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捆綁式養老?老伴去世她投奔兒子「被要求照顧孫子」換生活費用,無奈歎:我真的沒有退路

如今, 許多年輕人來到大城市工作, 與父母分隔兩地, 無法履行贍養義務, 工作壓力等也使得他們對養育子女力不從心。 與此同時, 迫於就醫等養老需求, 越來越多老年人來到子女身邊, 不可避免地擔起幫子女照顧下一代的重任。 這種「你幫我照顧下一代, 我為你養老」的養老方式悄然興起, 被網友戲稱為「捆綁式」養老。 在年輕人看來, 「捆綁式」養老減輕了他們的育兒和生活壓力, 也方便他們對老人履行贍養義務。 但對部分老年人而言, 「捆綁式」養老卻給他們帶來不小的壓力。

老家在吉林四平的李阿姨告訴大家,

她的兒子和兒媳在北京生活, 二人工作都特別忙, 每天早出晚歸。 尤其是兒媳, 經常半夜才下班到家, 根本無暇照顧孩子。 所以在孫女出生後, 兒子就請她去幫忙帶孩子, 並表示方便同時盡孝。

「我們都是普通農民, 退休金不多, 兒子和兒媳表示孩子的日常開銷完全都由他們承擔, 每個月還會給我們贍養費。 」

由於老伴還有年邁的父親要照顧必須留在老家, 再加上擔心生活上不習慣, 李阿姨其實心裡並不情願前去北京, 但又不忍拒絕兒子, 最後還是同意幫忙帶孩子。 但來到北京後, 照顧孫女基本上成了她一個人的任務。 孫女現在上小學三年級, 工作日的時候, 她要接送孫女上下學、買菜做飯, 還要看著孫女寫作業, 週末也要接送孩子去各種輔導班, 一刻也不得閒。

「家裡一般都是我做飯, 即使節假日也是如此, 時常感覺自己像是廉價的保姆。 我的作息和生活方式與兒子和兒媳完全不同, 生活上也有諸多摩擦。 和兒子、兒媳能交流的話並不多, 他們也不能照顧到我的情緒, 因此我總是感覺非常委屈和孤獨, 現在就希望等到孩子上國中後能回老家。 」李阿姨表示。

「捆綁式養老更多的是一種無奈的選擇。 」老家在遼寧鐵嶺的孫阿姨表示。 老伴離開後, 孫阿姨來北京「投奔」兒子, 並幫助兒子帶孩子。 日常開銷都不需她操心, 就醫看病兒子也全部包辦, 但孫阿姨生活得並不開心。 「照顧孩子很辛苦, 和兒媳的育兒理念不同還經常被責怪, 在家裡也沒多少話語權, 心裡很是彆扭。 雖然有心離開, 但在老家已經沒有親人和房產, 沒有其他退路, 只能依靠兒子。 」孫阿姨說道。

家住黑龍江雞西的侯叔叔則拒絕了「捆綁式」養老, 卻因此和兒子成了「冤家」。 「老伴離去多年, 我已經習慣了獨居, 也不願寄人籬下。 而且兄弟姐妹都在老家, 去到陌生的城市我也難以適應。 再加上本身身體也不好, 就婉拒了兒子。 但兒子因此與我產生了嫌隙, 並在兩年前封鎖了我,目前一直沒有回家過年。」侯叔叔說道。

對於「捆綁式」養老,哈爾濱市道外區中北春城社區一位不願具姓名的工作人員表示,「捆綁式」養老使老人老有所依,同時也能緩解子女的育兒負擔,但子女也應尊重老人的意願,不能以養老為條件「綁架」老人幫忙照顧孩子。在將老人接到家中贍養時,也應充分照顧到老人的情緒,並避免將所有育兒壓力轉嫁給老人,使老人過於勞累。

隨著兒女長大、擁有自己的家庭與生活,與此同時,父母一輩因面臨就醫、養老等需求,於是有些老年人會選擇到子女身邊同住,然而不可避免地有些長輩會擔起幫子女照顧下一代的重任。於是這種「你幫我照顧下一代,我為你養老」的養老方式悄然興起,被網友戲稱為「捆綁式」養老。在年輕人看來,此類養老減輕了他們的育兒和生活壓力,也方便他們對老人履行贍養義務。但對部分老年人而言,卻給他們帶來不小的壓力。

「捆綁式」養老使老人老有所依,同時也能緩解子女的育兒負擔,但子女也應尊重老人的意願,不能以養老為條件「綁架」老人幫忙照顧孩子。在將老人接到家中贍養時,也應充分照顧到老人的情緒,並避免將所有育兒壓力轉嫁給老人,使老人過於勞累。

想接老人過來住,需要滿足這些條件:

首先,如果我們想要老人過來住,需要老人自願。

雖然說,事件中的晶晶有徵求老人的同意,但這並不是老人的本意,只是老人不好拒絕答應孩子的。

也正是因為這樣,所以說,後來這種生活才會成為老人的負擔。

作為子女,我們不應該單方面地做決定,還是應該更重視老人的想法,給老人選擇的權利。如果老人不願意,我們也不應該強迫。

不然的話,老人就算過來,也不會太開心,會覺得壓力很大。

其次,如果我們想要接老人過來住,我們還需要考慮清楚老人的各方面情況。

比方說,老人的身體狀況。要知道,並不是所有的老人身體都非常健康的,如果說,老人的身體非常不好,我們還要強把老人拉過來的話,就很不妥當。

再比如,有些老人就喜歡在自己家裡生活,不習慣和子女一起住。如果我們強迫老人的話,反而會讓老人不好受。

我身邊就有這樣的老人,喜歡自己在家住,雖然說子女的房子很大,但是每次去老人都急匆匆地想要快點回家,不願多待。比起去子女那裡,她更喜歡子女過來。

所以說,老人各方面的情況,我們也需要事先考慮清楚。

最後,我們想要接老人過來住,還要清楚老人過來是做什麼的。

雖然說老人幫忙帶娃的這種現象很是普遍,但我們作為子女,我們應該清楚,老人歲數大了,應該安享晚年。

他們之所以會幫我們帶孩子,不過是因為父母和子女之間的情,這並不是他們的義務。我們的孩子,說到底還是要我們自己來帶的。

如果我們把所有的壓力都強壓給老人的話,那老人就會格外痛苦,老人的這種養老方式,就會成為一種壓力。

並在兩年前封鎖了我,目前一直沒有回家過年。」侯叔叔說道。

對於「捆綁式」養老,哈爾濱市道外區中北春城社區一位不願具姓名的工作人員表示,「捆綁式」養老使老人老有所依,同時也能緩解子女的育兒負擔,但子女也應尊重老人的意願,不能以養老為條件「綁架」老人幫忙照顧孩子。在將老人接到家中贍養時,也應充分照顧到老人的情緒,並避免將所有育兒壓力轉嫁給老人,使老人過於勞累。

隨著兒女長大、擁有自己的家庭與生活,與此同時,父母一輩因面臨就醫、養老等需求,於是有些老年人會選擇到子女身邊同住,然而不可避免地有些長輩會擔起幫子女照顧下一代的重任。於是這種「你幫我照顧下一代,我為你養老」的養老方式悄然興起,被網友戲稱為「捆綁式」養老。在年輕人看來,此類養老減輕了他們的育兒和生活壓力,也方便他們對老人履行贍養義務。但對部分老年人而言,卻給他們帶來不小的壓力。

「捆綁式」養老使老人老有所依,同時也能緩解子女的育兒負擔,但子女也應尊重老人的意願,不能以養老為條件「綁架」老人幫忙照顧孩子。在將老人接到家中贍養時,也應充分照顧到老人的情緒,並避免將所有育兒壓力轉嫁給老人,使老人過於勞累。

想接老人過來住,需要滿足這些條件:

首先,如果我們想要老人過來住,需要老人自願。

雖然說,事件中的晶晶有徵求老人的同意,但這並不是老人的本意,只是老人不好拒絕答應孩子的。

也正是因為這樣,所以說,後來這種生活才會成為老人的負擔。

作為子女,我們不應該單方面地做決定,還是應該更重視老人的想法,給老人選擇的權利。如果老人不願意,我們也不應該強迫。

不然的話,老人就算過來,也不會太開心,會覺得壓力很大。

其次,如果我們想要接老人過來住,我們還需要考慮清楚老人的各方面情況。

比方說,老人的身體狀況。要知道,並不是所有的老人身體都非常健康的,如果說,老人的身體非常不好,我們還要強把老人拉過來的話,就很不妥當。

再比如,有些老人就喜歡在自己家裡生活,不習慣和子女一起住。如果我們強迫老人的話,反而會讓老人不好受。

我身邊就有這樣的老人,喜歡自己在家住,雖然說子女的房子很大,但是每次去老人都急匆匆地想要快點回家,不願多待。比起去子女那裡,她更喜歡子女過來。

所以說,老人各方面的情況,我們也需要事先考慮清楚。

最後,我們想要接老人過來住,還要清楚老人過來是做什麼的。

雖然說老人幫忙帶娃的這種現象很是普遍,但我們作為子女,我們應該清楚,老人歲數大了,應該安享晚年。

他們之所以會幫我們帶孩子,不過是因為父母和子女之間的情,這並不是他們的義務。我們的孩子,說到底還是要我們自己來帶的。

如果我們把所有的壓力都強壓給老人的話,那老人就會格外痛苦,老人的這種養老方式,就會成為一種壓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