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這首詩歌膾炙人口,蘇軾對作者無比佩服,視為自己的偶像

我們知道在歷史文壇上, 「唐宋八大家」是極為響亮的名字, 很多人卻誤以為是八位偉大詩人。 其實, 八大家是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稱, 排名第一和第二位的, 是古文運動的領袖韓愈和柳宗元。

相比韓愈, 柳宗元低調許多, 並不如他的散文那般筆鋒犀利, 諷刺辛辣。 柳宗元只留下了百餘篇詩歌作品, 在百花齊放的唐朝詩壇, 數量微不足道, 但名篇卻並不少, 比如這首經常入選中學語文教材的《江雪》:

千山鳥飛絕, 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 獨釣寒江雪。

這首詩膾炙人口、耳熟能詳, 是我們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 它最成功之處, 就在於利用千山萬徑, 人鳥絕跡構成了冰天雪地的極寒景象, 讓人感到極度孤寂的同時, 又以漁翁垂釣的形象, 表達了自己絕不屈服妥協的鬥爭精神。

這首詩歌, 奇絕於「有」和「無」的鮮明對比, 給讀者以巨大的衝擊力和震撼感,

寥寥20字勾勒出無與倫比的畫面, 寫作手法之奇特, 實在讓人拍案叫絕。

叫絕的不光是普通讀者, 就連蘇軾也讚不絕口, 自愧不如。 他甚至認為自己天賦不如柳宗元, 才寫不出這樣的佳作, 在《書鄭穀詩後》的評語中, 蘇軾這樣表達心悅誠服的心情:

人性有隔也哉, 殆天所賦, 不可及也已。

要知道, 蘇軾是中國文壇中最頂尖的天才之一, 甚至可以去掉「之一」二字。 他的詞開豪放派先河, 有宋一朝無人能及;他的詩歌題材廣闊, 善用誇張比喻, 別具一格, 與黃庭堅並稱「蘇黃」;他的散文豪放自如, 同列「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書法被列為「宋四家」之一;在繪畫上, 也提出了「士人畫」概念。

這樣的全能型文人, 而且樣樣都是當時頂尖水準的文人, 自然會自視清高, 容易看不起別人。 比如他就曾在《祭柳子玉文》中, 毫不客氣地點評唐朝四位詩人:元輕白俗, 郊寒島瘦。 除此之外, 蘇軾甚至很不喜歡白居易, 曾經以「樂天長短三千首, 卻愛韋郎五字詩」說明在他的心中, 白居易的文學成就甚至不如韋應物。

在蘇軾心中, 詩壇第一偶像當然是陶淵明。 在那個時候, 他並不那麼推崇李白、杜甫, 而認為陶淵明的詩歌才是王道:「吾與詩人無所甚好, 獨好淵明之詩淵明作詩不多, 然其詩質而實綺, 臒而實腴, 自曹、劉、鮑、謝、李、杜諸人, 皆莫過也。 」

蘇軾毫不客氣地指出, 哪怕是李白杜甫,

都不是陶淵明的對手。 那陶淵明有沒有對手呢?是的, 就是柳宗元。 蘇軾把他們兩人曾經放在一起點評:

所貴乎枯談者, 謂其外枯而中膏, 似淡而實美, 淵明、子厚之流是也。

從這裡可以看出, 蘇軾將柳宗元的地位, 抬高到與陶淵明並列。 唐朝之前, 詩人們也有崇拜的偶像,粉絲最多的,也莫過於曹植和陶淵明二人而已。直到唐朝詩人如同井噴般爆發,這才將二人的光芒掩蓋。如果沒有妖孽般的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隱、杜牧等人,這二人的歷史地位將會高得無法企及,也許他們才會是詩仙和詩聖。

蘇軾不會不明白這個道理,但他依然將柳宗元與陶淵明並列,都視為自己的偶像。詩歌欣賞固然有主觀因素,但好的詩歌總是會引起共鳴。柳宗元的《江雪》,想必是大部分熟悉他的開始,也同樣是蘇軾追星的開始。

詩人們也有崇拜的偶像,粉絲最多的,也莫過於曹植和陶淵明二人而已。直到唐朝詩人如同井噴般爆發,這才將二人的光芒掩蓋。如果沒有妖孽般的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隱、杜牧等人,這二人的歷史地位將會高得無法企及,也許他們才會是詩仙和詩聖。

蘇軾不會不明白這個道理,但他依然將柳宗元與陶淵明並列,都視為自己的偶像。詩歌欣賞固然有主觀因素,但好的詩歌總是會引起共鳴。柳宗元的《江雪》,想必是大部分熟悉他的開始,也同樣是蘇軾追星的開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