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陝西八大名小吃,你吃過幾種呢

陝西八大名小吃, 你吃過幾種呢

1

牛羊肉泡饃

羊肉泡饃簡稱羊肉泡、泡饃。 古稱"羊羹", 西北美饌, 尤以陝西西安最享牛羊肉泡饃盛名, 北宋著名詩人蘇軾留有"隴饌有熊臘, 秦烹唯羊羹"的詩句。 它烹製精細, 料重味醇, 肉爛湯濃, 肥而不膩, 營養豐富, 香氣四溢, 誘人食欲, 食後回味無窮。 因它暖胃耐饑, 素為西安和西北地方各族人民所喜愛, 外賓來陝也爭先品嘗, 以飽口福。 牛羊肉泡饃已成為陝西名食的"總代表"。

2

陝西涼皮

陝西涼皮為漢族特色小吃之一, 多使用小麥麵粉製作, 也有米粉或其他澱粉製作的。 一般涼拌食用(但在漢中地區,

熱食更為廣泛), 種類繁多, 製作方法各異, 調拌也各具特色, 口味不同。 主要有:麻醬涼皮、秦鎮米皮、漢中面皮、岐山擀面皮、麵筋涼皮等。 涼皮歷史久遠, 涼皮傳說源于秦始皇時期, 距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

3

肉夾饃

肉夾饃是古漢語"肉夾於饃"的簡稱, 中國陝西省漢族特色食物之一。 陝西地區有使用白吉饃的"臘汁肉夾饃"、寶雞西府的肉臊子夾饃(肉臊子中放食醋)、潼關的潼關肉夾饃(與百吉餅不同, 其饃外觀焦黃, 條紋清晰, 內部呈層狀, 餅體發脹, 皮酥裡嫩, 火功到家, 食用時溫度以燙手為佳, 且老潼關肉夾饃是熱饃夾涼肉, 餅酥肉香, 爽而不膩)。 肉夾饃是陝西著名小吃。

外地人首次聽說肉夾饃, 都認為是病句,

這是與古漢語有關, 肉夾饃, 其實是"肉夾於饃"。 "肉"字放在前面起到強調的作用, 引人垂涎。

4

biangbiang面

Biang biang面是陝西名特小吃, 也稱褲帶面。 這段彎彎曲曲巧妙幽默的“biang”字組合, 概括biang biang面的產地特性, 食者感受、製作工藝要領, 原料、調料、做面人辛勤操作, 秦人性格氣質, 心底寬長, 有棱有角, 大苦大樂的爽快精神, 引出陝西人為之自豪的飲食文化。 biang biang面一根麵條寬度可達二三寸, 長度則在1米上下, 厚度厚時與硬幣差不多, 薄時卻如同蟬翼。 一根麵條足夠一頓飯, 而對大飯量的關中人來說, 一頓吃8兩、1斤也是輕輕鬆松的。

5

葫蘆頭泡饃

葫蘆頭, 陝西西安漢族特色小吃。 源於北宋街市食品中的"煎白腸"。 因豬大腸油脂較厚, 形狀象葫蘆, 因此叫葫蘆頭。 葫蘆頭的基本原料是豬大腸和豬肚。

吃時顧客先把饃掰成碎塊兒, 廚師再把豬腸肚和雞肉、海參、魷魚等排列在碎饃塊兒上, 用煮沸骨頭原湯泡三、四次, 然後加熟豬油和青菜等。 吃時佐以糖蒜、辣醬等, 鮮香滑嫩, 肥而不膩。

6

陝西餄餎

餄餎(讀音hé le), 也叫河漏, 是將豌豆面、蓧面、蕎麥面或其他雜豆麵和軟, 用餄餎床子(一種木制或鐵制的有許多圓眼的工具), 把面通過圓眼壓出來, 形成小圓條。 比一般麵條要粗些, 但比麵條堅、軟, 食用方式和麵條差不多。 餄餎廣泛流傳在山西, 陝西的寶雞、渭南、銅川等關中地區。

7

臊子面

臊子面是陝西省漢族風味小吃, 以薄、筋、光、汪、酸、辣、香等特色, 吃口柔韌滑爽, 臊子面的特點是麵條細長, 厚薄均勻, 臊子鮮香,

麵湯油光紅潤, 味鮮香渾厚而不膩。 臊子面對關中地區的人們生活的影響很大, 無論喜事喪事、逢年過節、老人過壽、還是小孩滿月或是家裡來了親朋都離不開臊子面。 關中地區辦紅白事、老人過壽、孩子滿月等都一般招待兩頓, 所謂早飯和午饗, 而早飯臊子面即為主食。

8

鍋盔

陝西鍋盔又叫鍋魁、鍋盔饃、幹饃, 是陝西省關中地區城鄉居民喜食的漢族傳統風味麵食小吃。 鍋盔源于外婆給外孫賀彌月贈送禮品, 後發展成為風味方便食品。 鍋盔整體呈圓形, 直徑尺許, 厚1寸, 重5斤。 料取麥面精粉, 壓稈和麵, 淺鍋慢火烘烤。 外表斑黃, 切口砂白, 酥活適口, 能久放, 便攜帶。 省外人編成的順口溜"陝西10大怪"中, 有一怪為"烙饃像鍋蓋", 指的就是鍋盔。

關中較為著名的有乾縣鍋盔、武功縣鍋盔、長武縣鍋盔、岐山鍋盔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