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聰明父母,都知道用心培養孩子,這3種家庭的孩子更容易成功

為人父母, 最大的希望就是孩子能有出息。 那麼如何培養孩子有出息呢?

很多家長會說, 讓他好好學習, 考上好高中、好大學, 畢業了找到一份好工作, 這就是成功!

但是很多家長沒有想過, 最好的教育可能並非來自于好高中, 好大學, 而是來自父母的家庭教育。

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第一位老師, 家庭是孩子人生中第一間課堂, 那麼究竟什麼樣的家庭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呢?

從這三類家庭走出來的孩子, 一定很優秀, 這與金錢無關。

01家庭有儀式感, 孩子更自信

孩子開學前, Wendy媽特意請了一天的假, 跟丈夫一起帶著孩子去照全家福。

我們說她太小題大做, 又不是什麼節日、生日。

她笑笑說, 這是我們家的一個小傳統, 每學期開始, 都會用這樣的方式, 去記錄孩子的成長。

選擇專業的影樓, 是想通過正式而隆重的感覺, 讓孩子感受到新學期的到來, 她的成長又有了新突破,

爸爸媽媽要陪著她一起, 迎接下一段新旅程了。

另外, 挑選新書包、新文具, 也是因為這些美好的東西, 讓女兒對開學充滿期待。 不會像其他孩子一樣, 出現假期後遺癥, 或是開學焦慮。

每次做完這些事, 女兒都特別開心, 還會鄭重地說:「謝謝爸爸媽媽, 我又長大了一點兒, 會更加努力的。 」

儀式感, 不僅是一種重視, 更是一種力量。

想起母親節那天, 鄰居家的孩子送了媽媽一張賀卡, 好看的圖案加上手寫的話, 一看就是精心準備過的。

當時鄰居正跟我們聊天, 孩子遞給她時, 放到手裡瞄了一眼就合上, 冷眼對著滿臉期待的孩子說:「什麼時候做的?不會是上課偷偷玩手工吧?你說你做這些有什麼用?作業寫完了嗎?說了多少遍,

學習最重要, 耳朵呢?」

剛剛還笑著的小姑娘, 一下子就垮了臉, 眼淚在眼眶裡直打轉, 低頭轉身跑回了書房。

看著孩子背影, 鄰居還歎著氣說:「這孩子, 還說不得了, 天天不好好學習, 就浪費時間搞些有的沒的。 」

沒有儀式感的家庭, 孩子會覺得不被父母認同,

也缺乏被關注、被保護的感覺。 時間長了, 會低估自我價值, 失去自信。

而生活在一個有儀式感的家庭, 孩子可以看到自己的存在感, 他們會更加重視自己, 也會無懼任何挑戰。

美國亞特蘭大日報社曾做過一項社會調查, 結果顯示, 家庭傳統等儀式, 所帶給孩子的幸福感, 遠遠勝於物質上的滿足甚至是學業事業的成功。

儀式感所釋放出的強而有力的溫暖, 能讓孩子真正感受到家的歸屬感, 收穫滿滿的安全感, 並充滿自信。

這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 也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線。

02有好品質的家庭

托爾斯泰曾經說過:「全部教育, 或者說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 都歸結到榜樣上, 歸結到父母自己的端正和完善上。 如果你的孩子在外惹是生非,

別人指責你孩子時, 就會說:這個孩子真沒家教!」

一個孩子有好的品質, 一定是父母言傳身教的結果;一個孩子長大後有問題, 也一定是父母種下的禍根。

很多家長無形中在教孩子小家子氣, 教孩子怎麼佔便宜, 想方設法把別人踩在腳下, 最後的結果是孩子可能贏了一時, 卻輸了一世, 因為孩子不懂得在這個世界上如何生存下去。

朋友曾跟我說起他小時候的一件事, 那時候他爸爸還是一個在菜場賣雞的小販, 他們家的雞永遠比別的家貴幾塊錢。 小時候朋友不理解, 後來終於找到了答案。

原來菜場其他幾家的商販都給雞吃了含有激素的飼料, 雞長得快, 也賣的快。

朋友問爸爸為什麼咱們不給雞吃激素, 爸爸告訴他,做人要厚道,這種損人利己的行為,一輩子都不能幹。

再說了, 人家又不傻,發現一次後,以後再也不會來找你了。

後來,菜場裡賣雞的小販換了好幾撥,唯獨朋友家的生意最好。

這世上所有的關係,無論始於什麼,最後都會落在人品上。真正能讓人成材的,是他為人處世的人品,而人品的力量來自父母的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父母的言行舉止會深深影響著孩子,孩子也會將其內化成自己的人生準則。

所以,父母給孩子做好的榜樣,和孩子一起不斷成長,才是培養孩子的靈丹妙藥。

03學會放手的父母

看過知乎上一個女生的故事:

我媽是個控制欲很強的人。

從小到大,我穿什麼樣的衣服,看什麼樣的書,上什麼學校,交什麼樣的朋友,都必須聽她的。

因為年紀小,我從來不會反駁,更不知道自己還有反駁的權利。

上大學離家遠,學會了叛逆,媽媽不讓做的事,統統都要和她對著幹,反正她也管不著我。

本以為終於擺脫了媽媽的控制,沒想到畢業後才是噩夢的開始。媽媽要我回家考公務員,就連續電話炮轟我,來我單位搗亂,最後來了個一哭二鬧三上吊。我只好妥協,回了老家,過著我媽給我安排好的生活。

但我過得不快樂,現在的我得了輕度抑鬱,晚上經常會哭著醒來。我討厭每天醒來像機器一樣的工作,更討厭這個無力改變消沉度日的自己。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父母習慣于控制孩子,孩子一生都將體會被扭曲的痛苦。

被父母一味控制的孩子,這些經歷會成為孩子一生都抹不去的傷痛,它會讓孩子失去對幸福的感知,也可能讓孩子一直活在悲觀和不快樂的生活裡,甚至會出現心理問題。

當父母習慣于對孩子的掌控之後,孩子就會收起自己的想法,一切按照父母規劃的人生按部就班走下去。即使抗爭,最後也很可能發現逃脫不了父母的手掌心。

於是他們不反駁,不爭取,無所謂,像一個提線木偶一樣。

這樣的孩子沒有自由,一生沉重,不會快樂。

有句話說:父母把孩子帶來這個世界,是為了讓他們充分感知生命的千奇百味,而不是把他們變成自己任意捏造的玩偶。孩子的生命是父母給的,但人生卻是他們自己的。

世界上所有的愛都是以聚合為目的,只有父母對孩子的愛是以指向分離。

所以,學會對孩子放手,正確掌握教育孩子的尺度,是家長們必修的功課。

Wendy媽有話說:

愛孩子,是作為父母的本能,但尊重孩子,才是一種珍貴的教養。

生活在一個充滿尊重的家庭,孩子能快速的獨立自主,面對各個問題和考驗,都能做出自己的選擇,並找到解決辦法,充滿責任感。

這種擁有獨特的靈魂和態度,不隨波逐流,能把握自己人生的孩子,才是真正贏在了起跑線。

人生從來都不是一場短跑比賽,唯有走得穩、跑得遠才是真正的成功。

一對好父母,永遠要比好學校重要太多,因為好家庭,才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線。

爸爸告訴他,做人要厚道,這種損人利己的行為,一輩子都不能幹。

再說了, 人家又不傻,發現一次後,以後再也不會來找你了。

後來,菜場裡賣雞的小販換了好幾撥,唯獨朋友家的生意最好。

這世上所有的關係,無論始於什麼,最後都會落在人品上。真正能讓人成材的,是他為人處世的人品,而人品的力量來自父母的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父母的言行舉止會深深影響著孩子,孩子也會將其內化成自己的人生準則。

所以,父母給孩子做好的榜樣,和孩子一起不斷成長,才是培養孩子的靈丹妙藥。

03學會放手的父母

看過知乎上一個女生的故事:

我媽是個控制欲很強的人。

從小到大,我穿什麼樣的衣服,看什麼樣的書,上什麼學校,交什麼樣的朋友,都必須聽她的。

因為年紀小,我從來不會反駁,更不知道自己還有反駁的權利。

上大學離家遠,學會了叛逆,媽媽不讓做的事,統統都要和她對著幹,反正她也管不著我。

本以為終於擺脫了媽媽的控制,沒想到畢業後才是噩夢的開始。媽媽要我回家考公務員,就連續電話炮轟我,來我單位搗亂,最後來了個一哭二鬧三上吊。我只好妥協,回了老家,過著我媽給我安排好的生活。

但我過得不快樂,現在的我得了輕度抑鬱,晚上經常會哭著醒來。我討厭每天醒來像機器一樣的工作,更討厭這個無力改變消沉度日的自己。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父母習慣于控制孩子,孩子一生都將體會被扭曲的痛苦。

被父母一味控制的孩子,這些經歷會成為孩子一生都抹不去的傷痛,它會讓孩子失去對幸福的感知,也可能讓孩子一直活在悲觀和不快樂的生活裡,甚至會出現心理問題。

當父母習慣于對孩子的掌控之後,孩子就會收起自己的想法,一切按照父母規劃的人生按部就班走下去。即使抗爭,最後也很可能發現逃脫不了父母的手掌心。

於是他們不反駁,不爭取,無所謂,像一個提線木偶一樣。

這樣的孩子沒有自由,一生沉重,不會快樂。

有句話說:父母把孩子帶來這個世界,是為了讓他們充分感知生命的千奇百味,而不是把他們變成自己任意捏造的玩偶。孩子的生命是父母給的,但人生卻是他們自己的。

世界上所有的愛都是以聚合為目的,只有父母對孩子的愛是以指向分離。

所以,學會對孩子放手,正確掌握教育孩子的尺度,是家長們必修的功課。

Wendy媽有話說:

愛孩子,是作為父母的本能,但尊重孩子,才是一種珍貴的教養。

生活在一個充滿尊重的家庭,孩子能快速的獨立自主,面對各個問題和考驗,都能做出自己的選擇,並找到解決辦法,充滿責任感。

這種擁有獨特的靈魂和態度,不隨波逐流,能把握自己人生的孩子,才是真正贏在了起跑線。

人生從來都不是一場短跑比賽,唯有走得穩、跑得遠才是真正的成功。

一對好父母,永遠要比好學校重要太多,因為好家庭,才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