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要趁早培養孩子優秀的習慣,因為優秀就是一種習慣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說:「播下一個行動, 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 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 收穫一種命運。 」

這就是說, 習慣可以決定一個人一生的命運。

童年時期是一個人人生的起步階段, 同時也是各種行為習慣形成的關鍵期。 因此, 父母應該重視孩子良好習慣的培養和薰陶, 包括生活習慣、待人習慣、學習習慣等。

孩子上初中之前, 家長一定要幫助他養成這6種習慣!看看你家孩子具備了幾種?

1、早睡早起的習慣

同一堂課, 有的孩子精神抖擻聽課記筆記, 有的孩子打盹走神混日子, 上課打盹一般都是睡眠不足或者作息不規律造成的。

小學時期的作息習慣對小學過渡到初高中階段, 甚至整個一生都特別重要。

要趁小幫助孩子養成有規律的生活習慣, 比如按時睡覺吃飯, 按時起床學習, 當孩子習慣了按時做事, 生活就會慢慢變得自律。

等他們上了初中和高中後, 就會有自己的節奏。

總之規律作息的孩子, 做任何事情都會比其他人更自律。

2、堅持鍛煉的習慣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沒有好身體就難有好的學習狀態。

腦科學家洪蘭教授說:運動會刺激身體分泌多種積極物質, 提升智力發展!

不僅對智力發展有作用, 運動還可以緩解學習的壓力, 我們都知道長時間學習會有頭昏腦漲之感, 運動出汗會緩解身體的緊張感。

運動還能鍛煉孩子的毅力, 鍛煉孩子不服輸的精神。

一個有運動習慣的孩子, 在學習和生活上也不會輕易服輸。

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從孩子很小的時候, 就一定要培養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習慣。

從小事開始, 自己的襪子自己穿,

自己選擇上學時穿的衣服, 自己檢查作業的完成情況。 遇到事情讓孩子按照自己的判斷說出自己的想法, 讓孩子從小就有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

孩子的人生早晚都是他自己的, 所以讓在他很小的時候有著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 有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識, 當有一天你放手的時候就不會過於擔心, 他自己也不會恐懼。

4、參與家務勞動, 培養責任感

凡凡媽從小就會給孩子分配固定的家務活。 媽媽對凡凡說:媽媽負責做飯, 爸爸負責洗碗, 凡凡負責倒垃圾。 所以凡凡一直很習慣的看到垃圾桶裡垃圾多了就自己去倒。

而且每次家裡要置辦大的物件都會開會, 比如買電視, 買汽車, 都讓孩子參與一份意見, 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凡凡,

一直對家裡有一份責任感, 覺得自己是家裡的主要成員, 這是我們的家, 而不是爸爸媽媽的家。

很多家長都喜歡把孩子看作是無知的, 什麼事情都要為孩子做主, 都要替孩子著想, 一直呵護著。 其實這樣反而讓孩子失去了鍛煉的機會。

5、做事有計劃

做事有計劃的人才會贏得信任, 不至於臨時抱佛腳。 有些孩子每次考試前就一團亂麻, 做作業時三心二意, 早晨起床上學常常找不到襪子, 零用錢花不到月底就一分不剩……當孩子有這方面的壞毛病時, 一定教會他懂得計畫的重要性。

不妨讓孩子在睡前梳理好第二天的日程, 讓孩子抄在便利貼上方便執行。 養成這個好習慣, 孩子絕對終生受益!

6、遵守時間

合理的生活安排、規律的作息可以增強孩子的秩序感, 樹立時間觀念, 提高做事效率。 但讓孩子學會守時, 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父母以身作則的同時, 可以嘗試把主動權交到孩子手裡:「10分鐘後就關掉電視去做作業」、「再睡20分鐘就得起床了」。 慢慢地, 孩子也不會為了偷懶找各種藉口。

Wendy媽有話說:

如果你家孩子還沒有養成這些好習慣,那麼,從現在開始,請「逼著」孩子養成這6個好習慣,孩子想不優秀都難!因為優秀就是一種習慣!

Wendy媽有話說:

如果你家孩子還沒有養成這些好習慣,那麼,從現在開始,請「逼著」孩子養成這6個好習慣,孩子想不優秀都難!因為優秀就是一種習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