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情感勵志»正文

「父母最大的成功,是養出懂得感恩的孩子」心理學:3個方面教會孩子「邊界感」,培養出「感恩孩子」改變孩子一生

「現在, 我經常忘了系扣子、綁鞋帶, 吃飯時經常弄髒衣服, 梳頭時手會不停地顫抖……

不要催促我, 不要發脾氣, 請對我多一點耐心, 只要有你在眼前, 我的心頭就會有很多的溫暖。

我的孩子!

如今, 我的腳站也站不穩, 走也走不動, 所以, 請你緊緊地握著我的手, 陪著我, 慢慢地向前走, 就像當年我牽著你一樣……」

今天看書, 看到這段話, 我心裡久久不能平靜。

每一個父母為孩子都是傾盡自己的所有, 在暮年時, 換來孩子的感恩就非常知足。

可是在臺灣, 不少家長心酸的發現:自己親近所有的付出, 換來的卻是孩子無休止的索取。

別説感恩, 有時候連尊重都做不到。

一些孩子把父母的付出當作理所當然, 一旦小小的需求得不到滿足便不依不饒。

還有一些大學生, 上幾年大學, 要花掉家裡幾百萬塊, 家長們省吃儉用, 有的家長不惜舉債。

很多學生比著買高檔服裝、手機、名牌鞋襪、電腦等。

還有的大學生花高價租賃公寓住, 充門面、開趴、花父母的錢, 一點也不心疼, 仿佛向父母要錢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即便是工作了, 還有許多年輕人心安理得依靠父母生活著。

有人或許會問:「感恩很重要嗎?我養孩子又不是為了讓他感恩我、回報我, 或給我養老的。 」

可是我想問:

你覺得, 一個連對父母都談不上「尊重」談不上「感恩」的孩子, 以後怎麼去面對老師、同學、領導、伴侶及整個社會?

他們看不到別人的付出, 無法理解別人的感受, 怎麼給這個社會溫暖和愛, 怎麼成爲一個有價值的人?

請不要讓感恩變得狹隘!

記得香港中文大學校長說過:相較於世俗意義的成功, 我認為學會感恩才是更為重要的事。

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 他會感激別人替他所做的一切, 珍惜他人的幫助和給予, 最終明白付出的道理。

感恩與回報, 是每個孩子的人生必修功課, 懂得感恩的孩子, 連靈魂中都充滿了香氣。

(一)父母首先要有「邊界感」 分得清「你的事」和「我的事」

盧梭在《愛彌爾》中一針見血指出:

「你瞭解什麼辦法可以讓你的孩子痛苦嗎?

那就是, 讓他想要什麼就有什麼。 他得到的越多, 想要的也就越多, 遲早有一天, 你不得不拒絕他, 這種意料不到的拒絕, 對他的傷害, 遠遠大過他不曾得到過滿足的傷害。 」

一個母親是公司總經理, 我舉辦讀書會的時候她只要有時間就會去參加, 我對她的第一感覺是:

幹練睿智。 她提到對兒子的養育方式, 說她一直致力於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和責任感。

可是直到一天早上, 我送孩子回來時候, 看到她開著車從社區出來和我打招呼, 我剛好和她們同社區的學生家長一起往回走, 於是隨口說道:「這麼近, 她還開車送孩子上學?」

步行六七分鐘的路程, 開車至多能節省兩三分鐘吧。

那個家長說:「她經常開車送。 她和我聊過, 她兒子早上總磨蹭, 她對他說過好多次再不快點她就不管了, 遲到就遲到, 可是每次都會妥協。 」

給孩子準備好早飯,是父母的事情。但是,是否按時出門、上學是否遲到,遲到會面臨什麼……這些則是孩子的事情。

我們可以催促,可以擔心孩子遲到將面臨的後果,……因為我們愛他。

但是同時,我們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地為孩子承擔原屬於他的責任。

其他事情,同理。

我們承擔得越多,孩子的獨立性越差,越看不到我們的付出,越不懂得感恩。

你是不是經常聽到孩子這樣説?

「媽媽,你怎麼又忘了給我拿……?」

「媽媽,你怎麼放在這裡了,太難找了!真耽誤事兒。」

如果是,那麼問問自己:

哪些是孩子自己的責任?

哪些是我們越俎代庖了?

哪些是我們做得已經習慣到孩子認為就是我們的責任?

分清了這些,我們才能更好地樹立規矩和界限,真正教給孩子獨立性和責任感。

(二)一旦發現孩子將「感恩」變成了「應該」,馬上要「亡羊補牢」!

李玫瑾說,6歲前你不對孩子說「不」,6歲以後孩子就對你說「不」。

心理學上有這樣一個詞,叫「貝勃定律」,指的是:

單方面一味地付出,不但得不到預期的回報,還會讓對方感到習以為常。

如果稍微少了一絲關愛,對方就會覺得惱怒,甚至會惡語相向。

父母首先不要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家庭的中心,不能讓孩子覺得自己就是有特權,而是告訴孩子,家庭中每一位成員都是平等的,相互之間要關心、愛護。

比如,在給孩子夾菜的時候,不要忘記給老人或其他人也夾菜;

在生活中讓孩子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特別是當父母生病時候,讓還自己知道,父母也是會生病的,也是需要照顧等,潛移默化地告訴孩子,家庭中每一位都有享受的權力,也有為家庭服務的義務。

注意:事情要解決,情緒也要安撫。

黨孩子犯了原則性的錯誤,懲罰了孩子之後,要給予孩子感情上的安撫。

比如,當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後,花更長的時間陪伴,等等。

唯有這樣,親子關係才不會受到影響。親子關係是根基。

根基在,事情(規則)如何調整都好說。

根基塌了,我們和孩子間的情感聯結就斷了,尊重、合作、感恩……便都無從談起了。

(三)家人的互助,是基於「愛」,而不是「應該」

如果一個家裡只剩下規則和界限,那麼這個家便沒了溫度。

要劃分,要分清,不是為了判定責任方,而是為了讓孩子變得獨立和有責任感。

但是同時,我們的家應該是溫馨有愛、溫暖如春的。

當我們幫孩子做的時候,孩子是開心的,對我們是感激的;

當我們不幫孩子做的時候,孩子覺得是正常的。

小編結語:

其實,無論是育兒也好,還是人際交往也好,都在一個「度」上。

這個「度」,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邊界」。

只有懂得「邊界感」的孩子,才會在成年以後,迎刃有餘地處理社會關係,給自己和身邊的人帶來幸福。

畢竟,幸福不是膚淺的「得到」,幸福是有智慧的付出與收穫。

曾經聽一位親子教育專家的講座,她說:不懂感恩的孩子,成年後「比狼更可怕」!

莎士比亞在他的《李爾王》中寫道:不知感恩的子女,比毒蛇的利齒更能噬痛人心。

千萬別讓孩子成為不懂感恩的人,家庭教育中,不應該只是父母一味付出和給予,更要讓孩子懂得感恩,珍惜得到的一切。

給孩子準備好早飯,是父母的事情。但是,是否按時出門、上學是否遲到,遲到會面臨什麼……這些則是孩子的事情。

我們可以催促,可以擔心孩子遲到將面臨的後果,……因為我們愛他。

但是同時,我們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地為孩子承擔原屬於他的責任。

其他事情,同理。

我們承擔得越多,孩子的獨立性越差,越看不到我們的付出,越不懂得感恩。

你是不是經常聽到孩子這樣説?

「媽媽,你怎麼又忘了給我拿……?」

「媽媽,你怎麼放在這裡了,太難找了!真耽誤事兒。」

如果是,那麼問問自己:

哪些是孩子自己的責任?

哪些是我們越俎代庖了?

哪些是我們做得已經習慣到孩子認為就是我們的責任?

分清了這些,我們才能更好地樹立規矩和界限,真正教給孩子獨立性和責任感。

(二)一旦發現孩子將「感恩」變成了「應該」,馬上要「亡羊補牢」!

李玫瑾說,6歲前你不對孩子說「不」,6歲以後孩子就對你說「不」。

心理學上有這樣一個詞,叫「貝勃定律」,指的是:

單方面一味地付出,不但得不到預期的回報,還會讓對方感到習以為常。

如果稍微少了一絲關愛,對方就會覺得惱怒,甚至會惡語相向。

父母首先不要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家庭的中心,不能讓孩子覺得自己就是有特權,而是告訴孩子,家庭中每一位成員都是平等的,相互之間要關心、愛護。

比如,在給孩子夾菜的時候,不要忘記給老人或其他人也夾菜;

在生活中讓孩子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特別是當父母生病時候,讓還自己知道,父母也是會生病的,也是需要照顧等,潛移默化地告訴孩子,家庭中每一位都有享受的權力,也有為家庭服務的義務。

注意:事情要解決,情緒也要安撫。

黨孩子犯了原則性的錯誤,懲罰了孩子之後,要給予孩子感情上的安撫。

比如,當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後,花更長的時間陪伴,等等。

唯有這樣,親子關係才不會受到影響。親子關係是根基。

根基在,事情(規則)如何調整都好說。

根基塌了,我們和孩子間的情感聯結就斷了,尊重、合作、感恩……便都無從談起了。

(三)家人的互助,是基於「愛」,而不是「應該」

如果一個家裡只剩下規則和界限,那麼這個家便沒了溫度。

要劃分,要分清,不是為了判定責任方,而是為了讓孩子變得獨立和有責任感。

但是同時,我們的家應該是溫馨有愛、溫暖如春的。

當我們幫孩子做的時候,孩子是開心的,對我們是感激的;

當我們不幫孩子做的時候,孩子覺得是正常的。

小編結語:

其實,無論是育兒也好,還是人際交往也好,都在一個「度」上。

這個「度」,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邊界」。

只有懂得「邊界感」的孩子,才會在成年以後,迎刃有餘地處理社會關係,給自己和身邊的人帶來幸福。

畢竟,幸福不是膚淺的「得到」,幸福是有智慧的付出與收穫。

曾經聽一位親子教育專家的講座,她說:不懂感恩的孩子,成年後「比狼更可怕」!

莎士比亞在他的《李爾王》中寫道:不知感恩的子女,比毒蛇的利齒更能噬痛人心。

千萬別讓孩子成為不懂感恩的人,家庭教育中,不應該只是父母一味付出和給予,更要讓孩子懂得感恩,珍惜得到的一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