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爸爸病逝3天媽媽就出走改嫁,9歲女童被暖心鄰居阿公阿嬤養大,阿嬤:不差這一口飯

都說成年人的生活沒有容易二字, 但是身處困境, 衣衫襤褸, 依然會對比自己更弱小的人施以援手, 依然能對這個世界滿懷善意, 這才是真正的悲憫。 人生百味, 離合悲歡, 苦笑淚水, 都是其中的經歷, 不要總抱怨人生很累, 現實中又有誰活得順風順水。

圖片中的女孩名叫芳芳, 今年9歲, 家在山東煙臺的一個小村莊。 對於很多鄉村家庭來說, 冬天是最難熬的季節。 為了不讓阿嬤凍著, 只要放假在家, 芳芳便會去坡上拾柴火, 平時也會在上學之前把家裡的土炕燒得熱熱的。

「俺不是阿公阿嬤的親孫女, 這些事我都知道。 現在我長大了, 我只能為他們做事, 不能再讓阿嬤替我操心。 」說完, 芳芳熟練地抱起柴火進了屋。

說起芳芳, 張秀英老人的眼淚一下湧了出來。 「一個剛學會走路的孩子, 怎麼就忍心把她撇了呢?一雙筷子一個碗就能拉扯大, 那麼難嗎?」說完老人有些激動, 大口地喘著粗氣。

2009年, 芳芳的父母在媒人的介紹下相識, 2010年兩人結婚, 次年生下了芳芳。 因為家裡老人去世得早, 沒人幫看孩子, 所以偶爾會拜託相鄰的張秀英老人給照看一下。

很快, 芳芳度過了1周歲生日, 可孩子爸爸的身體卻出現情況, 隨後被確診為尿毒癥。 因為發現晚, 家庭拮據, 沒有得到積極的治療, 2013年6月, 芳芳爸爸撒手人寰, 老舊的房屋裡只剩下孤兒寡母。

張秀英老人不放心, 在母女倆身邊守了兩天兩夜, 誰知第三天晚上, 孩子媽媽把自己的東西都帶走, 從此杳無音信。

「我身體不好, 孩子媽媽就讓我回家歇歇, 白天再去給她看孩子。 誰知道天還不亮, 老伴就把我叫醒了, 說孩子在那屋裡哇哇哭, 我們倆過去的時候她媽媽已經走了。 」張秀英老人回憶道。

「其實現在想想, 也難為她了, 她還那麼年輕, 改嫁是對的, 但是太快了, 我聽說她一回去就改嫁了,

」張秀英老人歎了口氣, 接著說, 「就是苦了這個小丫頭, 突然就成了孤兒了。 當時我和我老伴二話沒說, 就把孩子抱了回來。 」

老兩口唯一女兒極其反對這個決定, 從婆家趕回娘家, 本來家裡條件就不是多好, 再撫養個孩子更是難上加難。

「不就是多一雙筷子多一個碗嗎?俺們不吃孩子這一口飯,不用你們管!也不用你們掏一分錢!」芳芳阿公沖女兒大吼,張秀英老人說,她和老伴結婚多年,還是第一次見他這樣生氣。

日子一天天過去,芳芳在阿公阿嬤的關愛下健康的長大,好在村裡人都能證明芳芳的身世,孩子到了入學的年齡也辦上了戶口。

「這個孩子又會幹活,又會念書,這麼好的孩子上哪去找,」老人欣慰地說道,「要是她阿公能看著孩子長大就好了。」

今年2月份,芳芳阿公突發疾病去世,從那之後,芳芳更加心疼阿嬤,力所能及地包攬了家裡的家務活。

「阿嬤沒念過書,她最喜歡聽我讀課文了,我還教會她寫名字,寫我的名字、阿公的名字還有姑姑的名字。」芳芳高興地說。

今年已經讀小學二年級的芳芳成績很優異,連著得到「學習標兵」、「文明標兵」和「勞動標兵」的獎狀。每次家長會,都是阿嬤最自豪的時刻。

「我有低保,小丫頭也剛辦上低保,鄉里鄉親對我們很關照。就是我這身體越來越不中用了,本來一天只吃1種藥,現在漲到4種。貴也得吃,我走了誰管她呀?」說起孫女,阿嬤又歎了口氣,接著道,「她以後的路還長著,我就是出去要飯,也得供著她念書,這樣才對得起她死去的爸爸,也對得起我們老兩口的良心,你說是吧?」

「不就是多一雙筷子多一個碗嗎?俺們不吃孩子這一口飯,不用你們管!也不用你們掏一分錢!」芳芳阿公沖女兒大吼,張秀英老人說,她和老伴結婚多年,還是第一次見他這樣生氣。

日子一天天過去,芳芳在阿公阿嬤的關愛下健康的長大,好在村裡人都能證明芳芳的身世,孩子到了入學的年齡也辦上了戶口。

「這個孩子又會幹活,又會念書,這麼好的孩子上哪去找,」老人欣慰地說道,「要是她阿公能看著孩子長大就好了。」

今年2月份,芳芳阿公突發疾病去世,從那之後,芳芳更加心疼阿嬤,力所能及地包攬了家裡的家務活。

「阿嬤沒念過書,她最喜歡聽我讀課文了,我還教會她寫名字,寫我的名字、阿公的名字還有姑姑的名字。」芳芳高興地說。

今年已經讀小學二年級的芳芳成績很優異,連著得到「學習標兵」、「文明標兵」和「勞動標兵」的獎狀。每次家長會,都是阿嬤最自豪的時刻。

「我有低保,小丫頭也剛辦上低保,鄉里鄉親對我們很關照。就是我這身體越來越不中用了,本來一天只吃1種藥,現在漲到4種。貴也得吃,我走了誰管她呀?」說起孫女,阿嬤又歎了口氣,接著道,「她以後的路還長著,我就是出去要飯,也得供著她念書,這樣才對得起她死去的爸爸,也對得起我們老兩口的良心,你說是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