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明末最高危的職業竟然是國防部長?活命者寥寥無幾

說到明朝的將軍, 有兩個類似職務的詞句經常出現。

第一個是:督師。 第二個是:兵部尚書。

「兵部尚書」才是明朝官職。 督師只是一種稱謂並非正式官職。

明朝的兵部尚書, 是明朝六部中兵部的最高級長官, 別稱「大司馬」, 負責掌管全國衛所軍官的選拔授予、訓練、車輛、武器管理等政令, 為正二品。 相當於當今的國防部長。 更細緻的說, 明朝「兵部尚書」相當於現代的軍委副主席, 國防部長, 總參謀長和後勤部長的總稱, 因為他擁有這些范圍的職權。

這是朝廷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官位, 關係到國家安危。

可是, 到了明朝的崇禎年間,

這個職位成了「死亡之位」。

嘉靖以後的明朝, 不管做事不做事的人, 如果處在兩個職位, 第一, 督師或者總督薊遼;第二, 兵部尚書;那麼, 基本上都是不得善終的, 其命運很悲慘, 要麼被敵方所殺, 要麼被自己人所殺, 被自己人所殺的不在少數。

這簡直就是一種宿命。

在崇禎統治(西元1628年—1644年)的16年間, 橫死了多少個?

第一位

崔呈秀:被殺頭

明熹宗朱由校(1620年-1627年在位), 是明朝的第十五位皇帝, 明光宗朱常洛長子, 生母選侍王氏。 他16歲時即位, 在位七年, 死後傳位給了朱由檢, 也就是崇禎皇帝。

崇禎皇帝朱由檢,

跟他祖上朱元璋一樣殺人不眨眼, 還沒有正式頒佈崇禎年號, 先殺了兵部尚書崔呈秀(1584-1627年)。 似乎這個人也該殺, 因為他是魏忠賢的乾兒子崔呈秀, 在朝堂中耀武揚威。

朱由檢正式確定崇禎年號之後, 只隔了兩年, 在1630年, 又殺兵部尚書。

是他自己提拔的。 不是一個是兩個!這暴露了朱由檢嗜殺本性。

第二位

王洽(1569-1630年):嚇死(餓死或病死)

兵部尚書王在晉被免官之後, 提拔王洽做了兵部尚書, 跟後金打仗還是失敗了。 有人對崇禎說, 當年嘉靖殺了丁汝夔, 後面上去的人就可以退敵了。 「是嗎?」崇禎把王洽關起來, 準備判個罪名殺掉。 王洽嚇得夠嗆, 斬首之前病(嚇)死了。 也有說是餓死的。

這一年是1630年, 崇禎三年。

幾年之後, 崇禎八年(1635年),

又一位兵部尚書撞上禍事。

第三位

梁廷棟(?—1635年?):服毒死

梁廷棟, 崇禎三年到四年間的兵部尚書, 品行操守上有問題受到彈劾。 到了崇禎八年(1635年)又被起用為兵部右侍郎兼右都禦史。 清兵繞道長城喜峰口侵入關內, 直逼京師。 清兵經過的是梁廷棟的轄地, 對此有直接責任, 被命令戴罪入援, 梁廷棟與羅維甯三邊總督萎靡不敢戰, 「三人相掎角, 皆退怯不敢戰。 於是寶坻、順義、文安、永清、雄、安肅、定興諸縣及安州、定州相繼失守。 」最後服毒而亡。 某些史料記載的是病死。

第二年, 又有一兵部尚書非正常死亡。

第四位

張鳳翼(?—1636年):服毒死

崇禎八年(1635年), 大明新的兵部尚書張鳳翼上任。 此人代州人, 萬曆四十一年進士。 他曆三朝且不斷升官, 除了他的命好外,

就是孫承宗所說的他「工於趨利, 巧於避患」了。 不過, 後來運氣差了, 在清兵連破幾十座城池之後, 他抓瞎了。 他是見過之前的兵部尚書下場。

怎麼辦?他跟梁廷棟的招數一樣, 每天吃大黃, 來了個慢性自殺, 最後中毒而死。 目的當然是在任上病死, 可以混點兒撫血金, 也不至於身敗名裂。

崇禎九年(1636年), 張鳳翼「其督師也, 意圖逭責, 乃竟以畏法死。 」

又過了6年, 崇禎再開殺戒。

第五位

陳新甲:被砍頭

陳新甲(?~ 1642)後於崇禎十五年松錦之戰中因指揮失誤而大敗。 在內外交困之下崇禎帝密使他與清兵圖和議, 旋因家童無意間洩露消息, 輿論大嘩, 崇禎大怒, 將其砍頭。

陳新甲死得最冤, 是崇禎想對大清求和, 把個和議綱要給他要他研究, 結果放在桌上被僕人當成「新聞」到處宣揚。崇禎面子喪盡,把他當作和議的替罪羊,在街上斬首示眾。

第六位:閻鳴泰 遣戍死。

閻鳴泰(1572年-?),直隸保定府清苑縣(今河北省保定市清苑縣)人,進士出身,官至明朝兵部尚書。對後金作戰是有一定戰功。他是魏忠賢一黨,當了幾個月的過渡性兵部尚書之後,被發配邊疆,再也沒有回來。死在哪一年都不知道。

第七位

王在晉:革職查辦

王在晉(?-1643年)明代官員、學者。字明初,號岵雲,江蘇太倉人。萬曆二十年進士。曆官中書舍人、江西布政使、右副都禦史、兵部侍郎、南京兵部尚書、兵部尚書。崇禎不知道怎麼想到了啟用他,負責對後金作戰。結果被後金打過了長城,結果還算好,只是「削籍歸」,保住了一條命,算是善終。

最悲慘的是這一對父子將軍,父子皆被殺。

第八位

楊鶴:被處死

楊鶴(?~1635年)字修齡。楊鶴素有清望,薩爾滸大敗後,楊鶴曾說:「遼事之失,不料彼己,喪師辱國,誤在經略;不諳機宜,馬上催戰,誤在輔臣;調度不聞,束手無策,誤在樞部。他是個正直的好官員,但並不知兵,一意主撫。楊鶴提出了「招撫為主、追剿為輔」的戰略。神一魁等賊兵既降複叛,朝廷主剿派勢力抬頭,極力攻擊楊鶴的綏靖政策。最後被逮捕,下監獄而死。

第九位

楊嗣昌:服毒死

楊鶴的兒子楊嗣昌(1588~1641)字文弱,號字微,萬曆三十八年進士,崇禎十年(1637年)任兵部尚書。他吸取老爹教訓,剿撫並用,好不容易把李自成打到山中,張獻忠安置穀城,結果二人捲土重來,一月之內連陷襄陽、洛陽,連殺襄王、福王。於是楊嗣昌也只好走上了梁廷棟和張鳳翼的老路,只能夠自殺了。史書雖然記錄「懼罪絕食而死」,實際是服毒死。

第十位

盧象升:被清軍所殺

盧象升(1600年-1639年),南直隸常州府宜興縣人。自崇禎六年(1633年)起,盧象升參與鎮壓李自成等農民軍有功,升任右副都禦史,總理河北、河南、山東、湖廣、四川軍務,兼湖廣巡撫,後升任兵部侍郎,再遷兵部左侍郎等職。崇禎十二年(1639年),盧象升率部在巨鹿賈莊被清軍包圍,高起潛擁兵不救,終因炮盡矢絕,戰死疆場,年僅39歲。追贈太子太師、兵部尚書,南明福王時追諡「忠烈」,清朝追諡「忠肅」。

第十一位

史可法:被清軍所殺

史可法(1601年2月4日—1645年5月20日)河南省開封府祥符縣人(今開封市雙龍巷)。

崇禎元年(1628年)進士,任西安府推官。後轉平各地叛亂。北京城被攻陷後,史可法擁立福王朱由崧(弘光帝)為帝,繼續與清軍作戰。官至督師、建極殿大學士、兵部尚書。弘光元年(1645年),清軍大舉圍攻揚州城,不久後城破,史可法拒降遇害,當時正值夏天,屍體腐爛較快,史可法的遺骸無法辨認,其義子史德威與揚州民眾隨後便以史可法的衣冠代人,埋葬在城外的梅花嶺。史可法死後南明朝廷諡之為「忠靖」。

第十二位

傅宗龍:被起義軍所殺

傅宗龍(1591~1641),雲南昆明府昆明縣(今雲南省昆明市官渡區)人。在雲南鎮壓奢安起義的英雄,崇禎讓他當兵部尚書,他卻對崇禎說民窮財盡,要體恤民情。結果瑯璫入獄。後來崇禎把他放出來擔任兵部尚書,讓他去打李自成,他被俘後起義軍要他騙開項城城門,他拒絕被殺。死後贈太子少保,諡忠壯。

第十三位

張國維:自發抵抗,自縊死

張國維(1595年-1646年)、浙江東陽人。曾任明末江南十府巡撫,後任兵部尚書。陳新甲死他他繼任,李自成佔領開封,大清更是一直向南打到連雲港。他被崇禎關到牢裡,花了很多錢才放出來。明朝滅亡後他起兵抗拒統一,在舟山戰敗自殺。

第十四位

張縉彥:明朝滅亡、遣戍死

張縉彥(1599—1670年)河南新鄉人。明末兵部尚書,後降清。順治十七年六月,因「文字獄」被捕下獄;十一月被沒收家產,流徙甯古塔,死在塔中。

第十五位

熊明遇:革職查辦

熊明遇(1579-1649),江西南昌進賢人。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進士。崇禎元年(1628年)起兵部右侍郎,遷南京刑部尚書、拜兵部尚書,致仕後又起故官,改工部尚書。後金兵要打宣府,巡撫沈棨(兵部主事、宣府巡撫)出了點錢讓後金退兵,結果被崇禎殺掉。熊明遇在崇禎面前為沈棨辯護了幾句,崇禎就罷了他的官。

第十六位

申用懋:革職查辦

申用懋

申用懋(1560—1638)。南直隸長洲(今江蘇蘇州)人,申時行長子。萬曆十一年(1583)進士。除刑部主事,累官兵部職方郎中,擢太僕少卿。熹宗時以右僉都禦史巡撫順天。崇禎初曆兵部侍郎、兵部尚書。申用懋是申時行的兒子。他上臺恰巧碰上後金退兵,以為地位就穩固了。可那些勤王兵領不到餉,居然造起反來。小申只好下臺。他下臺後能回江南老家繼續和一班朋友過醉生夢死的生活,算是下場最好的了。壽命最長,活了78歲。

第十七位

袁崇煥:被淩遲

兵部尚書,督師,誰擔任,誰死,僥倖不死也被流放和罷免。袁崇煥擔任過「兵部尚書」,還擔任過「薊遼督師」。沾了兩個死亡職務,當然會死得快,而且死得很難看。最後被淩遲……

影視圖

崇禎之前,兵部尚書的橫死沒有這麼密集。

崇禎很瘋狂,雖然只統治了16年,但在被滅前後,僅僅是兵部尚書,至少死了17名,親自弄死的10余個,其餘的有各種死法。少數死在明滅之後。其中只有個別得以善終。不僅軍方的,其餘的官員亦被崇禎胡亂殺了幾百個。他學他祖上朱元璋,但卻沒有他祖上的智慧和福份。這樣的朝廷還有不滅亡的?

從這一段歷史來看,袁崇煥被殺也該是必然的,也是必須的——依照崇禎的性格而論。這是明朝末年的將領們——同時也是明朝末期官員的宿命,誰也逃脫不了,不就是早幾年被殺和晚幾年被殺,死得慘和不太慘的區別了嗎?

生在這段歷史中的兵部尚書們很無奈。他們當然是不會知道得如此清晰。

結果放在桌上被僕人當成「新聞」到處宣揚。崇禎面子喪盡,把他當作和議的替罪羊,在街上斬首示眾。

第六位:閻鳴泰 遣戍死。

閻鳴泰(1572年-?),直隸保定府清苑縣(今河北省保定市清苑縣)人,進士出身,官至明朝兵部尚書。對後金作戰是有一定戰功。他是魏忠賢一黨,當了幾個月的過渡性兵部尚書之後,被發配邊疆,再也沒有回來。死在哪一年都不知道。

第七位

王在晉:革職查辦

王在晉(?-1643年)明代官員、學者。字明初,號岵雲,江蘇太倉人。萬曆二十年進士。曆官中書舍人、江西布政使、右副都禦史、兵部侍郎、南京兵部尚書、兵部尚書。崇禎不知道怎麼想到了啟用他,負責對後金作戰。結果被後金打過了長城,結果還算好,只是「削籍歸」,保住了一條命,算是善終。

最悲慘的是這一對父子將軍,父子皆被殺。

第八位

楊鶴:被處死

楊鶴(?~1635年)字修齡。楊鶴素有清望,薩爾滸大敗後,楊鶴曾說:「遼事之失,不料彼己,喪師辱國,誤在經略;不諳機宜,馬上催戰,誤在輔臣;調度不聞,束手無策,誤在樞部。他是個正直的好官員,但並不知兵,一意主撫。楊鶴提出了「招撫為主、追剿為輔」的戰略。神一魁等賊兵既降複叛,朝廷主剿派勢力抬頭,極力攻擊楊鶴的綏靖政策。最後被逮捕,下監獄而死。

第九位

楊嗣昌:服毒死

楊鶴的兒子楊嗣昌(1588~1641)字文弱,號字微,萬曆三十八年進士,崇禎十年(1637年)任兵部尚書。他吸取老爹教訓,剿撫並用,好不容易把李自成打到山中,張獻忠安置穀城,結果二人捲土重來,一月之內連陷襄陽、洛陽,連殺襄王、福王。於是楊嗣昌也只好走上了梁廷棟和張鳳翼的老路,只能夠自殺了。史書雖然記錄「懼罪絕食而死」,實際是服毒死。

第十位

盧象升:被清軍所殺

盧象升(1600年-1639年),南直隸常州府宜興縣人。自崇禎六年(1633年)起,盧象升參與鎮壓李自成等農民軍有功,升任右副都禦史,總理河北、河南、山東、湖廣、四川軍務,兼湖廣巡撫,後升任兵部侍郎,再遷兵部左侍郎等職。崇禎十二年(1639年),盧象升率部在巨鹿賈莊被清軍包圍,高起潛擁兵不救,終因炮盡矢絕,戰死疆場,年僅39歲。追贈太子太師、兵部尚書,南明福王時追諡「忠烈」,清朝追諡「忠肅」。

第十一位

史可法:被清軍所殺

史可法(1601年2月4日—1645年5月20日)河南省開封府祥符縣人(今開封市雙龍巷)。

崇禎元年(1628年)進士,任西安府推官。後轉平各地叛亂。北京城被攻陷後,史可法擁立福王朱由崧(弘光帝)為帝,繼續與清軍作戰。官至督師、建極殿大學士、兵部尚書。弘光元年(1645年),清軍大舉圍攻揚州城,不久後城破,史可法拒降遇害,當時正值夏天,屍體腐爛較快,史可法的遺骸無法辨認,其義子史德威與揚州民眾隨後便以史可法的衣冠代人,埋葬在城外的梅花嶺。史可法死後南明朝廷諡之為「忠靖」。

第十二位

傅宗龍:被起義軍所殺

傅宗龍(1591~1641),雲南昆明府昆明縣(今雲南省昆明市官渡區)人。在雲南鎮壓奢安起義的英雄,崇禎讓他當兵部尚書,他卻對崇禎說民窮財盡,要體恤民情。結果瑯璫入獄。後來崇禎把他放出來擔任兵部尚書,讓他去打李自成,他被俘後起義軍要他騙開項城城門,他拒絕被殺。死後贈太子少保,諡忠壯。

第十三位

張國維:自發抵抗,自縊死

張國維(1595年-1646年)、浙江東陽人。曾任明末江南十府巡撫,後任兵部尚書。陳新甲死他他繼任,李自成佔領開封,大清更是一直向南打到連雲港。他被崇禎關到牢裡,花了很多錢才放出來。明朝滅亡後他起兵抗拒統一,在舟山戰敗自殺。

第十四位

張縉彥:明朝滅亡、遣戍死

張縉彥(1599—1670年)河南新鄉人。明末兵部尚書,後降清。順治十七年六月,因「文字獄」被捕下獄;十一月被沒收家產,流徙甯古塔,死在塔中。

第十五位

熊明遇:革職查辦

熊明遇(1579-1649),江西南昌進賢人。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進士。崇禎元年(1628年)起兵部右侍郎,遷南京刑部尚書、拜兵部尚書,致仕後又起故官,改工部尚書。後金兵要打宣府,巡撫沈棨(兵部主事、宣府巡撫)出了點錢讓後金退兵,結果被崇禎殺掉。熊明遇在崇禎面前為沈棨辯護了幾句,崇禎就罷了他的官。

第十六位

申用懋:革職查辦

申用懋

申用懋(1560—1638)。南直隸長洲(今江蘇蘇州)人,申時行長子。萬曆十一年(1583)進士。除刑部主事,累官兵部職方郎中,擢太僕少卿。熹宗時以右僉都禦史巡撫順天。崇禎初曆兵部侍郎、兵部尚書。申用懋是申時行的兒子。他上臺恰巧碰上後金退兵,以為地位就穩固了。可那些勤王兵領不到餉,居然造起反來。小申只好下臺。他下臺後能回江南老家繼續和一班朋友過醉生夢死的生活,算是下場最好的了。壽命最長,活了78歲。

第十七位

袁崇煥:被淩遲

兵部尚書,督師,誰擔任,誰死,僥倖不死也被流放和罷免。袁崇煥擔任過「兵部尚書」,還擔任過「薊遼督師」。沾了兩個死亡職務,當然會死得快,而且死得很難看。最後被淩遲……

影視圖

崇禎之前,兵部尚書的橫死沒有這麼密集。

崇禎很瘋狂,雖然只統治了16年,但在被滅前後,僅僅是兵部尚書,至少死了17名,親自弄死的10余個,其餘的有各種死法。少數死在明滅之後。其中只有個別得以善終。不僅軍方的,其餘的官員亦被崇禎胡亂殺了幾百個。他學他祖上朱元璋,但卻沒有他祖上的智慧和福份。這樣的朝廷還有不滅亡的?

從這一段歷史來看,袁崇煥被殺也該是必然的,也是必須的——依照崇禎的性格而論。這是明朝末年的將領們——同時也是明朝末期官員的宿命,誰也逃脫不了,不就是早幾年被殺和晚幾年被殺,死得慘和不太慘的區別了嗎?

生在這段歷史中的兵部尚書們很無奈。他們當然是不會知道得如此清晰。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