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聰明,是一種天賦;「笨」,是一種智慧】「中庸的智慧」:「4個細節」讓孩子越來越有出息,「無爲而爲」做個智慧的「笨媽媽」

父母對孩子的成長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存在, 尤其是媽媽。

畢竟現在教育孩子的重擔主要還是在寶媽的身上, 在日常生活中, 小朋友們跟寶媽相處的時間也更長。

孩子的性格構架主要是在6歲之前的完成的。

而這段時間, 大部分的孩子都是在爸媽身邊長大, 所以孩子優秀與否和爸媽的性格有著很大的關係。

兒子的同學阿輝, 是一個特別招人喜歡的小男孩。

但是瞭解阿輝的人, 都會為阿輝心疼——他的爸爸已經離去了, 媽媽也改嫁了。

阿輝是由年邁的阿公阿嬤照顧大的, 生活很拮據。

可是呢, 阿輝卻一點都不受影響,

成績優異、禮貌活潑, 招人喜歡。

而他的同桌鑫仔卻恰恰相反, 鑫仔全家都是知識份子, 媽媽是大學教授, 爸爸是個留學生, 目前在一個知名雜志做總編輯。

可是鑫仔卻根本不像爸媽——不但成績不好, 性格也比較叛逆。

上一次家長會結束後, 我和鑫仔媽媽以及其他幾個家長, 一起聊起孩子的教育。

鑫仔媽媽的感慨, 讓我印象深刻:

母親的角色在孩子成長中太重要了, 不要一味的要求孩子優秀, 能夠平衡好「愛」和管教, 才能做好孩子的教育。

1. 不要把自己的情緒帶到家裡

為了給孩子一個更好的家庭環境, 很多媽媽不得不成為職場媽媽。

每次上完班之後, 回到家, 工作上不免有些不愉快, 這些都是很正常的。

但是, 媽咪與孩子交流時不要帶上不良情緒, 或許上班很累, 心情還不好, 但朝孩子發洩只會徒加煩惱。

孩子也會自責傷心, 妨礙心理的健康發育。

母親下班後, 進家門前就要調整好心情, 告訴自己我現在是一個母親的角色, 我關愛孩子, 孩子也能溫暖我。

情緒是很容易傳染的, 千萬不要把與孩子無關的壞情緒帶到孩子身上, 因為孩子是無辜的。

2. 讚揚孩子獲得的榮譽

小孩子是很希望聽到媽媽給他的讚揚的, 當在幼稚園獲得了小紅花或是一張獎狀。

他都會興高采烈的跑到父母面前。

這個時候, 媽媽一定不能表現出不屑一顧, 一定要很開心地表揚他。

你覺得無聊, 總覺得自己很辛苦, 不想傾聽他們幼稚的心聲,

於是你錯過了與瞭解孩子內心的機會, 孩子會覺得自己不被重視, 逐漸與父母鑄起隔閡。

其實與孩子相處也需要運用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技巧, 耐心傾聽寶寶的想法, 給予恰當的回應。

母親的忽視只會給孩子挫敗感, 相對於物質的充足更需要精神的豐盈。

3. 學會運用同理心

與孩子相處不耐煩時, 可以換種想法, 回憶下當初自己做孩子時是怎麼看待這個世界的。

寶寶如果遇上不認識的字, 媽咪先不要直接告訴孩子更不能責怪孩子「這麼簡單你都不會!,

可以說媽咪也不會, 我們一起來查字典, 這樣不僅拉近了與寶寶的距離也讓孩子掌握了學習的方法。

遇上孩子成績不理想時, 媽咪要告訴自己冷靜下來, 當下最重要的是與孩子分析錯在何處, 避免下次再犯。

最後, 也要鼓勵孩子:沒關係的, 這次弄明白了, 下次就不會再做錯了。

要說是在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 就深呼吸, 告訴自己, 不能發火, 不能發火。

4. 做一個「無知」的媽媽

當孩子來問媽媽, 一個字怎麼讀的時候。

媽媽可以不要馬上就回答他, 最差的回答是「你怎麼連這個字都不認識」。

最好的方式是, 媽媽說, 哎呀, 這個字我也不認識, 寶寶, 我們一起查字典吧。

經過幾次之後, 媽媽就教會了孩子用字典, 何樂而不為呢?

孩子查完字典之後也會有成就感, 而且也培養了孩子的好學能力。

孩子來問媽媽問題的時候,媽媽絕不要一口氣就回答出來,要鼓勵孩子多動腦筋。

有時候,裝裝「無知」也是一個培養孩子的好方法。

孩子來問媽媽問題的時候,媽媽絕不要一口氣就回答出來,要鼓勵孩子多動腦筋。

有時候,裝裝「無知」也是一個培養孩子的好方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