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拉筋」拉的到底是什麼?不同人群各有「最佳拉伸法」

拉筋對人體有多重要?國家體育總局公佈的最新版《全民健身指南》, 已經將「拉筋」列為一項獨立運動, 其重要性不亞於有氧運動和力量訓練。

我們常說「運動前後要拉筋」「坐久了後背有根筋酸痛」……這裡的「筋」到底指什麼?

「拉筋」拉的到底是什麼?

拉筋中的「筋」, 指的是筋膜, 是一種由黏性膠原蛋白組成的結締組織。

筋膜就像一張交織在身體結構間的組織網, 包裹著肌肉、神經、肌腱和韌帶, 並賦予它們形狀, 將它們有機結合在一起。

健康的筋膜猶如一根根彈簧, 比如足底筋膜, 它位於人的腳底, 從腳跟骨延伸到腳趾。 這條厚筋膜支撐著內側足弓, 使腳底呈現出一個拱形。

走路時腳跟抬起, 足底筋膜被拉伸, 這種拉伸會存儲能量, 而釋放出的能量會給步伐帶來彈性, 讓走路更省力、更有效率。

筋膜受傷, 各種疼痛接踵而至

無論是中國傳統的健身保健操易筋經、五禽戲、八段錦、太極拳, 還是現代的體操、健身操、瑜伽, 都很重視「拉筋」這一練習。

中醫把人的皮、肉、筋、骨、脈稱為「五體」, 其中筋尤為重要。 古語有雲「筋長一寸, 壽延十年」, 《易筋經》中記載了關於筋與健康的論述:「筋弱則懈, 筋壯則強, 筋和則康。 」

從運動醫學角度看, 筋膜是有效運動的關鍵, 如果它出現損傷, 身體就會感覺到各種不適。 很多非病理性疼痛都可歸因於筋膜損傷。

當體內筋膜, 尤其是肌肉附近的筋膜, 受到過度牽拉產生小的撕裂後, 就會激發無菌性炎癥, 甚至誘發多部位的疼痛, 醫學上稱其為「筋膜炎」。

比如, 頸肩部疼痛是久坐人士的常見癥狀, 主要由於頭頸部過度前伸導致。 這種情況下, 上背部筋膜被過度牽扯, 頸部後方、上背部、中背部肌肉容易出現勞損。

和肌肉一樣, 筋膜也能收縮和放鬆。 熱身時放鬆筋膜, 可減少肌肉、筋膜的粘滯性;運動後進行牽拉,

能緩解筋膜的緊張, 消除肌肉疲勞。

肌筋膜佈滿了敏感的神經感受器末梢, 一旦損傷, 可以非常敏感地傳遞疼痛信號到大腦。 當局部肌筋膜過緊、外傷或缺乏運動時, 就會產生疼痛。

比如, 久坐會使肌肉處於靜力維持狀態, 筋膜則處於收縮狀態, 久而久之便會引發肌肉疼痛。

只有通過牽拉, 才能使肌肉、筋膜在運動時保持基本一致的軌跡、幅度。 運動、瑜伽和推拿按摩之所以能緩解一些疼痛, 就是由於這些專案能打開肌筋膜。

給不同人群的拉筋練習

筋膜是有生命的組織, 會對刺激產生反應, 並在受到壓力時做出調整。 有針對性、規律的訓練, 可以緩慢而持續地改善筋膜狀況。

筋膜訓練目標, 不僅是提高運動效率, 更是利於動作靈活。

在訓練前需要提醒的是:

筋膜訓練與肌肉訓練不同,不要過度拉伸筋膜,最好根據自身筋膜柔韌程度個性化訓練,並持續而有規律地練習;

練習期間要集中精力,注意觀察自己的動作是否輕盈、流暢。

下面有針對性地提供幾種筋膜鍛煉方式,每種練習建議每組做3~5次,每次5~10組。

久坐族

肩部拉伸:一隻手扒在牆邊,身體微微前傾,直到有拉伸感。

重複練習時可改變手的位置,或改變身體與支撐物的角度,感受哪種姿勢肩部拉伸最明顯。

前臂放鬆:準備一個裝滿水的小水瓶或小型泡沫軸,將其放於桌上,前臂放在水瓶上前後滾動。練習過程中可讓前臂小幅度轉動。

女 性

有些女性大腿肌肉鬆軟,皮膚還有橘子皮樣紋路,其問題在於沿大腿外側延伸到膝蓋下方的淺層筋膜缺乏彈性,再加上遺傳因素,這層筋膜就會堆積脂肪和水,形成脂肪團。

這種情況可通過以下兩個動作改善:

滾壓大腿:

身體朝右側躺下,右臂支撐身體,右腿伸直,泡沫軸放於大腿根部,左腿越過右腿置於前方,左手放在上半身前方支撐身體;

慢慢從大腿根部開始,沿大腿外側向下朝膝蓋方向滾動泡沫軸;

滾壓時,若某處有特別強烈的壓痛感,可在壓痛點慢慢前後再滾壓半分鐘到一分鐘。練習時注意仰頭,使頸部與脊柱呈一條直線。

腹部核心力量練習:坐在地板或墊子上,身體向後仰成半躺姿勢,背部拱成弧形,雙手帶動上半身先向右傾,再向左傾。

男 性

男性多由於訓練方式單一,肩部和腿部肌肉較短,建議常拉伸訓練部位,以提高身體柔韌性。

投擲練習:模仿扔球動作而不扔,身體後仰,手臂後拉讓身體積蓄能量,利用肩部發力,使得肩部繃緊釋放初始張力做出投擲動作。

拉伸大腿內側:向側邊伸出一條腿呈弓箭步,並做上下浮動的彈振動作;再將另一條腿改為腳跟與地板接觸,同時腳背外轉,然後彎曲做彈振動作。

年長者

為避免隨年紀增長出現的筋膜粘連,可選擇全身性的練習。

揮動練習:雙手握住3斤小啞鈴或裝滿水的水瓶,舉到頭部後側,利用腹部及上半身力量帶動手臂做向前拋東西的姿勢,再從兩腿中間向後伸,然後往回重新舉過頭頂重複訓練。

搖擺練習:

雙腿分開,比臀部寬些,腳尖微微向外,身體稍微下沉;

雙手握住啞鈴放於身前,先畫圓1分鐘熱身,之後單手做對角線方向的搖擺動作:向右側擺動時,左手鬆開啞鈴,右手持啞鈴向右上方擺動;

單側擺動3~5次再換手搖擺。注意身體朝哪側擺動就彎曲哪一側膝蓋,並伸直另一側腿。

閒暇時,大家還可利用泡沫滾軸尋找肌肉痛點,進行適度按壓,按壓時儘量避免直接對著關節和脊柱。如果沒有泡沫軸,也可用網球代替。

更是利於動作靈活。

在訓練前需要提醒的是:

筋膜訓練與肌肉訓練不同,不要過度拉伸筋膜,最好根據自身筋膜柔韌程度個性化訓練,並持續而有規律地練習;

練習期間要集中精力,注意觀察自己的動作是否輕盈、流暢。

下面有針對性地提供幾種筋膜鍛煉方式,每種練習建議每組做3~5次,每次5~10組。

久坐族

肩部拉伸:一隻手扒在牆邊,身體微微前傾,直到有拉伸感。

重複練習時可改變手的位置,或改變身體與支撐物的角度,感受哪種姿勢肩部拉伸最明顯。

前臂放鬆:準備一個裝滿水的小水瓶或小型泡沫軸,將其放於桌上,前臂放在水瓶上前後滾動。練習過程中可讓前臂小幅度轉動。

女 性

有些女性大腿肌肉鬆軟,皮膚還有橘子皮樣紋路,其問題在於沿大腿外側延伸到膝蓋下方的淺層筋膜缺乏彈性,再加上遺傳因素,這層筋膜就會堆積脂肪和水,形成脂肪團。

這種情況可通過以下兩個動作改善:

滾壓大腿:

身體朝右側躺下,右臂支撐身體,右腿伸直,泡沫軸放於大腿根部,左腿越過右腿置於前方,左手放在上半身前方支撐身體;

慢慢從大腿根部開始,沿大腿外側向下朝膝蓋方向滾動泡沫軸;

滾壓時,若某處有特別強烈的壓痛感,可在壓痛點慢慢前後再滾壓半分鐘到一分鐘。練習時注意仰頭,使頸部與脊柱呈一條直線。

腹部核心力量練習:坐在地板或墊子上,身體向後仰成半躺姿勢,背部拱成弧形,雙手帶動上半身先向右傾,再向左傾。

男 性

男性多由於訓練方式單一,肩部和腿部肌肉較短,建議常拉伸訓練部位,以提高身體柔韌性。

投擲練習:模仿扔球動作而不扔,身體後仰,手臂後拉讓身體積蓄能量,利用肩部發力,使得肩部繃緊釋放初始張力做出投擲動作。

拉伸大腿內側:向側邊伸出一條腿呈弓箭步,並做上下浮動的彈振動作;再將另一條腿改為腳跟與地板接觸,同時腳背外轉,然後彎曲做彈振動作。

年長者

為避免隨年紀增長出現的筋膜粘連,可選擇全身性的練習。

揮動練習:雙手握住3斤小啞鈴或裝滿水的水瓶,舉到頭部後側,利用腹部及上半身力量帶動手臂做向前拋東西的姿勢,再從兩腿中間向後伸,然後往回重新舉過頭頂重複訓練。

搖擺練習:

雙腿分開,比臀部寬些,腳尖微微向外,身體稍微下沉;

雙手握住啞鈴放於身前,先畫圓1分鐘熱身,之後單手做對角線方向的搖擺動作:向右側擺動時,左手鬆開啞鈴,右手持啞鈴向右上方擺動;

單側擺動3~5次再換手搖擺。注意身體朝哪側擺動就彎曲哪一側膝蓋,並伸直另一側腿。

閒暇時,大家還可利用泡沫滾軸尋找肌肉痛點,進行適度按壓,按壓時儘量避免直接對著關節和脊柱。如果沒有泡沫軸,也可用網球代替。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