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蔣介石的晚年生活——唱聖歌、喝可樂、看電影

半個多世紀來, 蔣介石居住的臺北士林官邸, 是臺灣全島最神秘的地方之一, 連官邸上方的天空都是禁區, 儘管鄰近松山機場, 但任何飛機的航線必須避開這裡。 直到2011年, 士林官邸才猶抱琵琶半遮面地敞開主體建築大門, 2012年開放了二樓起居室和臥室。 士林官邸的對外開放, 也揭開了蔣介石晚年生活的神秘面紗。

1949年, 被迫下野的蔣介石撤退到臺灣, 住在臺北北郊草山上的臺灣糖業公司招待所。 深山乘涼並非蔣中正之志, 不久, 他踢開李宗仁這個絆腳石, 宣佈複職, 陳誠在士林區為他新建了「總統官邸」。 1950年5月, 蔣介石搬進士林官邸, 他把草山改名為陽明山, 寓意紀念王陽明, 據說也是為了一掃「落草為寇」的晦氣。

士林官邸所在地原為日據時代的園藝試驗所, 臺灣光復後被國民政府接收。 蔣介石認為十年樹木, 百年樹人, 最不喜歡砍樹, 所以官邸周邊保持著熱帶植物園的風貌,

如今是臺北歷史最悠久的生態公園。 花園中有百余株梅花, 梅花是蔣介石的最愛。 宋美齡喜歡玫瑰, 請人開闢了玫瑰園, 從各國引進名貴品種。 蔣介石常剪下幾枝梅花送到夫人房中, 宋美齡也愛在他案頭插上玫瑰, 老夫老妻的浪漫, 為侍從津津樂道。

士林官邸是一座二層西式別墅, 占地1300平方米。 當時有一個憲兵營在福山負責外衛, 還有一個裝甲兵排駐紮山麓, 主要任務是防范大陸的米格戰鬥機襲擊。 蔣介石的副官翁元, 將士林官邸的安防形容為「古代的皇宮」一般滴水不漏。

每次出行, 特別警衛隊外勤組事先偵察部署沿途情況, 和沿線軍警配合, 形成一個綿密的警衛網。 貼身跟隨蔣介石的便衣組,

每人配一支卡賓槍、兩把白郎寧手槍, 這三把槍藏在筆挺的中山裝裡, 總是鼓出一大塊, 略顯滑稽。 另有重武器裝在一隻長葫蘆狀的黑箱子裡放在車上, 以防緊急情況。

蔣介石和宋美齡居住在士林官邸的時候, 花園及周邊山坡禁止市民進入。

在官邸東面的山坡上, 蔣介石命人建了一座慈雲亭, 紀念母親王太夫人, 當時並沒注意到山坡上還有座墳墓。 有一天, 蔣介石正在慈雲亭登高思親, 剛巧碰到一個人躲過侍衛「混進」官邸掃墓。 他去問了情況, 知道這裡埋的是人家的母親。 他交待侍衛, 以後每年清明節一定要放這家人進來祭母。 現在, 慈雲亭已成臺北一景, 站在這裡可以遠眺風景優美的北投和天母。

蔣介石去世後, 宋美齡赴紐約長島隱居, 官邸的警衛人員像往常一樣駐守, 就像主人從未離開。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 神秘的士林官邸被視為專制的象徵, 民進黨人士扛著標語到官邸門前示威, 要求讓公眾享有這個巨大的花園。 在紐約, 宋美齡每天閱讀臺灣的報紙,

有一天看到報上有人說要把她從士林官邸趕出去, 她輕輕一笑, 並未露出生氣的神色, 但從那以後, 她很少翻閱臺灣報紙。

當時臺灣各地的蔣介石雕像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 民主運動衝擊著「蔣公」曾經的權威, 士林官邸不可能再維持大內深宮的狀態。 1996年, 臺北市收回了士林官邸的花園區, 供民眾參觀, 不少新人喜歡在這裡拍攝婚紗照。 當時宋美齡尚健在, 過去的隨從極力爭取, 在花園和別墅之間圍上了鐵柵欄, 為她保留一處私人空間。 不過花園開放之後, 她再也沒有回來。

2003年, 宋美齡在美國逝世, 相關部門立即撤走了士林官邸的駐留部隊, 偌大的官邸僅剩一位忠心耿耿的警衛室主任錢義芳。 蔣家王朝一手遮天的時代早已一去不返, 無奈的錢義芳寫信給美國向孔家求援,曾經在士林官邸充當大管家角色的孔二小姐孔令偉已經去世,大小姐孔令儀也沒有對策。錢義芳孤立無援,只好將官邸整個交給臺北市政府。2011年,士林官邸一樓的原會客區域開放,次年開放了二樓的生活空間。

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士林官邸是臺北最拿得出手的房子,有重要外賓來訪,通常不安排在酒店,而是接到士林官邸會面,晚上就住在二樓蔣介石的書房。韓國總統李承晚,美國國務卿杜勒斯,日本首相、甲級戰犯岸信介,都曾在士林官邸下榻。

尼克森曾以美國副總統和平民身份多次訪臺,大多數時候也住在士林官邸。那時尼克森反對共產黨,支持臺灣政權,蔣介石對他很重視。在官邸宴請他時,由宋美齡最欣賞的廚師蔣茂發掌勺,蔣介石交待飯後甜點不要西式麵包,要蟹殼黃,他怕蔣茂發做不好,要求先做幾個給他嘗,嘗過之後感覺酥脆可口,他才放心。

1967年,淡出政壇五年的尼克森來到臺灣,暗示蔣介石出資幫助他競選,蔣介石並不看好他的前景,沒有給錢,還在日記中嗤之為「可厭之政客」。沒想到1968年尼克森大選獲勝當上了總統。1972年2月,尼克森到上海吃了周恩來招待的大閘蟹。1975年蔣介石病逝時,臺灣民間戲言他是被尼克森氣死的。

國民黨「派系林立」是常受詬病的問題,士林官邸的侍從人員竟也分出了「先生派」和「夫人派」。在家庭內部,蔣介石非常尊崇宋美齡,大事小情都由夫人說了算,有一批侍從認為,只伺侯好夫人一個人就可以,形成了「夫人派」;而蔣介石的貼身侍從形成「先生派」,與「夫人派」分庭抗禮。老一輩侍從流傳一個笑話,說在大陸的時候夫人與蔣介石鬧彆扭,跑去上海官邸住,蔣介石幾次打電話也請不回來,最後沒辦法,低聲下氣地說:「達令(親愛的),你再不回來,傭人們都要造反了!」宋美齡這才回來主持家政。

也難怪侍從要分成兩派,蔣宋兩人的生活作息大相徑庭,一個日出而作,一個晝伏夜出,兩套人馬根本搭不上界。來到士林官邸二樓,可以看到蔣介石和宋美齡各有自己的起居室和臥室,兩起居間則以洗手間相隔,為的就是互不影響休息。蔣介石喜歡早睡早起,每天四點多鐘天還沒亮就起床,自己拿著手電筒輕手輕腳去洗漱,這個時間,夜貓子宋美齡才剛剛睡下不久,蔣介石不想吵醒她。

洗漱完畢,蔣介石到陽臺上做操,唱聖詩。他唱的聖詩是由白話文翻譯成文言文的版本,每當唱到「天父」和「聖哉聖哉」,他會朝東方脫帽行禮,神情頗為莊重。然後回書房打坐冥想四十分鐘。

打坐後開始寫日記,看報,吃早餐,聽工作人員讀報。蔣介石早餐喜歡吃一片木瓜,喝稀飯,搭配湯包或餛飩、細麵條等。有一樣東西經年累月不下桌:醃筍蘸芝麻醬,這是他溪口老家的吃法,雷打不動,士林官邸每年都要醃幾十斤的筍。

所有食物都烹製得十分軟爛,因為蔣介石滿口牙齒都已拔掉換了假牙。他在西安事變時摔傷了脊椎,全身常年酸痛,在骨科醫生建議下將牙齒全部拔掉,酸痛確實有所好轉。脊椎的創傷使他久坐或平躺都不舒服,在他的起居室有一把供半躺的長椅,是宋美齡特別為他設計的,斜靠在這裡看書,可以緩解腰痛。

早餐後大約九點,蔣介石乘車去上班。侍衛會在車上備足溫開水和可樂。他煙酒不沾,茶也很少喝,可樂基本是他唯一嗜好的刺激飲品。每隔一段時間,侍衛就到臺北的美軍福利站為他購買裝在玻璃瓶中的可口可樂。

每天中午十一點的時候,宋美齡才會醒來。如同西方的淑女貴婦,她的早餐是在床上吃的,通常是一杯熱可可,幾片麵包加奶油,由貼身女傭蔡媽放在小隔板上給她端上來。蔡媽是宋美齡結婚時從娘家帶過來的,終身未嫁隨侍左右。在士林官邸,除了蔡媽,就連蔣介石也極少有機會見到宋美齡的廬山真面目,她自己精心化好妝後才會出房門見人。

中午一點多,蔣介石回家,夫婦二人共進午餐。中午蔣介石陪夫人吃西餐,晚上則是中餐的世界。英文秘書錢複有幾次工作後,被邀請留在官邸吃晚飯,嘗了桌上四五樣浙江口味的醃菜和魚,感覺「鹹得要命,很難下嚥」。主管外事工作的葉公超也半開玩笑地說,最怕官邸留飯,沒什麼好吃的。

官邸有幾名轎夫專門負責抬蔣介石和宋美齡上下山,轎夫都是浙江天臺山人,最喜歡吃鹹魚。有一次抬轎子時他們剛剛吃完飯,身上散發出濃重的鹹魚味。侍從以為蔣介石肯定會發脾氣,沒想到他一坐上轎子就心曠神怡地深呼吸起來。

宋美齡臥房門外的走廊裡,有幾座玻璃展示櫃,懸掛著她生前喜歡的幾件旗袍和蕾絲手套等飾品,旗袍花紋素雅,黑白色調居多。侍衛翁元說夫人的巨大衣櫥是全世界最大的旗袍儲藏室,以至士林官邸開放參觀時,許多女遊客表示最想看的是宋美齡的衣櫥。其實她移居美國時帶走了大部分衣物,臺灣民間傳言,她的行李裝了九十七大箱。

有人說宋美齡有「旗袍癖」,她的御用裁縫張瑞香從大陸跟到臺灣,幾乎全年不休,隔兩三天就做一套新旗袍。不過也有侍從辯解道,張瑞香做的旗袍並非供宋美齡一人消耗,其中有不少是宋美齡為國際友人或親友、官員的夫人定制,旗袍是她的社交禮物。

從旗袍的尺寸可以看出,宋美齡身材小巧玲瓏。她一生控制飯量,臥室裡永遠放著磅秤,一旦發現體重增加,馬上通知廚房改做青菜沙拉。士林官邸的「御醫」熊丸說,宋美齡經常得意地炫耀,身上這件旗袍已經穿了三十多年,她從來沒有發過福。

在注重儀錶這方面,蔣介石和宋美齡真應了那句俗話,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蔣介石即使在臥房也不穿拖鞋,從領口到腳下,全身有板有眼。居家散步穿長衫長袍,上班穿中山裝,慶典穿軍裝,絕不混穿。他對官邸工作人員的著裝要求很嚴格,必須穿中山裝,天熱可以穿襯衫,但不能穿短袖,他自己也不穿短袖。幫他洗澡的侍衛,在潮熱的浴室也要穿襯衫長褲,夏天洗澡時才允許挽袖子和解開一個領扣。

晚餐前,蔣介石喜歡邀請夫人一起出去,有時在園中賞花喂魚,有時乘車到郊區兜風。夫人要是懶得動,蔣介石就開各種條件來哄勸:「達令,你要不要去車車?」晚餐前的出行,是這對夫妻一天中唯一的私密時光,他們坐在車上,把和司機之間的玻璃窗關上,沒人聽得見他倆聊天。蔣宋之間相敬如賓是人所共知的,官邸工作人員幾乎沒有人見過他們吵架,他們生氣的方式是取消晚餐前的散步,關閉唯一的悄悄話視窗,進行冷戰。宋美齡曾有意為宋藹齡之子孔令侃謀個部長職位,蔣介石堅決不同意,宋美齡一個月沒跟他去散步。

餐廳在一樓,與小客廳相連,晚飯之後,餐廳和小客廳合併充當電影放映室。宋美齡喜歡看美國故事片,蔣介石愛看戲曲片,不管多中意的片子,情節進展到多關鍵的時刻,只要到了睡覺時間,蔣介石立即起身上樓,記下今天看到第幾分鐘,明天再繼續看,絕不為電影改變作息。而宋美齡看電影廢寢忘食,經常熬通宵。遠在北京,她的二姐宋慶齡住在醇親王府花園,也喜歡一個人通宵看片。整個後半生,宋氏姐妹無緣再見一面,卻保持著相似的生活習慣。

六十年代以後,蔣介石的老部下紛紛謝世,他免不了出席葬禮。士林官邸的工作人員注意到,每次從葬禮上回來,他第一件事就是洗手,洗很長時間,似乎在努力把晦氣洗掉。晚年的蔣介石非常忌諱黑色,官邸上下幾乎找不到一件黑色物品。他的起居室裡有一臺電視機,有一次工作人員按他要求做了個罩子,不小心用了黑色的布,結果引得蔣介石大發雷霆。

晦氣終究還是找上門來。1968年夏天,蔣介石攜宋美齡赴陽明山避暑,在山道上撞車,兩人都沒系安全帶,當場從座位上彈起受到重創,宋美齡一隻腳失去知覺,一年多後才恢復,蔣介石心臟瓣膜受傷,落下心臟衰竭的後遺癥,從此他的身體狀況急轉直下。

1972年,蔣介石突然昏迷,住進陽明山榮民總醫院。一直到1975年去世,他大部分時間在醫院度過。在這期間,為了打退蔣介石已經去世的流言,在宋美齡的導演下,蔣介石在媒體上亮相了四次。第一次是1973年,最小的孫子蔣孝勇在士林官邸的教堂凱歌堂舉辦婚禮後,攜新婦來到醫院,按照奉化老家的禮儀,向蔣介石敬茶。第二次也是在病房,接見國民黨十屆三中全會主席團。第三次是蔣孝武帶著剛滿周歲的孩子去士林官邸做客,蔣家拍了四世同堂的全家福刊登在報紙上。

最後一次是1975年初,美國外交代表馬康衛即將離臺回國,請求晉見蔣介石。當時美國方面已猜測蔣介石油盡燈枯,想要刺探虛實。為了維護與美國的關係,儘管蔣介石離開心電圖監視一分鐘都是危險的,蔣宋夫婦還是決定和馬康衛會面,把戲做足。馬康衛來訪士林官邸的那天下午,醫療小組和侍衛副官隱蔽在觸手可及的角落觀察形勢,隨時準備撲上去搶救。蔣介石在說話時舌頭已經僵硬,表情不自然,全靠宋美齡嫺熟的英語和社交魅力撐住場面。

1974年,蔣介石迫近人生的終點站,而宋美齡堅信並「要求」蔣介石必須好起來,大權不能撒手,並且她無法再忍受長期住在醫院,渴望回歸正常的家庭生活。

1974年11月,宋美齡情緒激動,對著醫生怒吼:「我不管!他如果不搬,我還是要回士林官邸過耶誕節!我搬回去!」蔣介石沒有作聲,他也想回家住。就這樣,他們連同可能用到的一切醫療設備,搬回了士林官邸。二樓的會客室,佈置成了加護中心式病房,急救系統、氧氣、X光機及檢驗室器材,應有盡有。1974年年末,蔣介石和宋美齡在士林官邸一起度過了最後一個耶誕節。

1975年4月5日,清明的深夜,蔣介石在睡夢中停止了心跳。各種搶救方法均宣告無效,宋美齡坐在病榻前沉默不語。蔣介石病重的時候對她說:「你只要坐在我的旁邊,不用講話,我們也等於在講話。」

蔣介石的逝世如晴天霹靂劃過臺灣島的上空,驚破幾百萬老兵及眷村家屬的回鄉夢,「反攻大陸」的承諾,與「老總統」的生命,永遠幻滅,歸於塵土。他的靈柩暫厝於桃園縣的慈湖,等待有朝一日遷葬大陸,至今已「暫厝」三十九年。慈湖的名字是他取的,意在紀念母親。他看中這塊地方,因為這裡依山傍水,湖光平靜,風景酷似奉化溪口。

無奈的錢義芳寫信給美國向孔家求援,曾經在士林官邸充當大管家角色的孔二小姐孔令偉已經去世,大小姐孔令儀也沒有對策。錢義芳孤立無援,只好將官邸整個交給臺北市政府。2011年,士林官邸一樓的原會客區域開放,次年開放了二樓的生活空間。

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士林官邸是臺北最拿得出手的房子,有重要外賓來訪,通常不安排在酒店,而是接到士林官邸會面,晚上就住在二樓蔣介石的書房。韓國總統李承晚,美國國務卿杜勒斯,日本首相、甲級戰犯岸信介,都曾在士林官邸下榻。

尼克森曾以美國副總統和平民身份多次訪臺,大多數時候也住在士林官邸。那時尼克森反對共產黨,支持臺灣政權,蔣介石對他很重視。在官邸宴請他時,由宋美齡最欣賞的廚師蔣茂發掌勺,蔣介石交待飯後甜點不要西式麵包,要蟹殼黃,他怕蔣茂發做不好,要求先做幾個給他嘗,嘗過之後感覺酥脆可口,他才放心。

1967年,淡出政壇五年的尼克森來到臺灣,暗示蔣介石出資幫助他競選,蔣介石並不看好他的前景,沒有給錢,還在日記中嗤之為「可厭之政客」。沒想到1968年尼克森大選獲勝當上了總統。1972年2月,尼克森到上海吃了周恩來招待的大閘蟹。1975年蔣介石病逝時,臺灣民間戲言他是被尼克森氣死的。

國民黨「派系林立」是常受詬病的問題,士林官邸的侍從人員竟也分出了「先生派」和「夫人派」。在家庭內部,蔣介石非常尊崇宋美齡,大事小情都由夫人說了算,有一批侍從認為,只伺侯好夫人一個人就可以,形成了「夫人派」;而蔣介石的貼身侍從形成「先生派」,與「夫人派」分庭抗禮。老一輩侍從流傳一個笑話,說在大陸的時候夫人與蔣介石鬧彆扭,跑去上海官邸住,蔣介石幾次打電話也請不回來,最後沒辦法,低聲下氣地說:「達令(親愛的),你再不回來,傭人們都要造反了!」宋美齡這才回來主持家政。

也難怪侍從要分成兩派,蔣宋兩人的生活作息大相徑庭,一個日出而作,一個晝伏夜出,兩套人馬根本搭不上界。來到士林官邸二樓,可以看到蔣介石和宋美齡各有自己的起居室和臥室,兩起居間則以洗手間相隔,為的就是互不影響休息。蔣介石喜歡早睡早起,每天四點多鐘天還沒亮就起床,自己拿著手電筒輕手輕腳去洗漱,這個時間,夜貓子宋美齡才剛剛睡下不久,蔣介石不想吵醒她。

洗漱完畢,蔣介石到陽臺上做操,唱聖詩。他唱的聖詩是由白話文翻譯成文言文的版本,每當唱到「天父」和「聖哉聖哉」,他會朝東方脫帽行禮,神情頗為莊重。然後回書房打坐冥想四十分鐘。

打坐後開始寫日記,看報,吃早餐,聽工作人員讀報。蔣介石早餐喜歡吃一片木瓜,喝稀飯,搭配湯包或餛飩、細麵條等。有一樣東西經年累月不下桌:醃筍蘸芝麻醬,這是他溪口老家的吃法,雷打不動,士林官邸每年都要醃幾十斤的筍。

所有食物都烹製得十分軟爛,因為蔣介石滿口牙齒都已拔掉換了假牙。他在西安事變時摔傷了脊椎,全身常年酸痛,在骨科醫生建議下將牙齒全部拔掉,酸痛確實有所好轉。脊椎的創傷使他久坐或平躺都不舒服,在他的起居室有一把供半躺的長椅,是宋美齡特別為他設計的,斜靠在這裡看書,可以緩解腰痛。

早餐後大約九點,蔣介石乘車去上班。侍衛會在車上備足溫開水和可樂。他煙酒不沾,茶也很少喝,可樂基本是他唯一嗜好的刺激飲品。每隔一段時間,侍衛就到臺北的美軍福利站為他購買裝在玻璃瓶中的可口可樂。

每天中午十一點的時候,宋美齡才會醒來。如同西方的淑女貴婦,她的早餐是在床上吃的,通常是一杯熱可可,幾片麵包加奶油,由貼身女傭蔡媽放在小隔板上給她端上來。蔡媽是宋美齡結婚時從娘家帶過來的,終身未嫁隨侍左右。在士林官邸,除了蔡媽,就連蔣介石也極少有機會見到宋美齡的廬山真面目,她自己精心化好妝後才會出房門見人。

中午一點多,蔣介石回家,夫婦二人共進午餐。中午蔣介石陪夫人吃西餐,晚上則是中餐的世界。英文秘書錢複有幾次工作後,被邀請留在官邸吃晚飯,嘗了桌上四五樣浙江口味的醃菜和魚,感覺「鹹得要命,很難下嚥」。主管外事工作的葉公超也半開玩笑地說,最怕官邸留飯,沒什麼好吃的。

官邸有幾名轎夫專門負責抬蔣介石和宋美齡上下山,轎夫都是浙江天臺山人,最喜歡吃鹹魚。有一次抬轎子時他們剛剛吃完飯,身上散發出濃重的鹹魚味。侍從以為蔣介石肯定會發脾氣,沒想到他一坐上轎子就心曠神怡地深呼吸起來。

宋美齡臥房門外的走廊裡,有幾座玻璃展示櫃,懸掛著她生前喜歡的幾件旗袍和蕾絲手套等飾品,旗袍花紋素雅,黑白色調居多。侍衛翁元說夫人的巨大衣櫥是全世界最大的旗袍儲藏室,以至士林官邸開放參觀時,許多女遊客表示最想看的是宋美齡的衣櫥。其實她移居美國時帶走了大部分衣物,臺灣民間傳言,她的行李裝了九十七大箱。

有人說宋美齡有「旗袍癖」,她的御用裁縫張瑞香從大陸跟到臺灣,幾乎全年不休,隔兩三天就做一套新旗袍。不過也有侍從辯解道,張瑞香做的旗袍並非供宋美齡一人消耗,其中有不少是宋美齡為國際友人或親友、官員的夫人定制,旗袍是她的社交禮物。

從旗袍的尺寸可以看出,宋美齡身材小巧玲瓏。她一生控制飯量,臥室裡永遠放著磅秤,一旦發現體重增加,馬上通知廚房改做青菜沙拉。士林官邸的「御醫」熊丸說,宋美齡經常得意地炫耀,身上這件旗袍已經穿了三十多年,她從來沒有發過福。

在注重儀錶這方面,蔣介石和宋美齡真應了那句俗話,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蔣介石即使在臥房也不穿拖鞋,從領口到腳下,全身有板有眼。居家散步穿長衫長袍,上班穿中山裝,慶典穿軍裝,絕不混穿。他對官邸工作人員的著裝要求很嚴格,必須穿中山裝,天熱可以穿襯衫,但不能穿短袖,他自己也不穿短袖。幫他洗澡的侍衛,在潮熱的浴室也要穿襯衫長褲,夏天洗澡時才允許挽袖子和解開一個領扣。

晚餐前,蔣介石喜歡邀請夫人一起出去,有時在園中賞花喂魚,有時乘車到郊區兜風。夫人要是懶得動,蔣介石就開各種條件來哄勸:「達令,你要不要去車車?」晚餐前的出行,是這對夫妻一天中唯一的私密時光,他們坐在車上,把和司機之間的玻璃窗關上,沒人聽得見他倆聊天。蔣宋之間相敬如賓是人所共知的,官邸工作人員幾乎沒有人見過他們吵架,他們生氣的方式是取消晚餐前的散步,關閉唯一的悄悄話視窗,進行冷戰。宋美齡曾有意為宋藹齡之子孔令侃謀個部長職位,蔣介石堅決不同意,宋美齡一個月沒跟他去散步。

餐廳在一樓,與小客廳相連,晚飯之後,餐廳和小客廳合併充當電影放映室。宋美齡喜歡看美國故事片,蔣介石愛看戲曲片,不管多中意的片子,情節進展到多關鍵的時刻,只要到了睡覺時間,蔣介石立即起身上樓,記下今天看到第幾分鐘,明天再繼續看,絕不為電影改變作息。而宋美齡看電影廢寢忘食,經常熬通宵。遠在北京,她的二姐宋慶齡住在醇親王府花園,也喜歡一個人通宵看片。整個後半生,宋氏姐妹無緣再見一面,卻保持著相似的生活習慣。

六十年代以後,蔣介石的老部下紛紛謝世,他免不了出席葬禮。士林官邸的工作人員注意到,每次從葬禮上回來,他第一件事就是洗手,洗很長時間,似乎在努力把晦氣洗掉。晚年的蔣介石非常忌諱黑色,官邸上下幾乎找不到一件黑色物品。他的起居室裡有一臺電視機,有一次工作人員按他要求做了個罩子,不小心用了黑色的布,結果引得蔣介石大發雷霆。

晦氣終究還是找上門來。1968年夏天,蔣介石攜宋美齡赴陽明山避暑,在山道上撞車,兩人都沒系安全帶,當場從座位上彈起受到重創,宋美齡一隻腳失去知覺,一年多後才恢復,蔣介石心臟瓣膜受傷,落下心臟衰竭的後遺癥,從此他的身體狀況急轉直下。

1972年,蔣介石突然昏迷,住進陽明山榮民總醫院。一直到1975年去世,他大部分時間在醫院度過。在這期間,為了打退蔣介石已經去世的流言,在宋美齡的導演下,蔣介石在媒體上亮相了四次。第一次是1973年,最小的孫子蔣孝勇在士林官邸的教堂凱歌堂舉辦婚禮後,攜新婦來到醫院,按照奉化老家的禮儀,向蔣介石敬茶。第二次也是在病房,接見國民黨十屆三中全會主席團。第三次是蔣孝武帶著剛滿周歲的孩子去士林官邸做客,蔣家拍了四世同堂的全家福刊登在報紙上。

最後一次是1975年初,美國外交代表馬康衛即將離臺回國,請求晉見蔣介石。當時美國方面已猜測蔣介石油盡燈枯,想要刺探虛實。為了維護與美國的關係,儘管蔣介石離開心電圖監視一分鐘都是危險的,蔣宋夫婦還是決定和馬康衛會面,把戲做足。馬康衛來訪士林官邸的那天下午,醫療小組和侍衛副官隱蔽在觸手可及的角落觀察形勢,隨時準備撲上去搶救。蔣介石在說話時舌頭已經僵硬,表情不自然,全靠宋美齡嫺熟的英語和社交魅力撐住場面。

1974年,蔣介石迫近人生的終點站,而宋美齡堅信並「要求」蔣介石必須好起來,大權不能撒手,並且她無法再忍受長期住在醫院,渴望回歸正常的家庭生活。

1974年11月,宋美齡情緒激動,對著醫生怒吼:「我不管!他如果不搬,我還是要回士林官邸過耶誕節!我搬回去!」蔣介石沒有作聲,他也想回家住。就這樣,他們連同可能用到的一切醫療設備,搬回了士林官邸。二樓的會客室,佈置成了加護中心式病房,急救系統、氧氣、X光機及檢驗室器材,應有盡有。1974年年末,蔣介石和宋美齡在士林官邸一起度過了最後一個耶誕節。

1975年4月5日,清明的深夜,蔣介石在睡夢中停止了心跳。各種搶救方法均宣告無效,宋美齡坐在病榻前沉默不語。蔣介石病重的時候對她說:「你只要坐在我的旁邊,不用講話,我們也等於在講話。」

蔣介石的逝世如晴天霹靂劃過臺灣島的上空,驚破幾百萬老兵及眷村家屬的回鄉夢,「反攻大陸」的承諾,與「老總統」的生命,永遠幻滅,歸於塵土。他的靈柩暫厝於桃園縣的慈湖,等待有朝一日遷葬大陸,至今已「暫厝」三十九年。慈湖的名字是他取的,意在紀念母親。他看中這塊地方,因為這裡依山傍水,湖光平靜,風景酷似奉化溪口。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