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90後洋中醫苦練針灸5年 用陝西話給病人看病

來自哈薩克的冰瑩不遠萬里來到中國成了一名“洋中醫”。 冰瑩說:“中醫是中國的傳統醫術, 是最偉大的科學。 我想要真正地瞭解中國傳統文化, 所以要學習中醫。 ”2012年, 冰瑩來到西安。 經過一年的漢語學習後, 冰瑩考入陝西中醫藥大學, 攻讀針灸推拿學專業, 學習成績名列前茅。

說起冰瑩來中國學中醫, 離不開母親的緣故。 2002年, 冰瑩的母親患有甲狀腺腫大疾病, 經常出現胸悶、多汗的症狀, 吃了很多種藥都不見效。 無奈之下, 冰瑩找到當地中醫, 用針灸的治療方式幫母親治病, 經過4、5個療程後, 母親的病情逐漸好轉,

心情也變好了。 中醫治好了母親的病, 從那時起, 冰瑩就有一個夢想, 長大後成為一名好中醫。

“我的家鄉也有中醫診所, 但沒有專門為中醫開設的院校, 想要學習真正的中醫就必須來中國拜師求學。 ”冰瑩說, 學校為大四學生提供了臨床見習的機會, 由於外國留學生有上百人, 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 必須各方面表現突出才會被推薦, 如今, 她很幸運成為了見習生的一員, 每天在醫院學習、實踐。 上午9時, 冰瑩來到學校附屬醫院, 和往常一樣換上白大褂, 拿上隨手的筆記本, 便跟著老師在門診接診病患。

冰瑩跟名醫賈成文教授學習把脈。 冰瑩說, 自己剛接觸到把脈時感到很好奇, 她看著老師通過按壓病人的脈搏就能分析出病因、推斷疾病的變化,

她一直搞不明白其中的奧秘。 而賈教授告誡冰瑩, “可別小看把脈, 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練出來的, 要根據不同病人的病情脈診並長期積累經驗, 才能做出準確的診斷。 ”

消毒、施針、撚針......這些看似簡單的操作, 但對冰瑩這個外國人來說絕非易事, 冰瑩清晰地記得第一次施針時的情景, 針灸室的病床上躺著一位面癱的中年婦女, 她小心翼翼地拿起針具消毒, 正準備施針時, 病人一把抓住她的手, 疑惑地問:“你的手為什麼一直在抖?是不是剛來的?”冰瑩驚慌失措, 不知該怎麼辦, 連忙用不標準的中文解釋, 幸虧旁邊接診的老師及時趕來, 親自為病人施針, 化解了尷尬。

“做醫生要有醫德, 首先要考慮病人的感受。

”冰瑩心裡一直牢記賈教授的告誡。 冰瑩擔心自己技法不嫺熟會給病人造成疼痛感, 見習期間, 她每天回校後都會仔細翻閱筆記, 按照老師的指導方法在自己身上練習, 全身20多個常見穴位幾乎全部紮遍, 由於反復操作施針, 冰瑩手上已留下一個個細微的針孔, 每次跟陌生人握手時, 她都有點不好意思。

冰瑩擅於與人溝通, 她每次施針前, 都會和病人聊聊天。 雖然普通話不是太標準, 但能有效地分散病人注意力, 在輕鬆的氣氛中, 冰瑩開始施針, 一針、兩針, 有時候還沒等病人反應過來, 她就已經全部完成了。

冰瑩用鑷子夾住酒精棉球點燃, 在罐內繞一圈再抽出, 迅速將罐體罩在病患部位上吸住, 通過這種方式將患者體內的毒素排出,

達到驅寒的治療效果。

相比針灸來說, 冰瑩覺得拔罐操作起來更容易些。 她說, 拔罐採用玻璃罐有利於觀察拔罐部位皮膚充血、瘀血程度, 從而掌握留罐時間, 操作手法也相對簡單, 不太會給病人造成過大的病痛。

醫院是一個小社會。 醫生每天都會接診不同的病患。 不少病人看到老外的面孔, 心中總有些不放心。 冰瑩說大多數病人都會選擇掛專家號, 請經驗豐富的中醫醫師看病, 看到外國人坐診, 很多病人都會有疑慮, 現在她每次還要在老師的現場指導下, 才能給病人做治療。

在外國人看來, 中醫是古老的東方醫術, 隱藏著醫學的奧秘。 冰瑩在見習過程中遇到不懂的都會向賈教授虛心請教,

直到搞明白為止。 她說, 語言是學習中醫面臨的最大障礙, 很多醫學古文文體連中國學生都看不懂, 更別提一個老外了, 那就太難了。 因此她必須要比別人付出的更多, 這樣才不會掉隊。

冰瑩來西安已經5年了, 她已經慢慢地融入到了陝西的生活中。 每到週末, 她都會和同學、朋友一起去逛街。 冰瑩說自己特別喜歡吃涼皮, 每次都能吃兩大碗, 有時候還要打包回宿舍當宵夜。

90後的冰瑩還有兩年就要畢業了, 她打算畢業後回國, 在家鄉開一個中醫診所, 讓更多的病患免受病痛折磨。 隨著西醫普及, 中醫越來越不被人們看好, 冰瑩認為, 其實中醫的內涵博大精深, 無論用哪種方式, 她都一定要將中醫傳承下去, 這才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尊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