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生活常識»正文

全球變暖會讓蛇的體型更大?看看重達1噸的泰坦蟒就知道了

在距今5500萬年前的古新世-始新世時期, 地球溫度經歷了一波恐怖的上漲, 平均溫度比如今還要高出許多, 不僅導致南北極地區沒有永久冰川, 還使得當地呈現出鬱鬱蔥蔥的溫帶森林景觀。 這一時期也被科學家們稱之為「古新世-始新世極熱事件」。

極熱事件

我們知道, 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10公里左右的小行星撞擊了地球, 撞擊將地球大量土壤、灰塵等帶入到了大氣層中, 使得大氣層中通透性降低, 阻擋太陽光子的進入, 以至於地球溫度不斷降低。 然而撞擊又導致地球火山大量噴發, 噴發產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 使得地球又開始逐漸變暖, 最終在古新世始新世時期達到了[高·潮], 全球氣溫普遍上升, 其中高緯度地區的溫度上升了7攝氏度左右。

每當地球平均氣溫增高時, 冷血動物就會出現刷一波存在感, 泰坦蟒就是在這個時期怒刷存在感的大型蛇類, 它們平均體長達到了12-15米左右, 重約1.1噸左右, 是目前已知世界上體型最大的蛇。

最初發現泰坦蟒的地方是塞雷洪煤礦, 該煤礦位於哥倫比亞地區, 是一座大型的露天煤礦, 非常便於科學家們開展古生物研究工作。

最先來到這裡的是古植物學家, 他們想要通過研究這裡的古植物從而研究當地的氣候變化, 然而他們不僅僅在這裡發現了大量的植物化石, 還發現了許多巨型魚類、烏龜和鱷魚的化石。 為此古生物學家喬納森.布魯赫和卡洛斯·哈拉米略來到這裡, 他們共同發掘了大量的生物化石,

並寄回到實驗室, 交給喬納森的研究生來做清理工作。

喬納森的一個學生在研究一塊標著「鱷化石」的標籤化石時, 發現該化石並不符合鱷魚的特徵, 剛好一位元研究蛇的同事來實驗室找他, 於是他們就研究起這塊化石, 經過最終研究得出結論, 這是一種大型的蛇類, 而它就是大名鼎鼎的「泰坦蟒」

我們知道, 泰坦蟒屬於冷血動物, 冷血動物的優勢在於它們不用消耗能量維持體溫, 所以比恒溫動物更節能。 但冷血動物的劣勢在於, 溫度過高或者溫度過低都不利於它們生存, 溫度過高會導致它們無法有效散熱而死亡;溫度過低又會導致體內的生物酶停止工作, 以至於生產能量效率降低, 使得它們行動能力、反應能力下降。 所以當外界溫度過低時, 蛇就會進入冬眠。

研究表明, 以泰坦蟒的體型, 需要生活在33攝氏度-38攝氏度的環境之中, 而古新世始新世時期的溫度剛好符合它們對環境的需求。

泰坦蟒

泰坦蟒是大型蛇類,科學家們認為它們主要棲息在濕地、河流等環境之中,這是因為泰坦蟒的體重較重,但它們在陸地上行走時摩擦力較大,以至於行走速度並不快,捕獵效率大幅度下降。

而水中可以提供一定的浮力,能夠提高它們的行動速度。同時其他動物需要到水邊飲水,泰坦蟒就可以在此時發動攻擊,吞噬獵物。

泰坦蟒最初是在哥倫比亞的塞雷洪煤礦被發現的,和泰坦蟒一起被發現的還有巨龜和鱷魚,成年體重在半噸左右,泰坦蟒雖然無法以半噸的巨鱷或者是巨龜為食,但會以它們的幼崽餵食。

泰坦蟒沒有牙齒,所以它們只能將獵物整個吞下,吞下獵物之後的它們身體較為脆弱,行動能力也不快。為此,它們會尋找一個安全的地方躲起來,慢慢消化體內的獵物。

泰坦蟒雖然是當時的霸主,但是它們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並不強,在一些溫度沒那麼高的地區就無法滿足它們的生存。再加上古新世始新世極熱事件持續的時間並不長,以至於在全球氣溫逐漸變低之後,它們逐漸消失了。

現如今雖然也有一些體型較大的蛇,但由於地球溫度相對于古新世始新世極熱事件而言較低,因此現代蛇類的體型都沒能超過泰坦蟒。如果全球變暖持續進行,或許未來還會出現類似於泰坦蟒一樣的恐怖巨蟒。

總結

生物的生存離不開環境,巨蟒的形成和高溫環境有關,比如:現如今溫度越高的地區蛇類的體型越大,溫度越低的地區蛇類體型越小。泰坦蟒的生存離不開當時的高溫環境和豐富的河流,但這種環境消失時,它們也將會逐漸走向消亡。

泰坦蟒

泰坦蟒是大型蛇類,科學家們認為它們主要棲息在濕地、河流等環境之中,這是因為泰坦蟒的體重較重,但它們在陸地上行走時摩擦力較大,以至於行走速度並不快,捕獵效率大幅度下降。

而水中可以提供一定的浮力,能夠提高它們的行動速度。同時其他動物需要到水邊飲水,泰坦蟒就可以在此時發動攻擊,吞噬獵物。

泰坦蟒最初是在哥倫比亞的塞雷洪煤礦被發現的,和泰坦蟒一起被發現的還有巨龜和鱷魚,成年體重在半噸左右,泰坦蟒雖然無法以半噸的巨鱷或者是巨龜為食,但會以它們的幼崽餵食。

泰坦蟒沒有牙齒,所以它們只能將獵物整個吞下,吞下獵物之後的它們身體較為脆弱,行動能力也不快。為此,它們會尋找一個安全的地方躲起來,慢慢消化體內的獵物。

泰坦蟒雖然是當時的霸主,但是它們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並不強,在一些溫度沒那麼高的地區就無法滿足它們的生存。再加上古新世始新世極熱事件持續的時間並不長,以至於在全球氣溫逐漸變低之後,它們逐漸消失了。

現如今雖然也有一些體型較大的蛇,但由於地球溫度相對于古新世始新世極熱事件而言較低,因此現代蛇類的體型都沒能超過泰坦蟒。如果全球變暖持續進行,或許未來還會出現類似於泰坦蟒一樣的恐怖巨蟒。

總結

生物的生存離不開環境,巨蟒的形成和高溫環境有關,比如:現如今溫度越高的地區蛇類的體型越大,溫度越低的地區蛇類體型越小。泰坦蟒的生存離不開當時的高溫環境和豐富的河流,但這種環境消失時,它們也將會逐漸走向消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