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他曾救過林彪的命,原本可以晉升大將,為何在授銜前夕要自焚身亡?

「我是土豪劣紳的死對頭, 就是死也要死在紅軍隊伍裡。 」

說出這句話的是一個當時只有20多歲的小夥子, 曾參加過湘南起義、井岡山鬥爭和長征, 還為了救林彪, 負過傷。 也曾兩次接替林彪115師師長的位置, 長達數年。

建國後的很多開國上將, 都曾在抗戰時期受過他的指揮。 比如韓先楚上將、楊勇上將、楊得志上將等等。 在中國近代軍史中, 他可謂是一路披荊斬棘, 搶關奪隘, 累建奇功。

按資歷, 按功績, 他原本是可以晉升大將的。 但建國後的首次授銜, 兩次接替林彪115師師長的他, 卻沒有出現在授銜儀式上。

因為他,

在授銜前夕, 以極端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1935年5月25日, 這一天應該是中國工農紅軍, 在長征路上最驚心動魄的一天。 5月初, 中央紅軍長征渡過金沙江後, 準備沿著西昌大道繼續挺進川西北。

國民黨二路軍前線總指揮薛岳, 集結了約15萬軍隊, 於金沙江沿岸,

伺機阻斷紅軍前進路線。 25日這天, 紅軍剛剛經過驚險的強渡大渡河戰役後, 來到瀘定橋西岸。

對岸的川軍已經將瀘定橋上的所有木板抽出, 擺在紅一軍團面前的, 只剩下一座光禿禿的鐵索橋。 對岸川軍依託強大火力支撐, 不斷對紅軍掃射。

千鈞一髮之際, [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主要領導人, 當即命令劉伯承、聶榮臻率領的紅一軍團, 與王開湘、楊成武率領的紅二師四團, 在短時間內務必要拿下瀘定橋, 給大部隊進入川西北掃清障礙。

不巧的是, 1935年5月, 四川幾乎下了整整一個月的大雨。 黨中央25日下達指令後, 紅軍戰士需要連夜趕到瀘定橋待命。

此時, 一位名叫陳光的紅軍指戰員主動請纓, 他願意帶紅二師四團的戰士,

在一天之內迅速趕到瀘定橋。

陳光不負所托, 帶隊一天飛奔120公里, 於26日清晨, 按時抵達瀘定橋西岸。 保證了紅軍成功飛奪瀘定橋, 打開了紅軍的北上之路。

若不是他帶領戰士疾馳120余公里, 或許紅一軍團傷亡將會更加慘重。

走出草地後, 紅二師先進入甘南境內, 在這裡, 又一道天險擋住了紅軍的去路, 那就是臘子口。

這兩面盡是絕壁懸崖, 兩道山峰間如同一條狹窄的口子, 下面則為一條奔騰的河流, 僅有的一座木橋是出入臘子口的唯一通道。

當時勘察完地形, 陳光和當時的四團政委楊成武率部經過一夜激戰, 終於攻克臘子口, 立下汗馬功勞。

後來在黨校學習, 黨小組對這功績作出評述:「在長征中臘子口攻堅, 陳光對中央紅軍北上,

渡出險境, 貢獻極巨。 」

此外, 陳光在抗日戰爭期間, 也屢立戰功, 還曾一舉殲滅天皇的外甥長田敏江率領的一個混成加強大隊。

作為紅一軍團老人, 陳光深受毛主席的重用。 然而, 這樣一位屢建奇功的陳將軍, 卻在建國後不久自焚身亡, 含冤去世, 享年49歲。

紅軍時期的陳光(左)

陳光, 原名陳世椿, 1905年2月出生于湖南省宜章縣的一個普通農民家庭。 10歲開始讀小學, 14歲因為家庭貧困, 便在家務農。

1926年從事農民運動, 1927年12月入黨。 1928年初, 朱德、陳毅率部在宜章縣城舉行年關暴動, 把「馬日事變」後埋藏的12支步槍獻出來, 組成農民武裝隊。 配合朱德, 將敵人擊潰。

此後任紅軍赤衛隊隊長, 不斷戰鬥在一線。

1930年, 參加了水南、值夏戰鬥。 當時第一縱隊長林彪的指揮所被敵人包圍, 情況十分危急。 時任第一支隊副支隊長的陳光率部打退敵人, 將林彪從險境中救了出來, 自己卻負傷。

1931年初, 陳光升任紅十師三十團團長。 1931年底, 陳光升任紅二師師長, 率部參加過兩萬五千里的長征, 一路披荊斬棘, 搶關奪隘,屢建奇功。

抗日戰爭期間,陳光被任命為一一五師三四三旅旅長。

不管是長征還是抗日戰爭期間,他都身先士卒,打起仗來鬼點子多,能最大程度減少本方傷亡,有效消滅敵人。

陳光出自於紅一軍團,還曾經在紅一軍團代理過軍團長職務,所以陳光資歷非常過硬。紅軍改編成八路軍之後,陳光又擔任一一五師代師長。

參考同級別的一二零師師長賀龍,一二九師師長劉伯承,副師長徐向前,大家就能明白,陳光到底立下多大的功績。

不然的話,他也不可能與當時的賀龍、劉伯承、徐向前等人職務相當。

陳光(右起第3)

其實陳光能力很強,又是紅一軍團的老人,不過陳光性格有些高傲。1945年至1947年,陳光與多位領導人發生間隙。

1949年解放之後,陳光隨軍南下進駐武漢,1949年11月份,陳光擔任廣東軍區副司令員,成為葉劍英直系下屬。

但是在具體工作過程中,陳光觸碰了黨中央的紅線。陳光當時未向主要領導人申請,便私自培養和安排地下黨員,甚至暗中對香港進行滲透。

陳光是高級幹部,但他卻未經任何請示,便建立對香港滲透的隱蔽戰線。

在旁觀者眼裡,或許陳光沒有任何私心,只是想未雨綢繆,建立間諜情報網,更好地幫助黨中央展開對敵工作。

但是,在解放之初那種頗為複雜的環境下,陳光此種舉動,難免會引起其他戰友誤會。

當時組織發現陳光的問題後,葉劍英元帥曾親自出面找他談話,勸他認識和改正錯誤。

但陳光性格倔強,剛烈,加上認為組織對其錯誤有誇大和不實之處,於是產生了嚴重對立情緒。

妻子史瑞楚回憶說,剛開始二人交談甚歡,還握手寒暄,但談到後面氣氛就變了,開始爭吵,甚至拍桌子,不歡而散。

在隨後的廣東軍區黨委會上,大家就根據陳光的錯誤繼續開展批評,結果陳光發脾氣。葉帥說:「陳光,你是黨的高級幹部,又是老同志,總得講點組織原則吧。」

陳光說:「無原則的批評我就是不能接受。」雙方互不讓步。

更何況,早在1945年至1947年,陳光被調任第四野戰軍期間,某些所作所為也引起黨中央不滿。

1947年2月份,黨中央任命洪學智六縱司令,這能說明問題了(洪學智取代陳光原有職務)。

因此,陳光處理一些大事情時,沒有立刻向黨中央彙報,成為他受處分的最大誘因。

1950年4月份,華南局向中南海上報對陳光處理意見。雖然陳光的錯誤並非敵我矛盾,但鑒於陳光的錯誤和抵觸的態度,還是給予了他開除黨籍的處分。

因陳光性格剛烈,又戰功卓著,所以電文強調儘量做到不擴散,採取先撤換警衛,再行就地軟禁的辦法。

陳光、林彪、周昆、聶榮臻(從左至右)

1950年7月,一天早上,原陳光的老部下、時任廣東軍區參謀長的李作鵬,邀請陳光遊玩,還一起搞了野餐。

下午回來的時候,住所周邊戒備森嚴,自己的警衛全部被撤走了。

最後在二樓,宣佈他已被撤銷廣東軍區副司令兼廣州警備司令的職務,旋即將他軟禁起來。

據當時看守陳光的保衛幹事王大述回憶,陳光聽到自己的處理意見後,情緒很激動,常常發脾氣。

還掏出珍藏在貼身衣袋裡的[毛.澤.東]1945年寫給他的信,氣憤地說:「有人陷害我,毛主席瞭解我,信任我,我要見毛主席。」

王大述只能安慰他:「首長,你不要著急,事情會搞清楚的,你可以向毛主席反映情況嘛。」最後,他的情緒才漸漸有所穩定。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戰爭打響。陳光在王大述和其他警衛人員的護送下,被轉送武漢,被軟禁在軍區的二層小樓。

在軟禁期間,也有很多曾經的老部下以各種方式前去看望。昔日的功臣卻如今被軟禁,眾人也是百感交集。

在隨後近4年時間裡,陳光長期在這個二樓閉門思過,沒有離開。毛主席也曾經下過指示:「讓陳光多讀讀古書,不要那麼自高自大,不求進步。」

後來也有很多人勸他認識錯誤,但陳光覺得,他所犯的錯誤與事實有較大出入,處理得極不公正,所以一直拒絕接受組織對他的處理。

1954年6月7日,戰功赫赫的陳光,將家中被褥、桌椅板凳聚集在一起,並放了一把大火。

由於陳光縱火時間是深夜,警衛員並沒有及時發現火情。

等到大家發現屋內火光沖天時,陳光已經吸入大量煙霧,導致肺部受感染,不幸去世,終年49歲,這便是軍史上駭人聽聞的「陳光事件」。

從陳光一生履歷分析,他在某些方面犯下不該犯的錯誤。被點名批評之後,又顯得有些斤斤計較,未能及時改正錯誤,以至於落了個「自焚而亡」的下場。

而陳光去世之後,他的妻兒下落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原來,陳光還未投身革命之前,他在湖南老家已經生下一個兒子,取名為陳永昌。

1945年,經人介紹,陳光認識了第二任妻子史瑞楚。1946年與1948年,史瑞楚共為陳光生下兩個兒子,分別是陳東海,陳曉星。

據後人考證,陳光的大兒子陳永昌一直居住于老家宜章,二兒子和三兒子生活在北京。

陳光的離世,最受影響的還是家庭。妻子史瑞楚還年輕,膝下又有2個幼子。本來美滿的四口之家,瞬間失去了頂樑柱,變成了孤兒寡母,日子過得甚為艱難。

為了不讓孩子受到牽連,史瑞楚將兩個孩子的姓改為跟自己姓史。

後來史瑞楚曾改嫁,但一年後以離婚草草收場。自此,孤兒寡母隱居北京,相依為命,過完了淒苦的一生。

「陳光,我的愛人啊,你戎馬一生,性格剛烈、倔強不服輸。你是堅定的革命者,說你是反革命,打死我也不會相信。我史瑞楚對不起你,但為了孩子我不得不這樣做,原諒我、我的戰友、我的夫君!」

對於父親的悲劇,二人多不願提及。到了上世紀60年代,陳光將軍的大兒子陳永昌在湖南老家因病去世,二兒子陳東海,三兒子陳曉星則是很少露面,無人知其下落 。

早年有媒體傳出,陳光的三兒子陳曉星,在安徽省金寨山區內當了一名普通支教老師。

(陳光一家)

1988年,距陳光蒙冤去世整整34年,經中央批準,撤銷了陳光身上的一些錯誤結論,並恢復了其黨籍和名譽。一生戰功赫赫的陳光,終於得到平反。

陳光其高開低走的政治生涯,很像一句老話「淹死的都是會水的」。陳光太想為黨做好事,又不注意方式方法,所以才導致遭受不應有的誣陷和打擊。

正義也許會遲到,但一定不會缺席。雖然遲到了34年,但這個結果也令很多人欣慰。

陳光將軍的是非功過,自有後人來評說!

搶關奪隘,屢建奇功。

抗日戰爭期間,陳光被任命為一一五師三四三旅旅長。

不管是長征還是抗日戰爭期間,他都身先士卒,打起仗來鬼點子多,能最大程度減少本方傷亡,有效消滅敵人。

陳光出自於紅一軍團,還曾經在紅一軍團代理過軍團長職務,所以陳光資歷非常過硬。紅軍改編成八路軍之後,陳光又擔任一一五師代師長。

參考同級別的一二零師師長賀龍,一二九師師長劉伯承,副師長徐向前,大家就能明白,陳光到底立下多大的功績。

不然的話,他也不可能與當時的賀龍、劉伯承、徐向前等人職務相當。

陳光(右起第3)

其實陳光能力很強,又是紅一軍團的老人,不過陳光性格有些高傲。1945年至1947年,陳光與多位領導人發生間隙。

1949年解放之後,陳光隨軍南下進駐武漢,1949年11月份,陳光擔任廣東軍區副司令員,成為葉劍英直系下屬。

但是在具體工作過程中,陳光觸碰了黨中央的紅線。陳光當時未向主要領導人申請,便私自培養和安排地下黨員,甚至暗中對香港進行滲透。

陳光是高級幹部,但他卻未經任何請示,便建立對香港滲透的隱蔽戰線。

在旁觀者眼裡,或許陳光沒有任何私心,只是想未雨綢繆,建立間諜情報網,更好地幫助黨中央展開對敵工作。

但是,在解放之初那種頗為複雜的環境下,陳光此種舉動,難免會引起其他戰友誤會。

當時組織發現陳光的問題後,葉劍英元帥曾親自出面找他談話,勸他認識和改正錯誤。

但陳光性格倔強,剛烈,加上認為組織對其錯誤有誇大和不實之處,於是產生了嚴重對立情緒。

妻子史瑞楚回憶說,剛開始二人交談甚歡,還握手寒暄,但談到後面氣氛就變了,開始爭吵,甚至拍桌子,不歡而散。

在隨後的廣東軍區黨委會上,大家就根據陳光的錯誤繼續開展批評,結果陳光發脾氣。葉帥說:「陳光,你是黨的高級幹部,又是老同志,總得講點組織原則吧。」

陳光說:「無原則的批評我就是不能接受。」雙方互不讓步。

更何況,早在1945年至1947年,陳光被調任第四野戰軍期間,某些所作所為也引起黨中央不滿。

1947年2月份,黨中央任命洪學智六縱司令,這能說明問題了(洪學智取代陳光原有職務)。

因此,陳光處理一些大事情時,沒有立刻向黨中央彙報,成為他受處分的最大誘因。

1950年4月份,華南局向中南海上報對陳光處理意見。雖然陳光的錯誤並非敵我矛盾,但鑒於陳光的錯誤和抵觸的態度,還是給予了他開除黨籍的處分。

因陳光性格剛烈,又戰功卓著,所以電文強調儘量做到不擴散,採取先撤換警衛,再行就地軟禁的辦法。

陳光、林彪、周昆、聶榮臻(從左至右)

1950年7月,一天早上,原陳光的老部下、時任廣東軍區參謀長的李作鵬,邀請陳光遊玩,還一起搞了野餐。

下午回來的時候,住所周邊戒備森嚴,自己的警衛全部被撤走了。

最後在二樓,宣佈他已被撤銷廣東軍區副司令兼廣州警備司令的職務,旋即將他軟禁起來。

據當時看守陳光的保衛幹事王大述回憶,陳光聽到自己的處理意見後,情緒很激動,常常發脾氣。

還掏出珍藏在貼身衣袋裡的[毛.澤.東]1945年寫給他的信,氣憤地說:「有人陷害我,毛主席瞭解我,信任我,我要見毛主席。」

王大述只能安慰他:「首長,你不要著急,事情會搞清楚的,你可以向毛主席反映情況嘛。」最後,他的情緒才漸漸有所穩定。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戰爭打響。陳光在王大述和其他警衛人員的護送下,被轉送武漢,被軟禁在軍區的二層小樓。

在軟禁期間,也有很多曾經的老部下以各種方式前去看望。昔日的功臣卻如今被軟禁,眾人也是百感交集。

在隨後近4年時間裡,陳光長期在這個二樓閉門思過,沒有離開。毛主席也曾經下過指示:「讓陳光多讀讀古書,不要那麼自高自大,不求進步。」

後來也有很多人勸他認識錯誤,但陳光覺得,他所犯的錯誤與事實有較大出入,處理得極不公正,所以一直拒絕接受組織對他的處理。

1954年6月7日,戰功赫赫的陳光,將家中被褥、桌椅板凳聚集在一起,並放了一把大火。

由於陳光縱火時間是深夜,警衛員並沒有及時發現火情。

等到大家發現屋內火光沖天時,陳光已經吸入大量煙霧,導致肺部受感染,不幸去世,終年49歲,這便是軍史上駭人聽聞的「陳光事件」。

從陳光一生履歷分析,他在某些方面犯下不該犯的錯誤。被點名批評之後,又顯得有些斤斤計較,未能及時改正錯誤,以至於落了個「自焚而亡」的下場。

而陳光去世之後,他的妻兒下落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原來,陳光還未投身革命之前,他在湖南老家已經生下一個兒子,取名為陳永昌。

1945年,經人介紹,陳光認識了第二任妻子史瑞楚。1946年與1948年,史瑞楚共為陳光生下兩個兒子,分別是陳東海,陳曉星。

據後人考證,陳光的大兒子陳永昌一直居住于老家宜章,二兒子和三兒子生活在北京。

陳光的離世,最受影響的還是家庭。妻子史瑞楚還年輕,膝下又有2個幼子。本來美滿的四口之家,瞬間失去了頂樑柱,變成了孤兒寡母,日子過得甚為艱難。

為了不讓孩子受到牽連,史瑞楚將兩個孩子的姓改為跟自己姓史。

後來史瑞楚曾改嫁,但一年後以離婚草草收場。自此,孤兒寡母隱居北京,相依為命,過完了淒苦的一生。

「陳光,我的愛人啊,你戎馬一生,性格剛烈、倔強不服輸。你是堅定的革命者,說你是反革命,打死我也不會相信。我史瑞楚對不起你,但為了孩子我不得不這樣做,原諒我、我的戰友、我的夫君!」

對於父親的悲劇,二人多不願提及。到了上世紀60年代,陳光將軍的大兒子陳永昌在湖南老家因病去世,二兒子陳東海,三兒子陳曉星則是很少露面,無人知其下落 。

早年有媒體傳出,陳光的三兒子陳曉星,在安徽省金寨山區內當了一名普通支教老師。

(陳光一家)

1988年,距陳光蒙冤去世整整34年,經中央批準,撤銷了陳光身上的一些錯誤結論,並恢復了其黨籍和名譽。一生戰功赫赫的陳光,終於得到平反。

陳光其高開低走的政治生涯,很像一句老話「淹死的都是會水的」。陳光太想為黨做好事,又不注意方式方法,所以才導致遭受不應有的誣陷和打擊。

正義也許會遲到,但一定不會缺席。雖然遲到了34年,但這個結果也令很多人欣慰。

陳光將軍的是非功過,自有後人來評說!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