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孩子的這4種「懂事」行為,暗示長大之後情商低,你還在沾沾自喜嗎

家長總是希望孩子懂事的, 但其實「懂事」這個概念本身就很不懂事。

孩子在外面看見想買的玩具, 不想爸爸媽媽要這些東西, 這是懂事;

吃東西、玩東西的時候把好的東西讓給別人, 這是懂事;

對於爸爸媽媽的指揮沒有意見, 孝順地聽從父母, 這是懂事。

可你越仔細看會發現越不對勁, 「懂事」無非就是用成年人的標準來約束孩子, 讓孩子在小小年紀就做出符合家長期望的事情。

而大人們對孩子懂事的誇獎, 也無非是自己心意滿足了之後的一句隨口表揚, 並不是真的認可孩子有多麼優秀的品質和能力, 甚至孩子的這3種懂事的行為, 是在暗示孩子長大之後的情商比較低。

01總是看人臉色

在《媽媽是超人》中, 鄧莎的兒子大麟子就很會看人臉色。

有一次鄧莎收快遞太多, 姥姥不停地抱怨。 鄧莎就問大麟子:「你覺得媽媽買得太多了嗎?」大麟子下意識地回答:「對呀,

都沒有地方放了。 」

鄧莎明顯不開心地又問了一次後, 大麟子立刻改了說法:「你想買這麼多就可以買。 」

但大麟子並不開心。

這種行為看似懂事, 卻是犧牲了自己的快樂, 長大後很容易處理不好人際關係, 實則是情商低的表現。

02完全不跟家長頂嘴,

對家長言聽計從

大部分孩子從2~3歲開始就會逐漸的學會跟家長頂嘴、表達自身意見了, 這其實是他們自身意識覺醒導致的。

人與人的思想終歸是不同的, 再受父母影響的孩子也不可能和父母的思想完全一致, 因此他們一定會有和父母意見不同的地方, 孩子一直沒有與家長頂嘴, 那麼要麼就是他們缺少自我意識, 要麼就是在壓抑自我意志的表達, 對孩子的未來情商成長和培養都很不利。

03

過於謙讓、太大方

謙讓的確是一種美德, 但有的孩子明明是佔有欲很強的年齡, 卻事事謙讓, 不懂得去爭。

這樣的孩子看著很懂事, 不會讓家長為難;但也會讓人覺得很蠢, 本來是自己的東西卻無條件讓給別人。 長大後面對必要的競爭,

沒辦法處理人與人之間的競爭關係, 這也是情商低的表現之一。

04

從不向家長要玩具、零食

孩子不向家長索要玩具零食這種行為本身其實並沒有問題, 但只不過在相當概率上, 這種行為會和孩子未來成長後的自卑緊密相伴。

孩子如果能夠在不向家長要玩具後得到家長的鼓勵和褒獎, 那麼孩子就會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愛, 並不會有什麼傷害;但在現實生活中, 大多數孩子的「無作為」, 是沒有辦法引起家長的注意的, 因此往往對於孩子缺乏鼓勵, 而孩子就會在這種狀態中對「別人家的小朋友可以有, 我就不能有」產生種種抱怨, 並認為父母對自己的愛是有缺失的, 是不夠的, 性格自卑也就可以理解了。

Wendy媽有話說:

俗話說:「三歲看大, 七歲看老」, 也並非沒有道理, 尤其是在培養情商上, 在孩子小時候就能看出個大概。

在教育心理學中, 康羅德•洛倫茲提出性格形成關鍵期, 通常是在孩子3~6歲時, 所以綜合來看, 當你發現孩子有這些「懂事」表現時, 說明情商低, 家長別不當回事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