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茶界世界杯仅剩一天了?错过等一年

文/尚尚的旅行 企鵝號茶旅報道團

七碗受至味, 一壺得真趣, 空持百千偈, 不如吃茶去。


北京國際茶葉展, 制茶大師奉上頂級茗品

茶展:北京國際茶業展

6月22-25日, 2018北京國際茶業展登陸北京展覽館, 全球最頂級的綠茶、紅茶、黑茶、青茶、白茶、黃茶和各類有機茶等扎堆亮相, 江西、黃山、福鼎、銅仁、雅安、遵義、咸陽等十余個重點產茶區設置了專館專區參展, 各家老字號推出萬人品茶活動, 茶船古道主角梧州六堡茶也首次登陸北京。 北京國際茶業展堪稱“茶界世界杯”, 錯過今天, 需再等一年。


2018北京國際茶業展, 北京展覽館展廳平面圖

夏日炎炎, 暑氣蒸人, 啜上一杯茶, 滿口生津, 齒頰留香, 萬事且不理。 北京國際茶業展是國內外規模最大的茶業盛會, 預設2000個展位。 品了一日茶, 聽了一天故事, 卻仍沒品夠, 沒看夠, 沒聞夠, 沒聽夠, 隨筆分享。

茶品:六堡茶

神秘“茶船古道”上的六堡茶一直以其“紅濃陳醇”四絕聞名, 是廣西梧州著名大葉種茶樹茶品, 也是后發酵黑茶類代表, 歷史可以追溯到一千五百多年前, 在嘉慶年間, 六堡茶就位居全國24大名茶。 制作加工工藝復雜, 經過攤青、殺青、揉捻、干燥、拼堆、渥堆、發酵、烘干、上蒸、踩笠、陳化等工藝制成, 外形莊重厚實、色澤黑褐油潤、湯色紅濃明亮, 茶味隔夜不變, 葉底紅褐, 耐于久藏, 且越陳越好。


六堡茶

隨意逛至老字號啟源盛,

一位鶴發老者正在沖泡六堡茶, 隨你入坐, 閑對一甌。 入口滋味醇厚, 爽口回甘, 香氣陳醇, 有檳榔香, 隨便聊聊, 才知老者正是六堡茶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蘇兆華, 親自帶著六堡鎮原種六堡茶來展示制作技藝。

茶人:臺灣林福盛


臺灣陶藝家林福盛

一進入臺灣館, 便看到一位“大叔”守著滿壁陶碗、陶盤、陶甕、陶壺、陶杯……, 細聊得知, 這位“大叔”正是臺灣本土陶藝家林福盛, 他的祖父林榮飛是大陸福州陶名師, 來臺后在公館開設窯廠, 并指導陶藝制作, 父親林炎珠承襲家業, 也是當時拉胚做陶的高手, 林福盛自小耳濡目染, 高中畢業后踏上陶藝行業, 三代傳承。

長久以來, 臺灣農村陶藝式微, 尤其在技藝失傳后, 本土陶藝文化面臨走入歷史,

他認為傳統陶藝的傳承工作, 現在不做以后就會后悔, 不希望看到陶藝文化面臨斷層的窘境。 近年來, 林福盛潛心壺藝創作, 將壺的土質帶往多變的境界, 在幾次壺展中倍受矚目。

茶事:藏茶


聽吉祥藏茶老者講述藏茶知識

藏族有諺語:寧可三日無糧, 不可一日無茶。

藏茶, 黑茶鼻祖, 產于四川雅安, 自文成公主進藏帶入藏區飲用, 至今已有1300多年不間斷飲用歷史。 我們都知道藏區不產茶, 所以藏民族從識茶、知茶到愛茶、嗜茶, 經過了漫長的歲月, 演化成為一種生活習慣和精神價值, 形成了獨特的藏茶文化。

千百年來, 藏民族在高海撥、缺氧的環境下生活, 飲食以牛羊肉和青稞為主, 無蔬菜水果, 結構非常單一。

藏茶是調整其飲食結構的唯一必需品, 起到調理腸胃、分解多余脂肪、補充維生素、微量元素的重要作用。 所以有“牛羊之腥、非茶不消, 青稞之熱, 非茶不解”一說。

歷朝歷代均會嚴格控制藏茶供給來維護邊疆團結, 曾經, 藏茶與糧食一樣, 是軍需儲備品。 在川藏公路通車以前, 藏區缺茶卻需要茶, 雅安有茶卻積壓茶, 雅安藏茶通過人力運輸到康定, 再從康定由牦牛托運到藏區各地。 雅安到康定, 路途200余公里, 一路上崎嶇艱險, 很多道路太過狹窄, 牲口馱運無法完成, 需要背夫背上茶葉側身通行, 一邊是懸崖峭壁, 一遍是萬丈深淵, 很多背夫在背運途中遇難。

茶趣:《讓我怎么相信你》


限量可收藏電影同名普洱茶《讓我怎么相信你》

梁天的喜劇電影《讓我怎么相信你》還沒登錄全國院線, 同名普洱茶卻已經上市了?這款普洱茶, 選用景邁頭春古茶樹, 湯色淺黃透亮, 花蜜香味繞口, 而且滋味豐富經久耐泡, 一壺茶能達到30幾泡而味不淡。

茶業展上還有世界名茶免費品飲、茶葉品鑒大賽、普洱茶大師賽、茶調飲大賽、全國茶藝表演大賽、小茶人活動、日式茶點制作技藝專場、外國留學生茶品茗、茶產業精準扶貧公益專場拍賣等諸多有趣活動等你體驗, 錯過等一年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