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新聞»正文

70年代,一通神秘電話改變了郭鶴年的命運

圖片來源于網絡

“金龍魚之父”郭鶴年不僅改變了中國人的餐桌, 還曾為困難時期的中國雪中送炭。

1973年, 正值國際冷戰期間, 一通來自中國的神秘電話,

讓 “亞洲糖王”郭鶴年陷入了一場不可告人的商業行動中。

身為馬來西亞人的郭鶴年, 在中國發展的困難時期, 受外經貿部所屬的華潤公司所托, 替國家低價從國際市場買30萬噸的糖, 同時買一些期貨, 在行情波動時進行套利。

在世人傳統的印象中, 熙熙攘攘皆為利往, 幾乎可以說是商人的身份特征。 但是, 郭鶴年永遠記得自己是中國魂, 為了助力國家發展, 他甘愿將自己的生意凍結起來, 專門用一兩月時間來完成這個特殊的任務。

30萬噸的糖, 在當時不是一個小數目。 如果中國買糖的消息走漏風聲, 會讓國際糖價上漲20%到25%!

為了打贏這場商戰, 精明的郭鶴年制定了一個萬無一失的計劃。

為了避免刺激國際市場砂糖價格的上漲,

他先和負責此項目的工作人員奔赴倫敦, 在倫敦砂糖交易所購買了26 萬噸期貨, 平均每噸 82 英鎊。

緊接著, 郭鶴年使用了一招“聲東擊西”的戰術。

鑒于日內瓦即將開展一個國際糖業大會, 他決定去參加會議, 憑借著“亞洲糖王”的頭銜在會議上吸引眾人的注意力,

而讓項目負責人即刻去巴西買糖。

“我想, 我和他們一起開著會, 他們就不會想到是我在買糖吧。 ”郭鶴年回憶。

他一邊和國際同行推杯換盞、觥籌交錯, 一邊抓緊部署和跟進著巴西的行動。

在巴西行動的關鍵期, 一位英國商人對郭鶴年說:“你知道嗎?最近巴西很奇怪, 兩三個從來沒見過的、很年輕的亞洲人, 天天在糖區進出, 好像有大事要發生。 ”

郭鶴年聽后一陣心驚, 表面卻裝作云淡風輕, 并表示如果對方還有行情, 一定要及時交流。

這場悄無聲息的地下戰打得格外小心翼翼。

當國際市場中關于中國買糖的消息在慢慢滋長時, 項目負責人給郭鶴年送去了好消息。 “巴西的同事告訴說,

我們有一點進展了。 ”

郭鶴年時刻謹記著中國交給他的任務, 所以, 只要沒有完全見到勝利的曙光, 他便不肯放松。

三、四天后, 郭鶴年大獲全勝。

經此一役, 他不但成功以低價為中國購入了30萬噸糖, 還通過期貨市場為中國賺了500萬美金!要知道, 當時國家的外匯儲備是負8100萬美元。

不了解這段歷史的人可能會認為, 郭鶴年一定也從中賺了一筆。 但是, 看重“忠”、“義”的他并沒有讓自己的公司從中獲益一分錢。

圖片來源于網絡, 侵權必刪

這場秘密的商業活動, 既是郭鶴年為中國雪中送炭的表現, 更是他高尚人格的證明。

目前, 96歲高齡的郭鶴年還在工作, 你會怎么評價這位大儒閩商?

——END——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