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尚»正文

講一件小事兒

上周我推了張圖文, 信誓旦旦地承諾此番歐洲之行說什麼也要更到二十篇的, 我心裡明白, 這是怕回國以後犯懶, 有點兒說給自己聽那意思。 大部分人留:搓手等、強烈表白、那就的確很期待了、啥事兒打臉你幹啥哦…等等等等吧。 其中有一位保持清醒, 她徐徐寫下:照你以往的表現來看二十篇的意思應該是約四篇。

哈哈哈哈, 怎麼那麼瞭解我了啦。 但我不認輸, 今天就來講一件上週末發生的小事開啟「20」系列。 這件事發生的當下我感觸很深的, 發語音給朋友描述了心境, 朋友說:這酷斃了啊。 所以雖然睡了幾覺,

感觸打折到只剩下十分之一, 我想不如也拿出來跟大家分享, 希望觸類旁通、引發小規模深思。

那天我走路去Rockox House看Rockox這位先生的私人收藏, 當時預估它有可能有像倫敦的The Wallace Collection那樣, 被金光閃閃的藝術品、雕塑、甚至盔甲所包圍, 很正兒八經那種。 結果其實Rockox House要小得多, 只有上下兩層, 裝修是那種樸素陰沉的低地國家風格, 展品幾乎都是繪畫。

除了我就真的都是爺爺

安特衛普大大小小美術館、教堂、博物館一抓一大把, 它有啥特別的?

去之前我做了點功課, 發現Rockox House其實是十七世紀安特衛普市長Nicolaas Rockox的私人宅邸。 這個市長, 喜好藝術的, 眼光也好, 當時自己家裡應該是成天籠罩著一派往來無白丁的學術氣氛。 所以到今天留存下來的,

淨是Rubens、Van Dyck這些產自本國但擱在世界繪畫格局裡也一樣是絕頂天才的繪畫大師。

畫家和畫作我就不多談, 我作為比較古早批次的文藝青年, 在這裡重在談一種心境。 而這種心境的來源, 是我在Rockox House遇著了一位主動跟我交流繪畫的人。 這個人不止是愛好者, 他是那兒的工作人員, 就是那種我們走進博物館, 在每個展廳角落總有個坐在椅子上監視這間的管理員。

小哥跟我說話的由頭估計是實在看不過眼我用iPad遠遠掃描畫作後為了讓文字定在那裡不動就一直高高舉著不敢放下來這種二貨之舉。 他過來跟我說:咳, 你點一下旁邊那個鈕, 掃描的畫就出來了, 可以放下來對著介紹看, 不用一直舉著……怪重的……

這種裝備和技術我國博物館裡也有啦,

非常實用, 另外這幅就是Rockox市長本人

哦哦哦好的哥哥, 我點。 真的耶, 神奇。 然後我們就順勢對著畫聊開了, 我問他Rockox House的歷史淵源、擁有者跟藝術家們之間的關係;他問我最喜歡誰的畫。 我說我喜歡魯本斯, 一個是我特別欣賞他標誌性的巴羅克藝術決心要深入基層、與群眾們緊緊纏繞在一起的魅力, 一切都被表達的如此真實;再一個我也胖乎乎的, 比較能理解魯本斯畫中那些五花肉的形態和脂肪走向, 這個出發點比較私人, 算是感同身受了……我給了他個“是吧你也看得到”那種眼神。

他哈哈笑, 說其實在安特衛普前後時期也有不少仰慕者都喜歡描繪“魯本斯式的風格”, 然後抬抬下巴回了我一個“你懂的就是你說的那些五花肉”的眼神。

沒辦法, 那時候胖就意味著財富和社會階層, 因為窮人根本沒錢買東西吃的, 所以你看很多風俗畫都是那種火上有一口鍋, 鍋裡咕咚咕咚淨煮著些蘿蔔蔬菜之類的, 一點兒葷腥兒瞅不見, 這就是大多數人的生活。

我問他最喜歡哪個畫家, 他說鐵定是范戴克:你留意到Rockox House的門票沒有?那上面有同一個人的兩副肖像, 就是范戴克十六歲時畫的。 Nicolaas Rockox這個人特別惜才, 一看著這幅畫就內心震驚了, 或者是他領著這孩子到魯本斯畫室那兒去, 或者就是在這間房子的某個場合裡, 他把范戴克大力推薦給了魯本斯, 講:“真是個了不得的天才, 你瞅瞅要不要帶帶他”。

一進Rockox House右手邊第二幅就是范戴克的Bishop of Antwerp,

被描繪的主教眼裡的光和淚水, 好像下一秒就馬上滑下來了。 “我喜歡魯本斯, 因為他讓我們感到一切都很real;但我更愛范戴克, 因為他並沒有可以比擬魯本斯的專業背景, 但卻讓畫中一切變得realer(非英語國家人士不管more/much用法, 大家都很ease)”, 這是畫廊小哥在兩位大師問題上的最後陳詞。

他的確所言非虛, 因為如果你足夠多次近身觀察比較過兩位元大師的作品, 會承認“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道理用在這師徒二人身上並不過分。

接著我們又一起溜達到了風景畫室, 我請教:時常會看到那些優美的描繪自然風光的畫作, 但畫家總會悄悄地把瑪利亞和耶穌這樣的人物置於某個非常不起眼的某個角落, 誰看得到哦?為啥這麼重要的宗教人物卻被如此忽視和隨意處理?

他說這是一個好問題,但其實完全不是“隨意處理”的,這裡頭的秘訣在於當觀眾的角色和信仰不同時,他們自然會看到不同的東西。

對虔誠的天主教徒而言,他們當然一眼就能夠參透畫作中暗示的深層涵義,宗教化哪怕是風景畫中他們也認為重要的人;而在新教徒眼裡,這些角色又沒被做過多的烘托和歌頌,他們也可以接受。所以結果就是,無論你處於哪個宗教陣營,都可以買下這幅畫的。但秉承的,卻是完全不同的出發點和思路,“從這個角度來講,我認為畫家本人潛意識裡就在marketing”。

這是第一個讓我頭頂亮燈的瞬間,且不說他分析得對錯,看了那麼多有關世界史的書和紀錄片,每次去博物館,在我們腦海裡滾動播放的,總逃不掉那些被前人歸納總結齊整的“金科玉律”和“賞析技巧”,卻很少有誰自發地去試著找到那些有可能通往更深層秘密的線索。

我們似乎一直在被動接受和背誦,而很少去探索、創造和真正理性地啟發別人。

長此以往,最直接的結果就是我們所表達的一切“觀點”很可能都是打別人那兒聽來的已形成的觀點;而別人談論起同樣的話題,卻好像呼吸那麼自然,源源不斷、並永遠擁有自己獨特的節奏。

一個本可以半小時就轉完的小小故居,我卻破天荒地紮在裡面跟工作人員聊了兩個多小時。這是安特衛普給我的見面禮,別人強調它是真正的時尚藝術之都,但這個城市率先給予我的,除了意料之外的私人導覽和交流外,卻更多的是一種啟示:欣賞藝術,心懷敬畏是必要的,但不該做盲從的跟風者,因為一個人從書本和別人的經驗裡欣賞到的藝術與自己通過理性思考而解開的那些藏在藝術裡的秘密,是完全不一樣的。

渾身暖融融地從Rockox House出來以後,我打算穿過小面積城市走路去買手店Coccodrillo,偏巧路過Museum Mayer Van Den Bergh,也不願意錯過(週三的免費門票)。剛進肖像廳站定盯著兩側的畫對比著看沒一會兒,旁邊瘦高個本地大叔問我:你覺得兩邊的畫有啥不同?

我說我覺得他們服裝風格不同,是不是可能來自於不同教派或者啥。他英語裡的荷蘭口音特別重,但一點點慢慢解釋說因為畫中的誰來自新教家庭誰又是天主教會的保護者,所以你仔細看哦,通過華麗與樸素服飾細節和領圈裝飾就能分辨出他們所處的宗教陣營和恪守的生活方式。

嘩,就是這樣的某門特了,頭頂再噴煙花。

我感謝他主動為我解讀,大叔臨走前又說:如果你真的很喜歡“有故事的”繪畫,我推薦你去Rockox House. 我說我今早去過啦,他又露出愛好者之間那種“只有我們知道的”欣慰表情,然後與我告別。

我記得以前讀世界史的時候,挺多人推薦那本名字很俗但內容真的還不賴的「極簡世界史」,它將精簡過的世界歷史歸納總結,的確順得又好又易讀。但即便如此,那些文字於大多數人而言,依然還是冷冰冰的知識。因為我們沒有辦法回到過去考察一段歷史的真偽,更無法感同身受其中的波瀾壯闊,只是在機械地接受,爭取把那些拗口的古代國家和它們彼此間佔領與被吞併的關係牢記心中不要出錯,或者能試著講出文藝復興、宗教改革的歷史緣由和關鍵性人物。

我們儘量做到“知識正確”,但失去的,是自己對於這些“知識”的思考過程和態度。

同一天與兩位元藝術愛好者對話,他們(我們)對藝術作品的認識都不一定在學術上是正確的,只是基於自己見識的一面之詞和主觀理解,放到恢弘的歷史語境下什麼都算不上。但那個表達、傾聽和交流的過程卻讓我完全沒有“在努力回憶知識或學習”的錯覺,反而帶來無盡啟發。

特別是那些個頭頂噴煙花的瞬間——好像突然把曾經這看點兒那兒看點兒來的知識都能給嚴絲合縫地拼一塊兒了,並終於迎來了那種“finally!”的頓悟快感,順便有點兒確定:自己今次終於在心底給打通了某些部分、融會貫通起來了,而不僅僅是拿藝術給自己充門面。

還記得「愛在羅馬」裡Ellen Page塑造的那個“每個名人的經典名著只背最出名的那幾句就讓遇到的文藝男青年百分百臣服”的“淵博的”偽文藝女biao嗎?相仿的例子還有我在小號推薦書和電臺時提到的「樊素的素描時光」裡的某一期電臺節目,那期的主題是蔣方舟在香港書展上談作家的困境。

這個電臺大家聽聽,每期都精彩且有自己觀點

她打趣自己說:現在很多腕表珠寶或汽車品牌舉辦活動時,在請了名流和明星的情況下,最後反復掂量了一把,覺著似乎還缺個文化界的名人給拔拔份,精神層面給昇華一下,得,那就再找個作家唄。

當所有東西都被刻意地貼上了“文化”和”藝術“的標籤時,這是否恰恰說明我們正在變得沒有文化?以及,輕視藝術?

大家努力背誦的“大名字”和他們的生平/名作,為了藝術而硬著頭皮去藝術,究其原因,是有多大成分是企圖憋著一股勁兒在社交場合用這些名字給自己開路、讓別人不要小看自己?我們似乎一直在這麼做,直到自己都快認不出自己來。

寫到這兒我突然想起來去年推薦過的那部bbc講跟著歷史學家Alastair Bruce瞭解唐頓莊園禮儀的片子,片子以當時維多利亞/愛德華時代的歷史背景為基礎,事無巨細地分析了社會變革至對時尚和繁冗甚至粗暴的貴族禮儀的影響。講到結尾,Alastair緩緩總結:其實說了那麼多,「唐頓莊園」的禮儀秘密就是——我們必須費盡全力遵守的禮儀,於他們而言,是與生俱來的氣質。

上周那兩場對話對我觸動挺大的,它們讓我意識到,藝術的美妙之處,並非僅僅知識本身,而是身在其中的每個人都可以擁有解讀它的自由。

而獲得這種自由的前提是:永遠不要去裝懂,也永遠不要停止去學習和思考,直到有一天,你突然發現自己在談論這些東西時,也變得好像呼吸一樣自然了。

可能到那個時候我們才能完全明白,真酷和裝酷之間差的可真不止是十萬八千里啊。

他說這是一個好問題,但其實完全不是“隨意處理”的,這裡頭的秘訣在於當觀眾的角色和信仰不同時,他們自然會看到不同的東西。

對虔誠的天主教徒而言,他們當然一眼就能夠參透畫作中暗示的深層涵義,宗教化哪怕是風景畫中他們也認為重要的人;而在新教徒眼裡,這些角色又沒被做過多的烘托和歌頌,他們也可以接受。所以結果就是,無論你處於哪個宗教陣營,都可以買下這幅畫的。但秉承的,卻是完全不同的出發點和思路,“從這個角度來講,我認為畫家本人潛意識裡就在marketing”。

這是第一個讓我頭頂亮燈的瞬間,且不說他分析得對錯,看了那麼多有關世界史的書和紀錄片,每次去博物館,在我們腦海裡滾動播放的,總逃不掉那些被前人歸納總結齊整的“金科玉律”和“賞析技巧”,卻很少有誰自發地去試著找到那些有可能通往更深層秘密的線索。

我們似乎一直在被動接受和背誦,而很少去探索、創造和真正理性地啟發別人。

長此以往,最直接的結果就是我們所表達的一切“觀點”很可能都是打別人那兒聽來的已形成的觀點;而別人談論起同樣的話題,卻好像呼吸那麼自然,源源不斷、並永遠擁有自己獨特的節奏。

一個本可以半小時就轉完的小小故居,我卻破天荒地紮在裡面跟工作人員聊了兩個多小時。這是安特衛普給我的見面禮,別人強調它是真正的時尚藝術之都,但這個城市率先給予我的,除了意料之外的私人導覽和交流外,卻更多的是一種啟示:欣賞藝術,心懷敬畏是必要的,但不該做盲從的跟風者,因為一個人從書本和別人的經驗裡欣賞到的藝術與自己通過理性思考而解開的那些藏在藝術裡的秘密,是完全不一樣的。

渾身暖融融地從Rockox House出來以後,我打算穿過小面積城市走路去買手店Coccodrillo,偏巧路過Museum Mayer Van Den Bergh,也不願意錯過(週三的免費門票)。剛進肖像廳站定盯著兩側的畫對比著看沒一會兒,旁邊瘦高個本地大叔問我:你覺得兩邊的畫有啥不同?

我說我覺得他們服裝風格不同,是不是可能來自於不同教派或者啥。他英語裡的荷蘭口音特別重,但一點點慢慢解釋說因為畫中的誰來自新教家庭誰又是天主教會的保護者,所以你仔細看哦,通過華麗與樸素服飾細節和領圈裝飾就能分辨出他們所處的宗教陣營和恪守的生活方式。

嘩,就是這樣的某門特了,頭頂再噴煙花。

我感謝他主動為我解讀,大叔臨走前又說:如果你真的很喜歡“有故事的”繪畫,我推薦你去Rockox House. 我說我今早去過啦,他又露出愛好者之間那種“只有我們知道的”欣慰表情,然後與我告別。

我記得以前讀世界史的時候,挺多人推薦那本名字很俗但內容真的還不賴的「極簡世界史」,它將精簡過的世界歷史歸納總結,的確順得又好又易讀。但即便如此,那些文字於大多數人而言,依然還是冷冰冰的知識。因為我們沒有辦法回到過去考察一段歷史的真偽,更無法感同身受其中的波瀾壯闊,只是在機械地接受,爭取把那些拗口的古代國家和它們彼此間佔領與被吞併的關係牢記心中不要出錯,或者能試著講出文藝復興、宗教改革的歷史緣由和關鍵性人物。

我們儘量做到“知識正確”,但失去的,是自己對於這些“知識”的思考過程和態度。

同一天與兩位元藝術愛好者對話,他們(我們)對藝術作品的認識都不一定在學術上是正確的,只是基於自己見識的一面之詞和主觀理解,放到恢弘的歷史語境下什麼都算不上。但那個表達、傾聽和交流的過程卻讓我完全沒有“在努力回憶知識或學習”的錯覺,反而帶來無盡啟發。

特別是那些個頭頂噴煙花的瞬間——好像突然把曾經這看點兒那兒看點兒來的知識都能給嚴絲合縫地拼一塊兒了,並終於迎來了那種“finally!”的頓悟快感,順便有點兒確定:自己今次終於在心底給打通了某些部分、融會貫通起來了,而不僅僅是拿藝術給自己充門面。

還記得「愛在羅馬」裡Ellen Page塑造的那個“每個名人的經典名著只背最出名的那幾句就讓遇到的文藝男青年百分百臣服”的“淵博的”偽文藝女biao嗎?相仿的例子還有我在小號推薦書和電臺時提到的「樊素的素描時光」裡的某一期電臺節目,那期的主題是蔣方舟在香港書展上談作家的困境。

這個電臺大家聽聽,每期都精彩且有自己觀點

她打趣自己說:現在很多腕表珠寶或汽車品牌舉辦活動時,在請了名流和明星的情況下,最後反復掂量了一把,覺著似乎還缺個文化界的名人給拔拔份,精神層面給昇華一下,得,那就再找個作家唄。

當所有東西都被刻意地貼上了“文化”和”藝術“的標籤時,這是否恰恰說明我們正在變得沒有文化?以及,輕視藝術?

大家努力背誦的“大名字”和他們的生平/名作,為了藝術而硬著頭皮去藝術,究其原因,是有多大成分是企圖憋著一股勁兒在社交場合用這些名字給自己開路、讓別人不要小看自己?我們似乎一直在這麼做,直到自己都快認不出自己來。

寫到這兒我突然想起來去年推薦過的那部bbc講跟著歷史學家Alastair Bruce瞭解唐頓莊園禮儀的片子,片子以當時維多利亞/愛德華時代的歷史背景為基礎,事無巨細地分析了社會變革至對時尚和繁冗甚至粗暴的貴族禮儀的影響。講到結尾,Alastair緩緩總結:其實說了那麼多,「唐頓莊園」的禮儀秘密就是——我們必須費盡全力遵守的禮儀,於他們而言,是與生俱來的氣質。

上周那兩場對話對我觸動挺大的,它們讓我意識到,藝術的美妙之處,並非僅僅知識本身,而是身在其中的每個人都可以擁有解讀它的自由。

而獲得這種自由的前提是:永遠不要去裝懂,也永遠不要停止去學習和思考,直到有一天,你突然發現自己在談論這些東西時,也變得好像呼吸一樣自然了。

可能到那個時候我們才能完全明白,真酷和裝酷之間差的可真不止是十萬八千里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