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追著給孩子餵飯的5個危害,看完別再覺得是「為娃好」

「孩子不好好吃飯, 跑來跑去地玩, 家長跟在後面追著喂」, 這樣的劇情, 在很多家庭上演過, 有媽媽這樣吐槽:

媽媽一:我家的被她姥姥喂到三歲多, 在幼稚園自己不吃, 就等著喂。 沒有自理能力, 沒有自我意識, 長期積食脾胃功能不好。 現在胃撐大了, 特別能吃, 還消化不動。 小時候吃的多, 食火重, 鼻子幹, 早早就有鼻炎了。

媽媽二:我孩子想自己吃飯的時候, 我媽嫌孩子弄得到處都是, 就自己喂。 現在三歲了, 還在喂, 每天不餵飯挺好挺和諧的, 一到餵飯, 家裡鬧的要翻天。 好多次因為孩子不好好吃飯, 不是被打,

就是我和我媽吵架, 我說我媽是不是想喂一輩子。

總的來說, 很多家庭都存在這樣給孩子餵飯的問題:當孩子喜歡自己拿著食物吃的時候, 大人就會坐邊上, 把飯撕成一小塊喂給他吃。 孩子想用勺子把飯送到嘴裡去, 大人就再拿一個小勺子一勺勺喂給他。

孩子想拿筷子吃, 大人就把筷子奪下來。 孩子從餐桌椅上爬下來, 不想吃了, 大人就端著飯碗在後面追著吃。

大人會擔心孩子吃太大的食物會噎到、會吃不飽、會弄髒衣服、會傷到自己, 結果孩子慢慢習慣了這種餵飯的方式, 更加不會好好吃飯。

長期給孩子餵飯都有哪些壞處?

1.弱化咀嚼功能

家長總是主動給孩子餵飯的話, 孩子口裡含著飯通常嚼不了幾口就會咽下去, 食物在口腔內並沒有得到充分的咀嚼。

而孩子在小的時候, 咀嚼其實是有很多個功能的, 比如促進寶寶長牙, 保護牙齒, 訓練咬肌等等。

而孩子在自己進食的過程中更能集中注意力咀嚼口中的食物來品嘗滋味, 所以咀嚼的次數也會變多, 咀嚼功能也能得到鍛煉。

2.容易讓孩子變得肥胖

即使很多成年人, 也忘不了小的時候家長逼自己「再吃一口」的噩夢, 明明已經吃飽了, 卻總是被認為沒有吃飽, 所以會無形當中多吃了很多。

家長餵飯的時候就是如此, 總是會擔心孩子沒有吃飽, 這樣一來就變成了填鴨式餵飯,

最終反而讓孩子吃得過飽, 造成過度肥胖。

而孩子過於肥胖, 也會增加成年後患上心腦血管疾病的可能性, 所以家長一定要引起注意。

3.不利於孩子鍛煉肢體協調性

當家長餵飯的時候, 孩子往往只需要張開嘴就可以了, 這樣一來就不利於鍛煉孩子的肢體協調性和靈活性。

而孩子如果自己吃飯的話, 通過眼睛看食物, 手利用工具抓取食物, 精準地放進嘴裡, 這些過程都是需要肢體的協調配合才能完成的。

經常被家長餵飯的孩子到了幼稚園之後往往會更容易出現做活動時身體跟不上節奏的現象, 也就是俗稱的「慢半拍」, 其實這都是肢體協調性沒有得到鍛煉的結果。

4、影響孩子專注力

孩子明明在玩,大人卻偏偏要去餵飯,玩耍中的孩子總是被餵飯「打擾 」。邊玩邊吃,不能專注於做一件事,會影響到他的專注力,上學後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很多家長頭疼孩子上課開小差,什麼也沒聽進去,那先反思一下小時候是不是曾經追著餵飯吧。

5、影響孩子獨立性

習慣於「餵飯」 的孩子,長大了獨立性差、容易產生依賴心理。民以食為天,餓了就該吃飯,但是孩子的吃飯能力已經被大人「控制」,等著飯來張口即可,何必要自己動口。連吃飯這件最基礎的事,自己都不做,何況一些其他的身外之事呢!長此以往,凡事都養成了依賴大人的習慣,沒有自己獨立做事的能力和願望。

改掉孩子吃飯的陋習後,訓練娃獨立吃飯,現在就開始!

吃飯的儀式感

飯前洗手、坐上餐椅、系好小圍兜,固定在餐桌上吃飯。

吃飯的時候關掉電視、放下手機,稱讚食物美味,愉快進餐。

01食物變花樣

一個是在食譜上,可以經常改變食物的花樣,換換口味,另一個就是在食物的造型上也可以花花心思,更有吃飯的儀式感。

比如:把飯菜擺成各種可愛的造型,米奇造型、佩奇造型、老虎造型、哆啦A夢造型等等,都會吸引孩子注意力,讓孩子對吃飯更有新鮮感。

還可以借助孩子喜歡的卡通形象,利用榜樣的力量讓孩子不再挑食。

02給寶寶選擇適合他的餐具

寶寶的餐具的選擇很有講究,要選擇無毒、不容易摔碎的材料的。餐具的表面要光滑,不要有尖銳凸起的東西。

勺子的大小和長短要適合寶寶使用的,勺子的頭要以能放入寶寶嘴裡的大小為適宜。

03言傳身教,做好榜樣

爸爸媽媽吃飯香、吃得認真,愛模仿的寶寶,就會學著專注吃東西啦!

04不用飯後獎勵

儘量不用獎勵措施,告訴寶寶乖乖吃飯就可以玩或者得到某個玩具,雖然可以讓寶寶儘快吃完飯,但是可能會讓寶寶噎著或者消化不良。

05管住自己/老人偷塞零食的手

覺得娃正餐吃少了,偷偷塞點零食?

娃不愛吃飯就是這麼「慣」出來的!一頓沒吃飽,寶寶自然會從下一頓補回來。所以,規則一定要確定好,也要做好老人的思想工作哦!

Wendy媽有話說:

很重要的一點需要大家注意,那就是孩子正餐吃得好,可以吃零食,正餐吃的不好,零食要暫緩。

其實說了這麼多,我覺得想讓孩子好好吃飯,最管用的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言傳身教。

在孩子吃飯這件事上,廢話少說,直接做給他看。

4、影響孩子專注力

孩子明明在玩,大人卻偏偏要去餵飯,玩耍中的孩子總是被餵飯「打擾 」。邊玩邊吃,不能專注於做一件事,會影響到他的專注力,上學後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很多家長頭疼孩子上課開小差,什麼也沒聽進去,那先反思一下小時候是不是曾經追著餵飯吧。

5、影響孩子獨立性

習慣於「餵飯」 的孩子,長大了獨立性差、容易產生依賴心理。民以食為天,餓了就該吃飯,但是孩子的吃飯能力已經被大人「控制」,等著飯來張口即可,何必要自己動口。連吃飯這件最基礎的事,自己都不做,何況一些其他的身外之事呢!長此以往,凡事都養成了依賴大人的習慣,沒有自己獨立做事的能力和願望。

改掉孩子吃飯的陋習後,訓練娃獨立吃飯,現在就開始!

吃飯的儀式感

飯前洗手、坐上餐椅、系好小圍兜,固定在餐桌上吃飯。

吃飯的時候關掉電視、放下手機,稱讚食物美味,愉快進餐。

01食物變花樣

一個是在食譜上,可以經常改變食物的花樣,換換口味,另一個就是在食物的造型上也可以花花心思,更有吃飯的儀式感。

比如:把飯菜擺成各種可愛的造型,米奇造型、佩奇造型、老虎造型、哆啦A夢造型等等,都會吸引孩子注意力,讓孩子對吃飯更有新鮮感。

還可以借助孩子喜歡的卡通形象,利用榜樣的力量讓孩子不再挑食。

02給寶寶選擇適合他的餐具

寶寶的餐具的選擇很有講究,要選擇無毒、不容易摔碎的材料的。餐具的表面要光滑,不要有尖銳凸起的東西。

勺子的大小和長短要適合寶寶使用的,勺子的頭要以能放入寶寶嘴裡的大小為適宜。

03言傳身教,做好榜樣

爸爸媽媽吃飯香、吃得認真,愛模仿的寶寶,就會學著專注吃東西啦!

04不用飯後獎勵

儘量不用獎勵措施,告訴寶寶乖乖吃飯就可以玩或者得到某個玩具,雖然可以讓寶寶儘快吃完飯,但是可能會讓寶寶噎著或者消化不良。

05管住自己/老人偷塞零食的手

覺得娃正餐吃少了,偷偷塞點零食?

娃不愛吃飯就是這麼「慣」出來的!一頓沒吃飽,寶寶自然會從下一頓補回來。所以,規則一定要確定好,也要做好老人的思想工作哦!

Wendy媽有話說:

很重要的一點需要大家注意,那就是孩子正餐吃得好,可以吃零食,正餐吃的不好,零食要暫緩。

其實說了這麼多,我覺得想讓孩子好好吃飯,最管用的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言傳身教。

在孩子吃飯這件事上,廢話少說,直接做給他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