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孩子總愛講條件,正確的引導勝過千萬句說教

春節放假這天帶女兒去了一位好久沒見的朋友家, 吃完飯後, 孩子們在一邊玩, 我跟朋友聊天, 在聊天中朋友說起讓她頭疼的一件事, 朋友家孩子潤潤, 今年剛上小學一年級, 是一個聰明的小男孩, 不過有一點令朋友很是苦惱, 就是潤潤現在不管做什麼事總是要跟他們講條件, 他們經常被兒子愛「討價還價」弄得沒有辦法。

為了讓潤潤積極學琴, 朋友曾與他達成協議, 只要他每天認真練完一個小時琴, 就答應他一個條件, 剛開始效果還不錯。 但幾個月以後, 潤潤做什麼都要講條件, 就連寫作業也不放過。

有一次叫潤潤過來吃飯, 他馬上會說:「如果你讓我看動畫片我就吃, 不讓我看就不吃。 」

爸爸讓潤潤上床睡覺, 他立刻會提出條件:「你得先給我講兩個故事, 不講我就不睡。 」

稍不答應, 小傢伙就說, 「你們都是小氣鬼, 」跟他解釋又不聽, 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為了改掉潤潤的這個壞毛病, 朋友曾試著不接受兒子的條件, 可最後都因為兒子的哭鬧沒有成功。

「講條件」是孩子思維開始逐步走向成熟的標誌, 像朋友家孩子潤潤這種總是跟父母「討價還價」的孩子, 在生活中非常常見。

01

為什麼現在的孩子越來越愛和父母講條件, 並且屢試不爽? 1. 孩子思維成熟的開始

孩子開始和父母講條件, 實質是開始嘗試通過這種語言表達的方式去獲取他想要的東西。

這正是孩子動腦想辦法爭取權利的表現, 是他的思維開始逐步成熟的一個標誌。 這樣的現象通常出現在孩子三四歲的時候, 5歲後更加突出和明顯。 隨著孩子獨立思考能力的提高, 他對他人心理的猜測能力以及自我權利意識都會隨之增長。 2. 父母物質獎勵使用不當

當發現孩子開始喜歡和自己講條件時, 父母不妨反思一下自己之前的行為, 是否為了讓孩子乖乖聽話, 總是通過物質獎勵來「引誘」他?

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習慣, 當自己忙於其他事情, 或者「偷懶」不想多費精力管教孩子時, 就喜歡用這種直接的方式。

比如:你乖乖去睡覺, 明天獎勵你吃冰淇淋;你聽媽媽的話去寫作業, 就允許你玩手機;你好好練琴,

週末就帶你去遊樂場;等等。

家長們也許沒有想到, 正是這種不當的交換條件和獎勵機制, 將孩子的學習興趣、做事的動力一點點地消減了, 不給條件、不滿足自己, 就不做。

於是就演變成:每當父母讓他們學習、吃飯、做哪怕很小的事, 他都要向家長提條件, 造成了父母的被動局面。

而家長對孩子的每一次妥協或滿足, 都會強化孩子的「條件意識」。

02

應對孩子的「討價還價」, 聰明父母這樣「見招拆招」

中國有句俗語, 叫「看人下菜碟」。 即便是很小的孩子, 面對不同的大人, 也有這種「看人下菜碟」的本事。 因為孩子平時在家裡熟悉了不同大人的行為方式, 並且知道如何應對。

美國兒童心理學家魯道夫·德雷克斯在他的名著《孩子:挑戰》中舉過一個很生動的例子: 一對分別是5歲和7歲的兄弟兩,

面對媽媽時, 經常胡鬧、耍賴、號哭、怒吼, 弄得媽媽手忙腳亂; 而爸爸在家時, 他們卻非常規矩。 因為孩子們很清楚, 媽媽很容易讓步, 而爸爸言出必行, 非常堅定。

當孩子向你討價還價時, 以下3個方法, 不妨一試:

●方法1:讓孩子承受講條件的後果

孩子跟我們講條件時, 有時候我們並不用對他們大吼大叫, 也不用苦口婆心地和他們講道理。 只要讓他們嘗嘗自釀的苦酒, 可能會更有效果。

我女兒今年五歲過後就變得特別愛美, 每次出去都要自己挑衣服。

記得在上個月一個週末, 打算要帶她去姑姑家, 正好女兒剛看了一個視頻裡的小女孩穿裙子特別好看, 於是她也非要穿裙子不可。

但那天天氣很冷, 穿裙子是不適合的。

我耐心地勸說了半天, 女兒卻怎麼也聽不進去, 反正是不給穿裙子, 就不去姑姑家。 於是我想了想, 就給她穿上了裙子。

走到半路, 女兒就開始嚷嚷:「媽媽, 我好冷。 」

我說:「你剛才不是非要穿裙子嗎?不讓穿還不去姑姑家, 跟我講條件。 」

女兒低著頭說:「媽媽是我錯了, 以後穿衣服都聽你的。 」

我問道:「以後不跟媽媽講條件了?」

「是的。 」女兒哆哆嗦嗦地答道。

看到女兒這個樣子, 我趕緊從包裡拿出了女兒的長衣長褲, 給她套了上去。

其實早就知道女兒在路上會叫冷的, 於是偷偷把女兒的衣服給塞進了包裡。 從那以後, 女兒再也沒有因為穿衣服和我講條件了。

通過女兒因為要穿裙子而跟我講條件這件事, 我將計就計,讓女兒體驗了一下冷的感覺,讓她承受一下跟我講條件的後果。

結果,女兒在「品嘗」後果後,再也不敢因為穿衣服的問題和我講條件了。

其實,在其他的方面也是一樣的道理。比如,孩子上學前,我們要給孩子帶上水,但他非要帶飲料,否則就不帶,那麼不帶就不帶吧,讓他渴上一天,第二天孩子就不會再跟你講條件了,說不讓帶飲料,他也接受帶水了,因為不帶又要挨渴了。

記得有次我們吃飯時,女兒非要說看完電視再吃飯,我們告訴了她,吃完飯就要收拾了,你不吃一會也會沒得吃,當我們吃完飯以後,就馬上收拾好碗筷,女兒看完電視後餓了,過來問我們要飯吃,我們告訴她沒有,不管她如何纏著、哭著,都沒理她,讓她體驗了一次餓肚子的滋味,以後再叫她吃飯的時候,立馬坐在飯桌前,因為她知道如果自己提出其他條件的話,錯過了吃飯點是沒有飯吃的。

●方法2:儘量對孩子進行精神鼓勵

其實,孩子想通過講條件獲得的「好處」,基本上都與物質有關。如果我們養成了以物質條件來換取孩子「行動」的習慣,不讓孩子跟我們討價還價也難。

同事曾經說過物質獎勵他家孩子木木的事情:

木木還在上幼稚園的時候,只要得了大紅花,就會獎勵他一個玩具。

上小學後,木木只要哪一次考得好,同事就會給他買個獎品,比如新書包、玩具車等。

每次考試前做獎勵約定,逐漸成了母子兩人的習慣。但令同事沒有想到的是,孩子的胃口越來越大,今年才剛上三年級的兒子,最近竟然開始要手機、電腦……

對於這些過分的要求,同事自然拒絕了兒子,但是很快發現,只要沒有滿足兒子提出的要求,他的學習積極性馬上就會下降,考試成績也變得「陰晴不定」。這讓同事開始後悔以前給予孩子太多的物質獎勵了。

很多父母望子成龍心切,只要孩子成績好,就無限制地滿足其要求,甚至主動用物質獎勵做「餌」,刺激孩子好好學習。

長期的物質刺激,會使孩子產生一種錯覺,認為學習就是為了獎勵,這會導致孩子以後做任何事都跟我們講條件,要獎勵。

因此,對於孩子的激勵,我們要多用精神鼓勵,比如,當孩子很好地完成一件事時:

可以給孩子一個滿意的微笑,一個賞識的眼神;

取得進步時,可以抱一抱,拍拍肩膀,孩子會當成無比的殊榮。

●方法3:給孩子制定一定的規則

平時要給孩子制定規則,逐漸讓孩子明白哪些事情是必須做的,應該怎樣做。

大多數孩子的討價還價都是試探性的,只要我們能堅持原則,對於不合理的要求堅決拒絕,大多數孩子是可以改掉這個毛病的。當然,我們在拒絕孩子的條件時,要耐心向孩子解釋拒絕的理由,讓孩子明白「不行」的道理。

另外,如果我們希望孩子做某些事,不妨把要求隱藏起來,這樣孩子就不會討價還價了。

比如,我女兒在上學的路上,我希望她快點走,我就會換個角度跟她講:「你遲到了,同學們要笑話你了。」

如果希望她把碗裡的飯吃完,我會說:「飯吃不完,你可以放在那裡,不過餓了沒有其他東西吃。」

當孩子順著我們的暗示,認識到後果會不妙時,一般會主動服從我們暗示的要求,不再跟我們講條件。

wendy媽有話說:

我們做父母的應該給予孩子充分的尊重,同時也要注意:

不要讓孩子把「講條件」當作與父母談判的方式! 耐心和孩子溝通事情的利弊,讓孩子自己做出選擇,並教會孩子承擔選擇所帶來的後果。

我將計就計,讓女兒體驗了一下冷的感覺,讓她承受一下跟我講條件的後果。

結果,女兒在「品嘗」後果後,再也不敢因為穿衣服的問題和我講條件了。

其實,在其他的方面也是一樣的道理。比如,孩子上學前,我們要給孩子帶上水,但他非要帶飲料,否則就不帶,那麼不帶就不帶吧,讓他渴上一天,第二天孩子就不會再跟你講條件了,說不讓帶飲料,他也接受帶水了,因為不帶又要挨渴了。

記得有次我們吃飯時,女兒非要說看完電視再吃飯,我們告訴了她,吃完飯就要收拾了,你不吃一會也會沒得吃,當我們吃完飯以後,就馬上收拾好碗筷,女兒看完電視後餓了,過來問我們要飯吃,我們告訴她沒有,不管她如何纏著、哭著,都沒理她,讓她體驗了一次餓肚子的滋味,以後再叫她吃飯的時候,立馬坐在飯桌前,因為她知道如果自己提出其他條件的話,錯過了吃飯點是沒有飯吃的。

●方法2:儘量對孩子進行精神鼓勵

其實,孩子想通過講條件獲得的「好處」,基本上都與物質有關。如果我們養成了以物質條件來換取孩子「行動」的習慣,不讓孩子跟我們討價還價也難。

同事曾經說過物質獎勵他家孩子木木的事情:

木木還在上幼稚園的時候,只要得了大紅花,就會獎勵他一個玩具。

上小學後,木木只要哪一次考得好,同事就會給他買個獎品,比如新書包、玩具車等。

每次考試前做獎勵約定,逐漸成了母子兩人的習慣。但令同事沒有想到的是,孩子的胃口越來越大,今年才剛上三年級的兒子,最近竟然開始要手機、電腦……

對於這些過分的要求,同事自然拒絕了兒子,但是很快發現,只要沒有滿足兒子提出的要求,他的學習積極性馬上就會下降,考試成績也變得「陰晴不定」。這讓同事開始後悔以前給予孩子太多的物質獎勵了。

很多父母望子成龍心切,只要孩子成績好,就無限制地滿足其要求,甚至主動用物質獎勵做「餌」,刺激孩子好好學習。

長期的物質刺激,會使孩子產生一種錯覺,認為學習就是為了獎勵,這會導致孩子以後做任何事都跟我們講條件,要獎勵。

因此,對於孩子的激勵,我們要多用精神鼓勵,比如,當孩子很好地完成一件事時:

可以給孩子一個滿意的微笑,一個賞識的眼神;

取得進步時,可以抱一抱,拍拍肩膀,孩子會當成無比的殊榮。

●方法3:給孩子制定一定的規則

平時要給孩子制定規則,逐漸讓孩子明白哪些事情是必須做的,應該怎樣做。

大多數孩子的討價還價都是試探性的,只要我們能堅持原則,對於不合理的要求堅決拒絕,大多數孩子是可以改掉這個毛病的。當然,我們在拒絕孩子的條件時,要耐心向孩子解釋拒絕的理由,讓孩子明白「不行」的道理。

另外,如果我們希望孩子做某些事,不妨把要求隱藏起來,這樣孩子就不會討價還價了。

比如,我女兒在上學的路上,我希望她快點走,我就會換個角度跟她講:「你遲到了,同學們要笑話你了。」

如果希望她把碗裡的飯吃完,我會說:「飯吃不完,你可以放在那裡,不過餓了沒有其他東西吃。」

當孩子順著我們的暗示,認識到後果會不妙時,一般會主動服從我們暗示的要求,不再跟我們講條件。

wendy媽有話說:

我們做父母的應該給予孩子充分的尊重,同時也要注意:

不要讓孩子把「講條件」當作與父母談判的方式! 耐心和孩子溝通事情的利弊,讓孩子自己做出選擇,並教會孩子承擔選擇所帶來的後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