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誰說臺灣電影不行了,可這部「票房冠軍」卻氣勢如虹

賈玲導演的《你好, 李煥英》, 在2021年春節檔的眾多影片中, 以勢不可擋的氣勢, 沖到了票房總榜的第一名。

影片從開播到現在, 憑藉母女間情深似海的動人故事, 俘獲了不少觀眾的眼淚。 一時間, 讓全國觀眾對國內的女性電影, 傾注了無限的關懷。

無獨有偶, 早在2020年11月6日, 臺灣省也上映了一部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女性電影——《孤味》。

在2020年, 它不僅是第一部票房過億的臺灣省電影, 也是唯一一部票房破兩億的本土製作,

並且一舉拿下了臺灣省去年的票房冠軍。

跟《你好, 李煥英》改編自賈玲的親身經歷一樣, 《孤味》也改編自導演許承傑的一段家事:

讓許承傑意外的是, 外婆並沒有歇斯底里的控訴, 而是隱忍有度地, 跟外公的情人一起處理了後事。

這件事給許承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2017年, 即將從紐約大學電影研究所畢業的他, 特地回臺灣, 把當年的事情拍成了一部30分鐘的短片, 並獲得了當年的金穗獎。

3年後, 導演找來了投資, 把30分鐘的短片, 拓展成了123分鐘的長片。

長片中, 不僅邀請到了短片《孤味》中的靈魂陳淑芳出演,

還邀請到了這兩年大火的謝盈萱、影視音三棲藝人徐若瑄、臺灣第一氣質美女張鈞甯, 以及金鐘獎最佳女配孫可芳, 來飾演淑芳阿姨的四位女兒。

就連臺詞不多的「小三」蔡阿姨, 也由著名女配角丁寧出演, 由此可見, 影片的陣容也是不容小覷的。

《孤味》講述的故事並不複雜, 用一句話概括就是:一個男人拋棄了一堆女人, 去世後, 又引發了老婆、四個女兒、以及情人之間的混戰。

女主林秀英出生在名門望族, 老公陳伯昌是個一貧如洗的小員警, 她嫌棄員警賺錢小, 執意讓老公辭去員警的職位, 轉做賺錢的生意。

可陳伯昌做生意總是失敗,從林秀英和娘家人那裡,拿了不少錢,甚至還「偷」走了林秀英父親的印章,借了一大筆貸款,把林父活活氣死。

長此以往,陳伯昌認為身上肩負的壓力過大,在林家面前也抬不起頭,便拿出了一紙協議要求離婚。

林秀英的思想傳統,對陳伯昌也是一往情深,自然不肯放手。

即使陳伯昌跑去外面沾花撚草,讓他們的婚姻關係名存實亡。但林秀英拎著菜刀帶著兩個女兒,跑去賓館捉姦之後,還會幫他付好拖欠已久的房費。

林秀英一味的付出,終究沒有留住陳伯昌,這個去意已決的男人,還是在她送走了三女兒,生下了四女兒之後,毅然決然地棄她而去了。

被娘家人嫌棄,被老公拋棄的林秀英,只得靠賣蝦卷,獨自將女兒們撫養成人。

好在,她要強又堅韌,不僅把蝦卷小攤做成了知名餐廳,還把女兒們也都培養成才了。

影片的英文名《little big women》,直接定義了林秀英渺小又偉大的一生。

然而,就在她七十歲大壽的當天,卻突然得知,了無音訊了十多年的丈夫,在臺南醫院去世了。

堅守著陳太太身份的林秀英,承辦了陳德昌的喪事,在治喪的過程中,她結識了陪伴丈夫走過餘生的蔡美林,也重新審視了自己和女兒們之間的關係。

更重要的是,她終於放下了牽絆多年的情感,與過往的人事達成了和解。

影片從林秀英的生日開始,以陳伯昌的葬禮結束,在123分鐘的時間裡,以有限敘事的方式,從生命的兩端,窺探了三代人的情感。

這樣的題材和敘事模式,與《海街日記》與《花椒之味》有異曲同工之妙。

可與《海街日記》的溫暖、《花椒之味》的淡然相比,《孤味》則多了些許生活中的苦澀和悲涼。

或許,這也是為什麼,影片要以「孤味」二字來命名。

「孤味」是一句臺灣俚語,本指餐廳只賣一道料理,並把這道料理做到最好,之後演變成為一種生活哲學:若能專心致志,把一個味道做好,即使孤獨也無所謂。

在這部影片中,「孤味」兩個字,說盡了林秀英一生的五味陳雜。

在事業上,她終其一生,把蝦卷從路邊小攤做到知名餐廳;在家庭中,她失去了丈夫,卻獨自用母親的身份,將女兒們撫養成人。

林秀英對陳伯昌有諸多怨言,他不掙錢、沾花撚草,還棄一家人而去;讓人最不能接受的是,陳伯昌還「偷」了林家的印章貸款,置林秀英於不仁不義的境地。

可這麼多年過去了,林秀英始終對陳伯昌念念不忘,她留著陳伯昌的衣物、相片和情書,就連她沒有簽字的離婚協議書,也保存了幾十年。

這樣的女人,在外人看來,癡情又愚昧,可她自己卻固守著這份「孤獨的滋味」,自我感動、死磕到老,讓人哀其不幸又怒其不爭。

正是林秀英死守著這份「孤味」,致使除了被送走的三女兒,她的大女兒、二女兒和四女兒,都不同程度地被迫品嘗著人生的「孤味」。

大女兒阿青是國際舞者,喜歡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生活,有個對她絕對癡心的老公、甘願為她負責的情人,她依舊不肯收心,哪怕身患癌癥,也要繼續追尋奇妙的愛情。

因為母親的「愛而不得」,致使她強行把自己定義為愛情的受害者,她的「孤味」在於對愛情的不信任

二女兒阿瑜從小成績優異,長大後成了有名的整形醫生。她家庭和美,可她卻對老公心懷防備、對女兒要求嚴格,還一心一意要送女兒去美國留學。

好在老公紳士大度有魅力,女兒乖巧聽話明事理,但即便如此,阿瑜的心裡還是存在著天然的憂鬱和暴躁。

因此,阿瑜的「孤味」在於對他人的控制欲,這和母親自小對她的控制不無干係。可生活原本就是不可控的,這也是為什麼,阿瑜的憂鬱和暴躁總是會伴她左右。

三女兒阿眉早年間被送給別人撫養,如今在新加坡生活,但林秀英的心裡,始終為阿眉留有一席之地,給女兒們分金子的時候,仍會想著阿眉。

阿眉也拎得清,懷著孕仍舊出席了陳伯昌的葬禮,但說起話來,依舊是親密中帶著疏離,連稱呼其林秀英和陳伯昌時,也是客氣地叫著叔叔阿姨。

三女兒和陳伯昌的情人蔡阿姨,有些相似之處,品味過生活的孤苦,但對周遭的人事,回報的卻是得體的客氣。

小女兒佳佳從小到大都和母親生活在一起,長大後放棄了讀大學的機會,繼承了母親的蝦卷餐廳。她與母親的相處模式,有種相愛相殺的感覺。

她愛母親,卻也「嫌棄」母親,甚至公然站在了父親的情人蔡阿姨那邊,還指責母親為什麼不能成全父親和蔡阿姨

佳佳的「孤味」在於涉世未深的「純真」,她沒有經歷過「賓館捉姦」、不知道三姐被迫送給別人,連父親做過員警、「偷」過印章都不知道。

她只記得小時候、長大後,以及父親離世前給她買的「明星軟糖」。

佳佳這個角色和二姐的女兒小澄有些像,只是面對問題,佳佳最先想到的責怪和逃避,而小澄想到的,則是理解和解決

所以說,一個男人的離去,給一堆女人留下了充滿酸甜苦辣的「孤味」。好在,影片在最終給出了一個化解「孤味」的辦法,那就是放下與和解。

當林秀英知道,陳伯昌到死還在為她扛著偷印章的罪名,就連對蔡美林也沒有提起過的時候,她終於明白,自己和陳伯昌的愛存在過,但也會離開,自己能做的只有放手

因此,在陳伯昌葬禮的當天,她簽下了遲到多年的離婚協議書,讓出了陳太太之位,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林小姐。

無名無分的蔡美林,終於在陳伯昌的葬禮上,成了名正言順的陳太太。

當鏡頭在葬禮和計程車上來回切換時,當蔡美林和林秀英的身份發生置換時,《孤味》的音樂很合事宜地響起。

人活一世,未能事事如願,如果愛而不得,除了死磕,放下執念,或許就能與一切和解。

可陳伯昌做生意總是失敗,從林秀英和娘家人那裡,拿了不少錢,甚至還「偷」走了林秀英父親的印章,借了一大筆貸款,把林父活活氣死。

長此以往,陳伯昌認為身上肩負的壓力過大,在林家面前也抬不起頭,便拿出了一紙協議要求離婚。

林秀英的思想傳統,對陳伯昌也是一往情深,自然不肯放手。

即使陳伯昌跑去外面沾花撚草,讓他們的婚姻關係名存實亡。但林秀英拎著菜刀帶著兩個女兒,跑去賓館捉姦之後,還會幫他付好拖欠已久的房費。

林秀英一味的付出,終究沒有留住陳伯昌,這個去意已決的男人,還是在她送走了三女兒,生下了四女兒之後,毅然決然地棄她而去了。

被娘家人嫌棄,被老公拋棄的林秀英,只得靠賣蝦卷,獨自將女兒們撫養成人。

好在,她要強又堅韌,不僅把蝦卷小攤做成了知名餐廳,還把女兒們也都培養成才了。

影片的英文名《little big women》,直接定義了林秀英渺小又偉大的一生。

然而,就在她七十歲大壽的當天,卻突然得知,了無音訊了十多年的丈夫,在臺南醫院去世了。

堅守著陳太太身份的林秀英,承辦了陳德昌的喪事,在治喪的過程中,她結識了陪伴丈夫走過餘生的蔡美林,也重新審視了自己和女兒們之間的關係。

更重要的是,她終於放下了牽絆多年的情感,與過往的人事達成了和解。

影片從林秀英的生日開始,以陳伯昌的葬禮結束,在123分鐘的時間裡,以有限敘事的方式,從生命的兩端,窺探了三代人的情感。

這樣的題材和敘事模式,與《海街日記》與《花椒之味》有異曲同工之妙。

可與《海街日記》的溫暖、《花椒之味》的淡然相比,《孤味》則多了些許生活中的苦澀和悲涼。

或許,這也是為什麼,影片要以「孤味」二字來命名。

「孤味」是一句臺灣俚語,本指餐廳只賣一道料理,並把這道料理做到最好,之後演變成為一種生活哲學:若能專心致志,把一個味道做好,即使孤獨也無所謂。

在這部影片中,「孤味」兩個字,說盡了林秀英一生的五味陳雜。

在事業上,她終其一生,把蝦卷從路邊小攤做到知名餐廳;在家庭中,她失去了丈夫,卻獨自用母親的身份,將女兒們撫養成人。

林秀英對陳伯昌有諸多怨言,他不掙錢、沾花撚草,還棄一家人而去;讓人最不能接受的是,陳伯昌還「偷」了林家的印章貸款,置林秀英於不仁不義的境地。

可這麼多年過去了,林秀英始終對陳伯昌念念不忘,她留著陳伯昌的衣物、相片和情書,就連她沒有簽字的離婚協議書,也保存了幾十年。

這樣的女人,在外人看來,癡情又愚昧,可她自己卻固守著這份「孤獨的滋味」,自我感動、死磕到老,讓人哀其不幸又怒其不爭。

正是林秀英死守著這份「孤味」,致使除了被送走的三女兒,她的大女兒、二女兒和四女兒,都不同程度地被迫品嘗著人生的「孤味」。

大女兒阿青是國際舞者,喜歡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生活,有個對她絕對癡心的老公、甘願為她負責的情人,她依舊不肯收心,哪怕身患癌癥,也要繼續追尋奇妙的愛情。

因為母親的「愛而不得」,致使她強行把自己定義為愛情的受害者,她的「孤味」在於對愛情的不信任

二女兒阿瑜從小成績優異,長大後成了有名的整形醫生。她家庭和美,可她卻對老公心懷防備、對女兒要求嚴格,還一心一意要送女兒去美國留學。

好在老公紳士大度有魅力,女兒乖巧聽話明事理,但即便如此,阿瑜的心裡還是存在著天然的憂鬱和暴躁。

因此,阿瑜的「孤味」在於對他人的控制欲,這和母親自小對她的控制不無干係。可生活原本就是不可控的,這也是為什麼,阿瑜的憂鬱和暴躁總是會伴她左右。

三女兒阿眉早年間被送給別人撫養,如今在新加坡生活,但林秀英的心裡,始終為阿眉留有一席之地,給女兒們分金子的時候,仍會想著阿眉。

阿眉也拎得清,懷著孕仍舊出席了陳伯昌的葬禮,但說起話來,依舊是親密中帶著疏離,連稱呼其林秀英和陳伯昌時,也是客氣地叫著叔叔阿姨。

三女兒和陳伯昌的情人蔡阿姨,有些相似之處,品味過生活的孤苦,但對周遭的人事,回報的卻是得體的客氣。

小女兒佳佳從小到大都和母親生活在一起,長大後放棄了讀大學的機會,繼承了母親的蝦卷餐廳。她與母親的相處模式,有種相愛相殺的感覺。

她愛母親,卻也「嫌棄」母親,甚至公然站在了父親的情人蔡阿姨那邊,還指責母親為什麼不能成全父親和蔡阿姨

佳佳的「孤味」在於涉世未深的「純真」,她沒有經歷過「賓館捉姦」、不知道三姐被迫送給別人,連父親做過員警、「偷」過印章都不知道。

她只記得小時候、長大後,以及父親離世前給她買的「明星軟糖」。

佳佳這個角色和二姐的女兒小澄有些像,只是面對問題,佳佳最先想到的責怪和逃避,而小澄想到的,則是理解和解決

所以說,一個男人的離去,給一堆女人留下了充滿酸甜苦辣的「孤味」。好在,影片在最終給出了一個化解「孤味」的辦法,那就是放下與和解。

當林秀英知道,陳伯昌到死還在為她扛著偷印章的罪名,就連對蔡美林也沒有提起過的時候,她終於明白,自己和陳伯昌的愛存在過,但也會離開,自己能做的只有放手

因此,在陳伯昌葬禮的當天,她簽下了遲到多年的離婚協議書,讓出了陳太太之位,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林小姐。

無名無分的蔡美林,終於在陳伯昌的葬禮上,成了名正言順的陳太太。

當鏡頭在葬禮和計程車上來回切換時,當蔡美林和林秀英的身份發生置換時,《孤味》的音樂很合事宜地響起。

人活一世,未能事事如願,如果愛而不得,除了死磕,放下執念,或許就能與一切和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