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教育»正文

說教不管用?那是你沒有走進孩子的內心

一早, 鵬鵬說:媽媽, 我不想上學。 (我想這也是很多媽媽都遇到過的情況。 )

鵬鵬媽媽聽了耐心地給孩子講了一個故事, 她說:之前有一個小孩子不想上學, 他的媽媽說, 你可以不上學, 但是你將來要能養活自己, 小孩說我撿垃圾都能養活自己。 於是媽媽給孩子請了一天假, 帶他去撿垃圾, 結果不到半天, 孩子就吵吵著要上學了。

故事講完了, 可是鵬鵬聽了卻不是說“媽媽我要去上學”, 而是對媽媽說:“我可不是想撿垃圾, 我就想在家玩平板。 ”

媽媽又說:你在家玩平板, 這個媽媽不敢讓你嘗試, 等你過足癮, 眼睛都看不見了,

想上學也上不了了。

兒子反應很快, 說:“那就得去盲人學校。 ”

鵬鵬媽聽了哭笑不得, 一個不到7歲的孩子思維清晰有理、應對自如, 但卻完全沒get到媽媽想傳達的中心思想——好好上學!

把教育意圖隱蔽起來

這讓我們想起麥兜媽媽給麥兜講的睡前故事。

麥兜媽媽說:

從前有個小朋友撒謊, 有一天他死了。

從前有個小朋友很用功地念書, 長大之後發財了。

從前有個小朋友很不孝, 有一天他扭傷了腳。

麥兜說:媽媽, 我想睡了……

看起來很搞笑的片段, 但是值得我們思考。

父母那些通過說故事講道理的小心思, 一眼就被孩子識破, 孩子很聰明, 但是他們知道並不等於接受。

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把教育意圖隱蔽起來,

是教育藝術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

換句話說, 當你讓孩子覺得你在教育他的時候, 你的教育往往難以奏效。

孩子有他的自主性, 即使只有1、2歲, 他也不喜歡被說教、被控制。

這就像北風與太陽的故事: 北風與太陽為誰的能量大而相互爭論不休, 他們決定, 誰能使得行人脫下衣服, 誰就勝利。 北風一開始就猛烈地刮, 路上的行人緊緊裹住自己的衣服, 風見此, 刮得更猛, 行人冷得發抖, 便添加更多衣服。 風刮疲倦了, 便讓位給太陽。 太陽最初把溫和的陽光灑向行人, 行人脫掉了添加的衣服, 太陽接著把強烈陽光射向大地, 行人們開始汗流浹背, 漸漸地忍受不了, 脫光了衣服, 跳到了旁邊的河裡去洗澡。

如果父母把教育變為灌輸、說教甚至命令,

那麼教育效果往往不會好。

最沒用的三種教育策略

盧梭說, 世上最沒用的三種教育策略就是:講道理、發脾氣、刻意打動。

當父母覺得孩子的行為不恰當, 尤其是在孩子有情緒的時候, 要怎麼辦呢?很重要的一點, 就是這個時候, 父母去傾聽孩子, 因為他們的不良行為, 往往是情緒的過激反應。

有人可能會問, 傾聽完了呢?

很多時候, 父母沒有重視傾聽, 我們總把傾聽作為手段, 但有時傾聽不是手段, 傾聽就是方法, 或者說傾聽至少是方法的一部分。

知名認識神經科學家洪蘭教授說“情緒, 是改變大腦最快的工具”。 很多時候, 爸爸媽媽們總在用大腦的理性和孩子對話, 比如孩子不想上學, 我們就說:上學是你的任務,

遲到了老師會批評你, 你不上學以後無法生存……但是這個時候, 理性的聲音無法進入孩子處在情緒中大腦, 他就會爭辯、發脾氣、甚至直接遮罩不聽。

孩子不想上學行為的背後, 有千萬種原因, 也有各種各樣的情緒, 我們都看到了嗎?

學會傾聽

莉莉上學要遲到了, 卻非要媽媽給她梳兩個小辮兒。 媽媽看時間緊, 想趕緊梳一個小辮就好了, 可是女兒不幹。 要是以往媽媽一定會連催著帶拉, 帶著莉莉去上學。 但是這次, 她想聽聽女兒是怎麼想的。

莉莉說:別的小夥伴都梳兩個小辮, 我也要!

關注孩子行為背後的心聲, 媽媽才發現原來這是孩子想融入集體, 需要歸屬感的表現, 於是媽媽給她梳兩個小辮, 孩子順利地去上學了。

當父母學會傾聽,

會發現還有很多心聲被忽視了。

比如孩子不想上學, 是因為媽媽說幼稚園不能哭, 但是她忍不住想哭;比如因為學習受挫, 被老師批評了;比如因為沒有睡夠, 情緒不好……

所以, 當你只關注孩子的行為, 不關注行為背後的原因時, 教育效果往往不會好。

如何做到教育無痕

我們總說教育不能功利, 教育不能著急, 好的教育是無痕的, 但是如何做到呢?最好的辦法, 是做到不嘮叨、不說教地跟孩子講道理。

1)在一定範圍內給孩子獨立自主的機會, 讓孩子有機會自己選擇, 自己決定, 自己聽自己的話。

2)用尊重的口吻、建議的態度, 就事論事, 與孩子“商量”, 而不是強迫、威脅。

3)允許孩子“申辯”, 讓孩子為自己的行為“找理由”, 養成講理的習慣。

4)講道理前一定要瞭解清楚情況,有的放矢。

5)講道理時不要採取我都懂、我都對、聽我的等等凸顯自己正確、要孩子服從 的情緒和態度。少說“你不能……”,取而代之的是“你可以……”。

6)除了講道理,還要給出具體的指導,接納孩子的情感,最好是引導孩子自己 得出結論而不是逼孩子認可你的道理。

7)如果是對孩子的要求,明確提出你的具體要求,以及獎懲措施。如果是對孩子有批評,那麼直接指出孩子的錯誤,不要因為講道理而把實際的要求、批評等轉移了。

8)多觀察和聽取孩子的回饋,而不是自己講完了就完。根據孩子的回饋,調整自己的說話方式和內容。

9)最重要的是,一定要瞭解孩子所具備的理解能力,確保你說的話孩子聽懂了,而且能執行,否則就是白費唇舌。

來源:央視少兒

4)講道理前一定要瞭解清楚情況,有的放矢。

5)講道理時不要採取我都懂、我都對、聽我的等等凸顯自己正確、要孩子服從 的情緒和態度。少說“你不能……”,取而代之的是“你可以……”。

6)除了講道理,還要給出具體的指導,接納孩子的情感,最好是引導孩子自己 得出結論而不是逼孩子認可你的道理。

7)如果是對孩子的要求,明確提出你的具體要求,以及獎懲措施。如果是對孩子有批評,那麼直接指出孩子的錯誤,不要因為講道理而把實際的要求、批評等轉移了。

8)多觀察和聽取孩子的回饋,而不是自己講完了就完。根據孩子的回饋,調整自己的說話方式和內容。

9)最重要的是,一定要瞭解孩子所具備的理解能力,確保你說的話孩子聽懂了,而且能執行,否則就是白費唇舌。

來源:央視少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