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科學家數錯小數位,意外創造出速度最快的人造物體:一個井蓋

速度是巨集觀世界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物理量。 根據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速度甚至能夠直接影響到空間和時間。

如果坐在一個無限接近光速的飛船中, 還會發生極為有趣的「時間膨脹效應」, 也就飛船上明明才過去幾分鐘, 對於地球上的人來說可能已經過去了幾萬年。 有科學家指出, 「時間膨脹效應」可能是人類走出太陽系的關鍵。

當然了, 以人類目前的科技水準來看, 無限接近光速的飛船根本就是一個可望而不可及的夢, 想要達到那樣的高度還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 至少近千年內是無法實現了。

不過, 既然提到了速度極快的飛船, 就不得不提到一件非常有意思, 甚至會讓許多人瞠目結舌的事情。

首先我們來看一個資料:24萬公里/時(每秒70公里), 約206倍音速。 可能你會覺得這個驚人速度的創造者是最新的飛行器, 但如果你真的這樣認為那就大錯特錯了。

因為這個極限速度的創造者並不是新型飛行器, 而是一個井蓋。 也就是說, 如果有人問:目前為止速度最快的人造物體是什麼?正確答案是:一個井蓋。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事情要追溯到1957年7月26日傍晚, 那天美國進行了一場代號為「帕斯卡-A」的地下核爆試驗。

地下核爆試驗, 顧名思義就是將核彈放置在地下進行起爆, 然後計算爆炸威力的一種實驗。

實驗人員將核彈放置在了一個深150米、直徑1.2米的狹長坑洞底部, 然後在坑洞口放置了一塊約10釐米的井蓋, 井蓋上還裝有各種探測器, 用來探測爆炸產生的衝擊波和衝擊力。

事實上, 實驗本身並沒有什麼怪異或離奇的地方, 因為考慮到一些客觀原因, 在1957年之後美國的大部分核彈爆炸實驗都是在地下完成的, 所以通常情況下少量的衝擊波並不會讓井蓋飛得太遠。

那為什麼這次代號「帕斯卡-A」中的井蓋會如此引人注目呢?其實這主要是由於一次無心的計算失誤。

這次的失誤導致爆炸產生的衝擊力比預計高出了50000多倍, 在如此龐大的衝擊力衝擊之下, 蓋在坑洞上厚度為10釐米的井蓋, 近在高速相機中出現了一幀, 就徹底消失得無影無蹤。

在場的所有人都被沖天而起的蘑菇雲驚呆了,待回過神來所有人都在找那個井蓋,不過並沒有找到,甚至不知道它是不是還在地球上,畢竟核動力「驅動」的井蓋所有人都是第一次看到。

帕斯卡-B」實驗負責人赫伯特·格裡爾

由於單靠一幀的畫面無法判斷井蓋的準確速度,所以研究人員在確保變數一致的前提下,又進行了代號為「帕斯卡-B」的實驗。

通過數個超高速相機的輔助,研究人員終於計算出了井蓋準確的速度,即每小時約24萬公里,也就是每秒70公里。這個速度是地球逃逸速度的6倍多,是太陽系逃逸速度的3倍左右。

可能單看這個數字還無法直觀感受它的速度,但只要一對比就立馬能感受到它的驚人,例如世界上最快的飛機飛行速度約為1.2萬公里每小時,這僅僅是井蓋速度的二十分之一左右。

而在沒有空氣阻力的宇宙空間,2018年發射的派克號太陽探測器,打敗了1976年發射的太陽神2號探測器,以70公里/秒的速度拔得頭籌,而這和井蓋速度不分伯仲。

所以按照井蓋的速度來看,它不僅可以輕鬆的離開地球,甚至能夠離開太陽系,成為宇宙中的「流浪井蓋」。

按照飛行方向,如果井蓋真的離開了太陽系,那麼它的目的地應該是距離地球6.5億光年的武仙座星系。

人類的第一顆人造衛星

要知道它被衝擊波擊飛時,人類的第一顆人造衛星——「衛星一號」還有三個多月才正式升空,所以它極有可能是第一個完全離開地球的人造物。

不過,對於人們的樂觀估計,物理學家羅伯特·布朗利卻提出了相反的意見。他認為井蓋並不是第一個離開地球的物體、也不是第一個離開太陽系的物體,因為它根本就沒有出地球。

羅伯特·布朗利表示,由於井蓋在地球獲得了極高的速度,而地球並不是真空的宇宙空間,它不僅充斥著空氣還有著厚厚的大氣層,所以井蓋大概率已經消失在了於大氣層的摩擦之中,並未飛出地球。

當然了,即便井蓋真的沒能離開地球,它獲得「史上最強井蓋」的頭銜也是實至名歸,因為在它被衝擊波彈飛的瞬間,理論速度已經達到了光速的萬分之一,這是所有人造物都從未達到過的巔峰。

總的來說,一次實驗的「錯誤」卻製造出了速度最快的飛行物,這可能讓所有人都萬萬沒想到,而這其實也正是科學的魅力所在。

在場的所有人都被沖天而起的蘑菇雲驚呆了,待回過神來所有人都在找那個井蓋,不過並沒有找到,甚至不知道它是不是還在地球上,畢竟核動力「驅動」的井蓋所有人都是第一次看到。

帕斯卡-B」實驗負責人赫伯特·格裡爾

由於單靠一幀的畫面無法判斷井蓋的準確速度,所以研究人員在確保變數一致的前提下,又進行了代號為「帕斯卡-B」的實驗。

通過數個超高速相機的輔助,研究人員終於計算出了井蓋準確的速度,即每小時約24萬公里,也就是每秒70公里。這個速度是地球逃逸速度的6倍多,是太陽系逃逸速度的3倍左右。

可能單看這個數字還無法直觀感受它的速度,但只要一對比就立馬能感受到它的驚人,例如世界上最快的飛機飛行速度約為1.2萬公里每小時,這僅僅是井蓋速度的二十分之一左右。

而在沒有空氣阻力的宇宙空間,2018年發射的派克號太陽探測器,打敗了1976年發射的太陽神2號探測器,以70公里/秒的速度拔得頭籌,而這和井蓋速度不分伯仲。

所以按照井蓋的速度來看,它不僅可以輕鬆的離開地球,甚至能夠離開太陽系,成為宇宙中的「流浪井蓋」。

按照飛行方向,如果井蓋真的離開了太陽系,那麼它的目的地應該是距離地球6.5億光年的武仙座星系。

人類的第一顆人造衛星

要知道它被衝擊波擊飛時,人類的第一顆人造衛星——「衛星一號」還有三個多月才正式升空,所以它極有可能是第一個完全離開地球的人造物。

不過,對於人們的樂觀估計,物理學家羅伯特·布朗利卻提出了相反的意見。他認為井蓋並不是第一個離開地球的物體、也不是第一個離開太陽系的物體,因為它根本就沒有出地球。

羅伯特·布朗利表示,由於井蓋在地球獲得了極高的速度,而地球並不是真空的宇宙空間,它不僅充斥著空氣還有著厚厚的大氣層,所以井蓋大概率已經消失在了於大氣層的摩擦之中,並未飛出地球。

當然了,即便井蓋真的沒能離開地球,它獲得「史上最強井蓋」的頭銜也是實至名歸,因為在它被衝擊波彈飛的瞬間,理論速度已經達到了光速的萬分之一,這是所有人造物都從未達到過的巔峰。

總的來說,一次實驗的「錯誤」卻製造出了速度最快的飛行物,這可能讓所有人都萬萬沒想到,而這其實也正是科學的魅力所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