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一場喪禮30萬」真有必要?不買墓地、塔位「零葬作法盛行」連骨灰都不留 ,讓一切歸零,不給後代留負擔

最近, 朋友G傳給我一則資訊:日本新流行「零葬」, 不要葬禮、不留骨灰、也不要墓地祭拜, 讓人生的終點歸於零。 遺體直接從醫院送火葬場, 骨灰不必取回, 交由火葬場處理, 比環保葬更不污染環境。

太好了!人死了本來一切都歸零, 「零葬」徹底解決人生最終一件大事。

我們從出生的那一刻起, 每天都離生命的盡頭更近一步...無論你現在是20歲、30歲或半百後, 一定都曾想過:「我要怎麼離開呢?」近幾年, 比起過往繁複冗長的儀式, 有越來越多人崇尚「從簡」, 甚至出現「不辦喪禮」、「不辦告別式」的風氣!

日本作家、東京女子大學兼任講師「島田裕巳」, 分享了他獨到的見解和看法, 丟出了一個直接的問題:「我們真的需要喪禮嗎?」如果在臺灣的話, 辦一場的費用粗估要30萬、甚至更多, 但隨著老齡人口、獨居者逐年增加, 不需要喪禮的時代, 似乎已經來臨了。

圖片來源:香港01

時代不同了, 人們對喪葬的觀念也更多元化了。 據內政部統計, 近10年來國人死後選擇環保自然葬的比率增加了15倍。 有些樹葬或花葬的「福地」聽說還擠不進去, 只有大海無邊, 大概可容納全地球人類的骨灰, 所以海葬不愁沒位子。 有趣的是, 近來看到、聽到希望身後海葬的人很多,

《聯合報》繽紛版的「為自己辦告別式」話題, 就有不少人選海葬。 作家李昂要把骨灰撒在故鄉鹿港海邊, 有朋友提醒她海邊垃圾太多, 最好雇條小船, 駛離海岸遠一點。 好!夠灑脫!

圖片來源:《父後七日》劇照

島田裕巳分享, 他曾主持過一場海葬,

他們會把船開到海灣, 將骨灰包在水溶性的紙內, 為了不汙染海洋, 只撒了一些花瓣, 有些逝者生前愛小酌兩杯, 那就往海裡倒點。 這樣的方式, 不用設置墓地, 家人也能減去繁雜的祭拜行程, 換另一種方式, 平靜地思念, 不也很好嗎?

圖片來源:聯合新聞網

另外, 他也提出了一個新方式「零葬」, 通常家屬會把火化後的骨灰帶回安葬, 但零葬的做法就是, 全權交給業者處理, 親人不拿回, 通常業者會除去不純物質, 剩下一點點, 再送到合作寺廟, 埋在土地裡, 而在歐洲, 也早已有不少人如此做了。

第一次聽到好像會覺得怪怪的!這樣好像對往生者太不敬、太隨便了, 但島田裕巳表示,「我們並不是需要墓地才設置的,而是因為有遺骨,要有一個地方安置。不管在什麼環境下,我們都可以想念某個人。」他也建議,可以設立慰靈碑,讓家屬祭拜悼念。

我絕不否定「慎終追遠」的價值,人不能忘祖,但我相信對祖先有尊重、對父母有愛不在形式。死亡來臨常常不會預告,除了某些疾病以外。因此我早幾年就和子女談死亡,記得剛開始孩子們聽了表情很好玩,嚇到了!不敢反應。漸漸地變得沉穩,但不講話,當然也沒意見。今年在電視上看到一臺照相機在海上漂流3年回到原點的報導,專家說海水是繞著地球轉的,於是我說:「將來你們在世界上任何一個海邊都能看到媽媽,什麼靈骨塔、什麼墳墓能有這種魔力呀!而且海葬有海豚送行、海浪伴舞,多美!」

他們竟然忍不住笑了!我很喜歡他們終於坦然接受這所有生命一定會走到終點的事實。

至於祖墳風水對後代的影響,想起兩岸剛剛開放的那一陣子,很多人回鄉祭拜祖墳,可憐不少人找不到墳在何處。一位朋友在圍觀的族人指引下,對著山腳下一塊荒土焚香磕頭三拜;另一位依著腦中極模糊的印象找到大約方向,再三繞行經遠房親戚確認是在一方水田中幾塊石頭的地方,他只好在田埂上跪拜。而我知道沒有祖墳的他們靠著自己努力,都有很好的人生。

朋友說她告訴孩子們父母都可以接受「零葬」,將來你們就不必考慮任何簡單的葬禮會對父母不敬了。其實有些葬禮是做給別人看的,鋪張講究,面子都給了活人。

「零葬」如需要法律通過,我希望自己能等到。

但島田裕巳表示,「我們並不是需要墓地才設置的,而是因為有遺骨,要有一個地方安置。不管在什麼環境下,我們都可以想念某個人。」他也建議,可以設立慰靈碑,讓家屬祭拜悼念。

我絕不否定「慎終追遠」的價值,人不能忘祖,但我相信對祖先有尊重、對父母有愛不在形式。死亡來臨常常不會預告,除了某些疾病以外。因此我早幾年就和子女談死亡,記得剛開始孩子們聽了表情很好玩,嚇到了!不敢反應。漸漸地變得沉穩,但不講話,當然也沒意見。今年在電視上看到一臺照相機在海上漂流3年回到原點的報導,專家說海水是繞著地球轉的,於是我說:「將來你們在世界上任何一個海邊都能看到媽媽,什麼靈骨塔、什麼墳墓能有這種魔力呀!而且海葬有海豚送行、海浪伴舞,多美!」

他們竟然忍不住笑了!我很喜歡他們終於坦然接受這所有生命一定會走到終點的事實。

至於祖墳風水對後代的影響,想起兩岸剛剛開放的那一陣子,很多人回鄉祭拜祖墳,可憐不少人找不到墳在何處。一位朋友在圍觀的族人指引下,對著山腳下一塊荒土焚香磕頭三拜;另一位依著腦中極模糊的印象找到大約方向,再三繞行經遠房親戚確認是在一方水田中幾塊石頭的地方,他只好在田埂上跪拜。而我知道沒有祖墳的他們靠著自己努力,都有很好的人生。

朋友說她告訴孩子們父母都可以接受「零葬」,將來你們就不必考慮任何簡單的葬禮會對父母不敬了。其實有些葬禮是做給別人看的,鋪張講究,面子都給了活人。

「零葬」如需要法律通過,我希望自己能等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