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72歲孝子為92歲媽建同住養老房拒把失智母送養老院「不想讓她住狹小、沒有窗戶的房間」共同生活互不打擾:包容父母,是最好的孝順

每個人都是父母生而養大的, 世上沒有完美的父母, 不管他們再怎麼努力, 也總有讓你不如意的地方。

古語說:羊有跪乳之恩, 鴉有反哺之義。 父母含辛茹苦地將兒女養大, 孩子就是他們的血, 是他們的肉, 是融到他們骨頭裡的牽掛。

父母一直在竭力愛著孩子, 孩子卻常常忘記父母只是普通人。 包容父母的小過錯, 原諒他們的不完美, 就是對父母最好的孝順。

現年70歲的失智權威曹汶龍, 不只捨不得退休, 將畢身所學奉獻給失智癥團隊, 上山下海為社區服務, 然而在外是醫師, 回到家中就是一位母親的老孩子,

記者實際拜訪醫師的居所, 發現這座落在嘉義民雄的民宅中, 更深藏著兒子對老母親濃濃的愛。

人到了老年容易出現失智的狀況, 此時身為患者的家人也必須承擔起照顧的責任, 像是現年70歲的腦科權威醫生「曹汶龍」, 就有一位失智的老母親, 不過他並沒有像一般人所想的因此而退休, 反倒為媽媽打造「陽光玻璃屋」, 他認為重要的是讓患者感到自在, 而不是時刻糾正他們的錯誤。

根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 曹汶龍的媽媽今年92歲了, 以前還能夠跟著兒子到臺灣各個角落行醫救人, 甚至從臺北搬到花蓮居住,

直到如今患上失智癥後, 曹汶龍才決定離開花蓮, 跑到嘉義民雄落腳, 並且與雲林科大建築與室內設計系所聶志高教授合作, 花費2年時間為媽媽打造最適合的「陽光玻璃屋」。 他表示, 對高齡長輩來說, 長期待在狹小、沒有窗戶的房間, 其實並不叫安全, 反而容易讓他們進一步加重病情, 因此他希望媽媽可以住得安心、自在。

從曹汶龍在臉書上分享, 與媽媽互動的影片中經常可以看到, 母子倆坐在餐桌的一角吃飯、唱歌, 而背景則是充滿了暖黃色的燈光, 給人感覺十分溫馨。 曹汶龍透露,

雖然家裡坪數大, 但是並沒有多餘的娛樂設施, 因為他把空間全留給了挑高的樓面, 並且以「ㄇ字形環繞」建造住宅, 在樓跟樓之間設了一個小庭院, 長期種著植栽, 希望媽媽四季都可以欣賞美麗的景色, 保持心情開闊, 同時也不會感到壓抑。

另外,曹汶龍也打破了眾人的迷思,在房屋設計上,採用了分層設計,與妻子住在樓上,而看護、媽媽則住樓下,目的就是要給失智患者和照顧者,留有彼此的生活空間,減少更多摩擦。但儘管如此,曹汶龍依舊可以坐在最喜歡的二樓窗邊,並從高處往下看,剛好可以看見媽媽的床鋪,讓他能時刻掌握對方的狀況,「媽媽是醒著、睡著了,我全都知道。」

曹汶龍坦言,以前父母都會以孩子的需求去打造房子,「但等到孩子長大了,就都不在身邊了。」為此,他在設計房子時,堅持要站在媽媽的角度思考,除了設有採光極佳的超大落地窗,他也在浴室、餐廳、房間等地裝上了警鈴安全裝置,不管媽媽還是照顧者發生了什麼問題,只要按下警鈴,醫生的手機就會立馬收到簡訊通知。

至於最讓失智癥患者家屬煩惱的「樓梯、電梯、電動升降椅」等設備,曹汶龍則是聰明地運用「Z字形長廊坡道」取代了,他解釋,這樣的設計,不但能讓輪椅上下樓,也能避免高齡長輩在階梯間被絆倒,簡直一舉兩得。

最後,他提醒失智癥患者的家屬,雖然與病患相處一定有很多無奈的地方,且不是每個人的經濟能力都能打造合適的空間,但其實重要的是照顧者與家屬的態度,只要願意多多陪伴,相信失智患者就能走得更長遠,「他們是樂趣的泉源,若能找到正確的應對方法,就會發現他們比嬰兒還可愛。」

雖然曹汶龍的媽媽很多事情都不記得了,但她唯一沒忘記的,就是兒子的名字。看著他們母子倆的互動,小編不知不覺就熱淚盈眶了...

室內採光極佳,落窗的設計搭配挑高樓層,居住起來少了壓迫感。此外,最讓照顧者苦惱的「樓梯、電梯、電動升降椅」的設備,在曹汶龍家中完全看不到,取而代之的是「Z字形的長廊坡道」,不只可以讓輪椅上下樓,也能避免長輩在步行階梯時意外。

▲家中設計Z字型坡道取代電梯、樓梯,輪椅輕鬆上樓,也不怕長輩跌倒。

曹汶龍不吝於將自己與失智母親的互動,分享在臉書上跟眾多網友分享,希望透過網路媒體的傳播,提供不同的照顧經驗與心得,讓需要的家庭得到陪伴,照顧時也有方法能參考。他深知與失智癥長輩相處,有無奈之處,也有經濟的考量,家屬的態度與陪伴,才是讓照護齒輪走得更長久的關鍵。

包容父母,是最好的孝順

《禮記祭義篇》中說:「孝子之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孝順的父母的人,常思養育之恩,常懷恭敬之情,心中充滿和順之氣,臉上必定和顏悅色。

明代呂坤曾說,「‘悅’之一字,乃事親第一傳心口訣」。最好的孝是包容父母,對父母和顏悅色,讓父母心情舒暢。

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父母的恩情,子女們哪怕用一輩子去償還,都算不了什麼。

陳毅是個大人物,但他不忘家中的老母親。他會在百忙中抽空回家探望癱瘓在床的母親,為母親洗尿褲,以關切的話語溫暖撫慰病中的母親。

雖然只是很平常的小事,但是他都親身去做,沒有半點嫌棄。他的一片孝心,值得天下所有兒女學習效仿。

父母恩情重如山,深似海,人生莫忘父母恩。

最好的孝道,不是給父母買昂貴的禮物,不是滿足父母的物質需要,而是能夠包容父母。

我們漸漸長大,父母漸漸變老。這輩子,我們欠父母最多。請包容年邁的父母,就像兒時他們包容你。

願我們能以當年父母對待小時候的我們那樣,耐心、溫柔地對待漸漸老去的父母,體諒他們,以反哺之心奉敬父母,以感恩之心孝順父母!

父母在,人生即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不要做會讓自己後悔的事,不要等到他們不在了,才懂得珍惜。

願你懂得父母身後苦,願天下父母健康長壽!

另外,曹汶龍也打破了眾人的迷思,在房屋設計上,採用了分層設計,與妻子住在樓上,而看護、媽媽則住樓下,目的就是要給失智患者和照顧者,留有彼此的生活空間,減少更多摩擦。但儘管如此,曹汶龍依舊可以坐在最喜歡的二樓窗邊,並從高處往下看,剛好可以看見媽媽的床鋪,讓他能時刻掌握對方的狀況,「媽媽是醒著、睡著了,我全都知道。」

曹汶龍坦言,以前父母都會以孩子的需求去打造房子,「但等到孩子長大了,就都不在身邊了。」為此,他在設計房子時,堅持要站在媽媽的角度思考,除了設有採光極佳的超大落地窗,他也在浴室、餐廳、房間等地裝上了警鈴安全裝置,不管媽媽還是照顧者發生了什麼問題,只要按下警鈴,醫生的手機就會立馬收到簡訊通知。

至於最讓失智癥患者家屬煩惱的「樓梯、電梯、電動升降椅」等設備,曹汶龍則是聰明地運用「Z字形長廊坡道」取代了,他解釋,這樣的設計,不但能讓輪椅上下樓,也能避免高齡長輩在階梯間被絆倒,簡直一舉兩得。

最後,他提醒失智癥患者的家屬,雖然與病患相處一定有很多無奈的地方,且不是每個人的經濟能力都能打造合適的空間,但其實重要的是照顧者與家屬的態度,只要願意多多陪伴,相信失智患者就能走得更長遠,「他們是樂趣的泉源,若能找到正確的應對方法,就會發現他們比嬰兒還可愛。」

雖然曹汶龍的媽媽很多事情都不記得了,但她唯一沒忘記的,就是兒子的名字。看著他們母子倆的互動,小編不知不覺就熱淚盈眶了...

室內採光極佳,落窗的設計搭配挑高樓層,居住起來少了壓迫感。此外,最讓照顧者苦惱的「樓梯、電梯、電動升降椅」的設備,在曹汶龍家中完全看不到,取而代之的是「Z字形的長廊坡道」,不只可以讓輪椅上下樓,也能避免長輩在步行階梯時意外。

▲家中設計Z字型坡道取代電梯、樓梯,輪椅輕鬆上樓,也不怕長輩跌倒。

曹汶龍不吝於將自己與失智母親的互動,分享在臉書上跟眾多網友分享,希望透過網路媒體的傳播,提供不同的照顧經驗與心得,讓需要的家庭得到陪伴,照顧時也有方法能參考。他深知與失智癥長輩相處,有無奈之處,也有經濟的考量,家屬的態度與陪伴,才是讓照護齒輪走得更長久的關鍵。

包容父母,是最好的孝順

《禮記祭義篇》中說:「孝子之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孝順的父母的人,常思養育之恩,常懷恭敬之情,心中充滿和順之氣,臉上必定和顏悅色。

明代呂坤曾說,「‘悅’之一字,乃事親第一傳心口訣」。最好的孝是包容父母,對父母和顏悅色,讓父母心情舒暢。

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父母的恩情,子女們哪怕用一輩子去償還,都算不了什麼。

陳毅是個大人物,但他不忘家中的老母親。他會在百忙中抽空回家探望癱瘓在床的母親,為母親洗尿褲,以關切的話語溫暖撫慰病中的母親。

雖然只是很平常的小事,但是他都親身去做,沒有半點嫌棄。他的一片孝心,值得天下所有兒女學習效仿。

父母恩情重如山,深似海,人生莫忘父母恩。

最好的孝道,不是給父母買昂貴的禮物,不是滿足父母的物質需要,而是能夠包容父母。

我們漸漸長大,父母漸漸變老。這輩子,我們欠父母最多。請包容年邁的父母,就像兒時他們包容你。

願我們能以當年父母對待小時候的我們那樣,耐心、溫柔地對待漸漸老去的父母,體諒他們,以反哺之心奉敬父母,以感恩之心孝順父母!

父母在,人生即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不要做會讓自己後悔的事,不要等到他們不在了,才懂得珍惜。

願你懂得父母身後苦,願天下父母健康長壽!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