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孩子的未來,往往藏在父母的性格裡

父母的性格和行為

影響孩子一生

父母的一言一行, 無論是美醜善惡、高尚卑俗, 都會深深地在孩子的腦海裡紮根, 直接影響他身心的發育和成長。

01

蔡志忠是一個著名的漫畫家, 他的漫畫曾經風靡了全世界。

他有一個信念:讓孩子快樂地成為他自己。 因為父母並不是孩子本身, 父母是不該決定孩子的選擇和前途的。

4000元, 對於哪個家庭都不是一個小數目, 但蔡志忠卻認為, 如果節省一點, 少買兩套衣服, 少吃幾次大餐, 錢就可以賺回來, 而孩子的快樂用錢是買不到的, 童年也是不會重來的。

如果強迫孩子學習一些她所不喜歡的東西, 那將會抹殺孩子的學習興趣, 使孩子變得沒有自己, 只能聽從大人的意願。

蔡志忠認為這是教育最大的失敗。

02

孩子的未來, 往往藏在父母的性格裡。

1、父母心平氣和, 孩子更懂生活

胡適在《我的母親》中寫道:

如果我學得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

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 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

母親以身示范對胡適的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地教育和影響, 讓胡適懂得了自己什麼事該做能做, 什麼事不該做也不能做。

都說父母的心平氣和, 是孩子成長的最大養分。

多給孩子一點耐心與寬容, 給孩子多一點信任, 讓孩子學會自我糾錯的同時, 更考驗父母的心理承受能力。

因為父母的心平氣和, 間接教會孩子如何去寬恕體諒體諒他人, 更懂得如何去經營自己的生活。

懂得自我反省, 自我糾錯的孩子, 其實更懂生活。

2、父母性格暴躁, 孩子更易衝動犯錯

知乎上有個熱門的話題:那些父母脾氣暴躁的孩子長大都怎麼樣了?

底下留言看著讓人最為心疼:

喜歡獨來獨往, 對事沒有耐心, 更沒有知心朋友;

經常在極端性格之間徘徊, 時而高興, 時而煎熬, 性格陰晴不定;

敏感多疑又虛偽, 連自己都討厭自己。

如果可以選擇, 我寧願自己從未出生......

是有多大的內心創傷, 才會說出如此絕望的話語?

足以見得, 父母暴躁的脾氣, 給孩子帶來的傷害, 足以毀掉孩子一生。

正如蒙臺梭利言:每一種性格缺陷都是由童年的不幸造成的。

在家庭教育中, 父母脾氣越差, 教育效果便越差。

更有教育專家指出:貧窮不會帶來教育的失敗, 但精神的虐待一定會製造一個問題兒童。

父母的壞脾氣, 影響三代人, 這話並不假。

Wendy媽有話說:

決定孩子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什麼。

不是我們給幼年的孩子灌輸了多少知識, 而是在於能否幫助孩子培養一系列的重要性格特質。

性格決定命運, 而父母恰恰是最能影響孩子性格發展的人。

孩子好比父母的影子, 父母為人處世的態度, 觀點與標準都會深深根植于孩子腦海之中。

希望每一個父母都能明白:

你才是孩子成長的最好榜樣, 想要讓孩子變得優秀, 那麼請先成為更好的自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