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英国人说,战争结束了,只会打仗的您就一边歇着去吧

1945年6月5日,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歐洲戰場已經戰火平息, 亞太戰場的沖繩戰役也臨近尾聲, 英國舉行了十年沒有舉行的大選。 當時英國首相是的保守黨領袖溫斯頓·丘吉爾, 他的支持率在1940年到1945年間所有的民意調查中從來沒有低于過78%, 一般都在83%左右, 可以說是英國歷史上獲得支持率最高的首相, 在大選開始時, 所有人都相信他將帶領保守黨獲勝。


選舉時丘吉爾還是打這個“勝利”手勢, 但沒用

但實際上這次丘吉爾的保守黨獲得的是史上最大的失敗。 保守黨只得到了197個席位, 比選舉前喪失了189個議席,

而工黨的下院議席則增加了239席而成為303席, 用“山崩”來形容這次選舉比較合適, 工黨獲得了山崩似的勝利或者保守黨慘遭山崩似的失敗。


艾德禮率領工黨獲勝后覲見國王喬治六世(伊麗莎白女王的老爸)

至于網上流傳的丘吉爾后來對斯大林說什么“我打贏戰爭, 就是要保衛他們趕我下臺的權利”則是一個徹頭徹尾的中國式民主雞湯段子, 根本沒那么回事。 失敗了的丘吉爾已經沒有資格見斯大林了。

這次失敗給丘吉爾的打擊相當大, 因為他本人對這次失敗負有全部責任。 他沒有他認識到幫助他成為英國最偉大戰時領袖的那部分資質并不能在支持他成為和平時期的國內政治領袖上起作用。

選民們會否決無能的政治家,

而丘吉爾絕不是無能的人, 但丘吉爾的能力是指他在1940年以后的戰爭中發揮的那種超人式作用, 而英國選民們認為這種作用在即將到來的和平時期不但無用反而有害, 丘吉爾在和平年代是無能的人。

有趣的是, 是丘吉爾本人向選民證明了“丘吉爾在和平年代是無能的人”這個命題。

二戰中丘吉爾的全部精力都用在贏得戰爭這個目標上了, 他只要軍事上的勝利, 其他包括黨派政治在內的所有都不重要。 而在戰爭已快結束, 就要開始黨派政治的時候, 丘吉爾沒有了目標, 沒有了方向。

在保守黨和丘吉爾的關系中, 丘吉爾把保守黨看成了中世紀騎士騎的戰馬, 他騎著這匹馬上戰場, 盡顯一個戰時領導者的形象。

可是吉爾完全忘記了保守黨自己的利益, 實在1944年的時候就有保守黨議員在說:“從來沒有一個黨派像今天的保守黨那樣缺乏領導人”了。

在國家有危機的時候, 個人的作用可能會很重要, 但當危機過去的時候, 更重要的是政黨的政策。 丘吉爾和保守黨完全沒有戰后的政策。

而工黨的選舉宣傳卻非常可怕, 他們在宣布自己的政策之前, 把丘吉爾以及保守黨戰時的功績都否定了。

工黨挖出來了許多事實說明保守黨的領袖們在戰前其實是很喜歡納粹和希特勒的, 保守黨在戰前的軍備政策上犯的錯誤, 還告訴選民們就連戰前的大蕭條以及導致的貧困和失業也都是保守黨政權的錯誤。 英國人是贏了一場戰爭,

但這場戰爭本身就是保守黨的錯誤政策而引導出來的, 是沒有必要的戰爭。

工黨允諾選民們的是一個叫貝弗里奇(William Beveridge)的人提出來的方案, 這個人是福利國家的理論建構者之一, 還是伯爵, 他在1942年的“貝弗里奇報告”就提出了要進行社會改革, 要向國民提供一個新的社會, 更好的住房、更好的醫療條件、更好的雇傭。 現在戰爭結束了, 應該考慮社會改革, 讓人民喘口氣。


福利國家的理論構建者貝弗里奇伯爵

其實丘吉爾剛開始投身政治的時候也是一個自由主義者, 也主張社會改革。 丘吉爾自己就主張過貝弗里奇改革方案中的不少內容, 如果這時候丘吉爾也同意貝弗里奇社會改革方案的話, 他就能贏得這場選舉,

但丘吉爾沒有這么做, 他對有關戰爭之外的所有言論都表示反感, 還在私下說貝弗里奇就只是一個夸夸其談的夢想家。

當時的保守黨完全圍繞著丘吉爾一個人, 而丘吉爾的表現讓人覺得他缺乏和平時期的建設才能, 只是一個會打仗的軍閥。

他在競選運動中不像工黨那樣講住房、講就業、講社會保險而是成天嚇唬選民。 說工黨所主張的那些是社會主義, 把社會主義引入到英國會弄得蓋世太保掌權, 沒有人會喜歡反對改善住房、就業和醫療條件的人, 但丘吉爾給人的印象就是這樣的人。

丘吉爾在競選時再三提到的對日作戰, 這就更加加強了他只喜歡打仗的印象, 然后就是不知來由的謠言說他還正在準備一場對俄羅斯的戰爭。

當時的英國人最害怕或者最厭惡的就是戰爭。

英國參加了兩次世界大戰,雖然都是戰勝國,但這兩次戰爭消耗盡了大英帝國數百年間積累的國富,正在從日不落帝國滑向二流國家,這是除了丘吉爾之外的所有英國人都看得清清楚楚的事實。但丘吉爾沒清楚這個事實,反而還在鼓吹戰爭。雖然在選舉之前大家都以為丘吉爾是無敵的,但現在丘吉爾自己成了丘吉爾的敵人。

丘吉爾直到6月25日選舉最后結果出來才看清楚了這件事。

丘吉爾到底是丘吉爾,不是死頑固,他也吸收了這次失敗的教訓,以后就變得乖了很多。他后來在1951年10月到1955年4月再次執政,但再也不動輒喊打喊殺了。那時朝鮮戰爭還沒有結束,但丘吉爾堅決支持和中國人民志愿軍談判,對不愿談判的李承晚恨之入骨,成天就想收兵回營,和以前判若二人。

作為大英帝國最后的帝國主義者,丘吉爾可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不談和大國打仗了,但在殖民地問題上還是喜歡動刀動槍,在處理肯尼亞茅茅起義以及馬來亞緊急狀態時丘吉爾都毫不猶豫地直接使用武力,但是軍事手段并沒有能阻止殖民地的最后獨立。1956年蘇伊士運河危機時的英國首相是丘吉爾的侄女婿艾登,當時艾登冒冒失失地和法國一起策劃和以色列出兵干涉埃及國有化蘇伊士運河,但是掉進了美國和蘇聯挖的陷阱,弄得非常丟臉。

從那次之后,英國才放棄了帝國主義的國策。

當時的英國人最害怕或者最厭惡的就是戰爭。

英國參加了兩次世界大戰,雖然都是戰勝國,但這兩次戰爭消耗盡了大英帝國數百年間積累的國富,正在從日不落帝國滑向二流國家,這是除了丘吉爾之外的所有英國人都看得清清楚楚的事實。但丘吉爾沒清楚這個事實,反而還在鼓吹戰爭。雖然在選舉之前大家都以為丘吉爾是無敵的,但現在丘吉爾自己成了丘吉爾的敵人。

丘吉爾直到6月25日選舉最后結果出來才看清楚了這件事。

丘吉爾到底是丘吉爾,不是死頑固,他也吸收了這次失敗的教訓,以后就變得乖了很多。他后來在1951年10月到1955年4月再次執政,但再也不動輒喊打喊殺了。那時朝鮮戰爭還沒有結束,但丘吉爾堅決支持和中國人民志愿軍談判,對不愿談判的李承晚恨之入骨,成天就想收兵回營,和以前判若二人。

作為大英帝國最后的帝國主義者,丘吉爾可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不談和大國打仗了,但在殖民地問題上還是喜歡動刀動槍,在處理肯尼亞茅茅起義以及馬來亞緊急狀態時丘吉爾都毫不猶豫地直接使用武力,但是軍事手段并沒有能阻止殖民地的最后獨立。1956年蘇伊士運河危機時的英國首相是丘吉爾的侄女婿艾登,當時艾登冒冒失失地和法國一起策劃和以色列出兵干涉埃及國有化蘇伊士運河,但是掉進了美國和蘇聯挖的陷阱,弄得非常丟臉。

從那次之后,英國才放棄了帝國主義的國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