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生活創意»正文

500年不腐不爛的塑膠垃圾,竟然可以這樣解決!


今天是世界環境日

象君想和大家來討論個

討論了很久

還依舊在不斷升級的話題——環保

最近《國家地理》出了個驚悚的6月刊封面, 一個漂浮在海上的塑膠袋, 一個小角露了出來, 更多的還在海底。 隱喻著我們看到的海洋垃圾只是冰山一角。 那麼我們現在的環境到底怎麼樣了呢?

曾經蔚藍的大海, 現在是密密麻麻散發惡臭的垃圾


不管是在海拔8000米的珠峰之上

還是深達1萬多米的海底, 最熟悉的都是常見的垃圾!

垃圾多到它已經變成一個產業, 在孟加拉這些拾荒家庭, 撿一個月塑膠瓶能賺100美元。

1995年的生活雜誌中一個美國家庭在慶祝一次性塑膠的誕生, 因為它們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而正是這麼多年的瘋狂使用, 讓它們成為了令海洋窒息的重要原因。 隨手一丟, 可能就會殘害一條生命。


(被塑膠袋緊緊套牢的鸛, 無法擺脫)

(勾住棉簽的海馬, 卻不知道這一勾就是死亡在等待它)


(在無意之中食用海洋垃圾的海洋生物)

我們都知道塑膠不好降解, 這一降解起碼就是470年以上, 而塑膠生產的增長已經遠遠超過了廢物管理的能力。 到2015年, 全球已經產生超過69億噸塑膠廢物, 而其中79%都積累在了環境中, 污染泥土、污染海洋、污染整個環境!

垃圾廢物一戰越發激烈, 如何去減少使用生產?如何提高垃圾回收率?看不下去的設計師們也紛紛開始針對垃圾環保問題進行研究,

希望能一步步改善垃圾問題, 讓我們來看看他們都做了什麼

回歸自然

可降解系列

1

可食用包裝

畢業生Roza Janusz創造了塑膠食品包裝的替代品, 塑膠食品包裝由有機材料製成, 可以在使用後食用或堆肥。

這種被稱為Scoby的材料是一種由細菌和酵母組成的膜, 它是通過發酵過程產生的。 它被設計來存放乾燥或者半乾燥的食物, 包括種子, 堅果, 草本和沙拉。

製作這膜的過程也較為簡單, 只需在兩周內, 用農業廢物去餵養細菌和酵母, 膜就會在淺容器中生長。 而這層膜是由於其健康的細菌而具有可堆肥性和營養價值。

02

由甘蔗製成的塑膠

為了減少塑膠浪費, 樂高將推出一系列以甘蔗為原料的植物塑膠製成的植物元素。

使用甘蔗製成的乙醇柔軟, 耐用且富有彈性, 這些聚乙烯塑膠正好可用于生產樂高玩具的葉, 灌木以及樹形元素。

而新的植物元素在技術上與使用傳統塑膠生產的元素相同。 並不會使樂高的品質或外觀有任何的差異。

雖然現在植物形件只占樂高產量很小的比例, 但該公司的目標是到2030年所有的配件都能使用生物塑膠。

03

用蟹殼來代替塑膠

除了重複回收塑膠之外, 尋找可降解的替代物來替代塑膠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那麼用蟹殼來替代你有聽過嗎?

皇家藝術學院畢業生Jeongwon Ji就用螃蟹殼製作了自己的生物塑膠。

為了給電子產品增加觸感外殼, Jeongwon Ji從甲殼類動物中提取了一種稱為幾丁質的葡萄糖衍生物,

然後將它們和水以及少量甘油結合在一起。

(實驗的樣品)

在研發成功後再將它們和電子產品相結合, 用它們來取代這些產品上所需要的塑膠, 造型也因材料顯得獨特。

由螃蟹殼製成的鬧鐘外殼

由螃蟹殼製成外殼的加濕器、電腦觸控板、手電筒、wifi路由器、鬧鐘

04

由亞麻製成的可降解椅子

這把獲得了兩項荷蘭設計的亞麻椅是由從長短亞麻纖維與PLA組合製成生物可降解的聚乳酸以及玉米甘蔗澱粉製成的, 兩種材料都是完全可生物降解的。

椅子的淺座由單一面板製成, 從一塊複合材料上切下。 剩下的材料被分割和折疊以形成V形的前腿和後腿。 這種方法意味著沒有合成物被遺留或浪費。

05

可降解藻類塑膠

前面我們看了用蟹殼來代替塑膠, 現在我們再來看看由藻類來代替塑膠, 來自維爾紐斯藝術學院畢業生Austeja Platukyte設計了一系列使用藻類製成的材料製成的包裝, 這種材料可以取代不可生物降解的塑膠形式 。

Platukyte只使用兩種成分來製作材料:瓊脂。 它來源於藻類和碳酸鈣, 它已被乳化蠟浸漬。 這種材料足夠堅固, 輕盈, 可以保護產品同時也是防水的。 使用後還可以當做肥料來使用。

它的包裝也可以自然腐爛, 降解。 為了證明材料的可生物降解性, 設計師提前將包裝埋進了土裡並進行定期監測和逐漸分解。

06

可降解水瓶

除了做成包裝之外, 使用藻類還能做成可降解的瓶子。 同樣是來自學生 AriJónsson的作品, 將紅藻粉和水結合在一起打造出的瓶子。

AriJónsson在意識到塑膠降解太費勁之後就開始研究不同材料的優缺點,來確定什麼可以適合用作水瓶。最後他找到了瓊脂,當瓊脂粉加入水中時,它會形成果凍狀物質。

只要瓶子裡裝滿了水它就會保持其形狀,但一旦空了,它就會開始分解。還是蠻有意思的。

Meindertsma補充說。“我們應該創造出可以成為循環系統一部分的產品,並且考慮到產品中使用了什麼材料以及使用後留下了什麼。”

07

蘑菇材料系列

如果你以為除了蟹殼只有藻類才能代替塑膠那就太天真了,材料科學公司 Ecovative 開發了蘑菇材料以提供傳統塑膠和合成包裝的天然替代品。

該產品含有菌絲體,蘑菇菌的營養部分,這是一種天然膠。這種材料與作物廢物,如種皮和玉米秸稈結合形成生物塑膠。

與普通塑膠不同,這種塑膠是由石化產品製成的,蘑菇材料是植物性的,可完全堆肥。

就是來自這樣一小袋的蘑菇材料,它們已經經過了乾燥處理,便於保存和運輸。如果需要培養它,只需要加水放入器皿中就可以在幾天之內生長。

由Danielle Trofe使用蘑菇材料的Mush-Lume檯燈

Danielle Trofe使用蘑菇材料製作的Mush-Bloom花盆

Danielle Trofe使用蘑菇材料製成的Mush-Lume Hemi吊燈

Surf Organics使用蘑菇材料製作的可降解衝浪板

除了將垃圾降解代替之外,對於現在的發展形勢,我們還要走好可持續發展道路。

廢物利用 可持續發展系列

01

將塑膠管變成花瓶

在日常的裝修當中,我們經常能看到很多廢棄的塑膠管子,最後都跟著裝修垃圾一起進到垃圾桶,然後產生污染。有沒有什麼好的辦法可以利用這些管子呢?來自日本的設計師Kodai Iwamoto則想出了使用玻璃吹制技術將塑膠管道改造成花瓶。

首先,設計師在加熱器上加熱PVC管15到20分鐘,直到其變成柔軟的橡膠狀稠度。然後,他將管道放入一個木制模具中,並通過吹入軟管狀管子來充氣 - 這與玻璃吹制類似。

這時模具就會在每個花瓶的表面創建一個獨特的凹進式圖案。通過這樣的轉變,從而為每根管道都賦予新的價值。

02

回收材料製成的扁平傢俱

一家名為pentatonic的公司希望能從根本上來改變消費文化,於是他們開始研究各種將各種廢物重新改造成可用的東西,比如這一系列扁平傢俱。

和其他廢物轉化不同的是,他們在製作傢俱時會根據成品的性能和應用可能性來選擇傢俱,比如智慧手機、煙頭和罐頭。

而在使用回收塑膠和廢物之前,它們會被清洗和分類,然後變成一種新的材料。除了材料的獨特之外,椅子和桌子都被設計成無需工具就可以進行組裝的便捷模樣,這也意味著浪費最小化。


易於拆解組裝的桌子


易於拆解組裝的椅子

該公司正在引入“迴圈經濟”理念,客戶可以通過將他們不需要的傢俱賣回給公司,再將它們成新的產品賣出。


(由回收塑膠製成的杯子)

3

通風管道和廢金屬製造成的椅子

提到通風管道你會想到什麼?油膩膩髒兮兮?然而在設計師LucasMuñoz的眼裡,它可是可以做成實用藝術品的寶。

它的構造十分簡單,看起來像是由一根管子一氣呵成,而材料也只有工業鋼制的通風管道和從廢料場取得的銅制皮,相結在一起就是這樣一把球形座椅。

既簡單又實用,熱愛工業風的你對這樣的椅子大概會毫無抵抗力。

4

Ready Made Go系列

由Michael Marriott,James Shaw和Soft Baroque等設計師在之前倫敦設計節展出的Ready Made Go系列都是採用了回收材料來製成的。

而這個看起來形狀有些奇怪的凳子,設計成這樣是為了便於其移動,而它的整體構成則來自一大塊黑色塑膠,感覺就像水磨石和石頭之間的一半,它的密度很高。

凳子上看到的銀色斑點是由優酪乳包裝製成的。

這套藍色的桌子則是由再迴圈水槽和浴缸製成的新型複合材料以及舊式電視螢幕上的玻璃結合而成。

由廢棄材料製成的圖騰凳將會在萬豪酒店的咖啡館內使用。

在酒店裡出售的燭臺也是由回收的塑膠產品製成

5

NIKE 鞋盒

可能你會疑問一個鞋盒難道也有什麼大動作?嗯,大動作也談不上,但是特別的是呢這個鞋盒雖然相貌平平卻是由回收的紙箱和咖啡蓋製成的。

它使用來自剩餘消費品包裝的塑膠製成,並且不添加化學品製造。盒子的頂部對角線分成兩半,中央部分將鞋子保持在一個位置。包裝中的額外孔允許所有者穿過繩索並將箱子重新用作背包或背包。

看著好像挺大,實際重量卻很輕。而這款鞋盒也是專門針對Air Max Royal 01,這些鞋也僅由回收材料製成,據說是有史以來最輕的Air Max 1 。

6

可回收的展館

由荷蘭工作室 Bureau SLA 和 Overtreders W 負責搭建的一個臨時展館,為了不浪費材料,工作室便採用再生材料來進行搭建。

覆蓋建築物頂部的彩色塑膠瓦片由當地居民的廢物製成,工作團隊事先將廢物分類成彩色組,讓每一片瓦片都有不同的顏色。

展館的八米高的主要木質結構都採用綁紮帶和張緊帶固定,不使用膠水、釘子或其他可能破壞材料的方法,在展館使用完畢後這些材料都將原路返還給供應商。而在展館中所運用的玻璃也將被用於另一個辦公室項目。

7

半透明瓷器餐具

設計師Lotte Douwes在關注精細瓷器工業對環境的影響中找到了替代創造精緻陶瓷的方法,那便是使用瓷器的碎片重新製造你所想要的餐具。

瓷器的一個關鍵特徵是它是半透明的,這歸功於製造它的細白色粘土粉 - 稱為高嶺土。這種粉末專門在中國城市景德鎮附近的山區開採。據Douwes稱,全球對瓷器的需求對這種資源產生了重大影響。結果,粉末變得不那麼純淨,並且變得更難實現半透明。

於是她前往景德鎮探索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在過程中她發現由於缺陷,生產的瓷器中約有50%會浪費,於是她決定要找到一種重複利用這種廢料的方法。

最後她通過磨碎陶瓷廢料,創造出了一種可以替代純高嶺土的新粉末。這款產品被稱為“光影之陰影”,其產品具有一系列柔和色調,更重要的是它具有傳統瓷器的半透明性。從而將浪費的瓷器重新利用了回來。

在已經離不開一次性塑膠的21世紀,喊著要減少使用也確實是難,減少並趕不上增長,真正的解決辦法大概只能是研發出某類環保的產品來進行取代。但是日常生活中,我們還是要儘量能避免浪費就避免浪費,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 END -

歡迎將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每日設計師語錄:少即是多,多即是少。(By深澤直人)

AriJónsson在意識到塑膠降解太費勁之後就開始研究不同材料的優缺點,來確定什麼可以適合用作水瓶。最後他找到了瓊脂,當瓊脂粉加入水中時,它會形成果凍狀物質。

只要瓶子裡裝滿了水它就會保持其形狀,但一旦空了,它就會開始分解。還是蠻有意思的。

Meindertsma補充說。“我們應該創造出可以成為循環系統一部分的產品,並且考慮到產品中使用了什麼材料以及使用後留下了什麼。”

07

蘑菇材料系列

如果你以為除了蟹殼只有藻類才能代替塑膠那就太天真了,材料科學公司 Ecovative 開發了蘑菇材料以提供傳統塑膠和合成包裝的天然替代品。

該產品含有菌絲體,蘑菇菌的營養部分,這是一種天然膠。這種材料與作物廢物,如種皮和玉米秸稈結合形成生物塑膠。

與普通塑膠不同,這種塑膠是由石化產品製成的,蘑菇材料是植物性的,可完全堆肥。

就是來自這樣一小袋的蘑菇材料,它們已經經過了乾燥處理,便於保存和運輸。如果需要培養它,只需要加水放入器皿中就可以在幾天之內生長。

由Danielle Trofe使用蘑菇材料的Mush-Lume檯燈

Danielle Trofe使用蘑菇材料製作的Mush-Bloom花盆

Danielle Trofe使用蘑菇材料製成的Mush-Lume Hemi吊燈

Surf Organics使用蘑菇材料製作的可降解衝浪板

除了將垃圾降解代替之外,對於現在的發展形勢,我們還要走好可持續發展道路。

廢物利用 可持續發展系列

01

將塑膠管變成花瓶

在日常的裝修當中,我們經常能看到很多廢棄的塑膠管子,最後都跟著裝修垃圾一起進到垃圾桶,然後產生污染。有沒有什麼好的辦法可以利用這些管子呢?來自日本的設計師Kodai Iwamoto則想出了使用玻璃吹制技術將塑膠管道改造成花瓶。

首先,設計師在加熱器上加熱PVC管15到20分鐘,直到其變成柔軟的橡膠狀稠度。然後,他將管道放入一個木制模具中,並通過吹入軟管狀管子來充氣 - 這與玻璃吹制類似。

這時模具就會在每個花瓶的表面創建一個獨特的凹進式圖案。通過這樣的轉變,從而為每根管道都賦予新的價值。

02

回收材料製成的扁平傢俱

一家名為pentatonic的公司希望能從根本上來改變消費文化,於是他們開始研究各種將各種廢物重新改造成可用的東西,比如這一系列扁平傢俱。

和其他廢物轉化不同的是,他們在製作傢俱時會根據成品的性能和應用可能性來選擇傢俱,比如智慧手機、煙頭和罐頭。

而在使用回收塑膠和廢物之前,它們會被清洗和分類,然後變成一種新的材料。除了材料的獨特之外,椅子和桌子都被設計成無需工具就可以進行組裝的便捷模樣,這也意味著浪費最小化。


易於拆解組裝的桌子


易於拆解組裝的椅子

該公司正在引入“迴圈經濟”理念,客戶可以通過將他們不需要的傢俱賣回給公司,再將它們成新的產品賣出。


(由回收塑膠製成的杯子)

3

通風管道和廢金屬製造成的椅子

提到通風管道你會想到什麼?油膩膩髒兮兮?然而在設計師LucasMuñoz的眼裡,它可是可以做成實用藝術品的寶。

它的構造十分簡單,看起來像是由一根管子一氣呵成,而材料也只有工業鋼制的通風管道和從廢料場取得的銅制皮,相結在一起就是這樣一把球形座椅。

既簡單又實用,熱愛工業風的你對這樣的椅子大概會毫無抵抗力。

4

Ready Made Go系列

由Michael Marriott,James Shaw和Soft Baroque等設計師在之前倫敦設計節展出的Ready Made Go系列都是採用了回收材料來製成的。

而這個看起來形狀有些奇怪的凳子,設計成這樣是為了便於其移動,而它的整體構成則來自一大塊黑色塑膠,感覺就像水磨石和石頭之間的一半,它的密度很高。

凳子上看到的銀色斑點是由優酪乳包裝製成的。

這套藍色的桌子則是由再迴圈水槽和浴缸製成的新型複合材料以及舊式電視螢幕上的玻璃結合而成。

由廢棄材料製成的圖騰凳將會在萬豪酒店的咖啡館內使用。

在酒店裡出售的燭臺也是由回收的塑膠產品製成

5

NIKE 鞋盒

可能你會疑問一個鞋盒難道也有什麼大動作?嗯,大動作也談不上,但是特別的是呢這個鞋盒雖然相貌平平卻是由回收的紙箱和咖啡蓋製成的。

它使用來自剩餘消費品包裝的塑膠製成,並且不添加化學品製造。盒子的頂部對角線分成兩半,中央部分將鞋子保持在一個位置。包裝中的額外孔允許所有者穿過繩索並將箱子重新用作背包或背包。

看著好像挺大,實際重量卻很輕。而這款鞋盒也是專門針對Air Max Royal 01,這些鞋也僅由回收材料製成,據說是有史以來最輕的Air Max 1 。

6

可回收的展館

由荷蘭工作室 Bureau SLA 和 Overtreders W 負責搭建的一個臨時展館,為了不浪費材料,工作室便採用再生材料來進行搭建。

覆蓋建築物頂部的彩色塑膠瓦片由當地居民的廢物製成,工作團隊事先將廢物分類成彩色組,讓每一片瓦片都有不同的顏色。

展館的八米高的主要木質結構都採用綁紮帶和張緊帶固定,不使用膠水、釘子或其他可能破壞材料的方法,在展館使用完畢後這些材料都將原路返還給供應商。而在展館中所運用的玻璃也將被用於另一個辦公室項目。

7

半透明瓷器餐具

設計師Lotte Douwes在關注精細瓷器工業對環境的影響中找到了替代創造精緻陶瓷的方法,那便是使用瓷器的碎片重新製造你所想要的餐具。

瓷器的一個關鍵特徵是它是半透明的,這歸功於製造它的細白色粘土粉 - 稱為高嶺土。這種粉末專門在中國城市景德鎮附近的山區開採。據Douwes稱,全球對瓷器的需求對這種資源產生了重大影響。結果,粉末變得不那麼純淨,並且變得更難實現半透明。

於是她前往景德鎮探索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在過程中她發現由於缺陷,生產的瓷器中約有50%會浪費,於是她決定要找到一種重複利用這種廢料的方法。

最後她通過磨碎陶瓷廢料,創造出了一種可以替代純高嶺土的新粉末。這款產品被稱為“光影之陰影”,其產品具有一系列柔和色調,更重要的是它具有傳統瓷器的半透明性。從而將浪費的瓷器重新利用了回來。

在已經離不開一次性塑膠的21世紀,喊著要減少使用也確實是難,減少並趕不上增長,真正的解決辦法大概只能是研發出某類環保的產品來進行取代。但是日常生活中,我們還是要儘量能避免浪費就避免浪費,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 END -

歡迎將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每日設計師語錄:少即是多,多即是少。(By深澤直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