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12歲男娃留遺書跳樓,「別把我遺體抬回家」!網淚奔:都是父母逼的,請給孩子適當的尊重

對於孩子而言, 這個世界充滿了美好與歡樂, 他們總是在無憂無慮中成長, 他們的幸福常常被成年人所羨慕。
但是, 在我們身邊卻不枉有本應該處於花季的孩子, 卻早早就背負起了莫大的壓力。


似乎開心快樂與他們無關, 傷心難過早已充斥著生活。 就在幾天以前, 我看到網上發佈了這樣一則新聞:
一個年僅12歲大的少年在給家人留了一封「遺書」以後, 便選擇用跳樓的方式早早結束自己的生命。
而在「遺書」中, 男孩寫道:「處理好我的遺體, 請別送我回家」。 原本花一樣的年紀, 本應該擁有著美好的未來, 為何如今卻選擇用如此極端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呢?
而直到最後, 就連遺體也不願意被送回家, 這又將是對家庭懷揣著多大的痛與恨啊!
經過瞭解得知, 原來是孩子的父母對男孩的學習成績有很高的要求, 總是十分嚴厲。 甚至不惜孩子的課餘時間,
以至於孩子內心感到十分的壓抑。

在長此以往的內心矛盾中, 最後被父母逼上了死亡的道路。 其實在我們的身邊, 類似的案件屢屢發生, 那麼究竟是什麼讓孩子選擇用如此殘酷的手段來逃避壓力呢?
很多人不禁感慨道: 相比原先的苦日子, 現在的孩子簡直太幸福了,
可是為何心態會如此脆弱不堪一擊呢?
或許讓孩子感受到絕望, 選擇自殺的原因並非只是單方面的, 還有來自外界、家長等多方面綜合的結果。
社會競爭的激烈, 階級固化給孩子帶來了深深的焦慮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變得優秀, 創造更多的價值。 因此, 攀比成為了日常生活中的常態, 比較誰家的孩子學習成績好, 比較誰家孩子會的特長多。

而 這些比較則加劇了孩子之間的競爭, 讓孩子生活中充滿了無盡的壓力。
在我們的周圍, 經常會看到這樣的一幕, 孩子好不容易過個週末, 卻在一直處於趕場狀態中, 一個補習班接著一個補習班。 在如此高密度的壓力之下, 孩子又怎麼能快樂起來呢?
家長的情緒化態度會對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深深的影響
有些家長對於孩子的教育, 堅定地認為「嚴師出高徒」。 嚴厲才是讓孩子進步成長的有效做法, 因此總是對孩子給予很高的要求。

學習要好, 人緣要好, 事實都不能出錯。 而 在棍棒底下出孝子的這種思想影響下, 打罵、體罰便成為了常態。
即便是在最熟悉的家裡, 也無法感受到一絲輕鬆地感覺, 在長期的嚴厲與否定中, 開始對生活失去希望。
或許在這個吃穿不愁的時代, 孩子的抗壓能力被漸漸弱化。 對於生命的意義缺少真正的領悟與理解, 因此才會做出各種極端的行為。

對於所有家長而言,想要讓孩子有所作為,出人頭地的思想是完全可以被理解的。但是 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態度,不要將美好的期盼變成一把束縛住孩子快樂的枷鎖。
說到底,身為父母的我們,對孩子的最大願望無非就是健康快樂的成長,然後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夢想,成為那個自己理想中的樣子。
所以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 適當的壓力有助於他們成長,但是一定要注意適度原則,並且要學會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這才是一個父母應盡的職責。

因此才會做出各種極端的行為。

對於所有家長而言,想要讓孩子有所作為,出人頭地的思想是完全可以被理解的。但是 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態度,不要將美好的期盼變成一把束縛住孩子快樂的枷鎖。
說到底,身為父母的我們,對孩子的最大願望無非就是健康快樂的成長,然後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夢想,成為那個自己理想中的樣子。
所以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 適當的壓力有助於他們成長,但是一定要注意適度原則,並且要學會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這才是一個父母應盡的職責。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