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一場喪禮30萬值得嗎」不買墓地、塔位、 連骨灰都不留「零葬盛行」,不給子女留負擔,你支持嗎?

我們無法決定自己的出生, 但至少可以決定怎麼離開人世。 臺灣傳統觀念追求「厚葬」, 哀榮備至的隆重喪禮才合禮;但日本人對生死看得更坦然, 除了替自己提早規劃生前契約, 不讓至親為身後事苦惱外, 更有人選擇極簡的「歸零死」, 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許多父母不願死後再給兒女添麻煩, 趁著身體硬朗的時候致力「終活」(日文中找就業機會叫就活, 找婚姻物件叫婚活, 規劃自己的人生終點, 自然就叫終活), 甚至還有旅行業者開「終活團」, 帶著銀髮族去看墓碑看骨灰壇, 而且行程氣氛明朗, 毫無談論生死的難過之氣。

日本作家、東京女子大學兼任講師「島田裕巳」, 分享了他獨到的見解和看法, 丟出了一個直接的問題:「我們真的需要喪禮嗎?」如果在臺灣的話, 辦一場的費用粗估要30萬、甚至更多, 但隨著老齡人口、獨居者逐年增加, 不需要喪禮的時代, 似乎已經來臨了。

圖片來源:香港01

現代人越活越長壽, 當你離世時, 身邊可能早就沒什麼家人、好友, 獨居者更不用說, 親人少之又少, 那麼, 辦一場隆重的喪禮, 還有那麼重要嗎?其實, 還有很多形式的, 像是最近很多人選擇的「自然葬」, 把骨灰撒在海裡、或是山上,

從此塵歸塵、土歸土。

圖片來源:《父後七日》劇照

島田裕巳分享, 他曾主持過一場海葬, 他們會把船開到海灣, 將骨灰包在水溶性的紙內, 為了不汙染海洋, 只撒了一些花瓣, 有些逝者生前愛小酌兩杯, 那就往海裡倒點。 這樣的方式, 不用設置墓地, 家人也能減去繁雜的祭拜行程,

換另一種方式, 平靜地思念, 不也很好嗎?

圖片來源:聯合新聞網

除了海葬, 喪家還可選擇山葬或樹葬, 將遺骨粉碎後撒入山中, 或者裝入特殊容器內再埋到土裡, 骨灰可成為植物的養分, 化作春泥更護花。 樹能成為遺族憑弔的對象,

提供樹葬的集合式公園也供不應求, 平均抽籤應徵率高達近10倍。

如果想讓亡者上達天聽, 也有最高端的太空葬可選, 栃木縣一家業者開發出喪葬專用的太空氣球, 將骨灰裝入其中, 氣球飄到平流層時會再度膨脹, 一路把骨灰送進宇宙。 但費用也跟著升級, 最便宜的套裝從20萬日圓起跳。

不僅日本, 近年臺灣人對生死觀較為開放, 入土為安不再是唯一選擇, 103年統計火葬率已達92.83%, 且全臺目前已有29處可供樹葬的自然生命園區, 雙北及桃園市每年也共同舉辦聯合海葬, 自民國90年推動以來, 已有逾16000人選擇回歸自然的葬法。

另外, 他也提出了一個新方式「零葬」, 通常家屬會把火化後的骨灰帶回安葬, 但零葬的做法就是, 全權交給業者處理, 親人不拿回,通常業者會除去不屬於骨頭的不純物質,剩下一點點骨粉,再送到合作寺廟,埋在土地裡,而在歐洲,也早已有不少人如此做了。

第一次聽到好像會覺得怪怪的!這樣好像對往生者太不敬、太隨便了,但島田裕巳表示,「我們並不是需要墓地才設置的,而是因為有遺骨,要有一個地方安置。不管在什麼環境下,我們都可以想念某個人。」他也建議,可以設立慰靈碑,讓家屬祭拜悼念。

以上圖片取自島田裕巳臉書

慎終追遠,不在形式

一位旅居國外的朋友老後想歸葬故鄉,要我替她打聽靈骨塔行情。

在價格之外我順口問了一句:「這些塔位經常有親人來祭祀吧?」那人老實,說:「有些很久沒人來了,那些骨灰罈會放在另外的地方。」我聽了黯然,但又想有些後代可能是心有餘力不足吧,如果自己的生活有問題,或是長住國外都是無可奈何的事,同樣也不是每座墳在清明節都有人掃。

我絕不否定「慎終追遠」的價值,人不能忘祖,但我相信對祖先有尊重、對父母有愛不在形式。死亡來臨常常不會預告,除了某些疾病以外。因此我早幾年就和子女談死亡,記得剛開始孩子們聽了表情很好玩,嚇到了!不敢反應。漸漸地變得沉穩,但不講話,當然也沒意見。今年在電視上看到一臺照相機在海上漂流3年回到原點的報導,專家說海水是繞著地球轉的,於是我說:「將來你們在世界上任何一個海邊都能看到媽媽,什麼靈骨塔、什麼墳墓能有這種魔力呀!而且海葬有海豚送行、海浪伴舞,多美!」

他們竟然忍不住笑了!我很喜歡他們終於坦然接受這所有生命一定會走到終點的事實。

至於祖墳風水對後代的影響,想起兩岸剛剛開放的那一陣子,很多人回鄉祭拜祖墳,可憐不少人找不到墳在何處。一位朋友在圍觀的族人指引下,對著山腳下一塊荒土焚香磕頭三拜;另一位依著腦中極模糊的印象找到大約方向,再三繞行經遠房親戚確認是在一方水田中幾塊石頭的地方,他只好在田埂上跪拜。而我知道沒有祖墳的他們靠著自己努力,都有很好的人生。

朋友說她告訴孩子們父母都可以接受「零葬」,將來你們就不必考慮任何簡單的葬禮會對父母不敬了。其實有些葬禮是做給別人看的,鋪張講究,面子都給了活人。

「零葬」如需要法律通過,我希望自己能等到。

親人不拿回,通常業者會除去不屬於骨頭的不純物質,剩下一點點骨粉,再送到合作寺廟,埋在土地裡,而在歐洲,也早已有不少人如此做了。

第一次聽到好像會覺得怪怪的!這樣好像對往生者太不敬、太隨便了,但島田裕巳表示,「我們並不是需要墓地才設置的,而是因為有遺骨,要有一個地方安置。不管在什麼環境下,我們都可以想念某個人。」他也建議,可以設立慰靈碑,讓家屬祭拜悼念。

以上圖片取自島田裕巳臉書

慎終追遠,不在形式

一位旅居國外的朋友老後想歸葬故鄉,要我替她打聽靈骨塔行情。

在價格之外我順口問了一句:「這些塔位經常有親人來祭祀吧?」那人老實,說:「有些很久沒人來了,那些骨灰罈會放在另外的地方。」我聽了黯然,但又想有些後代可能是心有餘力不足吧,如果自己的生活有問題,或是長住國外都是無可奈何的事,同樣也不是每座墳在清明節都有人掃。

我絕不否定「慎終追遠」的價值,人不能忘祖,但我相信對祖先有尊重、對父母有愛不在形式。死亡來臨常常不會預告,除了某些疾病以外。因此我早幾年就和子女談死亡,記得剛開始孩子們聽了表情很好玩,嚇到了!不敢反應。漸漸地變得沉穩,但不講話,當然也沒意見。今年在電視上看到一臺照相機在海上漂流3年回到原點的報導,專家說海水是繞著地球轉的,於是我說:「將來你們在世界上任何一個海邊都能看到媽媽,什麼靈骨塔、什麼墳墓能有這種魔力呀!而且海葬有海豚送行、海浪伴舞,多美!」

他們竟然忍不住笑了!我很喜歡他們終於坦然接受這所有生命一定會走到終點的事實。

至於祖墳風水對後代的影響,想起兩岸剛剛開放的那一陣子,很多人回鄉祭拜祖墳,可憐不少人找不到墳在何處。一位朋友在圍觀的族人指引下,對著山腳下一塊荒土焚香磕頭三拜;另一位依著腦中極模糊的印象找到大約方向,再三繞行經遠房親戚確認是在一方水田中幾塊石頭的地方,他只好在田埂上跪拜。而我知道沒有祖墳的他們靠著自己努力,都有很好的人生。

朋友說她告訴孩子們父母都可以接受「零葬」,將來你們就不必考慮任何簡單的葬禮會對父母不敬了。其實有些葬禮是做給別人看的,鋪張講究,面子都給了活人。

「零葬」如需要法律通過,我希望自己能等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