文泰來喝酒吃肉,不一刻,十五碗酒和兩斤牛肉吃得乾乾淨淨。成璜和瑞大林相顧駭然。其餘三名侍衛互相使個眼色,各提兵刃,猛撲上來。文泰來酒意湧上,全身淌汗——書,19回

胡一刀和苗大俠悶聲不響的,各自喝了十多碗酒,誰也不向誰瞧一眼。——雪,4

那馬一口就將一碗酒喝幹了,揚尾踏足,甚是喜悅。楊過覺得有趣,又叫取酒,那馬一連喝了十餘碗,興猶未盡。楊過再叫取酒時,酒保見他衣衫破爛,怕他無錢會鈔,推說沒酒了。飯後上馬,癩馬乘著酒意,灑開大步,賓士得猶如癲了一般,道旁樹木紛紛倒退,迅捷無比。——神,11回

在酒量方面真正能對喬幫主構成挑戰的人,我想來想去,可能也只有這位名曰「千鐘」、號稱「醉不死」的司徒千種了。

那青袍漢子冷然道:「有何不妥?依閣下之見,不比武,是要比酒量了?哪一個千鐘不醉,哪一個醉而不死,便是武林至尊了?」眾人轟然大笑,有人怪聲說道:「這還比個什麼?這位武林至尊嘛,自然是‘醉不死’司徒先生!」

司徒千鐘斜過葫蘆,倒了一杯酒仰脖子喝了,一本正經地道:「不敢,不敢!要說到‘酒林至尊’,我‘醉不死’或許還有三分指望,至於‘武林至尊’哪,哈哈,不敢當啊,不敢當!」——倚,37回

曾經我們只懂羨慕於小說裡的武功秘訣,覺得酷勁十足。如今經歷過人生起伏開始有些懂了,金老先生寫的何止是玄妙的武功心法,其實更多的是一種人生哲學,而酒恰恰在塑造鮮活人物形象中顯得功不可沒。江湖裡有酒,酒裡也有江湖。世間雖再無金庸大俠,但江湖仍有他的傳說……

這烈酒只不過在自己體內流轉一過,瞬即瀉出,酒量可說無窮無盡。

用內功把酒逼出體外丘處機也能做到,而朱聰憑藉變戲法跟他喝成平手,他倆的計量單位,已經不是「碗」,而是「缸」和「桶」了。

無意中在樓板上一瞥,只見丘處機雙足之旁濕了好大一灘,不覺一驚,在朱聰耳邊道:「二哥,你瞧這道士的腳。」朱聰一看,低聲道:「不好,他是用內功把酒水從腳上逼了出來。」全金髮低聲道:「不錯,想不到他內功這等厲害,那怎麼辦?」朱聰尋思:「他既有這門功夫,便再喝一百碗也不打緊。須得另想計較。」

丘處機呵呵笑道:「江南七俠當真要強得緊。這樣吧,朱二哥陪著我喝幹了缸中之酒,只要不分勝敗,貧道就算輸了,好不好?」這時銅缸中還剩下小半缸酒,無慮數十大碗,只怕要廟裡兩個彌勒佛的大肚子,才分裝得下。

朱聰笑道:「道長喝酒用的是內功,兄弟用的卻是外功,乃體外之功。你請看吧!」說著哈哈大笑,忽地倒翻一個筋斗,手裡已提著一隻木桶,隨手一晃,酒香撲鼻,桶裡裝的竟是半桶美酒。

話說回來,忽略掉上述各種作弊行為,實打實比拼酒量的話,喬幫主仍然是金庸小說酒量最大的有力競爭者。

阿朱不等喬峰開口,便命店小二打二十斤酒來。那店小二見他二人夫妻不像夫妻,兄妹不似兄妹,本就覺得稀奇,聽說打「二十斤」酒,更加詫異,呆呆地瞧著他們二人,既不去打酒,也不答應。喬峰瞪了他一眼,不怒自威。那店小二吃了一驚,這才轉身,喃喃地道:「二十斤酒?用酒來洗澡嗎?」——天,21回

再換算成女真人的容器,喬幫主的酒量是「十餘袋」,超過十個女真大漢。

喬峰半月來唇不沾酒,這時女真族人一皮袋、一皮袋的烈酒取將出來,喬峰喝了一袋又一袋,意興酣暢。女真人所釀的酒入口辛辣,酒味極劣,但性子猛烈,常人喝不到小半袋便就醉了,喬峰連盡十餘袋,仍面不改色。女真人以酒量宏大為真好漢,他如何空手殺虎,眾人並不親見,但這般喝酒,便十個女真大漢加起來也比不過,自是人人敬畏。——天,26回

其它有記載的,文泰來「十五碗」、胡一刀和苗人鳳「十幾碗」、劉鶴真「十二三碗」、乃至黃瘦馬「十餘碗」的成績,也都還不錯。

至於書中其餘描寫過好酒量的角色,比如洪七公,可惜沒法量化不能參加比較。

文泰來喝酒吃肉,不一刻,十五碗酒和兩斤牛肉吃得乾乾淨淨。成璜和瑞大林相顧駭然。其餘三名侍衛互相使個眼色,各提兵刃,猛撲上來。文泰來酒意湧上,全身淌汗——書,19回

胡一刀和苗大俠悶聲不響的,各自喝了十多碗酒,誰也不向誰瞧一眼。——雪,4

那馬一口就將一碗酒喝幹了,揚尾踏足,甚是喜悅。楊過覺得有趣,又叫取酒,那馬一連喝了十餘碗,興猶未盡。楊過再叫取酒時,酒保見他衣衫破爛,怕他無錢會鈔,推說沒酒了。飯後上馬,癩馬乘著酒意,灑開大步,賓士得猶如癲了一般,道旁樹木紛紛倒退,迅捷無比。——神,11回

在酒量方面真正能對喬幫主構成挑戰的人,我想來想去,可能也只有這位名曰「千鐘」、號稱「醉不死」的司徒千種了。

那青袍漢子冷然道:「有何不妥?依閣下之見,不比武,是要比酒量了?哪一個千鐘不醉,哪一個醉而不死,便是武林至尊了?」眾人轟然大笑,有人怪聲說道:「這還比個什麼?這位武林至尊嘛,自然是‘醉不死’司徒先生!」

司徒千鐘斜過葫蘆,倒了一杯酒仰脖子喝了,一本正經地道:「不敢,不敢!要說到‘酒林至尊’,我‘醉不死’或許還有三分指望,至於‘武林至尊’哪,哈哈,不敢當啊,不敢當!」——倚,37回

曾經我們只懂羨慕於小說裡的武功秘訣,覺得酷勁十足。如今經歷過人生起伏開始有些懂了,金老先生寫的何止是玄妙的武功心法,其實更多的是一種人生哲學,而酒恰恰在塑造鮮活人物形象中顯得功不可沒。江湖裡有酒,酒裡也有江湖。世間雖再無金庸大俠,但江湖仍有他的傳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