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明朝普通官員的困境:清朝來了當和尚,農民軍來了做道士

晚明是一個讓人感慨的時代, 出現了不少奸佞小人, 但是也出了很多令人惋惜的忠臣義士。 有道是“滄海橫流, 方顯英雄本色”, 在抉擇面前才能凸顯出一個人的品行。 在那樣一個動亂的年代, 明朝的覆滅、崛起于東北的清軍入關、農民軍與晚明勢力的對抗, 註定了形勢的錯綜複雜。 那些滿懷理想, 想要和明朝相伴的一大批忠臣需要繼續實現人生的抱負, 必然會遭遇一次次的失望。 歷經南明隆武、永曆兩朝的中級官員鄭之珖就是這樣一位出於矛盾之中的明朝官員。


明朝官員

崇禎年間, 鄭之珖考中舉人,

後來被授予廣東高州府推官。 廣東地區當時十分富饒, 高州又靠海, 距離京城很遠, 所以鄭之珖管轄的地區多數官員都貪污腐敗, 唯獨他自己勤政清廉, 潔身自好, 不收取賄賂, 尤其是對那些想通過錢財消除牢獄之災的人更為苛刻, 因此受到百姓的愛戴。 由於其政績突出, 鄭之珖升為通州知府。 恰逢李自成攻破北京城, 鄭之珖還沒來得及動身, 加之又受到當地百姓的挽留, 因此沒有離開。

後來, 南明隆武帝在福建登基, 發佈詔書讓鄭之珖入朝, 升他為工部主事, 後升任員外郎。 到了九月, 八閩("八閩"是福建省的別稱, 福建省在元代分福州、興化、建甯、延平、汀州、邵武、泉州、漳州八路, 明改為八府, 所以有八閩之稱)全部被清軍攻陷,

當地大多數世家大族、官員紛紛投降, 唯有鄭之珖選擇落髮為僧來表明心志, 在廣東新會縣賣藥為生。 清朝的新會縣官員想盡一切辦法逼迫他投降, 鄭之珖始終不為所動。


福建陷落後的形勢圖

不久, 清廣東提督李成棟重新歸附明朝。 鄭之珖便留起頭髮, 趕赴明永曆帝的行宮, 被授予戶部員外郎, 到二月, 又升為禮部郎中, 負責貴州地區考試選拔工作。 五月鄭之珖到達貴陽, 恰逢大西軍余部孫可望進入貴州。


孫可望

張獻忠余部孫可望用重兵威脅永曆帝, 索要秦王封號。 大學士嚴起恒、楊鼎和、兵科給事中劉堯珍、吳霖、張載述建議不能答應, 孫可望便讓下屬殺了這五個人, 將屍體投於江水中 , 並自封秦王。 永曆帝非常害怕,

便默認了孫可望“秦王”封號, 並派遣官員宣佈詔書。 孫可望又威脅文武百官, 重新鑄造印章, 修改禮儀制度, 不服從的人立刻殺掉。 當時士紳都很畏懼, 沒有不屈從的。 鄭之珖見狀就辭了官, 帶著家人在湄水北邊歸隱, 自稱峨眉道人。 鄭之珖向來貧窮, 當官時比較清廉, 辭官後也沒有過多財產。 歸隱後, 鄭之珖親自種地自給自足, 有時候甚至要靠別人救濟, 但他也悠然自得, 絲毫不覺得屈辱。


道士

像鄭之珖這樣生於晚明的讀書人, 如果最後不投降清朝, 不出仕為官, 要想保全性命, 只能選擇歸隱, 自此埋葬心中的理想。

參考文獻:《明季南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